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宗伟在比赛中有赢过林丹吗
- 2011年巴黎世锦赛林丹对阵李宗伟用了什么战术呢
- 2011羽毛球世锦赛男单一二三名
- 为啥说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是最精彩的一场呢
- 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的资料
- 羽坛封神榜(十四)悲情天王——李宗伟
- 都说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是最精彩的,为什么
- 李宗伟输给林丹多少次(大赛)
李宗伟在比赛中有赢过林丹吗
有赢过。
李宗伟共胜过林丹8次两人至今一共有过29次相遇的经历,其中林丹对李宗伟取得了21胜8负的战绩,在胜负比率上明显占优。双人最早一次碰面是在2004年的汤姆斯杯上,当时林丹以2-1逆转获胜;而最近一次交手则是在2011年的中国大师赛上,林丹2-1逆转对手。值得一提的是,在两人28次交锋中,李宗伟虽然取得了其中的8次胜利,但从未有过连胜的记录;相反,林丹不仅保持着对李宗伟最长四连胜纪录。林丹21-8李宗伟赛事日期 赛事名称 胜者 比分2011-11-26中国大师赛林丹19-2121-1221-112011-11-19香港超级赛林丹21-1621-142011-11-11四大天王争霸赛林丹21-1912-2122-202011-8-14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林丹20-2221-1423-212011-3-13全英公开赛李宗伟21-1721-172011-1-30韩国超级赛林丹19-2121-1416-212010-11-21广州亚运会林丹13-2121-1510-212010-9-26日本超级赛李宗伟22-2016-2121-172010-5-14汤姆斯杯林丹17-218-212009-9-19中国大师赛林丹20-2221-157-212009-5-16苏迪曼杯林丹16-2116-212009-3-15瑞士超级赛李宗伟21-1621-162009-3-18全英公开赛林丹19-2112-212008-11-23中国公开赛林丹18-219-21
2011年巴黎世锦赛林丹对阵李宗伟用了什么战术呢
2011年巴黎世锦赛男单决赛林丹在丢掉一局的情况下连搬两局最终实现逆转,可见其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能力,并且有充足的体能作为支配,特别是在第三局局末的关键分上,更加显示出林丹的这些优点。
最关键的是林丹在多次的“林李大战”中更懂得思考和总结李宗伟的战术和球路,对于李宗伟的正手区过渡球技术相对较弱这一现象展开战术布局,频频在局末将球推挑至李宗伟的正手区底线,使李宗伟被动进行正手位处理时产生失误,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在比赛中需要随时进行自我调整,把握和调整比赛节奏,以保持赛场上的主动权。“林李大战”影响的扩大,推动了羽毛球事业的发展。
林丹和李宗伟的得、失分分析如下。得分是羽毛球技战术的最终目标,任何技战术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有效得分,笔者完整地观看了整场比赛并进行整理,结果表明:林丹的总得分为64分,总失误数为34次,其中非受迫性失误达21次,受迫性失误为13次,非受迫性失误占据总失分率的22.8%。
李宗伟总得分书为57分,总失误数39次,受迫性失误20次,非受迫性失误19次,非受迫性失误占据总失分率的29.6%。其中,林丹的非受迫性失误占据总失分率低于李宗伟,说明了林丹的主动失误比李宗伟少,稳定性高于李宗伟。
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指出,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羽毛球战术是在比赛中结合自己情况,最快动员自己的身体机能,适应对手及比赛环境,根据对手的技术特点习惯及打法,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采用多样的技术线路,打乱对手的节奏,从而使对手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进而导致对手失误送分。技战术就是技术与战术的结合,限制对方发挥应有的水准,自己把握比赛节奏,打败对手,获得比赛胜利采取的技术路线。正确认识技术与战术的关系,并在训练时进行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在当今羽毛球男单阵营中,林丹和李宗伟都属于技术型运动员,技术接近于炉火纯青,在与一般运动员比赛时,基本上都是对方表现出较高的失误率,而他们两人的失误送分很少。
林丹和李宗伟两人在多次重大比赛中均出现过2~3分决定胜负的情况,而决定这2~3分的往往不是主动得分,而是对手失误送分。很多时候就是一闪念的过程,决定了比赛的胜负。此现象再一次印证了“实力接近的高手竞技,心理因素(心态、控制能力)是决定性因素的事实。
2011羽毛球世锦赛男单一二三名
一、2011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前三为:1、林丹2、李宗伟3、陈金、盖德。这个是并列。二、具体的相关报道如下:2011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继续激战。男单决赛里,2号种子我国选手林丹出战1号种子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林丹以2-1逆转战胜李宗伟,获得了第四次男单冠军,同时中国也在男单项目上收获到了五连冠。随着世界第一李宗伟速胜卫冕冠军陈金,2号种子林丹逆转送走丹麦老将盖德,备受人们期待的林李巅峰对决14日就将在温布利体育馆上演。
为啥说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是最精彩的一场呢
因为这一场比赛是由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进行的一场,争夺世界第一的比赛。虽然这个回答咋一看有些拗口,但确实是简明扼要。因为当时这一场比赛是由李宗伟和林丹来打的,也是二人首次在世锦赛上碰面,李宗伟当时排名世界第一,而林丹排名世界第二。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如愿以偿的在决赛中对决在一起,这个局面想必也满足了很多人的胃口。
一、从对决内容方面来看这场比赛可以用紧张刺激和扣人心弦来形容。第一局和第二局分别由李宗伟和林丹各拿下一局告终。重点在于第三局比赛,在第三局比赛中开始林丹以13比16落后于李宗伟,当大家都认为李宗伟锁定胜局的时候,他却出现了两个失误,让林丹在耐心的周旋下扳平了比分。后来在第三局快要结束之时林丹以19比18领先。而这时林丹的两个失误,让比赛进入了赛点,随后各种焦灼的战况纷至沓来。二人又继续战斗到了第二个赛点,随后心理素质强大的林丹击败了李宗伟获得冠军。
二、从赛外的因素来看二人年龄只相差一岁,29岁的李宗伟和28岁的林丹都处于羽毛球运动员的黄金阶段,不论是体力还是心智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而且两人经过2008年的对决都有所进步和提高,显得更加沉稳老练。而且就主办方来说,无论是2012年的奥运会,还是此次世锦赛都是在伦敦举行,所以这场比赛被更多的人加以更多的关注度。
无论谁输谁赢,二人都将一场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比赛呈现给了我们。而且两人都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着为国争光的角色,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的资料
李宗伟(1982年10月21日-)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羽毛球运动员,华裔,司职单打。从1998年开始代表马来西亚出外参加比赛,在2003年在大马卫星羽球赛赢得首个冠军。目前被誉为大马羽球一哥,媒体间常把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与他并列为世界三大高手。2011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四强。 中文名: 李宗伟 国籍: 马来西亚 出生地: 马来西亚槟城州大山脚镇 出生日期: 1982年10月21日 毕业院校: 武吉加里儿体育学校 身高: 1.72米 / 5尺7寸 体重: 60公斤 / 132磅 运动项目: 羽毛球 所属运动队: 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 专业特点: 突击爆发力,变速能力,头顶对角 主要奖项: 2005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亚洲锦标赛男单冠军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2010年国际羽联最佳男运动员 2011年全英公开赛男单冠军 目录 人物简介 2011羽毛球世锦赛亚军 超级赛勇夺第六冠 缔造八年七冠神话 成长经历 冠创历史 赛场历程 人物评价 中国关系 技术特点 职业生涯 个人履历 主要成绩 比赛成绩男双 混双 人物简介 2011羽毛球世锦赛亚军 超级赛勇夺第六冠 缔造八年七冠神话 成长经历 冠创历史 赛场历程 人物评价 中国关系技术特点职业生涯个人履历主要成绩比赛成绩 男双 混双展开
羽坛封神榜(十四)悲情天王——李宗伟
对于所有运动员而言,冠军永远是最高的追求。但在数以万计的运动员中,能登上最高领奖台的只有寥寥几人,更多的是在拼杀中黯然退场。而在无数的“失败者”中,亚军又是最悲情的那一个,在冠军荣耀触手可及的时候倒下,此中滋味,旁人是难以体会的。 李宗伟,又是亚军中最特别的那一个。 最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着不可逾越的现实,却依然怀揣对梦想的坚持。 一、启程 李宗伟,1982年10月2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州,祖籍是中国福建(福建真是羽毛球圣地)。李宗伟家庭条件不好,出生时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有了三个孩子以后,家里生活更加艰难,他们经常搬家,生活不稳定,有人就劝说李宗伟的父母将这个孩子送人,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但是李宗伟的母亲始终不肯,她认为一家人始终要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不要畏惧贫困。 为了减轻负担,也为了他的未来,父亲发现他有些羽毛球的天赋,就把他送去训练羽毛球,但身材黑瘦矮小的李宗伟不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不出挑,不过因为从小的经历,李宗伟比所有人都能吃苦,比所有队友训练的更投入、更认真。1600米的折返跑,他要跑十几次,队里的对抗赛,他可以疯了一样连打三个小时,直到所有人都累到在地上。 的确,他没有陶菲克那样天生无敌的手感,没有林丹那样无敌的身体素质,但他有让人害怕的努力,甚至可以说,他能为胜利付出一切。 这一切也得到了回报,在1999年,17岁的李宗伟在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上一鸣惊人夺得冠军,也终于如愿以偿的披上了国字号战袍。 二、宿敌 从李宗伟踏上羽毛球这条路开始,有一个比他小一岁的球员,就一直站在他的前面,甚至很长的时间里,他连追逐的资格都没有。 在2002年,19岁的林丹已经登上世界第一的位置,而李宗伟直到2004年才第一次冲进世界排名前十六;当林丹和另一位天才陶菲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球迷而言,李宗伟这个名字还很陌生;当林丹拿下世界杯、世锦赛、全英赛冠军,一时无两的时候,李宗伟正接连遭遇车祸和一年无冠的打击。 一个是绝对的天之骄子,一个只是众多优秀球员中的一个,别说陶菲克、鲍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连李炫一、陈宏、索尼也是他难以企及的存在,但李宗伟就是一步一步的,向着最高的荣耀冲击。 我很喜欢一个比喻,套用DC漫画的两个角色,如果林丹是超人,那么李宗伟就是蝙蝠侠。林丹在羽毛球赛场上是无敌的,在他之前的三十多年里,只有杨阳一个人做到过世锦赛双冠王,但林丹却做到了五次。无人能在奥运会卫冕的魔咒也被他打破,如果说他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看到羽毛球的天花板,展现羽毛球之神是难以企及的话。李宗伟就是用努力触及人类天花板,然后告诉我们人是如何挑战神的权威的。 职业生涯40次交手,12胜28负,这个战绩确实不能说是势均力敌。但对于永远在决赛等着对手的林丹来说,能和他交手40次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更遑论他还赢了12次。 2008年奥运会决赛,那场可以说是羽毛球男单史上差距最悬殊的决赛。面对羽毛球之神最强的状态,李宗伟被打得毫无脾气。他的努力值得一个决赛的名额,但是现实给了他一个耳光,告诉他,他的努力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值一提。 就像大卫罗宾逊面对奥拉朱旺惨败后再也提不起抗争之心,就像罗迪克化身费德勒铁杆,就像苏吉亚托患上“恐杨症”,从此逢杨必败。这样的惨败,对于运动员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在林丹面前放弃抵抗,但李宗伟却在破灭中重生,就像遭遇无数打击的蝙蝠侠,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向不可战胜的超人宣战。 《圣斗士星矢》有句很中二的台词——“当人的意志超越神的时候,神是否也会感到恐惧。”林丹曾经说过,每当自己想松懈的时候,知道李宗伟这时候一定在疯狂训练,随时可能超越自己。所以,哪怕是林丹,也会因为看上去远远不如自己的李宗伟而“恐惧”。 对于林李对决,很多人都以为林丹是战无不胜,李宗伟也是一个没有任何世界冠军头衔的倒霉蛋罢了,然而真正的林李对决,远非简简单单的比分能体现的。 我们都知道,林丹在个人赛还可能“打个盹”,团体赛是真正的无敌。林丹职业生涯苏杯、汤杯加起来只输过两次,而这两次,都是拜李宗伟所赐。如果说苏杯那次是胜局已定、无关紧要的小组赛,但汤杯那一战,可以说是林丹职业生涯输的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如果没有陈金单打三力挽狂澜,李宗伟就真的已经把中国队和林丹从王座上拉下来了。 而2011年世锦赛、2012年奥运会、2013年世锦赛,连续三次林李对决,这是羽毛球史上最高水平的对决,把整个羽毛球男单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李宗伟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追赶,直到站在曾经难以企及的林丹面前,平起平坐的向他发起挑战。不再是2008年的螳臂当车,林丹回身救球把地胶都踩变形,甚至破天荒忌惮对手不敢放肆进攻,李宗伟也把林丹逼到了极限。 也许最终结果还是那样残酷,林丹依旧是不可战胜的羽毛球之神,但至少,李宗伟让我们看到,原来林丹也会被人逼入绝境,也会因为面临赛点而窘迫,也会被打得如此狼狈,让原本应该睥睨天下的羽毛球之神有了一个忌惮的对手,也给所有球迷贡献了超高水准的比赛,如果没有李宗伟,那段羽毛球故事必然会暗淡许多。 三、败者为王 到2016年的里约,李宗伟终于跨过了不可逾越的高山,在奥运会上击败了不可战胜的林丹,但最终却又败给了谌龙。命运对于李宗伟确实有些残酷,他面对的是最强的林丹,对抗了国羽几代人,当林丹老去,年轻一代却已经成长起来了。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拿督晚生几年,在如今这个青黄不接的时代,桃田都能卫冕世锦赛,李宗伟又怎么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18年他又遭病魔打击,在经历一年的修养后,在2019年6月13号挥泪告别了拥抱19年的赛场。在那段期间,喉咙经过33次化疗已经烂掉了,身体也已经瘦的不成样子,李宗伟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如何回归赛场,所以李宗伟与羽协不和的新闻总是频频上演。 为什么李宗伟的人气这么高,除了强悍的实力,更多的是他不管是面对对手还是伤病都永不言弃的坚韧,什么是败者为王?它不是对输家的同情,也不是对虚名的浮夸,而是一个伟大运动员在屡屡失败后对自我救赎的坦然,在受尽嘲讽委屈后也要不断向前的气魄。 三个奥运会亚军,四个世锦赛亚军,只要为之付出一切,哪怕不是冠军,也同样的熠熠生辉。
都说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是最精彩的,为什么
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有许多精彩的一幕,其中男单决赛中,林丹与李宗伟是首次在世锦赛上演的一次对战,2011年交手时的李宗伟29岁,林丹28岁,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羽毛球运动员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技能,战术和心理都已经趋于成熟与稳定了,2011年的李宗伟是世界第一,林丹是世界第二,世界上排名最前面的两位球员的对决自然也是一大看点了,在比赛的开始时,李宗伟首先赢得了第一局,第二局中,李宗伟由于体力下降,林丹开始反击并扳回一局,就这样反反复复下来,让观众们也是看的眼花缭乱了。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一项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羽毛球单项锦标赛事,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自1977开始举办,1983年以前,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后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1978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另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当年亦举办同名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成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亦合一举办,首届于1983年举行。
李宗伟1982年10月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州,作为一名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现效力于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同时与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丹麦皮特.盖德并列为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李宗伟获得的主要奖项有2010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2010年国际羽联最佳男运动员,2010、2011、2014年全英公开赛男单冠军以及2006亚州锦标赛男单冠军。李宗伟虽然球技了得,但是他却具有内敛,谦虚的性格。不得不讲他是一名优秀的羽毛球员了。
李宗伟输给林丹多少次(大赛)
一共是交手了32次,赢了9次。输了23次!
2011年世锦赛决赛在迄今40场林李大战当中是怎样的地位和经典刻度,我相信但凡迄今球龄超过一个奥运周期的羽毛球圈内人都心中有数。那场比赛最终的结果很难说是单一的什么原因所导致,更像是场上双方技战术、策略应变、能力、心理以及运势的综合作用之下指向的一个结果。
如果一定要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描述的话,可以认为是“历史选择了林丹在此胜出”。
李宗伟在那场决赛当中从分数上看持有2次冠军点,从实质上看真正能够靠主动得分结束战斗夺得世界冠军的最好机会则是20-19的第一个冠军点。这一分球上不能说李宗伟不拼,从发接发第三拍开始他的策略就是直接发球抢攻,但是在线路选择上由于被过强的求胜欲望冲昏头脑,显得不够明智也缺乏一定的冷静思考,采取了比较常规的正手突击直线的习惯球路,这个战术选择比较准确的概括应当是“拼而不搏”。
如果拿督这一分球选择之前多次成功的杀中路追身甚至采取自己的保留必杀技——不转体劈杀大斜线的话,都有可能出离林丹当时的预判防区之外,而两条线路但凡随便兑现一条,很可能我们此后6年间所要看到的若干历史走向统统都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