本文目录
德国自然地理:两座名山与三大名河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其纬度同我们的东北三省差不多。德国的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比中国的云南省稍微小一点。德国有许多邻国:东面有波兰,捷克;南边有奥地利与瑞士;西边有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北面丹麦,此外德国还分别濒临北海与波罗的海。 德国地形总的特征是北低而南高,从北至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北部的平原、中部的高地、南部的高原与高山。 北部的平原从北部沿海地区往南,一直延伸到德国与捷克边境的厄尔士山脉,往西包括莱茵河下游地区,约占全德面积的1/3强。这一大片地区又叫波德平原或者中欧平原,它从东欧平原往西直到莱茵河,因为主要位于中欧地区所以叫中欧平原,又由于这个地方有两个大国波兰和德国,所以又被称为波德平原。这里的平均海拔不到100米,面积广阔,但并不十分平坦,地势起伏绵延,许多大小湖泊与沼地散布其间南部有一片地方被称为“沃野”,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千里沃野,地表是冰川消退时堆积起来的十分肥沃的黄土,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富饶的地区。 从北部平原往南就是中部的高地了,它仿佛是从平原地区突然跃起,地形与北部平原形成相当强烈的对比。它由一条东西走向的相对高海拔地块构成,西边从莱茵河中游起,到中部的哈尔茨山脉,往东到危尔士山脉,整体看起来像向北凸起的弧形,这中部高地是重要的分水岭,被一些南北或北南流向的河流所切割,有的形成高深狭窄的河谷如菜菌河谷,有的形成不那么高深的河谷,如威悉河与莱讷河。南部的高原与高山位于美因河以南,从法国东部的日山脉起往东直到德国的最东部,包括德国整个南部,其面积差不多占了全德面积的一半,是三大部分中最为广阔,地形也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大体来说,南部高原包括三大部分:最西部是黑林山脉;中间是施瓦本山和弗兰克山,两座山脉连成一线,可以看做是一整条山脉水,东部则是巴伐利亚高原。 从巴伐利亚高原往南有一小段阿尔卑斯山脉也在德国境内,长不过200多千米,此地群山高人云霄,悬崖壁立,更兼森林茂密,中间有不少大小湖泊,清激的湖面倒映着森林,美不胜收。这里的楚格峰海拔近3000米,是德国的最高峰。 德国没有什么大山,但有两座虽然不大,但比较有名的山,就是哈茨山与黑林山。 哈尔茨山在德国中部靠北的地方,是中德高地的一部分,它的两边有两条大河:西边是威悉河,东边是易北河。哈尔茨山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度不过100来千米,最高峰是布罗肯山,海拔超过1000米。 干百年以来,哈尔茨山给德国人民带来无限的浪漫遐想。由于它是德国最北面的一座山,那些生活在北部平原地带的德国人,特别是诗人和作家们,经常来到这里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尽管哈尔茨山海拔不高,然而较之下面的茫茫平原,它就高得很了。德国许多诗人,作家和音乐家们都在其大作中留下了哈尔茨山浪漫的倩影。如歌德之《浮士德》,海涅之《哈尔茨山游记》,勃拉姆斯也曾依据歌德的《冬游哈尔茨山》创作过曲子。连希特勒梦想当画家时也画过几幅有关哈尔茨山的油画,例如《在哈尔茨山无忧无虑的日子》。黑林山位于德国西南部,它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第二长河多瑙河的发源地,又叫“黑森林”。黑林山并不高,呈南北走向,自南至北全长约160千米,山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它与法国境内的孚日山脉紧邻,且相互平行,形成两国之间的天然边境。黑林山一个主要特点是山里的林木长期以来就保护得很好,现在仍满山都是原始森林。黑林山也因此得名,这里的“黑”其实就是“茂密”的意思。 黑林山对于哲学家们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里不但有著名的哲学之城弗莱堡,有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山上还有许多的小路,据说在那样的山路上边漫步边沉思是研究哲学最好的方式。 德国有许多河流,遍布全国,我们这里只讲三条主要在德国境内流淌的,它们是自西向东并列的威悉河、易北河、奥得河。 或悉河是德国西部的主要河流,发源于中德高地,此后就一路曲折北上,在德国西北部的不来梅港注人北海,全长400多千米。由于沿途支流众多,威悉问的水量相当丰富,河道也比较宽特别到了下游更加如此,其流域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这些地方输出工业品的重要通道,加之挖据了多条运河,使威悉河可以直通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又东与易北河相连,可以一直到达柏林,另外在威悉河的入海口也修建了运河与易北问下游相连,这样,通过威悉河实际上将整个德国北部和中部都连成了一体,成为交通要道。易北河在德国的 历史 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时光中,德国人曾经失去过,也曾经得到过许多领土,然而易北河永远是它们国家与民族的心脏地带,因此说易北河是德意志人的母亲河也不为过,易北河源于捷克与波兰边境的克尔科诺谢山,经汉堡注入北海,全长近1200千米,河水宽阔,最宽处达14千米,年均流量达7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超过14万平方千米。易北河自古是德国经济的动脉,它位于德国的中心地带,而且流程长,是威悉河的近3倍,流量大,河道宽阔,较平直,且是国际水道,这些都使它成为天然的黄金水道,加之修建了许多运河,使之不但几平将德国的经济中心联为一体,还可直通捷克首都布拉格,成为国际的运输要道。 在这三条河流中,奥得河是最国际化的河流,它全程几乎都在德国与波兰边境之间流滴,担当德波的楚河汉界,奥得河源于捷克北部的奥得山,此后向东北流经狭窄的森林谷地,这时它是山地河流,进人波兰后折向西北,这时河谷骤然宽阔达10千米至20千米,成为低地河流,到达德国边境后与支流之一尼斯河汇合,成为德国与波兰边境,从此担当边境卫士的角色,直到距河口80多千米处,这时奥得河分成两支一西奥得河和东奥得河,平行注入德波两国共有的什切青湾,然后通向波罗的海,全长约900千米,流域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奥得河的流量相当大,航运价值也不小,轮船可一直上溯至捷克,沿途有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的重要工业区,甚至还有运河连通易北河与柏林,将这些国家联成一体。
德国著名河流有哪些
德国境内十大主要河流,比较知名有:欧洲第二长河:多瑙河(Die Donau)欧洲“黄金水道”:莱茵河(Der Rhein)其他八大河流有:易北河(Die Elbe)奥得河(Die Oder)摩泽尔河(Die Mosel)美因河(Der Main)茵河(Der Inn)威悉河(Die Wese)萨勒河(Die Saale)施普雷河(Die Spree)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过程是如何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结果及评价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2月3日在维斯瓦河-奥得河的作战行动。这壹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为二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战争过程
各方面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12-17日),苏军突破德军防御,粉碎当面集团基本兵力,为向纵深发展进攻创造条件,第二阶段(1月18日-2月3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4方面军配合下,迅猛追击敌人,击溃德军战役预备队,攻占西里西亚工业区,在奥得河西岸夺取一些登陆场。依照大本营计划,各方面军原定于1月20日转入进攻。但后来苏军最高统帅部考虑到盟军在西线(参见阿登战役)的处境,根据盟国的请求,指示各方面军司令加快战役准备,于1月12-15日转入进攻。1月12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突击集团从桑多梅日登陆场发起进攻,战役就此开始。两天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马格努谢夫登陆场和普瓦维登陆场发起进攻。到进攻第二日日终前,各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已前进25-40公里,击溃了德军进入交战的战役预备队。自1月14-15日起,德军野战第9、第17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各受挫兵团开始退却。到1月17日日终前,"A"集团军群主力已被击溃。德军防御在500公里正面上被突破,突破纵深达100-150公里。1月17日,波兰首都华沙获得解放。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赋予两个方面军的当前任务,即战役第10-12天前出到日赫林、罗兹、拉多姆斯科、琴斯托霍瓦、梅胡夫一线(纵深120-180公里),在5-6天内就完成了。坦克集团军、坦克军、机械化军对完成此任务起了决定性作用,其进攻速度每昼夜达30-45公里,脱离合成集团军行动的距离分别为45-100公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30-35公里(乌克兰第1方面军)。德军统帅部开始从其预备队、西线以及苏德战场其他地段仓促抽调补充兵力,企图不惜任何代价阻止苏军向柏林方向进攻。但是,德军恢复被突破正面的企图没有得逞。1月2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集团军强渡瓦尔塔河,突破了波兹南防御地区,在波兹南合围守敌6万,并于1月26目前出到克罗伊茨、温鲁施塔特一线。1月22-23日,在布雷斯劳方向进攻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抵克本到奥珀伦之间一段奥得河,并在非常多地段从行进间强渡了该河。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于1月19日解放克拉科夫之后,开始了夺取西里西亚工业区的战斗。为了尽快粉碎德军抵抗,苏军统帅部以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1军实施了包围机动。苏军构成了合围的威胁,迫使德军退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至上述地区之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赋予的任务已告完成,但进攻还在继续。在1月26日-2月3日期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工事,进抵奥得河,在西岸屈斯特林地域夺取了几个登陆场。乌克兰第1方面军此前已解放西里西亚工业区,巩固了在奥得河西岸布雷斯劳、奥珀伦以南地域夺取的各登陆场。2月3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抵奥得河并在其左岸夺取一些登陆场,从而结束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德军此时则在奥得河沿岸地区固守。同时,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正在波美拉尼亚准备对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实施反突击。为了打破德军这一企图,苏军统帅部实施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
战争点评
歼敌战果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就其规模和军事、政治结果而论,乃是苏德战争中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之一。苏军粉碎了盘踞波兰的德军,强渡了奥得河,在西岸夺取了一些登陆场。军事行动已转移到德国腹地,苏军已进至距其首都柏林60公里的地区。战役中,德军25个师被击溃,35个师遭全歼。据苏军统计,此次战役中,俘德军官兵43000人,歼敌15万余人,在缴获的战利品中,计有5000多门大炮和追击炮,300多辆坦克,200多架飞机,以及大量的其他装备和技术兵器。
解放波兰
苏军解放了波兰大片领土,其中包括首都华沙。波军第1集团军与苏军一起参加了解放自个祖国的战斗行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完成军事援助英美盟军的军事政治任务的重要一环。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显示了苏军首长和司令部在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时日益高超的艺术。苏军统帅部在主要突击方向构成的兵力兵器优势,使苏军有大概同时实施一系列猛烈突击,以便在数个地段上摧破敌军防御,迅速将强有力的快速军队投入突破口,毫不停顿地追击退却之敌,不让其在中间地区建立防御和有组织地使用战役预备队。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开始在数个相距甚远、总宽73公里的地段实施突破之后,于战役第3-4日将进攻正面加宽到500公里,到战役结束前加宽到1000公里。战役纵深达600公里。平均每昼夜进攻速度为25公里。有几天,步兵兵团的进攻速度每昼夜为45公里,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团达70公里。这样高的进攻速度在卫国战争中尚属首次。在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高度集中兵力兵器,是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明显特点之一。这些方向集中了75%以上的诸兵种合成军团和兵团,约90%的坦克军团和兵团及机械化军团和兵团,75%(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90%(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炮兵。在战役中表现了实施大军团机动的高超艺术,这种机动的目的是迂回、包围和粉碎敌军孤立集团。雷巴尔科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前出到敌军西里西亚集团后方,列柳申科的坦克第4集团军的机动,是这种机动的富于教益的范例。在战役一开始,由于坦克第4集团军前出至凯尔采以西地域,从而保障了戈尔多夫和普霍夫的部队迅速攻占该市,消灭整个德军凯尔采一拉多姆集团。不仅坦克兵团,而且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施广泛机动,也是此次战役的一个鲜明特点。当时,部队不以绵亘的正面,而以断裂的正面大胆向前推进,已成常规。苏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机动行动,使其有大概合围波兹南、施奈德米尔等城市的德军重兵集团,粉碎德军退却兵团和预备队。所有这一切使德军无法恢复绵亘的防御正面,而便于苏军迅猛推进。在突破德军战术防御之后,装备4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庞大的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兵团和战役军团,成了两个方面军进攻的主导力量。
快速军队进入交战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各独立坦克军系在进攻第一天进入交战,参加突破主要防御地带,从而保证了高速突破防御的战术地幅(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突破速度为每昼夜8-20公里,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每昼夜10-15公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于战役第一天在主要防御地带第三阵地前进入交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则在战役第2-3天,即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被完全突破后进入交战。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空军第16集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空军第2集团军,对进攻的陆军提供了巨大支援。他们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出动约5.4万架次,共进行214次空战,击落敌机200余架。国土防空军第5、第10军负责遂行两个方面军的交通线和重要目标的防空任务。领率机关在突破防御和追击敌人时成纵深梯次配置。这壹次战役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在河流几乎没有结冰、少雪、温暖的冬季条件下,迅速强渡大的水障碍。应当说,苏军部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战役要求--以宽大正面前出至河边,并在德军沿河岸占领防御阵地之前,从行进间强渡这些河流。往往,这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正如前西德军事历史学家、前德国法西斯军队将军梅伦廷后来写道:"俄国人的进攻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和速度发展着。非常清楚,他们的最高统帅部,完全掌握了组织大量机械化集团军进攻的技术。1945年头几个月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发生的一切是难以描述的。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还没有过任何类似的情况。"由于英勇善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481个兵团和部队被授予荣誉称号,约1200个兵团和部队被授予勋章。
欧洲的主要河流有哪几个分别注入哪里
欧洲的主要河流中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思瓦河注入大西洋,多瑙河、第聂伯河、顿河注入黑海,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北德维纳河注入北冰洋。
图片来源于百度
奥得河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奥得河,欧洲波罗的海水系中仅次于维斯瓦河的第二大河。源出捷克奥得山海拔634米处,向东流经狭窄的森林谷地,属山地河流。进入波兰后流向西北,穿过摩拉维亚凹地,河谷展宽至10—20千米,成为低地河流,在波兰西南部流向时纬时经,纬向流经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古河道,经向流切冰碛台地。在汇合左岸支流尼斯河后,至格雷菲诺附近,成为长达162千米的波兰和德国的界河。
奥得河的基本介绍
奥得河(Oder),波兰语和捷克语作Odra。奥得河是东欧重要的航道,发源于捷克东北部北摩拉维亚州境内的奥得山北坡, 先向北流,在俄斯特拉发以北约25公里处进入波兰境内, 然后转向西北流,至艾森胡腾斯塔特转向北流成为德国与波兰的界河,最后在什切青附近注入波罗的海什切青湾。全长912km,其中在波兰境内长约741公里。总流域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波兰境内约10.6万平方公里,在捷克境内5841平方公里, 在德国境内6159平方公里,分别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9.8%、4.95%、5.25%。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8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83亿立方米。流域位置为东经14°08′~19°35′,北纬49°27′~53°33′。奥得河是中欧东部的重要经济命脉;它流经波兰西部地区,具有相当大的现代区域重要性。它是波罗的海集水盆地中(水系中)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长度和排水量仅次于维斯杜拉河。从其发源地开始112公里(70哩)长的头一段位于捷克共和国内。在通过波兰城市什切青(Szczecin)以北一个潟湖注入波罗的海前,约有187公里长的中游地段,构成波兰和德国的界河。它是重要的航运水道,大部分河道皆可通航。它透过格利维采运河(Gliwice Canal)将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巨大的工业化地区和波罗的海及海外的贸易航线连接起来。奥得河通过瓦尔塔(Warta)河、诺泰奇(Notec)河同比得哥什运河(Bydgoszcz Canal)一起的水道,与波兰最大河流维斯杜拉河相连接;它通过德国东部的奥得-施普雷运河(Oder-Spree Canal)和奥得-哈弗尔运河与西欧的航运水道系统相连接。奥得河全长854公里,流域面积119,000平方公里。奥得河盆地平均海拔163米。从源头起,大部分河道沿东南-西北方向延伸;仅从尼斯(Neisse)河交汇处开始北折而奔向波罗的海。左岸主要支流为捷克共和国的奥帕瓦(Opava)河和波兰的奥索布沃加(Osobloga)河、尼斯克沃兹卡(Nysa Klodzka)河、奥瓦瓦(Olawa)河、斯勒萨(Sleza)河、贝斯奇察(Bystrzyca)河、卡恰瓦(Kaczawa)河、博布尔(Bobr)河和尼斯河。来自东方的主要支流为:捷克共和国的奥尔谢(Olse)河和波兰的克沃德尼察(Klodnica)河、小帕内河(Mala Panew)河、斯特罗布拉瓦(Strobrawa)河、维达瓦(Widawa)河、巴雷奇(Barycz)河、奥布日茨卡(Obrzyca)河、瓦尔塔河、梅希拉(Mysla)河、伊尼亚(Ina)河等。从其与奥帕瓦河连接处起,奥得河约有764公里的河段全年可通航220∼230日。沿河特别重要的城镇有:捷克共和国的奥斯特拉瓦(Ostrava),德国的法兰克福,波兰的拉齐布日、奥波莱(Opole)、布热格(Brzeg)、 弗罗茨瓦夫(Wroclaw)、新苏尔(Nowa Sol)、什切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