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在作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最后准备中有哪些高兴的原因)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0 05:02:12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希特勒在作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最后准备中有哪些高兴的原因

1938年5月28日以后,纳粹德国开始忙于制定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计划。到了这年夏末,入侵捷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9月3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同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一起研究入侵捷克的各项安排,决定各野战部队在9月28日进入德捷边境沿线的阵地。

在这几个月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很多好消息。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危机的“调解人”。实际上他的真正使命是为把苏台德区转交给德国人铺平道路。6月8日,德驻苏大使弗里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堡向柏林报告说,苏联极少可能出兵保卫资产阶级国家捷克斯洛代克。德国驻波兰大使冯·毛奇不断向柏林报告说,波兰不但不愿让俄国人假道以军队和飞机援捷,而且对捷克的特青地区垂涎欲滴。

德国是如何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

1938年9月,英、法、德、意4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在1938年9—10月,波、匈等国出兵侵占捷部分地区,以及1939年10月英、法、德、意“国际委员会”决定,无论日耳曼人是否占多数的地区,均可不经公民投票就交给对其提出领土要求的德国之后,德国便开始策动斯洛伐克的“独立”。在德国支持下,斯洛伐克于1939年3月14日宣布“独立”。同日,希特勒召见捷总统哈查和外长赫瓦尔科夫斯基,强迫其在由德所起草的《德捷协定》上签字。这一协定的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德国对捷实行“保护”。次日,德军进入捷克境内。3月16日,德军占领斯洛伐克。3月16日,希特勒还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并由他所任命的“保护长官”进行统治。于是,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后不到半年,德国就全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在此期间,英法等西欧大国并未履行《慕尼黑协定》附件所确定的原则,坐视捷克斯洛伐克惨遭肢解和吞并。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使德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一重要国际事件也极大地震动了欧洲各国以及各阶层的人士,从此,欧洲的力量对比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德国在吞并捷克后,为什么不选择见好就收

作为二战的发起者,希特勒和纳粹德国无疑都是罄竹难书的存在。但一直以来,纳粹德国的形象都远比日本更正面高大,后人在痛恨日本当年死得不够惨的同时,对纳粹德国始终都有种生不逢时的悲凉遗憾之感。 在很多人看来,纳粹德国之所以死无葬身之地,根源在于希特勒贪心不足,他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使得德国不得不和更加强大的美苏等国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并最终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失败。 

德国吞并斯洛伐克并最终挑起二战,绝不是希特勒的头脑发热或一时兴起,而是有着异常充分的准备。让德国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悬崖勒马”,就好像让狮子突然不吃肉一样,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操作。 某种程度上说,纳粹德国的本质就是为侵略而生,不仅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势在必行,而且根本就没有停手的选项,除非纳粹德国不复存在。 

总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不过是希特勒“霸业”之路的一个小插曲,因为德国需要的是土地,是资源,是市场,所以希特勒会用一切手段为德国争取这些利益。而当巧取豪夺的和平手段无济于事后,挑起战火,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必然选择。

可以说,二战是必然会爆发的。作为针对美国的“逆反”之战,针对英法的“复仇”之战,针对苏联的“生存”之战,德国是必然要前赴后继的,所以根本就存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就停手的道理,因为这会像高速上突然的急刹车一样,注定是车毁人亡的惨剧。所以纳粹德国不可能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金盆洗手,因为这必然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与其如此,倒不如拼死一搏,如此才能活得更长时间。

1938年,希特勒计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突破点和理由主要是什么

希特勒选定的突破点是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问题。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400多万人口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有950多万。此外,国内还有500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又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当时,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大约350多万,集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

苏台德地区位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边境,是一个浅山区,居住着近300万讲德语的日耳曼人。生活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日耳曼人除了在历史上曾经做过罗马帝国的臣民之外,从来没有处于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之下。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重新划分,该地区划归捷克。虽然历史上没有接受过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但日耳曼民族属性的认同感仍然受到了冲击。毕竟与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奥匈帝国不同,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成了少数民族!但是,即使这样,在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头15年,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还是很少制造麻烦的。他们也确实得到了比中东欧其他少数民族较好的待遇。但是,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感和纳粹思想的渗透,使得原有的不满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和该党的领导人汉莱因把纳粹德国作为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而抛弃了对所在国捷克斯洛伐克的认同。同时,在柏林面前,则又把自己打扮成捷克境内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卫士,并继而提出了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要求。这一点正好和希特勒的扩张政策合拍,为希特勒吞并捷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希特勒侵占捷克的原因是什么

1925年,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订立联盟条约;1935年又与苏联订立了互助条约。法国与德国世代为仇,新成立的苏联又是德欲置之于死地的,而作为法国的盟友、受苏联保护的民主国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人深恶痛绝的和约的产物,纳粹德国与希特勒自然容不下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时,德国为何不占领捷克后就收手,它的目的是什么

他是想让德国过的更好一些,因为一战之后的德国经济落后。

德国吞并了捷克最终没有收手,这绝不是德国头脑一热或一时兴起,而是深刻的内在原因。首先,首先吞并捷克这是德国发动大战的战略需要。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是德国的邻国。他们非常接近。如果他们占领了捷克共和国,他们不仅会增强实力,而且还会打开通往欧洲的大门。他们可以直接向东方进攻苏联,直接向西方进攻法国。通过战争消灭捷克共和国是对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的预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一分为三,并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共和国出生于奥匈帝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拥有发达的工业和丰富的经济。

它是欧洲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果德国能一口气迅速赢得捷克共和国,这将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良好预兆和考验。入侵的结果对于德国进行战略调整和确定战争决定也非常方便,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作用。由于对捷克共和国的顺利战争,捷克共和国实际上选择了投降。这对希特勒·纳粹德国最初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在这个时候更加强大,因为捷克共和国没有动手就赢得了战斗。

它增强了德国发动战争和统治欧洲的意愿和决心。希特勒对纳粹德国的侵略野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捷克共和国的吞并,从而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众所周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也给希特勒提供了法西斯主义突然出现的机会。希特勒于1933年升任德国总理,直到1936年。在短短几年内,希特勒将德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翻了一番,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毕竟,德国的土地面积有限,资源稀缺最好的出路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