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扎尔巴耶夫苏联

纳扎尔巴耶夫苏联(苏联谁解体的)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1 05:16:44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联谁解体的

是戈尔巴乔夫总统。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划上句号。(前)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拓展资料 纳扎尔巴耶夫在自己写的书《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中就透露了自己对于苏联解体的看法,总得来说他认为任何单方面的因,都不可能使存在于世70多年的苏联解体,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比如民族问题冲突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苏联的土地上有着多达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民族占51%,并不能完全主导整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由于苏联当局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选择用强硬手段解决民族问题,,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民族冲突,使得民族问题逐渐推向了死胡同。不过纳扎尔巴耶夫始终认为,苏联解体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就是苏联最后的领导者——戈尔巴乔夫。

哪两个领导人,在苏联解体的8.19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苏联的解体,其中有很多的原因。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神秘的“8.19”事件。

“8.19”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一些当事人的回忆,1991年7月29日,戈尔巴乔夫,与当时俄领导人叶利钦,哈萨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三人进行了秘密会晤,准备签订一个新联盟条约。

按照计划,新条约将于8月20日生效。

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相当有颠覆性,于是这苏联中央权威,将逐渐的消亡,苏联继续存在,但是各个加盟国拥有独立的主权。

谁能相信,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竟然会签订这样的条约

一些当事人回忆,当时已经有很多人,不在信任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总统,已经无能无力,甚至不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去拯救国家。

在这期间,克留奇科夫建议戈尔巴乔夫,能够在必要的时刻,实行紧急状态,防止联盟崩溃的可能性。

1991年8月4日,戈尔巴乔夫,竟然直接到福罗斯去度假,指示手下继续分析局势,准备好采取紧急措施。8月17日,离新盟约生效,还有3天的时间,形势十分的紧迫。

这个时候,克留奇科夫认为,苏联必须进入紧急状态,实行特殊的政策,否则绝对无法摆脱危机。

为此,苏共中央,苏联内部,各大领导人巴克拉洛夫、 舍宁、 亚佐夫、 博尔金、 克留奇科,秘密的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但是,大部分人都对苏联的前途,深感绝望。尽管如此,还是制定了一个紧急方案。

这个方案,留下一个退路,那就是让戈尔巴乔夫,置身事外,让其保留到最后,观察事态的发展,从而做出最后的决定。

8月18日,克留奇科夫派人到福罗斯,给戈尔巴乔夫汇报,要求其拒绝新联盟条约,苏联进入紧急状态。

可是,戈尔巴乔夫也一直保持一贯作风,不管形势多危险,对于这个提案都不置可否,最后只是含糊的说到“好吧,行动吧”。

8月19日,紧急状态委员会,直接将军队开进莫斯科,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军队并没有逮捕叶利钦一干人等,甚至都没有阻止叶利钦,召开新闻发布会。

最后而一切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8月21日,克留奇科夫去见戈尔巴乔夫,让其大跌眼镜的是,戈尔巴乔夫已经和叶利钦站在了一起。

克留奇科夫回忆,拯救苏联之所以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戈尔巴乔夫身上,而不是寻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他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苏联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已经死心塌地地走上了一条破坏苏联国家的道路,已经与其他势力联合在一起。

其实,从事件本身来看,8.19事件,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以修养为名,躲在福罗斯,如果成功,他就会到莫斯科主事,如果失败,也可以逮捕密谋者,维持领导人的权利,无论哪种情况,面对民众,自己双手都是干净的。

然而,戈尔巴乔夫严重低估了叶利钦的政治资本,最终8.19事件,戈尔巴乔夫成为最大的输家,众叛亲离,丧失全部的权力,导致政治中心转向俄罗斯。

对于叶利钦来说,苏联解体,是一个优越的途径,让其登上了最高权位。

值得一说的是,叶利钦后来也实行紧急状态,手段强硬,将所有的对手一网打尽。

苏联解体时谁是总统

是戈尔巴乔夫总统。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划上句号。(前)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作者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三个层次:1、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2、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3、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苏联解体之后,由苏美两国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也宣告彻底瓦解,俄罗斯复苏的脚步并不顺畅。1999—2008年十年增长之后,俄罗斯先是受到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陷入衰退,从衰退中缓过来没几年,就进入一种增长衰减状态。

哈萨克斯坦总统建议中亚国家组成经济与军事联盟,他这一行为有何目的

早在2005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议会首次提出“中亚同盟”的概念,就有像成立“苏联式”联盟体,报团取暖,说明苏联体制更适合中亚

哈萨克斯总统的目的无非就是巩固中亚突厥国家的势力,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是个不错的战略意图,如果中亚各国能够响应起来,必然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其推动建设“中亚国家联盟”的根本目的,其他的中亚国家普遍认为是富裕了的哈萨克斯坦想做中亚领袖,换句话说是取代俄罗斯做中亚的老大。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则辩称:每个国家都会制定一个比较高的发展目标来督促自己努力,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这是合理的抱负”。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中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经济实力比其他四个中亚国家的总和还高出几百亿美元

从中亚地区民族上来看,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国的民族结构大致相同,大部分都是属于突厥后裔。哈萨克斯坦想通过此次联盟加强突厥国家的团结,以防止外来民族对他们进行干扰,因为哈萨克斯坦看到了巴勒斯坦的的前车之鉴,巴勒斯坦沦为现在的局面就是因为外来民族的入侵所致,所以哈萨克斯坦害怕突厥人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受到威胁,所以他会提义中亚国家建立联盟体系。

再加上目前中东局面又是混乱不堪,中东各国或多或少都有反对派的存在,这些反对派对中东各国可以说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再加上哈萨克斯坦的许多邻居长期处于混乱局面,虽然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内暂时没有很大的动乱,但是周边的动乱一旦扩散必然会影响到哈萨克斯坦的安全,从中东恐怖袭击方面,哈萨克斯坦害怕这些恐怖势力波及到哈萨克境内,所以他想和中亚国家建立军事联盟,共同对抗恐怖分子,以确保自身的利益,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保命”技巧。

如何评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土耳其第11任总统阿卜杜拉·居尔指出,在担任总统职务的近30年期间里,纳扎尔巴耶夫为促进哈萨克斯坦成为一个以自由市场为原则的民主、法制国家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框架内,哈萨克斯坦成功实现跻身全球前50发达国家的目标。 他还指出,纳扎尔巴耶夫是"突厥世界的长老",在突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纳扎尔巴耶夫的倡议下,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突厥议会)和国际突厥研究院成立,进一步促进了突厥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