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纳文特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有哪些获得者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0 13:24:15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屠呦呦、莫言、高琨、钱永健、杨振宁和李政道。1、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972年她成功地提取出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因她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所以获得了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2月,由他的小说《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2012年,莫言凭借它众多的文学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3、高琨,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高琨,1933年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中学毕业后高琨前往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学习,1965年高琨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高银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4、钱永健,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钱永健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三人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时,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了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5、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次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两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的作家和非中国籍的华人作家分别是莫言、赛珍珠和高行健。1、莫言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获奖作家。.2、赛珍珠这里我想说的是,她获奖时间是1938年,当时中国是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允许有双重国籍,她是中美双重国籍;她是在中国长大的,并且多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她的获奖作品是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对她的评语是:“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与真实的史诗般描述,且在传记方面有杰出作品”。3、高行健华裔法国籍作家。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中国获诺贝尔奖的名单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1位诺贝尔获奖者。中国籍的3个分别是杨振宁、屠呦呦、莫言。华裔有8个,分别为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科学类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1976年,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1986年,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7年,朱棣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1998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2000年,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首位圆中文作家诺奖梦。2008年,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9年,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中国第一个拿诺贝尔奖的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是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还有:1、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2、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3、李远哲: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4、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5、崔琦: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6、高行健: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时年52岁。8、钱永健:2008年与日本人下村修以及美国人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高锟:2009年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岁。11、莫言: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2、屠呦呦: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研究员层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扩展资料:主要设置的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规则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1、法国的苏利·普吕多姆。2、德国的特奥多尔·蒙森。3、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4、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5、波兰的亨利克·显克维支。6、意大利的乔祖埃·卡尔杜齐。7、英国的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8、德国的鲁道尔夫·欧肯。9、瑞典的西尔玛·拉格洛夫。10、德国的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1、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2、德国的盖哈特·霍普特曼。13、印度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4、法国的罗曼·罗兰获。15、瑞典的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6、丹麦的卡尔·耶勒鲁普。17、瑞士的卡尔·施皮特勒。18、挪威的克努特·汉姆生。19、法国的阿纳托尔·法郎。20、西班牙的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21、爱尔兰的威廉·勃特勒·叶芝。22、波兰的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23、爱尔兰的乔治·萧伯纳。24、意大利的格拉齐亚·黛莱达。25、法国的亨利·柏格森获诺贝尔文学奖。26、挪威的西格里德·温塞特。27、德国的保尔·托马斯·曼。28、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29、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30、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31、俄国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32、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33、美国的尤金·奥尼尔。34、法国的罗杰·马丁·杜·加尔。35、美国的赛珍珠。36、芬兰的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37、丹麦的约翰内斯·威廉·扬森。38、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39、德国的赫尔曼·黑塞。40、法国的安德烈·纪德。41、英国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42、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43、英国的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44、瑞典的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45、法国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46、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47、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48、冰岛的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49、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50、法国的阿尔贝·加缪获奖。51、苏联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52、意大利的萨瓦多尔·夸西莫多。53、法国的圣琼·佩斯。54、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55、美国的约翰·斯坦贝克。56、希腊的乔治·塞菲里斯。57、法国的让·保罗·萨特。58、苏联的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59、色列的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60、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61、日本的川端康成。62、爱尔兰的萨缪尔·贝克特。63、苏联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64、智利的巴勃鲁·聂鲁达。65、西德的亨利希·伯尔。66、澳大利亚的帕特里克·怀特。67、瑞典的埃温特·约翰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68、意大利的埃乌杰尼奥·蒙塔莱。69、美国的索尔·贝娄。70、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梅洛。71、美国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72、希腊的奥德修斯·埃里蒂斯。73、美国的切斯拉夫·米沃什。74、英国的埃利亚斯·卡内蒂。75、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76、英国的威廉·戈尔丁。77、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78、法国的克洛德·西蒙。79、尼日利亚的沃莱·索因卡。80、美国的约瑟夫·布罗茨基。81、埃及的纳吉布·马哈富兹。82、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83、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84、南非的内丁·戈迪默。85、圣卢西亚的德里克·沃尔科特。86、美国的托尼·莫里森。87、日本的大江健三郎。88、爱尔兰的谢默斯·希尼。89、波兰的维斯瓦娃·辛波丝卡。90、意大利的达里奥·福。91、葡萄牙的若泽·萨拉马戈。92、德国的君特·格拉斯。93、法国的高行健。94、英国的维·苏·奈保尔。95、匈牙利的凯尔泰斯·伊姆雷。96、南非的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97、奥地利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98、英国的哈罗德·品特。99、土耳其的奥罕·帕慕克。100、英国的多丽丝·莱辛。101、法国的勒·克莱齐奥。102、德国的赫塔·米勒。103、西班牙/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04、瑞典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05、中国的莫言获。106、加拿大的爱丽丝·门罗诺。107、法国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08、白俄罗斯的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09、美国的鲍勃·迪伦获。110、英国的石黑一雄。

诺贝尔文学奖有哪些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

1、1901年法国的苏利·普吕多姆获文学奖。

2、1902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蒙森获文学奖。

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获文学奖。 

4、1904年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获文学奖。 

5、1905年波兰的亨利克·显克维支获诺贝尔文学奖。

6、1906年意大利的乔祖埃·卡尔杜齐获诺贝尔文学奖。

7、1907年 英国的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获诺贝尔文学奖。

8、1908年德国的鲁道尔夫·欧肯获诺贝尔文学奖。

9、1909年瑞典的西尔玛·拉格洛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0、1910年德国的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11、1911年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12、1912年德国的盖哈特·霍普特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13、1913年印度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14、1915年法国的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

15、1916年瑞典的魏尔纳·海顿斯坦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16、1917年丹麦的卡尔·耶勒鲁普获诺贝尔文学奖。

17、1919年瑞士的卡尔·施皮特勒诺贝尔文学奖。

18、1920年挪威的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921年法国的阿纳托尔·法郎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922年西班牙的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21、1923年爱尔兰的威廉·勃特勒·叶芝获诺贝尔文学奖。

22、1924年波兰的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23、1925年爱尔兰的乔治·萧伯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24、1926年意大利的格拉齐亚·黛莱达获诺贝尔文学奖。

25、1927年法国的亨利·柏格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26、1928年挪威的西格里德·温塞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27、1929年德国的保尔·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28、1930年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29、1931年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30、1932年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获诺贝尔文学奖。

31、1933年俄国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获诺贝尔文学奖。

32、1934年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获诺贝尔文学奖。

33、1936年美国的尤金·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4、1937年法国的罗杰·马丁·杜·加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5、1938年美国的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

36、1939年芬兰的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获诺贝尔文学奖。

37、1944年丹麦的约翰内斯·威廉·扬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38、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9、1946年德国的赫尔曼·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40、1947年法国的安德烈·纪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41、1948年 英国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42、1949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43、1950年英国的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获诺贝尔文学奖。

44、1951年瑞典的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45、1952年法国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46、1953年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47、1954年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48、1955年冰岛的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50、1957年法国的阿尔贝·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

51、1958年苏联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52、1959年意大利的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53、1960年法国的圣琼·佩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55、1962年美国的约翰·斯坦贝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的人物评价

贝纳文特把他的富有想像力的天才主要献给了戏剧,看来,是他的种种经历系统地引导了他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对于这个富有想像力的艺术家来说,他的创作似乎只是对他的整个生活所作的自由的直截了当的表达。跟他所获成就的重要意义相比,恐怕再没有哪个人能以较少的努力和构思达到他所达到的目标了。使他能够坚持下来的感情是一种异常完满与和谐的天性:他所热爱的不仅仅是戏剧艺术和戏剧的环境;他对外部的生活、对现实世界也怀有同样亲切的感情,而把这些搬上舞台正是他的艰巨的任务。这可不是仅仅对生活不加批判地肤浅地加以崇拜就行的。他以极其明亮和敏锐的眼光观察他的世界,又用机智和灵活的才智权衡他所见到的一切。他不允许自己受别人或其想法愚弄,甚至也不为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同情所蒙蔽。不过,他也绝不让别人有丝毫的抱怨或厌烦。因此,他的作品体现出最有特色的优点——优雅。这是一种少见的长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因而在市场上竟没有多少人问津,不为大多数人所赏识。然而,优雅毕竟是与它的少见同样可贵的。它是力量均衡的标志,是自我修养和艺术自信的标志,尤其是当它不是自身的结束,不仅仅是一次无聊的举动,而是不需明显的努力就能给予整个创作过程以特征的时候。因此,它不光是在表面上起作用,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它还决定了主题处理方面的每一部分,决定了描写中的每一行文字。这恰恰是贝纳文特的情况。他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在程度上颇为不同,但都是以准确、熟练的技巧和严格忠实于主题为基础的。他毫不费力、毫不夸大地表现出了主题所能赋予的东西。他所提供的精神食粮都是丰富和有趣的,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非常地道纯粹的。这是贝纳文特作品的一个典型特征。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的创作活动

贝纳文特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喜剧方面,但是在西班牙语中,喜剧这一术语的范围更广;它包括我们一般常说的没有悲剧结尾的中性戏剧。假如有悲剧结尾,就叫正剧,贝纳文特也写了这样的正剧,其中最出色、最动人的是《不吉利的姑娘》(1913)。他还创作了许多浪漫剧和奇情剧,其中也包括诗剧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小型作品。 然而,他的重要之处却在于他的喜剧,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们既严肃又轻松,以及喜剧的形式短小精悍,这在西班牙文学中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悠久光荣传统的特殊文学样式。在后一方面,贝纳文特是一位迷人的大师,因为他具有得心应手的机智和喜剧才能,因为他具有光彩照人的善良天性,以及把所有这些品德结合起来的优雅。在这里我只能提到几个戏名:《小理由》(1908),《爱情惊吓》(1907),《请勿吸烟》(1904)。此外还有很多,简直是一个快乐诙谐的宝库,在那里轻松而高雅地进行着竞技,并且总是和和气气的,不管武器是多么锋利。在较大型的作品中,见到的是一系列生活与题材的令人惊叹的领域。它们源于农民的生活,源于城市里社会各阶层,源于艺术家的天地;甚至包括那些流动演出的杂耍艺人,作家怀着强烈的同情心描写他们,对他们的评价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阶层。但他主要是描写上层阶级的生活,地点是两个富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即马德里和莫拉雷达,后者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不过,它以阳光充足和迷人的景色体现了卡斯蒂利亚地区一个乡镇的典型特征。在《一群喜剧演员》(1897)中,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去这个乡镇是为了重整旗鼓,以争取群众对一种相当模糊的理想作出纯洁有力的支持;在《统治者夫人》(1901)中,骄矜的野心梦想着为其才干找到用武之地。其实,莫拉雷达只是一个行星式的乡镇,受马德里吸引和照亮,除了与马德里作对比以外,本身并不展示喜剧因素的全部要点。贝纳文特的剧作,题材多样,而且他善于用新的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反映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揭示社会、家庭和人的内心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索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表现人的价值,寻求人生的真谛。他以自己的创作取代了西班牙当时流行但已趋向没落的浪漫主义戏剧。贝纳文特并不一心追求使观众感到痛苦,他的目的是冲突的解决,这甚至在忧愁和悲痛之中也是和谐的。这种和谐通常是通过让步取得的,而不是消沉的、冷淡的或者悲伤的,更没有装腔作势。剧中人物受苦受难,想要摆脱束缚,受财富诱惑(通往财富之路就是无视别人财富之路),在冲突中拼搏,权衡他们的世界以及他们自己,通过他们的紧张状况得到更明晰更广阔的视野。有最后发言权的不是激情,实际上也不是自我,而是精神价值,它是伟大的,一旦失去了它,自我就是可怜的,财富也毫无用处。决定是未经妥协而作出的,仅仅借助于个性面对其命运选择的结果,并且进行了自由选择的事实,依据的是本能的感觉,而不是跟理论的一致。关于他的奇特的、简朴的、淡雅的剧作,只能提到一两个剧名:《征服者》(1902),《自尊》(1915)和《貂的田野》(1916)。此外,还有许多作品也跟这些相似,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们的鲜明特征是一种特别纯粹的人道主义,乍看起来,这一点体现在敏锐的讽刺作家身上是令人惊讶的;在表达方式上,稳健与摆脱了一切多愁善感则是与他的风格完全一致的。事实上,他的各种长处互相配合得很好:他的形式优雅是一个典型的特征,他的感觉和洞察力也是典型的、训练有素的、均衡的、高瞻远瞩的、清晰的。他的表达之简洁和平静的语调也出于相同的根源。然而,即便是谈起这样一种出色的艺术创作,日耳曼语民族的读者也往往会想到,它出自一种跟我们不相同的民族气质,出自另一种文学传统。至少在戏剧的范围内,从整体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抒情作品是拉丁语民族所不熟悉的。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的心灵中,它们都缺少朦胧:人所包含的一切都表现出来了,或者看起来是可以表现出来的。它们的思想可以是光辉的、迅捷的,当然也是清晰的,但是给我们留下了缺乏力度的印象,属于一种比较空泛的环境,在它们的内在特质中活力较少。反过来,欧洲南部人在谈论我们的艺术作品时,也可能找得出同样多的毛病;然而必须互相适应,赞美我们理解了的东西,对由于已经提到的原因而不能满意的方面则不作审美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