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二战时德国打过意大利吗
二战中德国和意大利结盟是最大的败笔.德国军方面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假使战争爆发,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或许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假使它投入对方,则德国只要用5个师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则德国反而要用20个师去保护它”.由此可见德国对意大利的实力是认识的很清楚的. 但是为什么希特勒要与意大利结盟呢?个人认为有3个原因:1,是希特勒担心一国在欧洲作战会影响士兵的情绪,因此需要个同盟在士气上是个鼓舞;2,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靠近德国且战略地位重要.3,意大利与德国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希特勒对墨索里尼有特殊的感情,两个国家两个人的共同点共同利益很多一拍即合. 希特勒并非不知道意大利的弱点,因此在战争初期他只希望意大利中立不要拆台就行.但是意大利看到德国取得的胜利获得的利益,眼谗,便匆忙参战,意图分一杯羹. 意大利在二战中没有反过来攻打德国
意大利在二战表现很差,为何德国始终没有将其放弃
德国在欧洲的法西斯的盟友国所以德国没有放弃意大利。很大的程度上有这么一个盟友国还是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很多的。德国意大利都想通过法西斯道路对外扩张来摆脱自身发展局限的困境,他们一旦捆绑在一起就没办法回头了,德国也没办法放弃意大利。
虽然法西斯出现在意大利,但是意大利的发展状况却并不是非常的好很多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的状况。不仅仅是军队的实力还是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有着非常的麻烦。二战的时候,虽然意大利表现得很差,德国也知道意大利靠不住,但还是没有放弃意大利,因为当时也算是很无奈欧洲局势风云变幻。
德国一直在和意大利作为盟友国,在欧洲大陆上德国的进攻的速度非常的迅速,但是德国并不是非常的满意对于意大利的军队,但是不满意还是依旧要帮助意大利。为摆脱困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补救,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英国通过清算渡过了难关,法国采取下放权力缓解了矛盾,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各种办法。
最重要的还是意大利有墨索里尼,法西斯当然是需要更大的队伍来完成自己的想法,失去意大利就会少了盟友,武器和金融支持,这都会让德国更难进行下去,而且就算意大利帮不上忙,毕竟不会成为敌人,多一份力量总归还是有好处的。
二战时,为什么意大利,德国,日本敢打全世界
当时二战法西斯国家并不是要打全世界,只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的战争,而后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1、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或二大战。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最具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其中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领土作为赔偿,并且立即于这些领土上设立新的地方行政区划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时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夺取了俄罗斯帝国的政权,也让原本作为参战国之一的俄罗斯帝国跟着宣告结束。
3、尽管在战争结束后社会开始出现追求和平主义的声音,许多欧洲国家仍充斥着民族统一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民族情节且越来越深化。特别是德国在签署《凡尔赛条约》后丧失大量领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经济优势,使得德国社会对于领土收复以及复仇的思想更趋强化。
4、然而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德国仍然失去包括德国自身13%的领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过去德国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也被迫允许独立,并以战争开销与赔偿为由征收巨额赔款。条约中更进一步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规模以及配备,包括了撤除空军,不得建立军校,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和总参谋部。而与此同时俄国内战渐趋缓和,并且另外成立苏联掌管政权。
德国与意大利(二战时明知意大利不行)
两次世界大战当中,意大利都选择与德国站在同一阵营,由于意大利军事在欧洲乏善可陈,看起来是意大利对德国的攀附。德国与意大利之间隔着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正常情况下双方不会产生扩张的欲望,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德国志在西欧和东欧甚至北欧,而意大利一心称霸地中海。由于不存在地缘上的利益冲突,德意之间的联合早在双方统一之前就已经初见雏形。 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王国,统一意大利的是撒丁王国,而法国和奥地利是它们共同的敌人。当时奥地利是德意志框架内与普鲁士平分秋色的大国,同时奥地利还占据着本属意大利的威尼斯,也就是说如果普鲁士要统一德国就必须将奥地利踢出德意志;如果撒丁王国要统一意大利就必须赶走控制威尼斯的奥地利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当普奥战争爆发时,撒丁王国义无反顾地选择站队普鲁士,后来这便成为双方走向合作的开端。 解决了奥地利之后,法国成为阻挡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只要法国不倒下,受法国影响的德意志西部诸邦就不会投向普鲁士;同时只要法国不倒下,驻守教皇国的法国士兵就是撒丁军队进入罗马的绊脚石。此时的法国充当的就是之前奥地利的角色,于是普鲁士与撒丁王国再次走向联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战役中被俘,德意志第一帝国在凡尔赛宣布成立,而撒丁王国也顺势演变为意大利王国。 从工业实力上说,英法德意是欧洲当时屈指可数的四大强国,最终形成英法结盟对抗德意的局面,是源于地缘利益下的组合,不存在谁攀附谁的因素。地处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是典型的南欧思维,南欧的主要范围在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如果再加上北非,恰好接近历史上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这也是为什么墨索里尼在二战不断向地中海用兵的原因。在这个方向上,意大利的敌人主要是英国,因为只有英国在地中海保持着强势的海军力量,反之意大利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部分几乎没有兴趣。 对于德国来说,它的主攻方向恰恰就在高纬度的地区,无论向西进攻法国,向东进攻俄国,还是向北同英国争夺北海控制权,德国都没有向南发展的欲望。所以尽管地处欧洲中部平原,但德国是典型的北欧式思维,自然与志在南欧的意大利不会产生利益冲突,这是双方能够走向联合的地缘基础。共同的敌人英国使得德意选择抱团取暖,素以海军见长的英国人同时在北海和地中海保持着强大的武装力量,这让德国和意大利从北南两个方向上感受到压力。 图-德国人,好比开吉普车的 当德皇威廉二世建造庞大的舰队同英国皇家海军决战时,意大利的舰队是能够对英国地中海舰队造成威胁的海上力量。而在陆地上,法国成为德国和意大利共同的目标,尽管法国对意大利的地缘威胁由于阿尔卑斯山的阻隔而显得更小一些。畅通无阻的平原地形成为德军突入法国境内的保证,而当法国兵败之后,意大利也试图越过阿尔卑斯山侵略法国南部时,却遭到了法国人的迎头痛击。从这一点上也能大致说明意大利这个传统的南欧国家不适合介入阿尔卑斯以北的事务。 图-意大利人,好比骑电动车的 时过境迁,二战后德国领土大幅缩水,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也缩小了。德国面积约35.7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315万。意大利面积约30.1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24万。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入侵意大利
意大利在1943年的夏天发生了政变,墨索里尼被逮捕,意大利决定退出战争。德国为了稳定其在南欧的防线就派兵占领了意大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071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其在基础与应用研究、科学技术等方面十分发达,以理学、工程技术而出名的德国高校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支撑了德国的经济。近代以来,德国也诞生了大量改变世界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意大利,全称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意大利古时称过“艾诺利亚”“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后因语言变化,称“意大利亚”,意为“小牛生长的乐园”。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约和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也是G8、20国集团和欧洲四大经济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议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 。作为欧洲文化的摇篮,意大利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现在,意大利共拥有4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