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满帮集团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涨逾13%,这家企业发展史是怎样的
- 货运界的“滴滴”同时赴美上市的满帮和福佑差别巨大
- 据报道,满帮集团上市首日收涨逾13%,满帮集团为何能如此成功
- 满帮集团哪年成立的,为何发展这么快
- 数读港美|滴滴上市造富记:这位风投家70万变70亿
- 在智慧物流方面比较领先的物流平台有哪些
- 有人在南京满帮集团工作吗
满帮集团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涨逾13%,这家企业发展史是怎样的
满帮集团这家企业的发展史可以说非常迅速,自己上网调查了一下,这家企业于2018年成立运满满与货车帮重新组成了一家新公司。这家新的公司不仅融合了这两家老公司的常驻业务,而且还对于互联网货物运输以及互联网生态网络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因此在短短的几年发展当中能够登陆纽交所受到很多投资人的广泛关注,股票市值一路增高。
从这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互联网这10年快速发展的一个背景。如果没有互联网快速发展,我认为满帮集团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正是因为大时代之下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对于一家严重依赖互联网生存的公司也感受到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才能从一家小公司转变成一家上市公司。
从满帮集团的成长史,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一家公司要想能真正发展起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住市场的潜在机遇,因为市场的潜在机遇才能让一家公司迅速成长,如果抓不到这样的市场机遇,我认为对于一家公司的发展肯定是非常不好的。
总结:一家公司不仅要有充足的团队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有先进的眼光来引领这家公司全面发展满邦集团CEO以及其他的管理负责人,我认为在这个行业当中都有着非常独特的眼光和市场认可度。及时抓住货运市场的这样的潜在机遇,所以才能把两家属于竞争对手的公司融合成一家公司,无论是对于谁都将会起到利好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还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市场主体地位。
货运界的“滴滴”同时赴美上市的满帮和福佑差别巨大
客运行业是滴滴一家独大,货运行业也有类似的两家企业,并且不约而同都要上市了,两家货运行业龙头企业赴美上市,福佑卡车5月13日登陆纳斯达克,满帮5月28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满帮是货运平台竞争激烈时期,由金牌投资人王刚(曾给了滴滴70万天使投资,获得超百倍回报)撮合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而来。福佑创始人单丹丹最早做的是线下物流,后砍掉其他业务专注于整车业务,并成立了线上 科技 物流平台。 但实际上,这两家企业虽然同样做货运行业的整车业务,但业务模式颇有不同。 尽管都属于租车领域,这两家货运平台跟滴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大家对货运行业了解的可能不多,但是应该都租过房子,用过租房子的软件。而租房子的软件,可以分为两种阵容,第一种是58同城这样的,第二种是贝壳找房这样的。 58同城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个信息撮合平台。房东可以在58同城上发布自己的房源信息,自己决定价格和出租方式,而有需求的租客则在众多的信息当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和房东自行达成交易,58同城只会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而不对交易负责。而贝壳找房则所有不同,贝壳找房会确定房东房源的真实性,并和房东谈好价格,确定了交易模式之后再将房源上架。租客确认租房以后,租金是先付给贝壳找房的,再由贝壳找房把房租付给房东,并赚取中间的差价。 这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别就是,前者是信息撮合平台,后者是服务平台。前者只负责撮合信息,不对交易过程负责,而后者不仅撮合信息,还对交易过程设定规则,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掌握交易的达成。 这样的模式差异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对于货运平台行业来说,满帮的主要业务模式就是信息撮合平台,也就是帮助货运司机和运货需求方整合信息并在平台上发布,而交易由供需双方自行达成,平台不参与定价和物流交付环节。 而福佑卡车做的则是服务平台,不仅提供交易平台,还介入交易、订单分配、定价过程,把控交易的全流程,对交易成功率负责。 因此两家企业可以说既是在一个赛道上竞争,也可以说赛道不完全一致。 业务模式的不同,注定了满帮和福佑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不一样的。 这两家企业都有自己的APP,满帮既有司机端APP,也有运满满和货车帮两个货主端APP。而福佑则有专为卡车司机开发的找货平台福佑好运和货主端APP。 货运行业有个显著的行业特点,就是货少车多。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抓住货运信息,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根据市场数据,运满满司机端APP的渗透率为0.69%,货车帮司机端APP的渗透率为0.47%,运满满货主端APP的渗透率为0.28%,货车帮货主端APP的渗透率0.17%。而福佑好运APP渗透率则0.03%、福佑卡车货主APP渗透率为0.003%。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福佑卡车的APP在用户规模和渗透率上,都远不及满帮,渗透率甚至不及满帮的十分之一,这正是两者的商业模式差异导致用户构成不同而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福佑在货主方面更依赖大客户,而总体用户规模则相对不高。在司机方面,福佑的要求和管理介入程度都更高。 福佑卡车的托运人主要分为两类:KA(大客户)托运人与SME(中小企业)托运人,前者比如德邦快递、长城 汽车 等,后者则是数量更多的中小客户。而福佑的营收,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KA托运人。根据福佑招股说明书,2020年,福佑卡车55.8%的营收来自于德邦物流、京东物流和顺丰速运这三家KA托运人。 而满帮的用户则更加广泛。根据满帮的招股书,2020其全年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了1738亿元,订单量达7170万单。2021年第一季度,其平均货主月活数(MAUs)达122万,履约订单数达2210万单。 再来看福佑,截至2020年底,使用了福佑卡车服务的托运人才4860家,两年前这个数字甚至不足1000。而福佑交付的货物累计才320万件,相比于满帮,甚至不及其过去一年数量的二十分之一。但是由于其是服务平台,其交易质量则比较高,配送及时率为95.2%,而货运服务事故率为0.02%。 业务模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两者的盈利状况差异不小。2020年,满帮集团达到25.8亿元,毛利率49%,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2.81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8.67亿元,同比增长97.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大增324.4%,达1.13亿元。 而福佑卡车2020年的营收为35.66亿元,净亏损1.16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营收约为11.83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5450万元。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疑问,为何福佑的营收规模比满帮大不少,但是其净利润却远远不及满帮,甚至一直未盈利? 因为满帮直接以信息撮合业务的差价(货主支付的费用扣除平台给卡车司机的费用,即货运经纪服务)入账,而福佑卡车的营收一栏是货主支付费用。 换句话说,福佑的营收与其GTV相当,而满帮的营收则与其毛利润相当,这也是为什么计算净利润以后,满帮净利高达2.83亿元,而福佑却是亏损1.16亿元。 总体来说,由于福佑介入交易过程,对交易结果负责,因此其管理成本相对比较高,而其又处于开拓市场的阶段,因此还在烧钱补贴,靠融资来维持现金流入。 满帮和福佑商业模式的差异,也注定了两者在内部管理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在核心人员上,福佑的核心人员可能会更加偏向于技术和研发人员。从福佑的招股说明书中也可以看到,单丹丹持有福佑12.85%股份,而其技术合伙人陈冠岭则持股1.3%,除此之外,福佑再没有个人持股。 而相对来说,满帮更加重视的很可能是市场人员,截至2020年,满帮总员工数4059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而销售和市场人员就占据了2189人,占比53.9%,对于满帮来说,如何提高市场渗透率是其首要目标。 但对于福佑来说,市场人员在未来的地位很可能也会提升,因此仅依赖大客户的模式让其面临的较高风险,其现在已经在开拓中小托运人业务(SME),虽然目前营收占比不足5%,但是这是福佑扩大市场规模的必经之路。 满帮和福佑都是货运服务平台,做的是车货匹配,但是细细分析下来业务模式却大有不同,进而导致其用户构成、盈利水平和核心人员上均有差异。满帮做的是流量生意,是撮合平台,而福佑卡车做的是服务生意,是承运平台,你更看好哪一家企业呢?
据报道,满帮集团上市首日收涨逾13%,满帮集团为何能如此成功
我认为满帮集团能获得如此好的上市成绩,主要是因为有三大原因。第1个原因是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量很大,虽然自己的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公司运营的运输业务却需求量非常庞大,这就给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市场机会。一家公司要想不断发展壮大肯定是要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市场当中的运输问题,因此满帮集团才能在这样的激烈环境当中存活并成长起来。
第2个原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满帮集团的成长。因为满帮集团的切入点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互联网经济,而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行业,增长速度也带动了满帮集团的成长,因此在大环境利好的情况下,对公司的发展能起到关键性的助推作用,这也让满帮一家小小的公司在几年的时间当中逐渐成长为一家跨行业的集团企业,这背后就是互联网的作用。
第3个原因就是对于人才的吸收和培训,因为一家公司想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体系作为支撑,如果一家公司想要达到很高的层次,若没有人才作为铺垫肯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满帮集团为了能够短时间之内达到这个程度,飙升各种各样的人才来扩大自己的人才体系建设,只有这样自己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让公司与其他的竞争对手相比较更有优势。
总结:我认为一家公司的成长必须要有人才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对于行业市场的把握要准确,因为不可能所有的机会自己都能抓住,一家公司也同样如此,想要快速的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要有人才,同时还要有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让一家公司越走越远。
满帮集团哪年成立的,为何发展这么快
满帮集团成立于2017年11月,2021年6月22日在纽交所上市,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46.6亿元,同比增长80.4%,发展确实比较快。其实,满帮集团是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而来,发展基础本来就很好∞
数读港美|滴滴上市造富记:这位风投家70万变70亿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却往往难寻”。滴滴从问世至今能一路走来,离开不了那些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风投公司“慧眼识珠”。
近日,滴滴更新招股书,计划通过美国IPO发行2.88亿份ADS,代表7200万股A类普通股。IPO定价区间为每股ADS 13-14美元,预计定价为13.5美元,以每股13.5美元计算,预计市值将达647亿美元。
那么, 究竟有哪些风投公司在滴滴还名不经传时,就一眼就相中了这颗在时下无比璀璨夺目的“明珠”呢 ?
招股书显示,在滴滴出行还只是”概念“的时候, 天使投资人王刚2013年3月一共投资滴滴16万美元(合人民币约70万元),上市后其权益将转为2000万股A类普通股,合11.2亿美元(合人民币约70亿元),投资回报倍数高达7000倍。
天使投资,往往九死一生。 这些年,王刚前后共投资了近百个项目,滴滴是他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其余的也并非全是大获成功,2016年4月,王刚与真格基金共同参与了ofo的A+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在踏入创投圈前,王刚的身份还是一名阿里早期员工。2002年,王刚加入了阿里,所在部门是支付宝商户事业部,花名“老聃”。 但对于王刚而言,今年的惊喜不只滴滴。 6月22日,“数字货运第一股”满帮集团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涨超13%,市值突破230亿美元。而王刚不仅在2013年给了满帮一笔天使投资,更成为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的关键人物,还出任了满帮集团首任CEO。
另外,从数据来看,滴滴上市的造富神话中,除了王刚,参与滴滴A轮投资的金沙江创投,回报倍数超过350倍;2013年投资1500万美元的腾讯、经纬,回报约60倍。此后的C轮、D轮投资者,回报则在5-20倍不等。
但随着打车大战升温,滴滴估值快速增长,投资人的回报倍率也在下降。 例如2014年底淡马锡、DST、GGV等投资近7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仅有”3.5倍,净收益额却超过20亿美元。
本文源自华盛资讯
在智慧物流方面比较领先的物流平台有哪些
“北上深”三城智慧物流竞争力领先
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由于智慧化技术手段是智慧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根据网经社发布的“2019年中国物流科技“独角兽”公司榜单”,菜鸟网络、京东物流和满帮集团在我国智慧物流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强,其市值/估值分别为2080.05亿元、933.07亿元和452.61亿元。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我国物流科技“独角兽”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的“独角兽”公司合计数量占总数量的比重达64%。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有人在南京满帮集团工作吗
在南京满帮集团工作挺好的。
2017年11月27日,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运满满)与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货车帮)联合宣布战略合并,共同成立满帮集团。张晖担任集团董事长兼CEO。
2018年4月24日,满帮集团宣布完成合并后第一轮融资,融资金额19亿美元,估值65亿美金。
2018年线上运费月交易额突破30亿元,油品累计交易额114亿元,ETC累计开卡100万张,金融业务累计放贷金额90亿元。
2021年6月22日晚,满帮集团登陆纽交所,按照当天收盘价,市值超过230亿美元。
业务介绍:
基于市场与业务发展需求,满帮集团以交易为核心,以金融、能源、车后、基础设施、智能驾驶、国际业务为拓展方向,从公路运输服务扩展至综合性物流服务。
交易业务将信息撮合提升为在线交易,形成线上交易流程完整闭环,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包括税务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车辆管理、调度管理等各项交易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