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推进榴弹

火箭推进榴弹(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火箭推进榴弹的区别)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9 19:16:44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火箭推进榴弹的区别

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火箭推进榴弹的区别

铁拳,这超口径大头棒子是标准意义上的无后坐力炮,它战斗部和尾鳍中间的罐子里是有一坨54克黑火药充当发射药的。当然,用54克黑火药发射一坨3公斤多战斗部的后坐力不可能是人类能承受的,所以铁拳身管后方是空的,发射时的后坐冲击波以及火焰会从身管后方排出,以达到平衡后坐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无后坐力炮原理,但无后坐力炮发射时很多动能是被身管吸收的,铁拳的身管也不厚,所以发射一次后就会被破坏,但它设计初衷就是一次性用途。当然,这种超口径式的铁拳反坦克筒子战斗部很重,初速只有30m/s,射程也只有30米,很多时候发射这种一次性筒子的士兵也是一次性的...

巴祖卡,标准意义上的火箭筒,战斗部自带个火箭发动机,所以它的射程比铁拳这种无后坐力炮是要高得多。

发射时候火箭弹在身管内点燃向后喷射提供动力。这时候整个火箭身筒说白了就是个纯粹的发射架,不需要承受太多压力。所以真正的火箭筒一般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到后来换上玻璃钢之后重量更是大大减轻。当然,火箭筒背后的尾焰会比无后坐力炮大的多。

而且更要命的问题是火箭弹往前飞出身管之后向后喷射的尾焰容易烧射手一脸,所以要不就用挡板,要不就得带面罩。M18无后坐力炮,初速370米/秒,有效射程450米,最大射程4公里。因为它是无后坐力炮,所以它的管壁需要承压,得厚,所以重20公斤,而且它是线膛炮,口径只有57mm,这就导致弹头装药不多,穿深只有76mm。

当做步兵炮用来拆掩体是可以,但拆坦克就很头大了。到了60年代,单兵筒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RPG-7来说混合了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特点,它是先在膛内点燃少量发射药让战斗部飞出去,然后在10米外再点燃战斗部尾的火箭发动机加速。

这样一来,少量的发射药不需要让筒身做的太厚,控制重量。所以说,RPG-7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发射火箭增程式榴弹的无后坐力炮”,或者直接叫他火箭推进榴弹。由于无后坐力发射时装药较少,所以尾焰不是很夸张,背后15-20米是危险区。

M72 LAW火箭筒,和传统火箭筒不同,火箭发动机采用高低压发射技术,燃料在身筒内高压区会迅速燃烧,当弹体飞出去之后火箭发动机已经做功完毕,纯靠惯性飞行。再者它是个火箭,身管可以直接用玻纤和铝管,一次性武器,重量只有2.3KG,不占编制,配给很灵活。

不过M72有效射程就200米,66mm战斗部的穿透毁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初速也就只有145米/秒。技术进步加强的玻纤筒身可以让其承受的住发射药推进时的膛压,因此重量还行,6.7公斤。

在野外是问题不大,但在室内就很糟糕了,尤其是巷战中经常需要从楼上往下打筒子,所以后来萨博动力公司又推出了一批AT4 CS版本(Confined Space,有限空间),它在发射时会从身筒尾部喷出盐水来平衡后坐力,使得爆波范围大大减小,温度也低得多。一定程度解决了狭窄空间发射的问题,不过这么一来重量大了,初速也降低了。

十万发火箭推进榴弹真能击沉一艘航母

一般情况下,地球上(包括解放军)的122mm榴弹炮杀爆榴弹装药量大约3.5公斤,152mm加榴炮杀爆榴弹装药量大约5.8公斤,130mm加农炮榴弹装药大约4~4.6公斤,152mm加农炮杀爆榴弹装药6.4公斤,155mm加榴炮榴弹装药大约8公斤,新式远程弹药的装药则更少。

请问单兵肩扛式火箭RPG的全称是什么

  单兵肩扛式火箭RPG的英文全称是Rocket Propelled Grenade,中文全称是 “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俗称反坦克火箭筒。

  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

肩扛式火箭推进榴弹发射时,榴弹喷出的火焰会不会烧伤发射者why谁能解释其工作原理

不会的,因为导弹在发射筒内使用的只助推火箭,助推火箭的燃烧时间很短,在导弹离开发射筒之前已经燃烧完毕,导弹利用助推火箭的动力离开发射筒几米之后才会点燃主发动机,这时候的后喷火焰已经不会伤害的操作人员了单兵肩扛式对空导弹一般都是采用弹射的方式来发射! 所谓弹射发射就是先将弹体用适当的力发射出发射管,然后再启动弹体的主发动机! 这样至少可以降低弹体喷焰对发射装置和人员的损伤!

有一种武器是40火,到底是什么枪

40火是指40火箭弹,并不是枪,而是火箭筒。。

40火箭弹的动力装置包括尾管发射药和主发动机两部分,火箭筒的采取的是针刺式击发机构,尾部6个小孔是主发动机的喷孔,火箭弹在发动机喷口下部有一点火孔,装有起爆药,同时弹体上有一定位卡榫,火箭筒前端口部有一定位缺口,装弹时,将火箭弹的定位卡榫卡入筒身的定位缺口,即可使用击发机构的击针对准点火孔。

69式40毫米火箭筒,是火箭推进榴弹(RPG)的一种,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制造,为苏联RPG-7的中国版本,在1970年初服役。69式火箭筒是解放军普遍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但为了更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新型的火箭推进榴弹已经在八九十年代开发完成。

69式40火箭筒和56式都是肩托式炮口装填的反坦克及反人员的无后坐力炮型火箭筒。可由其40毫米炮管发射多种具稳定尾翼,超出炮口直径的榴弹。无后坐力炮型火箭筒是一种利用发射筒作为炮管,直接承受火箭推进剂燃烧压力的火箭筒。

由于身管承受压力,所以壁厚、笨重。所不同的是69式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发射药已由原来56式的黑火药改进为“双基药”,能量高,并且受气温影响小。

69式40火箭筒配用的电-2式压电引信,分头部和尾部两个机构,头部机构是引信的发火能源,主要由陶瓷压电晶体和线路组成,当火箭弹命中坦克时,晶体在碰撞作用下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由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装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

陶瓷压电晶体比较56式的弹底机械引信提高了瞬发度,保证了战斗部能量的发挥,提高了破甲性能。

百度百科-69式火箭筒

无后坐力炮·火箭筒·火箭推进式榴弹

无后坐力炮·火箭筒火箭推进式榴弹

无后坐力炮篇

一、无后坐力炮简介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无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史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无后坐力炮工作原理一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

无后坐力炮的装填方式非常类似于传统火炮。但是在开火时,发射药产生的气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火炮的后方溢出,从而产生一个接近于推动弹丸前进动量的反向动量。这样就使得火炮本身几乎不产生后坐力。这样就使得无后坐力炮不需要常规火炮所需的后坐缓冲装置,使无后坐力炮变得很轻便且易于使用。因此步兵也可以使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大口径的炮弹。

(二)无后坐力炮的发展历史1914年,美国海军中校C.H.戴维斯将两门火炮的炮尾对接在一起,一门火炮向前发射炮弹,另一门火炮向后发射涂油的炮塞和猎枪弹以基本消除后坐力。1936年,苏联制成喷管发射的无坐力炮。1939年,德国研制成双弹式无坐力炮,发射炮弹所产生的后坐动量是通过向相反方向发射等重药筒的动量来平衡的。

1943年,美国研制成预刻槽弹带的无坐力炮。预刻槽弹带消除了弹丸对膛线的挤进应力和平衡后坐动量中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坐力炮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破甲威力,增加了有效射程和直射距离。

轻型的可供单兵使用,一般只有20千克,而重型的则达100多千克,有的需车载或牵引。早期的无坐力炮多为线膛炮身,发射旋转稳定的聚能装药破甲弹或榴弹。以后,出现了发射尾翼稳定弹丸的滑膛无坐力炮。现代无坐力炮多为滑膛炮身。 

(三)分类及应用按炮膛结构,分为线膛式和滑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车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按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消除后坐方式,分为喷管型、戴维斯型和弩箭型。

主要配用聚能装药破甲弹和榴弹。喷管型无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等组成。炮身装有炮闩与喷管。因射击时炮架不承受后坐力,无须装设反后坐装置,只是作为炮身重量的支撑体,与炮身呈刚性连接。

发射时,火药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部分燃气(有的添加配重物)从喷管高速向后喷出时的动量与射弹和前喷燃气的动量平衡,炮身不产生后坐。戴维斯型无坐力炮的炮身上没有炮闩和喷管,发射药置于身管中部,弹丸在发射药之前,与火箭弹质量相等的配重体置于发射药之后。

发射时,弹丸向前运动,配重体向后抛出,弹丸和配重体动量平衡,使炮身不后坐。其后喷火焰小,可发射超口径弹。弩箭型无坐力炮是戴维斯型的改进型。在弹丸、配重体与发射药之间分别有一活塞。发射时,燃气推动活塞分别将弹丸和配重体抛出,活塞被制动环卡在身管两端。 

由于活塞作用,膛内剩余气体缓慢逸出,因而火炮发射时无焰、无光、噪声低。弩箭型无坐力炮也可发射超口径弹。

rpg是什么武器

火箭推进榴弹,简称RPG。

RPG是20世纪步兵武器之王,惊诧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物美价廉、使用灵活方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都广泛使用。火箭推进榴弹对反坦克有一定的实力,甚至被用于攻击低空目标。

具体型号:

1、RPG-1:受德军“铁拳”的启发,苏联很快就对单兵无后坐力武器进行研究,于1944年制造出了第一款RPG。发射筒口径30mm,战斗部70mm,无准星无尾翼,导致其性能非常差劲,二战结束时仍然未装备过任何部队。

2、RPG-2改型:身管45mm口径,战斗部构型经过修改,最大的改进是自RPG-2的基础上在身管后部增设了拉瓦尔喷管,增加反冲气体的速度,使得战斗部能拥有更大的出膛动能。

常听到的“RPG”指的是哪一种武器

常听到的“RPG”指的是哪一种武器? 1.狙击步枪 2.火箭筒 正确答案:火箭筒 火箭推进榴弹(Rocket-propelledgrenade,简称RPG,火箭筒)是前苏联研制的反坦克及一般支援武器。火箭推进榴弹是把手榴弹或反战车高爆弹装到火箭前端,再装置在筒状物发射的武器。世界上使用非常普遍。特点是粗糙、便宜、操作容易,却火力强大。人称其为“步兵大炮”或“迷你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