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布梅毒

梅毒是如何在欧洲流传开来的是谁把梅毒带到欧洲的?梅毒是怎么诞生的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6 03:57:32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梅毒是如何在欧洲流传开来的是谁把梅毒带到欧洲的

大航海时代,确切地说是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发展不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地理大发现后,一些病毒开始滥觞于欧洲,很多人备受折磨。

15世纪中后期,很多欧洲人活在东方黄金的美梦里,统治了11个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摇摇欲坠,眼看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就要过去。然而,希冀中总会有点不如意。

当时,人们被一种疾病困扰着。得了这种病的人,全身瘙痒,痒处微微发红,随后开始剧痛。剧痛之后,患处逐渐硬结,并演变成下疳、小脓疱、皮疹,最后则是糜烂,淋巴结肿大……浑身散发着令人厌恶的臭味。

因为这种病,欧洲各国开始了互黑模式。法国人叫它为“那不勒斯病”,那不勒斯人称它为“高卢病”,俄国人称它为“波兰病”,波兰人称它为“德国病”,荷兰人称它为“西班牙病”,西班牙人称它为“卡斯蒂利亚病”……

显而易见,人们在互推责任,都不承认这种病源自本国。这种疾病的传播据说和放荡堕落有关。谁愿意给自己抹黑呢?

对于这种未知的疾病,人们茫然无措。后来,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出现了一个叫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的诗人。这个人精通物理、地质、地理、植物等学科,写诗只是业余爱好,我们姑且之为诗人。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写了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一个关于牧羊人西菲鲁斯(Syphilus)的神话故事。西菲鲁斯被太阳神阿波罗,降下一种奇怪的疾病。后来,人们将西菲鲁斯(Syphilus)与欧洲当时正在流行的怪病联系起来,“Syphilis”就产生了。这就是我们翻译过来的梅毒。

梅毒来势汹汹,很快就席卷了欧洲。但人们对他的起源却茫然无知。很多人认为它开始于1493年左右,甚至将1493年定为梅毒元年。

根据史料记载,梅毒的爆发就发生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征伐那不勒斯时。征伐伴随着烧杀抢夺,由法兰西、意大利、瑞士、日耳曼等国组成的5万名兵士相当部分都患了梅毒。后来,查理八世撤出,士兵们各自解散,各回各家。当然,一起回家的还有梅毒。很快,日耳曼、瑞士、法兰、俄国都出现了梅毒,连被海洋包围的英国也未能幸免。

由此,欧洲迎来了梅毒大爆发,四处扩散,一直滥觞于欧洲5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欧洲诸多名人如贝多芬、王尔德、尼采等都患上了梅毒,形成了世所罕见的梅毒名人展。梅毒末期引起心理亢奋,很多伟大的作品就是在作者患上梅毒后创作的。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不细说。

欧洲人虽然将梅毒爆发进行了时间定位,但受当时医学的限制,始终搞不清楚它的源头。其实,这个问题,人们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搞明白。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哥伦布和他的船员把梅毒带回欧洲的。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一生致力于向西航行到达东印度群岛。后来,他的计划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哥伦布一生有四次航行,其中第一次就发生在1492年,哥伦布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返回途中,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哥伦布和船员就发烧了。有学者推测这可能就是梅毒。

从时间上来看,哥伦布返回西班牙与欧洲梅毒的爆发高度吻合。当时,欧洲人也倾向认为梅毒来源于新大陆。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仅限于各种推测,并未提供实质证据。后来,古人类学家在哥伦布与船员去过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发现了感染梅毒的人骨,再次提供了佐证。与此同时,人们通过骨骼分析,标准诊断和日期比对,基本可以断定梅毒就是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从美洲带回的。

梅毒是怎么诞生的

关于梅毒的起源和传播有很多争执,据西方学者认为,梅毒最初出现於美洲。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的水手们从美洲把梅毒带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1496年出现在荷兰和希腊,隔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亦有病例,1499年漫延至匈牙利、波兰和俄国。结果,梅毒横扫欧洲,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梅毒被称为“美洲大陆的复仇”。

梅毒概述

梅毒(Syphilis)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是一种对人有严重致病性的螺旋体,能侵犯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故梅毒是的传染源。其传染途径,后天性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少数可通过接吻传染,也偶有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病。得不到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其传染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感染四年后,通过性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但仍可胎传。   一般认为梅毒起源于美洲。哥伦布的水手于1493年在北美染上梅毒后带回西班牙,很快在欧洲流行。后在交往中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本世纪40年代末期,世界梅毒患病率明显下降,60年代又见上升,70年代略有下降,但近10年来又有增加。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00万新病例,美国更为明显,每年发病率增加10%--15%。约在1500年梅毒传人我国。1505年广东首先发现及记载,时为“广疮”后称梅毒,由南至北,传到全国。1949年以前,发病率很高,为五大性病之首。当时有些少数民族发病率高达48%。个别部族几乎遭受灭族之灾。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防治措施,于1959年基本消灭了梅毒。近年来又死灰复燃,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梅毒患者。广州市从1984--1988年共50例,1993年以前,每年报告梅毒病例均不超过40例,1993年突破40例,1994年159例,1995年达到461例,1996年上半年已达到352例,是1995年全年的76.36%。据性病控制中心报告,全国1991年报告梅毒病例1870例,1992年1997例,1993年2016例,1994年4591例,1995年11336例,梅毒的发病率1993年为0.81/10万,1994年增长至l.72/10万,1995年增长至3.91/10万,近三年平均递增137.13%。以东南及南部沿海城市增长较快,福建省报告的梅毒病例数已超过多年来居首位的新疆。梅毒是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最严重的性病,故应充分认识,积极防治,切勿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