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俄罗斯末日武器“波塞冬”核鱼雷是怎么样的威力如何
- 全长达184米,世界最长核潜艇首次出海试航,这艘潜艇有哪些优势
- 俄罗斯36艘现役核潜艇
- 俄波塞冬核鱼雷太强大了
- 一枚引发500米高海啸
- 俄罗斯战略核鱼雷即将试射
- 俄列装波塞冬无人潜航器
-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潜艇,其技术有多成熟
- “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
俄罗斯末日武器“波塞冬”核鱼雷是怎么样的威力如何
“波塞冬”核鱼雷是一种非常恐怖的存在,因为“波塞冬”核鱼雷机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核武器弹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波塞冬”核鱼雷的爆炸已经能够达到100兆吨的强度,如果拿“波塞冬”核鱼雷和俄罗斯的沙皇核武器做比较的话,“波塞冬”核鱼雷的破坏威力,甚至要比沙皇核武器都要大。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把“波塞冬”核鱼雷发射到美国的话,“波塞冬”核鱼雷可以直接轰炸掉半个美国。
“波塞冬”核鱼雷是非常恐怖的存在。“波塞冬”核鱼雷本身配备在核潜艇里,同时也是俄罗斯的核潜艇中的最大王牌武器。在研制“波塞冬”核鱼雷的过程当中,但很多国家知道俄罗斯要研制“波塞冬”核鱼雷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反对意见。在此之后,俄罗斯并没有听进去其他国家的建议,并且是你研制成功了“波塞冬”核鱼雷,“波塞冬”核鱼雷都存在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海上目标都可以成为被摧毁的对象。
“波塞冬”核鱼雷具有着超强的威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波塞冬”核鱼雷的破坏力机会就到了天下第一的程度,这种核鱼雷的重量达1000吨左右,同学能够产生比沙皇炸弹都要大的破坏力。与此同时,“波塞冬”核鱼雷更是有着每小时200公里左右的时速,这意味着“波塞冬”核鱼雷具有全球打击能力,几乎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够阻拦“波塞冬”核鱼雷。
“波塞冬”核鱼雷基本上不会正式使用。虽然“波塞冬”核鱼雷具有无与伦比的破坏力,但也正是因为“波塞冬”核鱼雷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强了。除非发生热核战争,不然“波塞冬”核鱼雷一定不会被正式使用。当“波塞冬”核鱼雷被使用以后,整个人类的命运都可能会为之而颤抖。
全长达184米,世界最长核潜艇首次出海试航,这艘潜艇有哪些优势
俄罗斯海军最新型“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出海开始第一次试航。值得注意的是,该艇是俄海军专门为搭载“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而建造的特种支援核潜艇,全长达184米,堪称“全球最长核潜艇”。为携带6具“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俄海军对这艘潜艇进行了大量改装,使全艇水下排水量猛增到3万吨,堪称“30年来俄罗斯建造的最大核潜艇”,长度更是由154米变成184米。
建造目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并不是主潜艇,它只是一艘支援潜艇而已。即便是一艘支援潜艇,这一艘潜艇也已经让世界各国大为惊讶。要知道这一艘核潜艇是俄罗斯建造的最大核潜艇,排水量在三万多吨,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俄罗斯的这个支援潜艇的吨位已经超过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潜艇。
别尔哥罗德号支援的潜艇,可是非常有作战能力的核潜艇,下潜的深度竟然能达到水下一千多米,并且水下速度竟然能达到每小时二百公里,这样的速度在追击目标以及打击目标上面显而易见具有非常优越的行动力。俄罗斯的主潜艇和支援潜艇都即将正是投入使用,可以说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其在核潜艇的建设方面真的是太彪悍和豪横了。
优势
别尔哥罗德号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一艘核潜艇的长度是最长的,184米!这艘核潜艇的排水量是非常大的,达到了三万吨!携带载重量是最重的,可以携带六具无人潜航器。综合起来看,俄罗斯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核潜艇的发展上显而易见已经快人一步!如此明显的优势,也确保了俄罗斯在世界上是有话语权的。
全长达184米,世界最长核潜艇首次出海试航,即将年底交付使用。
俄罗斯36艘现役核潜艇
俄罗斯36艘现役核潜艇
4月14日是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沉没一周年。莫斯科号的沉没对俄罗斯海军来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时隔多年,俄罗斯海军彻底彻底没落了。
▲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
很多人可能会说,俄罗斯海军的水面舰队虽然不行了,但是水下舰队很强。诚然,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和亚森级核潜艇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如果我们统计一下俄罗斯海军现役潜艇舰队的数量和舰龄,就会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好正如我们所想。
俄罗斯海军共有36艘现役战斗核潜艇。看起来数量非常多,仅次于美国海军,但是就像俄罗斯海军的水面舰队一样,大部分核潜艇都非常老旧。实际战力还剩多少?做一个问号。
在这36艘核潜艇中,共有9艘新锐艇,包括6艘955型北风神级战略核潜艇(SSBN)和3艘885型亚森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作为俄海军的天字第一号项目的北风之神级地位非比寻常。再穷也要保证北风神级的正常服务。因此,至今服役的舰艇多达6艘。
除了上述36艘战斗核潜艇外,俄罗斯海军还有一艘专门装备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的别尔哥罗德核潜艇。它是由未完成的奥斯卡级船体改造而成,但波塞冬级潜艇至今未形成战斗力。
不过相比之下,亚森级核潜艇的待遇就差了很多,目前只有3艘在役,虽然这两艘核潜艇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但只有北风之神级才符合数量要求,亚森的等级数量还是不够看。
剩下的核潜艇基本都是苏联时代的圣了遗物。其中,6艘667BDRM型德尔塔4型战略核潜艇年龄最大,最年轻的于1990年服役,最老的1984年服役,均超过30岁,最老的甚至接近40岁。
不过,俄罗斯海军还是很重视这批老德尔塔4级,在2010世代不仅延长了它的寿命,还研发了新型潜射洲际导弹“拉涅尔”。不过这批德尔塔4也老了,注定要在几年后被北风之神级取代。
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
俄海军还有8艘949型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这种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达到了2.4万吨,搭载24枚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同款的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全重达7吨,最大射程550km,最大速度2.7马赫,战斗部重量750kg,由于尺寸太大,在基洛夫级和奥斯卡级上面的花岗岩导弹发射架表面上是垂发,实际上是倾斜45°。
花岗岩导弹强大的威力使得奥斯卡级核潜艇被誉为航母杀手,不过这些航母杀手的年龄也不容乐观,8艘奥斯卡级只有1艘年龄低于30岁,于1996年服役,也达到了27岁,最老的那一艘则是于1988年服役,达到了35岁。
除了战略核潜艇(SSBN)和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外,俄罗斯还从苏联手里继承了不少的攻击核潜艇(SSN),主要为971型阿库拉级和945型塞拉级两种。
当年意外沉没的库尔斯克号就是属于奥斯卡级核潜艇,注意花岗岩导弹发射架表面上是垂发实际上是倾斜的。
其中阿库拉级俄海军现役10艘,只有3艘的年龄小于30岁,两艘于1995年服役,年龄28岁,一艘较新的于2001年服役,年龄22岁,而最老的于1989年服役,达到了34岁。作为苏联海军曾经的主力攻击型核潜艇,阿库拉级到现在也是垂垂老矣。
至于塞拉级核潜艇就更加不妙了,该型核潜艇虽然在苏联海军中与阿库拉级一同装备,但是远不如阿库拉级成功,因为其使用了钛合金来建造,虽然看起来非常先进,而且自身性能也的确超凡,代表了苏联钛合金核潜艇的技术巅峰。
但是无奈阿库拉级太过优秀,塞拉级在造价远超阿库拉级的情况下,性能反而没有太大的领先,因此远不如阿库拉级成功,总共只建造了4艘,远不如阿库拉级的15艘,后续改进型955AB型首艇于1990年开工结果造了一半就在1993年停工拆解。
阿库拉级核潜艇因为曾经被印度海军租借过为而被中国军迷所熟知。
目前塞拉级首艇已经退役,俄海军现役3艘,年龄全部大于等于30岁,分别于1987、1990和1993年服役。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服役的二号艇科斯特罗马号,其于1992年在摩尔曼斯克港附近的基尔丁水域与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巴吞鲁日号相撞。
事后巴吞鲁日号核潜艇报废退役,而科斯特罗马号则在经历了一年的修复后重新入役(苏联双壳体潜艇的优势),该艇的船员还在潜艇上喷涂了一个五角星和一个“1”来展示击毁一艘美核潜艇的战果,不过即便是修复了也难免留下一些旧伤,所以该艇目前的状况恐怕不会很好。
总结一下,俄海军目前现役总计36艘作战核潜艇,其中23艘的年龄已经大于等于30岁,还有3艘接近30岁,而核潜艇的正常服役寿命上限也就是30年左右,在人类的基础科学没有取得革命性进步之前,机械老化是所有机械产品都绕不开的问题,更不用提俄海军的维护保养水平一直以来都是“稳定发挥”,因此这批老旧核潜艇的状况堪忧,即便是能够出海作战,其尚存实力多少也需要打个问号。
塞拉级核潜艇采用了极为昂贵的钛合金建造。
36艘核潜艇中,年龄不超过20岁的新锐总计只有10艘,包括6艘北风之神级、3艘亚森级还有1艘2001年服役的阿库拉级。而外网推测中国现役6艘094、11-13艘093,单就年轻核潜艇的数量来说,甚至没有中国多,当然6艘北风之神对6艘094无疑是质量碾压,不过3艘亚森+1艘阿库拉对11-13艘093就没有优势了。
并且,随着时间继续推移,那些老核潜艇势必退役,而新核潜艇建造速度又跟不上,恐怕俄海军水下舰队被中国海军超越也只是时间问题。
俄波塞冬核鱼雷太强大了
俄波塞冬核鱼雷太强大了
被称为深海幽灵的核潜艇,被视为现代战争中的王牌武器,因此,各国在发展航母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核潜艇的研发。比如,俄罗斯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核潜艇技术,对抗美军的核动力航母也能夺取一定的优势。
2018年,俄罗斯军方公开了一则消息:俄罗斯已研制出了新型的“波塞冬”鱼雷,它已在2021年秋天完成测试,2022年逐渐装备部队。这款无人核动力鱼雷,射程高达1万公里,几乎不可拦截,仅需一枚便可摧毁一座海岸城市或者航母战斗群,号称“航母克星”,因此它顿时令世界上其他国家寝食难安。
当然,最难受的还要属美国,因为这款武器可以说是为美国量身打造的。美国人在仔细研究后找不到任何应对办法,索性破罐子破摔,不防了。那么,“波塞冬”核鱼雷究竟有多强大?俄罗斯为什么要研制这种“末日武器”?
“波塞冬”核鱼雷,号称潜航深度达到1000米。纵观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反鱼雷手段,反潜深度不过600米左右。即便拥有完备的水下监听网络,也不好应对“波塞冬”,因为我们知道,水下监听难以精确定位,整体来说不是很靠谱。如果俄方公布的数据属实,那么就意味着“波塞冬”核鱼雷难以拦截。
再来看鱼雷的速度,在设计上,“波塞冬”核鱼雷使用了超空泡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鱼雷头部整出一个空气空腔,类似于管道列车那样,让鱼雷在空腔中飞行,大幅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而且该鱼雷是双核鱼雷,不仅战斗部是核弹头,动力系统也是核动力。双重技术加持下,“波塞冬”核鱼雷的速度高达恐怖的100节,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巡航。
另外,“波塞冬”核鱼雷的“身价”非常高,值得俄罗斯为此专门改建一艘核潜艇配套设施。首先它是一枚核鱼雷,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枚核动力的核鱼雷,简直是鱼雷界的“扛把子”。核弹头核爆当量在200万吨左右,核动力推进则代表该核鱼雷可以不用考虑射程问题,该鱼雷射程可达10000公里左右。
除此之外,“波塞冬”核鱼雷还有两大杀手锏—速度与潜深。“波塞冬”核鱼雷采用了“暴风雪”鱼雷的超空泡技术,速度可达到惊人的100节!由于速度太快,"暴风雪"鱼雷耗能巨大射程很短。而“波塞冬”核鱼雷采用了核燃料作为推进动力来源,因此“波塞冬”核鱼雷可以不考虑能耗,以100节的速度航行一万公里。
最可怕的当属“波塞冬”核鱼雷的威力,“波塞冬”的战斗部可携带百万吨级以上的核弹头,爆炸可产生100兆吨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倍。甚至不需要精确打击,仅在目标附近爆炸,“波塞冬”便能掀起海啸,毁灭沿海城市、海军基地或者舰队。
一枚引发500米高海啸
一枚引发500米高海啸
据英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海军准备在黑海引爆“波塞冬”号核鱼雷,这将对欧洲国家构成严重威胁。时至今日,“海神”核鱼雷仍是俄军的核心秘密核武器。可以说,它是俄军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激烈对抗而专门研制的一款水下末日核武器。最初的作战目标显然是美国。
“波塞冬”在希腊语中意为海神。俄罗斯方面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他们的水下杀手,足以看出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足以想象其威力有多大。从现有数据分析,“海神”号仍将延续俄罗斯暴力美学的一贯特点,全长20多米,直径2米多,远超普通潜艇发射的重型鱼雷。由于体积庞大,“海神”可搭载总当量200万吨TNT的弹头。这样的核装药一旦爆炸,就能引发高达500米的海啸。如果按照英国媒体的报道,俄军在黑海引爆一枚“波塞冬”,至少有数百公里的俄罗斯陆地将被海水完全淹没。
再者,由于“海神”号是核鱼雷,爆炸后会产生核辐射。要知道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达到一定的当量就会直接要了你的命。爆炸的核心区域,几十年都不会长草。即便是像美国航母这样体型庞大、甲板多层厚重的大型军舰,也逃不过核辐射的威胁(核航母的反应堆也是核反应,只是处于可控状态,使用特殊的核屏蔽装置),航母的舰员不仅会失去作战能力,甚至全部灭亡,航母也不会构成威胁。因此,“海神”可谓是为美军航母量身打造的完美反击利器。
因为有小型核反应堆的加持,“海神”核鱼雷的航速和射程超乎人类想象。 “波塞冬”使用的“超空泡”技术大大降低了水压,同时大幅提高了水下速度。当水压降低到一定值时,鱼雷与海水接触的部分表面就会汽化。这样一来,“海神”号甚至相当于在空中飞行,速度会比在海水中快很多。从俄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波塞冬”号在水中的潜航速度可达100节。这个速度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海神号”在水中的时速可达200公里,相当于在大洋深处开赛车。这样的速度谁能拦截?
就算能够集中发射无人潜艇进行探测拦截,其实也说不上什么。它不像其他的水下攻击武器,只是发射武器引爆,然后一起死。这是在海底飞行的核弹。你引爆它之后,它产生的核辐射可以污染大片海域,带来的次生灾难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目前还没有针对如何应对“波塞冬”鱼雷提出完善的拦截方案,因为无论怎样拦截都会吃大亏。“海神”号还有一项绝活,就是可以潜入水下1000米的深度。对于人类来说,深海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各种信号都会被海水完全覆盖。任何试图探测“波塞冬”的尝试都超出了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更谈不上稳定准确的追踪了。在许多情况下,战争是在不对称信息战中进行的。如果我打了你,你还看不到我,那你就只能被动挨打了。而且核动力比其他动力源更耐用,这让“海神”号可以在水下持续潜行很长时间,攻击距离甚至可以高达数万公里。总而言之,如果“波塞冬”号从俄罗斯东部海域发射,可以通过潜艇直达美国西海岸。这种恐怖作战能力已经成为美国应有的威胁。
由于船长较长,总重达数百吨,普通核潜艇根本无法装备“海神”核鱼雷。只有俄罗斯最新的“别尔哥罗德”才能发射它们。这是比“奥斯卡”级更大、更先进的核潜艇。野兽”。俄军建造“别尔哥罗德”号是为了能够发射“海神”核鱼雷。当然,它也可以发射帕尔图斯级微型潜艇来监听海底光缆。为了这两个目的,一个核潜艇是专门研制的,足以说明“海神”核鱼雷是俄罗斯的战略武器。
不过英国媒体认为,俄军准备在黑海引爆一枚“波塞冬”核鱼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出发,途经北冰洋、挪威海、北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布鲁斯海峡。最终到达黑海。如此漫长而复杂的航程,对于一艘“水下巨兽”这样的核潜艇来说,无论俄罗斯潜艇的水下消声技术多么强大,想要穿越这么多地方而不被各种水下探测器发现,那一定是比登天还难。
退一步说,即使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能够到达黑海,在黑海引爆“波塞冬”号,以亿吨当量的TNT爆炸造成的严重破坏也足以造成所有相关国家的警惕和坚决反对。且不说有那么多海域可以拦截“别尔哥罗德”号,单单是土耳其关闭了博斯布鲁斯海峡,就回不了基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了。那么,“别尔哥罗德”号准备好在黑海退役了吗?显然不可能。
这还不算完,还有一点英国人可能没有想到,那就是俄罗斯在黑海周边也有大片陆地面积。核爆引发的海啸不会对俄罗斯造成伤害吗?在英国人看来,俄罗斯可能已经不知所措,连自己都不会放过。显然,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俄罗斯的妖魔化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完全无视基本事实的地步。由于核武器的特殊性,俄军研发了“波塞冬”核鱼雷。说是主动打击对手,重点是震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尤其是在对付美国航母战斗群时,更是占据绝对优势。总而言之,再先进、再昂贵的核鱼雷,也比不上耗资数百亿美元的美国航母局的组建。因此,无论从打击能力还是性价比来看,“海神”核鱼雷都是俄罗斯海军发挥不对称攻击优势的绝密武器,可以让美国人头大——在关键时刻受到打击。从这个角度看,这不就是防御武器吗?
俄罗斯战略核鱼雷即将试射
俄罗斯战略核鱼雷即将试射
说起核鱼雷这种武器各位一定不会太过陌生,俄罗斯所谓的新型战略核鱼雷“波塞冬”被炒的可谓是沸沸扬扬,其实“波塞冬”并非人们口口相传的鱼雷,官方的说法应该是“无人潜航器”。但自从2018年3月被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官泄”爆料出来之后,也就只有2019年4月份其载具“别尔哥罗德”号多功能核潜艇的下水引起了一阵讨论,此后似乎销声匿迹了。
当然,暂时从公众视线中淡去不意味着这型武器停止了发展,就在5月26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就报道了”波塞冬“的情况。
有消息人士称这款无人潜航器将于2020年秋季进行首次试射。也就是说这款万众瞩目的战略武器进入原型测试阶段。
其实”波塞冬“并非是世界上第一款水下潜航运载核弹头的武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就已经先后研制服役了MK45型核鱼雷、T-5和65型核鱼雷,但是就拿美国人的MK-45和鱼雷来说,这是一款潜射鱼雷,不到6米长,直径介乎于重型鱼雷和轻型鱼雷之间的482毫米,最大航速40节,最大射程15海里,爆炸当量有11000吨。
而与此次俄罗斯即将试射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相比,是完全的小巫见大巫了。据称”波塞冬“无人潜航器长度达到24米,直径约为1.5米,最大航速接近100节,搭载核弹头时战斗部当量为200万吨,根据普京对其有”洲际航程“的描述,这款无人潜航器的射程至少为8000公里,而能在水下潜航如此之远的距离。
只能是核动力,也就是说,俄罗斯这型无人潜航器有着双核的特征,即核动力与核战斗部,而能与之匹敌的只有苏联时期停留在纸面阶段的T-15型核鱼雷了。
这款无人潜航器与以往的核鱼雷有如此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用途不同,冷战时期北约华约阵营是随时准备在公海大洋决一死战的,普通鱼雷一枚只能攻击一艘舰船,而核鱼雷一旦命中就可以瘫痪一支舰队,所以核鱼雷的用途是攻击敌方舰队。
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虽然可以携带常规战斗部攻击敌方舰船,但是作为一款战略为武器,其主要用途是携带核战斗部前无声息地穿过敌方领海,直接攻击敌国沿海重要城市,常规动力鱼雷,无论是热动力鱼雷还是电动力鱼雷,射程不过几十公里,而运载鱼雷的核潜艇是不可能突入敌国近海发射鱼雷的。
所以这就要求了弹头运载器需要有大航程,只能使用核动力,一旦装上核反应堆,那潜航器的体积自然不可能小了。
自从2015年俄罗斯首次被外界发现在发展水下核弹头运载工具,弹头的载具从原本的”状态-6“核鱼雷”到“波塞冬”无人运载器,而载具的母艇也从原本的09852型“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变成了09851型“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经历了这么多折腾,希望在几年后俄罗斯的特种核潜艇真的可以携带这样传说中的“海啸鱼雷”在大洋中战备值班。
俄列装波塞冬无人潜航器
俄列装波塞冬无人潜航器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战列舰时代结束,航空母舰就一直是海洋霸主的存在。作为航母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美国海军,也是运用航母战斗群搞威慑的老手。一言不合就把航母战斗群开到敌对国家门口,给敌方造成极大心理压力。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有些改变,因为俄罗斯研发出一款新式武器,它不但能打破美俄海上力量平衡,甚至有机会终结航母时代。
这款武器就是俄罗斯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之所以把它称之为一款武器,是因为它和一般的潜航器有很大不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并非用于科研用途,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重型鱼雷。因为采用核动力驱动,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可以实现“洲际航行”,射程超过1万公里很轻松,因此人们都叫波塞冬装螺旋桨的洲际导弹,可以说非常形象了。
除了采用核动力拥有几乎无限大的射程外,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还有非常惊人的威力。因为体型巨大,这款潜航器可以携带超过200万TNT当量的核弹头。200万当量TNT核弹头足可以毁灭一座洛杉矶规模的城市。如果用它来打击一座大型军港,基本可以确定,军港和周边所有建筑都会被夷为平地。
如果用它来攻击航母战斗群,只需一枚就能将一个标准航母战斗群彻底摧毁。足可见它的威力有多大。威力大射程远并非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的最大特点,这款无人潜航器之所以能被称为航母杀手,还因为它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对航母战斗群来说,防空和防水面舰艇攻击往往是重点。相比较而言,航母战斗群对水下攻击的防御有先天不足。
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最大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在水下这个速度就已经很快了。比一般潜艇要快3倍以上。此外,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最大潜深能达到1000米,比现役核潜艇最大潜深还要深500米。一旦它以1000米深度逼近航母战斗群。航母水下防御网很难发现它,这样就给了波塞冬可乘之机。
波塞冬有如此强大的战力,也难怪西方对这款武器如此忌惮。按照俄罗斯军方规划,波塞冬将在2027年列装俄罗斯潜艇部队。届时大概率将是航母时代的终结,航母战斗群目标巨大,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靶子。未来的海战将从多航母战斗群作战,转向为单一舰船的遭遇战,剩下的更多会是超视距海战。
发展方式将越来越像空战靠拢,又因为舰船造价的不断攀升,未来大集团海战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低。隐身战舰将成为主流。经济省钱的海战越来越多国家喜欢打。这种海战模式,显然不利于航母战斗群众多的美国。美国的12艘航母将成为其他国家首要打击目标。这一切都会在2027年发生,届时世界海战模式将如何改变,一起拭目以待吧。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潜艇,其技术有多成熟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潜艇,其技术是成熟的。美苏争霸期间,俄罗斯开始对潜水艇情有独钟,并且依靠自身的军事实力在研究潜水艇上下功夫。现在俄罗斯人的潜水艇实力非常强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水艇。一般来说潜水艇的体积越大速度越慢,但是俄罗斯所制造的潜水艇并没有这样的缺陷,它虽然有着庞大的体型,可是行转速度却一点也不慢。
1、奥斯卡级核潜艇这款潜水艇主要的武器除了鱼雷外,还包括24枚导弹。不仅可以打击敌方潜水艇,而且可以发射攻击陆地目标。别尔哥罗德号排水量最高可以达到3万吨,而与台风级对比长度还要长出一大截。排水量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除了强大的武器装备之外,还可以携带潜水艇,更能够准确的监测水下的工作,包括先进的声纳系统,完全可以保证不管多远的目标,近距离的或者是远距离的,都能够及时发现。除了军事任务以外,还可以用于民用。比如对海底的电缆进行修复。可以说这一款潜水艇最大的亮点就在这里了。
2、波塞冬核鱼雷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引爆,而且它发射的距离也比较远,可以掀起巨大的海啸,从而使周围的城市都淹没。更为重要的是这款潜水艇很难被检测到,且没有任何的防御手段可以防御。而一旦引发的核鱼雷,就意味着有数千数万个人口处于危险境地当中,不可否认这几款潜水艇使俄罗斯能够有效的遏制住西方霸权的存在。因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都不是其他西方对手所能比拟的,但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下滑,俄罗斯只能把力量寄托在核技术上。因此这几款核潜水艇的出现也就完全是在意料之中。
“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
“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
据塔斯社11月1日报道,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总经理米哈伊尔·布德尼琴科接受采访时表示,885М“亚森-M”级核潜艇第2艘量产型正进行测试,俄军09852型“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将在2022年完成所有测试科目,955A型战略核潜艇第3艘已准备交付俄军。由于所谓“波塞冬”核鱼雷的存在,别尔哥罗德号比其他两种核潜艇更引人关注,但其实从任务领域看,前者作战能力远不如后两者,因为前者仅仅是一种特种潜艇,类似于940型救生潜艇这类特种装备。
09852型特种核潜艇
855M型攻击型核潜艇
955A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940型常规动力特种潜艇
别尔哥罗德号的建造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最初这是一艘949A型潜艇(北约奥斯卡II)的改进型,1992年7月24日开工,但是由于当时俄罗斯经济困难,所以像这样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建造工作也不得不停止,1994年停工,并从海军名单中删除,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拆除了事。但是2000年9月库尔斯克号爆炸事件让俄海军损失了一艘核潜艇,因此俄海军决定重新续建这艘艇,到2004年,潜艇艇体建造基本完成,2006年该艇建造列入国防部年度计划,但是7月份国防部决定该艇完工后将不加入海军,此时该艇已完成了80%的建造工程。之后6年,关于该艇续建成啥样,有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是将其升级为能够搭载P-30布拉瓦潜射导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2012年,俄国防部正式宣布该艇将以09852项目为主改造为特种潜艇,舷号KS-139。
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09852型特种核潜艇
09852型“别尔哥罗德”级潜艇旨在实现俄罗斯两个突破性潜艇项目。第一个项目是“状态-6”系统,第二个项目是建造北极水下预警网络(俄罗斯的SOSUS类似系统)。前者其实就是大家听得比较多的“波塞冬”系统,后者则是维持俄军北极优势的关键设备。关于状态-6系统,笔者将开专文介绍。这里不过多介绍。不过需要多说一嘴的是,09852型核潜艇是俄罗斯建造的最大核潜艇,虽然它的排水量低于941“鲨鱼”型(北约代号“台风”)级核潜艇,但是941型是苏联建造的。
状态-6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核鱼雷)
09852型特种潜艇结构想象图,可见最初也有救生潜艇改装计划,后来延长了艇体,改为现在的样式
公开资料显示,09852型核潜艇水上排水量14700吨,水下排水量24000吨,艇长184米,宽18.2米,动力装置为2台OK-620M核反应堆,功率为190兆瓦,驱动2台蒸汽涡轮机和2个螺旋桨,最大航速32节,潜深500米左右,武器装备为6枚状态-6鱼雷,2具650毫米、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雷28枚。但是关于状态-6鱼雷的搭载量,这个数据还是存疑的。“别尔哥罗德”号的船员将由海军人员组成,而核潜艇本身将属于国防部深海研究局(GUGI)。
俄罗斯“大陆架”潜艇探测网
关于被极水下预警网络“大陆架”项目(也称为“和谐”项目)。美国海军在北极地区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神呐探测系统,也就是SOSUS系统,可以保证在北极海域有效探测苏/俄核潜艇,因此俄罗斯为了保证自身在北极海域的优势,也开始建立这样的系统,也就是“大陆架”系统。该系统可以探测100千米以外敌方潜艇的动向。
北极海洋由两个广阔的水域组成,由一个巨大的海脊隔开。俄方计划在海脊上安装探测设备。据美国消息人士透露,2012年,俄罗斯潜艇进行了一系列与在海底脊顶部安装固定物体有关的实验。另外关于“大陆架”系统的供电问题,可能将由小型核反应堆发电单元供应。由于是特种潜艇,因此别尔哥罗德号可以外搭潜艇,包括潜深可达2000米的大键琴-2R-RM型深潜器,或者AS-31“洛沙里克”科研潜艇。
大键琴-2R-RM型深潜器
AS-31“洛沙里克”科研潜艇
其实相比于两种主战潜艇,别尔哥罗德号更像是一个战略支援装备,这样的装备按道理讲需要保密,但是由于俄罗斯现在实力不济,连这样的装备都要拿出来引起关注,也足以证明其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