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历史评价温斯顿丘吉尔.
这句是我自己的评价! 他是一个英雄,一个爷们, 他救了英国 也救了英国的未来, 他有理想追求,不想那个张伯伦- -..为了国家的尊严 他努力抵抗着!!一个好首相,!对于社会主义来说 却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对手!!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温斯顿·丘吉尔的人物评价
温斯顿·丘吉尔的人物评价: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温斯顿·丘吉尔是伟大的政治家、演说家,富有才华,被人们称为全能的人,他在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下面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生于1874年11月30日的温斯顿·丘吉尔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曾体验无限的风光与荣耀。他在政治、绘画、演说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有人称他是一个全才。他在教育领域、文学方面有着很多功绩,他的作品《不需要的战争》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人说没有他,就没有英国二战的胜利。他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有一身的才华,这完全是他自学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他曾说过: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这句话的意思是:悲观的人在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的人却在困难里看到机会。这句话被许多人当做名言在践行,而他自己也是乐观主义者。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议员选举,他在演讲时,挥洒自如,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他还拥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指挥有方,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榜样。丘吉尔简介丘吉尔出生在一个政治家族中,父亲母亲都忙于政治和交际,所以丘吉尔从小没有受到多少父母的教育,成绩也很不好。后来丘吉尔被他的父亲送到了皇家军事学院,成为了骑兵专业的一名学生,后来毕业之后他就成为了军队中的一员。之后丘吉尔成为了一个随军记者,写下了不少的小说著作。后来丘吉尔投身于政治之中,开了他长达61年的政治生涯,之后丘吉尔起起伏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丘吉尔批准了海军的攻占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但是由于还军最后没有成功,所以丘吉尔受到了疯狂的政治攻击,被贬职的丘吉尔索性辞职亲自前往参军,到了后来丘吉尔再次得到重用,成为了军需大臣,推动了好多新式武器的开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危机已经解除,但是丘吉尔很敏锐的看到了潜在的危险,他知道希特勒的独裁主义必然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所以他坚决反对撤军,并且鼓励盟友发展军事力量,但是当时的人们都坚持着绥靖政策,没有对于德国的扩张展开合适的对策,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丘吉尔被任命为首相,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来激励英国的国民。在他的激励下,英国群情激奋,面对着德国飞机的轰炸,丘吉尔虽然痛惜于民众的伤亡,但是还是坚持带领着英国人民战斗。在丘吉尔的坚决态度下,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了胜利,但是在之后的大选之中丘吉尔就被抛弃了,直到后来1951年才再次成为首相为英国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最后丘吉尔在1965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丘吉尔的故事据说丘吉尔的一生也不是一片坦途,在他早年当战地记者的时候还曾经被逮捕过,后来还是艰难的越狱逃出来的。而且他的从政生涯也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在他从政的早期,他的很多理念都不被人所接受,在1922年的时候他到了人生的低谷,他切除了自己阑尾,不能进行演讲,最后导致竞选失败。于是他对自己的朋友说:“没想到,只是一刹那我就是去了自己的职务,失去了党派,失去了席位,甚至还失去了阑尾。”听他这么一说,本来还很担心他的朋友们都放心了。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考虑到丘吉尔在保卫英国的时候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国会就想要塑造一个丘吉尔的铜像,来让世人敬仰,但是丘吉尔知道之后断然拒绝了,他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怕鸟儿在我的铜像头上拉屎,所以还是算了吧。”在丘吉尔的坚持之下,这件事最后还是作罢了。在后来有一家电影公司希望能够拍摄一部丘吉尔的生平传记电影,影片中要展现的是他65岁之后的景象,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电影公司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让一个叫罗福顿的人来饰演,但是丘吉尔知道这个人扮演自己可以获得一笔很大的报酬之后就认为:“这个人有点太胖了,而且太年轻了和自己的形象不符,所以还是我自己来演吧。”
丘吉尔的点评 100字
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坚强的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 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有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丘吉尔是破坏世界和平的坏人吗
丘吉尔的行为是正确的不是破坏和平的行为,因为二战后苏联因为成为了战胜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而苏联的这种表现明显的说明苏联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而且苏联也开始了自我膨胀憧憬着再次扩张领土,所以丘吉尔联合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是正确的,因为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当然丘吉尔的提法在二战后迅速的提出是不对的,因为二战把欧洲打烂了需要时间恢复,但是苏联的行为导致欧洲局势迅速恶化,后来美国不得不参与进来对抗苏联形成冷战。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丘吉尔的行为是保护和平不是破坏和平。因为苏联是秩序的破坏者。
著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