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智利科亚瓦西铜矿床
1.地质背景
图7-6 智利北部的科亚瓦西和克夫拉达布兰卡相对位置图
(引自R.H.Sillitoe,1995)
图中标出了罗萨里奥和乌希纳斑岩铜系统的低电阻率的位置,以及乌希纳发现孔的位置
智利北部的科亚瓦西(Collahuasi)矿床位于克夫拉达布兰卡铜矿床以东8km,高程超出后者500m之多(图7-6)。矿区内包含有罗萨里奥和乌希纳两个斑岩铜钼矿床,还产有高硫化铜银(罗萨里奥-波德罗萨)和铜金(拉格兰德)矿脉以及低硫化富锰的银矿脉。这些矿床也是智利北部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铜矿带的组成部分,矿床以侵位于二叠—三叠纪安山岩质和流纹岩质火山岩内的两个相互分开的斑岩岩株为中心产出。
成矿后断裂错断了罗萨里奥斑岩铜矿系统,其浅部发生位移的部分可能表现为拉格兰德铜金脉系和伴生的石英-明矾石蚀变。薄层的中新世山麓砾石覆盖着罗萨里奥和乌希纳两个斑岩系统的部分地段,罗萨里奥矿床以西5km处的同一套地层中产有温金蒂帕异地氧化物铜矿化(图7-6)。乌希纳的局部薄砾石层上覆70m厚的晚中新世火山灰流凝灰岩,这套凝灰岩基本上掩盖了位于富集带直接上方的所有淋滤铁帽。
罗萨里奥矿床至少含有10亿t矿石,平均含1%铜和0.025%钼(所采用的边界品位为0.45%铜),大部分为浅成带原生矿,但也包括一小部分(3%)氧化矿和再生富集矿。反之,乌希纳矿床为一富集矿体,其辉铜矿带含有1.58亿t矿石,平均含1.66%铜。辉铜矿带以下至少还有4亿t含铜品位0.81%的矿石,所采用的边界品位为0.6%铜。温金蒂帕异地矿床的未侵蚀部分按智利的标准属于小型矿床,含有大约700万t平均铜品位1.9%的矿石,尽管矿区内的总氧化矿资源为5300万t,铜的平均品位为1.3%。据报道,科亚瓦西矿区的总资源量(边界品位采用0.4%铜)为31亿t,平均含铜品位为0.82%。
2.勘查与发现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印加人曾将科亚瓦西矿区作为铜的来源进行开采。据估计,英国和法国的公司以手工采选的方法生产了33万t铜矿石,含铜25%、银180×10,这些矿石采自波德罗萨和拉格兰德两地富含斑铜矿的高硫化矿脉。20世纪早期,科亚瓦西矿区是智利首位的铜生产地。
智利安纳康达勘查公司的一位地质人员于20世纪50年代晚期指出了科亚瓦西矿区的含铜潜力,但该公司出于几种理由未投入工作,其中包括土地租用方面的复杂情况。这一问题于1978年得到解决;同年,多尼亚伊内斯勘查公司(属于苏必利尔石油-福尔孔布里奇集团)一并获取了科亚瓦西各矿权地。该公司当时正在勘查相邻的克夫拉达布兰卡矿床,而且很熟悉安纳康达公司此前的工作成果。
多尼亚伊内斯勘查公司通过在1978~1979年期间开展的地质工作,认识到以罗萨里奥矿床为中心的蚀变带以及乌希纳矿化系统出露的边缘部分具备斑岩型铜矿的特征。对罗萨里奥蚀变带的地表地质工作因薄层岩屑堆积以及中新世砾石层的覆盖而难以进行,但在为数众多的老采坑和采矿废石堆中观察到的岩石已证明是有启示性的。罗萨里奥蚀变带斑岩型铜矿特征的确定,得益于对石英斑岩、黑云母化安山岩、A和B细脉以及富辉铜矿的含黄铁矿D细脉等样品的确认。通过进入老硐观察也见到了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细脉组合。对乌希纳出露的淋滤铁帽的研究采用了与在克夫拉达布兰卡所用者相同的那些技术。
1979年年中,在罗萨里奥开始实施一项包括60多个钻孔的钻探计划。第一个钻孔打到了64m辉铜矿富集带,含1.98%铜和0.014%钼;辉铜矿下面是浅成带原生矿化,其品位向下增至含铜>1%。通过钻探查明了罗萨里奥矿床的边缘地段,包括叠加的高品位罗萨里奥矿脉(前人开采的波德罗萨矿脉的延续部分),并且大致圈出了矿体的富集部分和规模大得多的浅成带原生矿部分。对温金蒂帕异地铜矿床的钻探也见了矿。然而,打在乌希纳矿化系统出露部分的4个岩心钻孔并未打到任何有价值的辉铜矿富集带,其中有一个钻孔未能打到硫化物的顶部。1984年,美孚石油公司决定处置苏必利尔石油公司的矿业资产,致使多尼亚伊内斯勘查公司在科亚瓦西矿区的勘查计划过早终止。
1985年,为了进一步勘查科亚瓦西矿区,谢夫龙(Chevron)、壳牌和福尔孔布里奇三大公司组建了一个合资公司,称为科亚瓦西矿业公司(Compania Min era Dona Ines de Collahuasi)。直到1990年,这些合作伙伴的工作重点一直是对富含斑铜矿的罗萨里奥矿脉进行地表和地下钻探,因为该矿的品位高,可以在铜价低迷的时期提供经济潜力。然而,罗萨里奥矿脉的资源量不够大且场地条件差,加之铜价上涨,使注意力又重新转向罗萨里奥斑岩型铜矿床和科亚瓦西矿区的其他部分,包括乌希纳斑岩系统。
科亚瓦西矿业公司对罗萨里奥斑岩型铜矿床的圈定钻探与对科亚瓦西矿区其他部分的地质评价工作相配合,出于地质评价的目的,特别倚重的方法是卫星图像解译和物探工作。综合的LANDSAT-SPOT图像解译有助于评价罗萨里奥和乌希纳两个斑岩系统的范围,并因此帮助确定了1991年的航磁和激发极化法测区。共完成了大约150测线千米激发极化测量,采用300m偶极长度,探测深度600m。在罗萨里奥斑岩型铜矿系统上面圈出了一个圆形的激发极化异常,以高极化率和低电阻率为特征;一个类似的异常涵盖了乌希纳淋滤铁帽的出露部分以及东面3km处被成矿后熔结凝灰岩掩盖的地段(图7-6)。小于10Ω·m的电阻率与斑岩型铜矿化吻合。乌希纳的激发极化异常与一个具有环形磁力高的圆形磁异常一致,该环形磁力高是黄铁矿晕的反映。
另有几个钻孔在乌希纳出露的淋滤铁帽下面打到了弱矿化,在那时已查明其与一个明显的极化率异常吻合。乌希纳发现钻孔(图7-6)打到了超过100m的辉铜矿富集带,平均含铜>1%,该钻孔打在基岩露头最边部的矿化后熔结凝灰岩附近,因为该处显示出有利的淋滤铁帽绢云母化、赤铁矿化和脉体穿插特征。在当时,发现孔的位置尚处于激发极化测量的范围以外,激发极化测量完成后,所圈出的低电阻带被解释为细脉高强度发育的反映,这一结果对探明熔结凝灰岩覆盖下面的乌希纳矿化富集带的钻探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乌希纳圈定钻探计划完成之后,打了一口竖井对富集带进行冶金目的取样。目前的合作伙伴科亚瓦西矿业公司、福尔孔布里奇公司和Minorco公司计划建设一座露天矿和浮选厂,到1998年末开始从乌希纳的富集带中回收铜。而矿区内的氧化矿石,包括来自温金蒂帕异地矿床的氧化矿石,将在一座溶剂萃取电积(EX-EW)选厂内加工处理。矿区的长期前景将取决于罗萨里奥矿床的原生矿。
3.小结
虽然科亚瓦西矿区早在19世纪就是脉状铜矿石的主要产地,但斑岩型铜矿系统的存在直到1978年才被认识到。时隔14年之后,罗萨里奥和乌希纳这两个斑岩型铜矿床才被完全查明。地质解释,特别是对蚀变和淋滤铁帽的解释,对搞清构造复杂且部分被覆盖的科亚瓦西矿区的情况起了重要作用,并导致了两个矿床发现孔的布设。在勘查历史中,相对晚期开展的对整个矿区的激发极化测量,圈出了与两个斑岩型铜矿系统一致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异常,而且,隐伏的乌希纳矿床上方的异常已证明对选定钻探孔位十分有用。
阿根廷球员表
号码 中文名 英文名 生日 出生地 身高 位置 俱乐部1 波佐 Diego Raul Pozo 1978年2月16日 阿根廷、门多萨 1米90 守门员 科隆(阿根廷)2 德米凯利斯 Martin Gaston Demichelis 1980年12月20日 阿根廷、尤斯蒂尼雅诺 1米84 中后卫、后腰 拜仁慕尼黑 3 C-罗德里格斯 Clemente Juan Rodriguez 1981年7月31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67 后卫 大学生队(阿根廷)4 布尔迪索 Nicolas Andres Burdisso 1981年4月12日 阿根廷、阿尔托斯-德-奇皮昂 1米83 后卫 罗马(租借自国际米兰)5 博拉蒂 Mario Ariel Bolatti 1985年2月17日 阿根廷、拉帕拉 1米89 前卫 佛罗伦萨6 海因策 Gabriel Ivan Heinze 1978年4月19日 阿根廷、安特雷里奥斯 1米79 中后卫/边后卫 马赛7 迪马利亚 Angel Fabian di Maria 1988年2月14日 阿根廷、罗萨里奥 1米79 边锋 本菲卡(葡萄牙)8 贝隆 Juan Sebastian Veron 1975年3月9日 阿根廷、拉普拉塔 1米86 前卫 大学生队(阿根廷)9 伊瓜因 Gonzalo Gerardo Higuain 1987年12月10日 法国、布雷斯特 1米84 前锋 皇家马德里10 梅西 Lionel Andres Messi 1987年6月24日 阿根廷、罗萨里奥 1米69 前锋/边锋 巴塞罗那11 特维斯 Carlos Alberto Tevez 1984年2月5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73 前锋 曼城12 加尔塞 Ariel Hernan Garce 1979年7月14日 阿根廷、坦迪尔 1米77 后卫 科隆(阿根廷)13 萨穆埃尔 Walter Adrian Samuel 1978年3月23日 阿根廷、斐尔马特 1米83 中后卫 国际米兰14 马斯切拉诺 Javier Alejandro Mascherano 1984年6月8日 阿根廷、圣洛伦佐 1米74 后腰 利物浦15 奥塔门迪 Nicolas Hernan Otamendi 1988年2月12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78 后卫 萨斯菲尔德16 阿圭罗 Sergio Leonel ’Kun’ Aguero del Castillo 1988年6月2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72 前锋 马德里竞技17 古铁雷斯 Jonas Manuel Gutierrez 1983年7月5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85 边前卫 纽卡斯尔18 帕勒莫 Martin Palermo 1973年11月7日 阿根廷、拉普拉塔 1米88 前锋 博卡青年19 米利托 Diego Alberto Milito 1979年6月12日 阿根廷、伯纳尔 1米83 前锋 国际米兰20 马克西-罗德里格斯 Maximiliano Ruben Rodriguez 1981年1月2日 阿根廷、罗萨里奥 1米80 边锋/前卫 利物浦21 安杜哈尔 Mariano Gonzalo Andujar 1983年7月30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米94 守门员 卡塔尼亚22 罗梅罗 Sergio Germon Romero 1987年2月22日 阿根廷、贝尔纳多-德-伊里戈延 1米92 守门员 AZ 阿尔克马尔23 帕斯托雷 Javier Matias Pastore 1989年6月20日 阿根廷、科尔多瓦 1米87 前卫 巴勒莫
阿根廷的队长是谁
阿根廷的队长是里奥内尔·安德雷斯·梅西。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B组的最后一场交锋中,阿根廷在保罗瓜尼的莫卡巴球场2比0击败希腊队,德米凯利斯和帕勒莫各入一球,22岁363天的梅西刷新了世界杯最年轻阿根廷队长的纪录。 里奥内尔·安德雷斯·梅西(lionel andrés messi),生于1987年6月24日,是一名阿根廷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同时可以兼任攻击型中场,现效力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男子足球队。 2009年12月22日,梅西凭借着08-09赛季带领巴萨取得的六冠王,荣膺2009年金球奖及世界足球先生。随后梅西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加冕fifa金球奖。已经史无前例连续四年获得金球奖,而且才27岁。 职业生涯获得3次欧冠冠军、5次西甲冠军、2次世界俱乐部杯冠军、世青赛以及奥运会男足冠军。梅西代表阿根廷参加了2006、2010两届世界杯,2007、2011两届美洲杯,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3年他以46粒联赛进球的成绩第三次获得欧洲金靴奖奖杯。 中文名:里奥内尔·安德雷斯·梅西 外文名:lionel andrés messi 国 籍:阿根廷、西班牙 出生地:阿根廷圣菲省罗萨里奥市 出生日期:1987年6月24日 运动项目:足球 所属运动队:巴塞罗那 专业特点:技术出色,意识上佳,射术精湛 主要奖项:2009.2010.2011.2012年金球奖 2009世界足球先生 2006.2009.2011欧冠冠军 2008.2009.2010.2011.2012欧冠金靴 5次西甲冠军 2005年世青赛冠军 2005年世青赛金球奖,金靴奖 2008北京奥运会男足冠军 2011/08/26首届欧洲最佳球员 2010.2012西甲金靴奖/欧洲金靴奖 2013西甲金靴奖/欧洲金靴奖 位 置:右边锋;前腰;左边锋;影子前锋 喜欢的城市:因弗内斯,里奥加耶戈斯,图尔恰 国家队表现:83场/37球(截止2014年1月) 身 高:16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