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东方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意志主义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影响
摘 要: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文话语境中,东方主义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忠实观”、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和东西方之间除二元对立之外的杂糅状态。 关键词:东方主义;归化和异化;忠实观 一、东方主义的含义 东方主义源于萨义德的《东方学》,是他的理论体系核心。在萨义德看来,东方学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美国家学术机构中的,以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人为目的的一门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萨义德认为东方和西方都是人为建构的,他关心的问题是东西方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东方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1.归化和异化的选择 根据“边缘”与“中心”的二元对立学说,处于“中心”地位的文化会操纵边缘文化。因此,为了凸显以“西方为中心”、东方为“他者”的文明优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对文本加以改造。 若源语比译入语文化地位高,翻译时译文往往带有翻译腔(translationese),即强势国家的译者对处于弱势国家的作品进行翻译时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斯皮瓦克)。即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其结果是抹煞第三世界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身份与差异,这反映的是西方的白人意识和地缘政治产生的优越感,因此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应该避免“翻译腔”,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若源语比译入语的文化地位低,译者倾向于采取归化的策略,以维护译入语的稳定性与纯洁性。因为此时译者更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我们必须承认,翻译不论是在选材还是在翻译策略上都与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翻译选材与翻译策略的选定并不完全取决于两种语言间的相对地位,它们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如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因而文化地位对翻译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2.对“忠实观”的新理解 由于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一个权力的斗争场所,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目标,翻译标准即“对谁忠实”产生了新的理解。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早就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马祖毅,1998 :377 ) 其中“信”即忠实,译文对原文的忠实。而东方主义乃至整个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译者们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严复的“信”。按以前的忠实标准,将东方弱势文化翻译成西方强势文化时,译文(西方)就必须忠实于原文(东方)。这与西方的“民族中心主义”背道而驰,颠覆西方这个“中心”,矛盾就诞生了。难道传统翻译观是错误的(至少不是普遍适用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忠实理解为处于“边缘”的语言对 “中心”地位的语言的忠实呢? 我们重新来解读严复的翻译观吧!严复提出“信达雅”的时候,中国正处于译介强国作品的时期。相对而言,当时中国相对比较落后,而西方强国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因此,译者必须“忠实”。严复提出“信达雅”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各种解释只要能自圆其说,似乎都是合理的。否则,东方人就会患失语症。因为西方具有话语的主动权和文化输出权。在东方主义语境下,我们传统的忠实观需要重新解读。 3.关于杂合与第三空间的研究 后殖民反对宗主国与殖民地、强势与弱势等二元对立,后殖民翻译批评者反对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寻求一种第三种状态,即第三空间与杂合。 著名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将巴赫金的“杂合”概念引入后殖民研究,杂合就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的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点但又独具特色的混合体”。(韩子满,2002:55)总之有语言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就会有杂合的现象。 其实东方主义的后殖民话语表述并不统一,萨义德批判的纯学术、纯科学的东方主义将东西方视为二元对立的两极,迎合霸权主义关于世界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冲突的理论预设,为他们征服东方的野心提供理论依据。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则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东西方关系,消解中心与边缘的对立;最主要的目的是消除西方对东方的曲解和误读,使西方尊重东方文化的民族身份、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差异,让西方看到一个“真实的” 东方,最终建立文化间平等交流。 学者们发现翻译可以产生杂合,而且它还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在殖民和后殖民情境中,由翻译释放出来的杂合的确可以超越霸权主义的价值观,使这些价值观受各种地方变体的影响,在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系统中引起变化”。(李新云,2008:67)从某种意义上说,“杂合”又意味着对原有文化的优化与超越。在殖民和后殖民语境下,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导致了“杂合”的形成,殖民地文化在语言、文学和文化多个层面都表现出“杂合”的特征。(李新云,2008:67) 为摆脱二元对立,我们的目光从只注重内部研究转向了对外部语境的观照,引导翻译研究走向一种开放式的研究范式。像萨义德、斯皮瓦克等这样的香蕉人,他们是第一世界文化圈中的白领或教授,处于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中间夹层,在东西冲突中处境尴尬,他们在西方处于失语的状态,但在面临东方时又具有西方人的优越感。( 朱立元,2002:417)萨义德指出,我们应该消除对东方的误读,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东西文化冲突模式,走向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三条道路。 译本中,文化差异的融入、重构必然是文本呈现出混杂的特点。事实上,混杂之处就是文化异质性融入的痕迹。或许,对混杂的研究应该是对文化流失、变形、增生等的考察、揭示和解释。 三、结论 对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问题的阐述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我们对其研究领域和策略进行反思,开拓我国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获得很多方法论方面的启迪。 参考文献: . 王宇根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中国翻译, 2002. (2): 5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5):67.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17. 作者简介:刘洪丽(1988--),女,山东曹县人,四川外语学院翻译学院201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战后西方文化的主题、节奏变化
自上世纪以降,西方文化一直在全球文化中处于主导和先进地位,掌握着文明的话语权,似乎是高等文化先进文化的象征。但近年来却逐渐呈现出难以为继的衰落之势,全球化进程中东方学等文明开始冲击着西方文化的统治地位。究竟西方文化何以能长期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居于主导,又因何开始在近年来表现出零落的态势? 西方文化之优势 (1)对待知识的非政治性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都是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并因而被想当然的是为“政治性的”。然而,在当代西方产生的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知识大部分是非政治性的,即纯学术的,不带偏见的,超越了具体的派别或狭隘的教条的。 仅就美国为例,1985年以来至2000年,33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中有20名是美国公民或者是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人;在34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23名美国科学家;37名物理学奖得主中也有23名是美国科学家或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科学家;22名经济学奖得主中有15人在美国工作。美国人对待学术的研究不带有偏见或是政治性,相反,在其教育界和学术界中,挑战权威和创新精神才是主导,学术不需要为政治而服务。在很多国家中,学术气氛过于传统,对待学术权威必须要尊重——这其实正是学术无形中被政治所控制和操纵的表现。但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却少有学术被政治所操控的情况。 而当考虑到更多因素,从历史角度着眼,可以发现相较于东方,西方的学术气氛更为开放和自由。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哲学便有了长足发展进步,此后这种良好的风气得到保存和发扬。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了众多世人的选择。这种态势不断延续和发展,自隋炀帝设进士科后,学术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性更为明显,在明清八股取仕阶段达到顶峰。但本着为政治服务的目的难以产生真正纯净而无意识形态色彩的学术,相反却不断是学术僵化和在泥潭里打转。而西方却走在了学术开放自由,不为政治所动的路上。故自20世纪学术与科技迅猛发展以来,西方文化基于其良好的非政治纯知识传统,可以压倒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主导,掌控着核心话语权。 (2)包容性 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在诸多学者眼中似是不争之实。著名的东方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便有此言论:“通过德尔贝洛等人的努力,欧洲发现自己具有包容东方和‘东方化东方’的能力……但从这一过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仅是西方视角的优越:还有一种令人沾沾自喜的技巧,西方的门外汉运用这一技巧把东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抓在手中,并且系统地甚至是按字母顺序地将其置放到西方人面前。”有此不难看出,在面对东方文化时,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态度是相当开放和包容的,并没有东方文明遭遇西式文化时的排斥(英国在印度殖民多年,但先进的西方文化始终难以在印度植根),却展现出了难得的包容。 在论证此处时我想从东方学的发展来看: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几个从属于西方文明的国家对东方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自17世纪末以来,英法两国一直在黎凡特地区处于支配性地位,是东方以及东方研究的先驱者;在东方研究的连续性、质量和成果上甚至已经超过了东方文化对自身的研究。如西尔维斯特?德?萨西对伊斯兰、阿拉伯文学的研究便在当时处于先驱地位。(可参见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 这种包容性在现代的体现可以美国为例。美国建国不过数百年,但自二战之后便长期掌控着世界霸权和话语权,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便在于西方文化包容性的传统。美国人口众多,几乎含有所有有色人种,多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在其领土上融合,虽然多年来冲突和争端不断,但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却很少受到冲击。其独特的文化既有西方的现代科技,又兼有东方的思辨传统,可以说是西方文化包容性的集中体现。 (3)民主性 西方民主传统自古有之。从古希腊开始,城邦制下的普遍民主便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等人的改革和统治下,民主制度蓬勃发展,更带来学术上的民主和自由之风,故产生了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学术巨擘。 而表现在近代,则是学术研究中不畏权威的自由精神。这在上文已有论述,且后文会着重讨论民主带来的缺陷,故此处不再赘言。 西方文化之劣势 (1)过度泛滥的商业化倾向 在今天的西方,由于商业化的影响,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近年来各种选秀类节目和风格性强烈的娱乐节目在西方电视上表现出众,明显开始向电视节目的主导权过渡,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提供娱乐。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电视节目主导权的让渡,如较为传统的新闻类节目和较为严肃的科教节目。新闻节目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但时事所趋,我们却对此难以过度批评。 这种现象指向这一种论断:即西方文化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处理事务,尤其是重要事务。这种方式正是过度泛滥的商业化下的泛娱乐化趋势。随着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文化话语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文化即娱乐似乎离西方文化的发展又靠近了一步。 而更为可怕的现实是,西方教育甚至也开始呈现出商业化的倾向。如作为新型教育实验典范的节目《咪咪的旅途》,涉及到教育界颇负盛名的机构:美国教育部、银行街教育学院,美国公共广播系统等等,教育部投入高达365万美元。但最终结果却是这套教育节目按照媒体商人的旨意盲目花掉了365万美元,而学生所获得的那他们眼中些许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而最坏的影响在于,学生开始将学习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对娱乐方式不会充满异议。而他们也做好了以同样的方式接受其他知识的准备。(可参见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种倾向无疑会使得西方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遭遇种种困境(在现实中已经有所体现),而这一切的来源正是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娱乐倾向。 (2)作为双刃剑的民主带来的问题 在论述西方文化优势时曾描述过民主的优势,但民主过于泛滥在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引发种种问题。 因为民主普及的原因,少数人的意志终将被多数人所湮没,但是否多数人就代表真理,少数派就一定错误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作为多数人的群体,明显带有多种特征和不确定性。当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会产生自觉的个性消失,以及思想和情感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此时会形成心理群体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差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着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故而多数群体并不代表着正确和智慧,所犯的错误也更为严重和彻底。而这正是民主的另一面。就像几千年前苏格拉底被众人投死一样,正是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体现。也如韩非子所说“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 而群体情绪的表现则更为不确定。在这一点上古斯塔夫?勒庞有精妙的论述“群体表现出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它就像女人一样,一下子便会陷入极端。怀疑一说出口,立刻就会成为不容辩驳的证据。心生厌恶或有反对意见,如果是发生在孤立的个人身上,不会有什么力量,若是群体中的人,却能立刻变得勃然大怒。” 群体民主的错误和群体情绪的不确定在学术上造成的破坏将是巨大的,当今西方文明的无力感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此。
萨义德的“东方学“是什么
萨义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1978年,萨义德以《东方学》一书一举成名。《东方学》被誉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著”,“使中东问题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求西方现代艺术论文,不少于1500字,
你们老师到底要你写现代还是当代?你们学过吧,西方现代美术史指1950年前的,1950年后的叫当代,貌似照相写实是当代的,而且是典型的后现代。要是你们老师不分现当代,只要觉得不古老都算现代,那……要是写当代,照相写实已经成了化石了,想写出点什么新鲜的除非瞎编……要是拿它当考古对象又没什么价值。当代的话可以考虑后殖民文化论或者女性主义,还比较热乎,也就是代表可做的事情还比较多。女性主义的话,也被视为后殖民的先锋,而且这个主义现在在西方还有生命力,去年巴黎还在办女性主义的展,后殖民文化论固然也很有趣,但国内学界目前还对到底什么是后殖民搅和不清楚,有很多人对后殖民的理解和真相都是相反的,如果你有耐心,自己去读萨义德的《东方学》,以及相关文献,做这门学问也是不错的,最好看原文的,翻译的都是鬼画符。女性主义比较适合小型研究,因为它分支非常多,有些流派比较简单,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切入,比如环保主义女性主义,日本宫崎骏动画算是这个理论的典型代表,尽管日本在东边,但意识形态上也归入西方(这种划分看萨义德东方学有解)。然后宫崎骏动画片的研究可以引申出日本的照叶林文化论,也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总之如果你肯屈尊看两本书,相信会找到很多可以入手的题目,都很有趣。至于后现代,关于后现代的讨论在我国因这个概念的众说纷纭(和后殖民情况类似,主要是因为外语都不好,都懒得看原著,碰巧翻译又是纯二把刀)已经完全臭掉了,所以关于安迪沃霍尔那一起儿的(包括照相写实这些个)最好还是埋起来算了。如果不幸的是你们老师锁定的范畴是现代,1900-1950,那你还是找塞尚凡高毕加索、恩斯特、席勒、康定斯基、夏加尔他们的线索看看吧,杜尚虽然成名早,但不幸的是开创了一个后现代,就被归的当代去了。现代和当代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现代艺术史以绘画之类的艺术文本文主体,当代艺术史的主体渐渐疏离了绘画之类的艺术品,而变成了纯粹的理论和观念文本,复杂性骤然升高,基本朝着诡辩术的那个方向直奔而去了。你会发现安迪沃霍尔的书比他的画在西方研究领域重要一百倍,只有中国798那些人才盯着他的画一个劲学。至于比较,现在特别流行比较,很多人都有种误区,一比遮百丑,这绝对是一叶障目的做法,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知识面,最好别碰这个雷区,如果你学富五车知识渊博,懂得怎么比,有的可比自然会忍不住去比,最怕就是没的可比硬要比,强颜欢笑就丑态百出了。而且比较的方法不适合小型研究,虽然很多人这么做,但效果都很糟糕。其实主要的难点在于选择对象,要选择两个真正可比的对象远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比较文学学也是门大学问,不吃透了根本不知道怎么选比较对象,当然如果你对比较学有兴趣也可以研读,但要读完学明白了再做一个交作业的论文,怕是有可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