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举办奥运会

苏联举办奥运会(苏联举办过奥运会吗)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2 01:14:04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联举办过奥运会吗

苏联举办过奥运会。前苏联于1980年7月19日-1980年8月3日在前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举行了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是莫斯科的列宁中央体育场。

苏联举办过奥运会吗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

不过,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只有80个国家参加,而且许多参赛的国家也只派了一名旗手,以奥运会会旗代替国旗进场。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一共有203小项,其中新增了男子50公里竞走、女子曲棍球等项目。

俄罗斯奥运会是哪一年举办

俄罗斯奥运会是:1980。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是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0年7月19日-8月3日在前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举行,其主会场为莫斯科的列宁中央体育场。 

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只有苏联莫斯科和美国洛杉矶两个城市。莫斯科于1970年首次申办奥运会,但那次输给了蒙特利尔,这是第二次申办。197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75届会议决定,由莫斯科承办。

赛期

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举行,恰好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会期相吻合。两届会期举办月日完全一样,是奥运会史上仅有的一次。

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是苏联首次参加的奥运会,不言而喻,两届会期吻合,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组委会的精心安排,它象征着苏联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为什么1980年奥运会米沙小熊流泪

主要是因为当时苏联非法入侵阿富汗。这和奥运会所提倡的和平精神所相违背。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拒绝参加这届奥运会。以此来表达对于苏联的暴行的抗议。

当然,这和当时冷战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苏联非法入侵阿富汗使得阿富汗人民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苦难。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大国表现。所以很多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由拒绝出席莫斯科奥运会。

苏联举办奥运会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苏联穷兵黩武。为了扩张地盘,悍然入侵阿富汗。使得阿富汗人民直至今日都饱受战乱的影响。所以这和苏联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然而奥运会他的精神就是为了和平所创建的。

在一个入侵其他国家的领土上举办奥运会,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而且美国等西方国家也警告过苏联,不要再继续入侵阿富汗。然而在奥运会的举行期间依然在阿富汗发动战争。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被表达抗议也拒绝参加奥运会。

1980年莫斯科的奥运会有什么历史性的背景吗

奥运会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赛事,深受全国人们的关注。奥运会是体育界最有分量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如今奥运会已经成功地举办了30多届,在这期间,奥运精神传播到了无数人身上,一直被大家发扬传承了下去。

每一届奥运会,作为举办方的国家都用尽全力和实力举办奥运会,当然也给自己国家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以及知名度。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今天跟大家说的就是史上“最失败”的奥运会,总耗资90亿美金,67国却表示:我们不去了!

这场奥运会就是1980年莫斯科的奥运会。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当时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当时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这次奥运会也是历史上第22届,是首次由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其实当时美国也竞争过这次机会,只不过最后苏联获胜拿下了这次举办权。正是因为好不容易抓住这次机会,苏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金钱,来投入奥运会的建设。

据悉,在1975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在筹备,可以说当时场地的硬件设施都非常先进。他们选择了列宁体育馆,这个能容纳10万人的场地,其实这样的场地是完全可以申办奥运会的。不过,后来因为不满意觉得不够有面,开始对体育馆翻新扩建。除此之外,苏联还对整个莫斯科城市进行整修改造,不仅加强了交通,还扩展了空中运输,最后耗费总资金高达90多亿美元,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莫斯科奥运会在当时创下了“最昂贵”奥运会纪录。

不过,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次人们非常重视,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之后的奥运会,却成为史上“最失败”的奥运会,67国都纷纷表示:我们不去了!原来在当时1979年,苏联入侵的阿富汗,当时受到了全国的谴责,最后还形成了抵制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来,美国带头抵制这场奥运会,认为奥运会是带有和平色彩的,但苏联破坏了这样的约定,失去了奥运会精神,所以67个国家拒绝前往,纷纷告知:我们不去。

要知道,当时苏联举办这次奥运会花费了多少的精力,为了挽回人们心中的形象,可以说是耗资了大量的美元,可惜最后却成为了史上“最失败”的奥运会,竟然有67个国家抵制表示不会前去。这样的奥运会最终以失败告终,也在所有的奥运会中成为一个“笑话”,而苏联也因为花费大量金钱投入奥运会,导致国家经济萧条,一蹶不振

前苏联1980年举办的奥运会,为何会被64个国家抵制

前苏联1980年举办的奥运会,为何会被64个国家抵制?这次奥运会可以说充满了政治、军事方面的因素,导致奥运会非常失败,原因主要有几个,大家可以参考:

一、苏联一九七九年侵入阿富汗,导致欧洲国家抵制:

阿富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军事方面的重要价值。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处于亚洲的中心地段,可以威胁到任何一个亚洲区域,同时也能够间接的阻隔欧亚之间的联系,所以阿富汗成为了一个各国争夺的重要地理物质。一九七九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其实就是想控制阿富汗,从而做到遏制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石油出口。这个动作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自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他们因此十分抵制苏联的这次军事活动,很多欧洲国家为了报复苏联,所以集体决定不参加苏联举办的奥运会,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行动,让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妥协,最起码也让苏联难堪,这是欧洲方面的想法。

二、美国处于政治考虑,抵制苏联奥运会:

美国对于苏联的行动,也有自己的政治考虑,一方面来说美国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盟国,自然要在政治方面和他们一致,更重要的是美国希望阿富汗战争,能够消耗苏联的国力。美国此时看到机会,希望破坏苏联的奥运会,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为奥运会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破坏的话,会让苏联的努力失败。

三、亚洲一些国家处于自身利益,抵制苏联奥运会:

亚洲一些国家,比如日本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苏联的强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阶段的威胁,让日本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们也抵制,苏联的奥运会。

1980年苏联奥运会,为何会遭到67个国家和地区抵制其中包括中国吗

其中包中国 当时的美苏冷战,却是苏联申奥的一个巨大阻碍。1974年,苏联人来到了维也纳,为争夺1980年奥运会举办权与美国洛杉矶展开了激烈竞争。苏联奥委会主席康斯坦丁·安德里亚诺夫向国际奥委会声明:莫斯科不会因为第一次申办失败而气馁(申办1976年奥运会时败给加拿大),两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热切希望奥运会能在他们的首都举行,希望奥组委不会让苏联人民失望。

1980年莫斯科的奥运会,为什么会被人抵制呢

奥运会的举办,象征着一个国家的荣耀,一个民族的气魄。所以筹办奥运会的时段,自上而下都是举国欢腾的样子。

申办奥运会的城市象征着这个国家最为瞩目的文明,是一种世界的认可。每一次奥运会也都会聚集世界各国的目光。奥运会的光环从成功申办的那一刻开始,便牢牢环绕在城市的上方,民众的心中。

像我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全民行动,将国际体育盛会推广到全社会、全民参与的健身追求,一曲《北京欢迎你》打开中国欢迎世界各族的大门,以坦荡的胸怀、高度的热心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礼仪四方的风貌。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

每一届奥运会也都是带着掌声顺利闭幕的,但是有一届奥运会却不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多了些黑色压抑的色调。

1980年,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第22届奥运会。

这次奥运会比较特殊,当时的苏联受到了众多国家的联合抵制,最后参加奥运体育项目的只有70几个国家,虽然奥运会得以举办,但是实际参加的国家数目较少,过程也颇为曲折。

为什么自觉遵守奥林匹克精神已成共识的国际体育事件会出现如此大的被敌意或漠视呢?

马克思理论当中有非常经典的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于解释这次奥运会举办产生的问题,是十分恰当的。不过是看似是国家领导做出的选择决定,但是实际上是国际力量之间的较量与敌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缘起

早在1979年,苏联出兵攻占阿富汗。不管是阿富汗,伊拉克,还是伊朗,一提到这些,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石油”这样的字眼。谁能占领石油的产地,无疑便是得到了天然的宝库,能使用到巨大的资源,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战争莫不是围绕着稀缺资源的开发及出口等。苏联出兵自然也是有这样的想法。

自古以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兵家胜地或者像我国九省通衢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方面占据交通枢纽,有利位置;另一方便可以以此为跳板,左右上下的活动。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自然也是如此,苏联控制阿富汗之后,向北是自己的北方大本营,可以对南进行支援,而且苏联的作战军队,人高马大,带着从寒冷的北方霹雳而下的雄壮与恶狠狠,自然虎视眈眈毫不遮掩的展现自己的野心。

阿富汗向南便是连接到印度洋港口的出口区域,占领阿富汗之后继续向南扩张无疑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外向西是波斯湾等地区,也是重要的港口等区域。

苏联进攻阿富汗

联合

苏联生猛的进攻,自然是遭到阿富汗当地的蜂拥反击。石油是宝贵的资源,也是各国各自施展身手抢夺博弈的缘由。阿富汗在兵力上远远没有苏联厉害。但是看到斗争局面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各自明白其中道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首先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界本就是根植于国家之间的。如果被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控制了输出石油的宝地,西方国家的利益受损,必然引起他们的联合反抗。所以从资源的优先权上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不希望苏联能够长期占领阿富汗。

此外,当时两级阵营的较量已经稍显分化,在苏联莫斯科申办奥运会的时候,苏联的势力是压倒性的,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莫斯科成功击败洛杉矶,成为奥运会申办国。

但是经过不同领域的较量,到即将举办奥运会之前,苏联出兵阿富汗,被认定为是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行为,师出无名,渐渐被众多国家反抗。

苏联进攻阿富汗

手段

阿富汗在保卫自己国家的过程中得到了西方国家的直接性支持,比如美国。美国毫不吝啬的支持阿富汗进行军备武器的更新,甚至精细到输送跟苏联一样的作战武器,40mm火箭筒、AK47等,以便掩饰自己支持阿富汗军事作战的真相。

一直追随美国的日本在这个阶段也进行药物等物资的支持。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进行各方面的帮助。

自古以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冷战时期到后期,苏联的力量减弱,在阿富汗战场上,苏联最终是动了撤军的念头。

奥运

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在之前投入了很多。苏联为了彰显国家的气势,兑现自己在申奥时候的承诺,建设了众多大型项目,包括机场、奥运运动场地等,开幕式等都进行了宏大的设计。

但是冷战的局面已经艰深,抵抗苏联在阿富汗作战的国家拒绝派出自己的体育代表团,尽管各个国家的体育代表团提出不满。毕竟奥运选手经过那么多年的训练,到自己施展本领只是在奥运会比赛刹那间。

有的奥运会运动员可能错过这届奥运会之后便再也不能参与其他奥运会了。在两阵对垒的局面下,个人的情绪自然是要平复于国家的决定的。

当时美国总统为了安抚这些因为抵制不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特意邀请代表团到白宫做客,此外颁发了特殊的纪念金牌给奥运选手。国家的利益要高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要去判断这样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似乎都没有太多的意义。

既然冷战是既定的,在各自其他领域的敌视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像体育、音乐这样的跨越国界的领域,很难做到不带有国家感情色彩的去赞美或者鼓掌。

思考

带着抵制标签的苏联莫斯科奥运会,留给我们众多的思考。当时参与奥运会的国家,有的只拍一个旗手入场,有的在颁奖的时候选择奏奥运会的会歌,一场奥运会的举办带着众多抹除不去的无声抵抗,像新西兰在出场的时候用黑色的五环旗作为旗帜,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不知道苏联在举办这场奥运会的时候是有怎样的心情,或许悲壮,或许无奈,或许带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慨。但是对于众多参与的国家来说,每一场奥运会的赛事都是被认真对待的。

“更高,更快,更强”的宣传中,奥运会是对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下同追逐的一项重大事,这个体育界的事情本是排除了现实当中的经济、政治利益的纠缠。

但是“弱国无外交”,如果把奥运会看作是外交地位身份的彰显之一的话,国家体育事项的成绩也会被看作是国家气节,国际地位的表现。

过往的形势已经过去,留有遗憾或者带着政治因素考量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也已经成为过去。

不管是不是这个城市的创伤,也不管是不是奥运会历史上的遗憾,也不论是不是国际社会对于好战民族的抵制,奥运精神传承的和平发展进步理念贯穿在每个国家的希望中,大概每个国家都不愿意到征战别国掠夺资源的国家中去进行做客。

好在联合抵制这样的情形未曾再出现,虽然在世界国家的其他领域依然会有不同形式的经济制裁,外交限制,文化渗透等不同形式的干预方式。提高警惕,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世界的局势,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国家出路的开拓是每个民众的遵从之事。

正义之事,无人能够以任何强加的理由进行抵挡。像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项目的开展,造福于各国,谋福祉于人民,已是时间能够证实的理念。所以,行正义事,谋正义路,就算被抵制自然有民众力量承载以抵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