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从,足,竹,子,只,山,三,虫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
- 足,石,十、手、四,少哪几个是平舌音哪几个是翘舌音
- 桌、字、词、句、纸、鸡、擦、山、足、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呢
- “手、足、三、山、桌、词、纸”这几个字中哪几个是翘舌音
- 足是翘舌音吗
- 手、足、三、桌、山、词、纸,哪个是翘舌音
- 足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从,足,竹,子,只,山,三,虫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
平舌音:从、足、子、三
翘舌音:竹、只、山、虫
基本字义:
1、从
依顺:顺从。
2、竹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
3、足
脚: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4、只
量词:一只鸡。
5、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孩子[hái zi]儿童:小~。男~。
2、样子[yàng zi]形状:这件衣服~很好看。
3、日子[rì zi]日期:这个~好容易盼到了。
4、儿子[ér zi]男孩子(对父母而言):二~。人民的好~。
5、种子[zhǒng zi]显花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是由完成了受精过程的胚珠发育而成的,通常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革命的~。
足,石,十、手、四,少哪几个是平舌音哪几个是翘舌音
平舌音:足,四。 翘舌音:石,十,手,少。具体解释如下:
一、足
1、脚;腿:~迹。~球。手舞~蹈。画蛇添~。
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
3、指足球运动:~坛。女~。
4、姓。
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二、石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灰~。~碑。~板。~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
4、姓。
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三、四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四、十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达到顶点:~足。~分。~成的把握。
3、姓。
五、手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枪。
3、拿着:人~一册。
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拖拉机~。能~。选~。
5、亲手:~植。~书。
6、指本领、手段等:妙~回春。眼高~低。心狠~辣。
六、少
1、数量小(跟“多”相对):~量。~见多怪。
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
3、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4、亏欠:~人家的钱都还清了。
5、暂时;稍微:~候。~待。
1、年纪轻(跟“老”相对):~年。~女。老~。青春年~。
2、少爷:恶~。阔~。
3、姓。
扩展资料
笔画
部分词语具体解释:
1、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石桥:
石造的桥。
3、石像:
石雕的人像。《南史·阮孝绪传》:“末年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罄心敬礼,经一昼夜忽然完复。”《法苑珠林》卷二十:“宋 世所获二石像,立高七尺,铭其背上,一名 维卫佛,二名 迦叶佛,莫识年代而字分明...
4、沙石:
沙和碎石子。
5、飞石:
古时战守之具。置石于大木之上,发机以击敌。
桌、字、词、句、纸、鸡、擦、山、足、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呢
平舌音:字、词、擦、足;翘舌音:桌、句、纸、鸡、山。字具体解释如下:
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
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
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
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
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
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
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
9、许配:待字。
10、姓。
扩展资料
字笔画
部分词语具体解释:
1、练字:liàn zì
推敲诗文中的用字遣词。
2、字画:zì huà
书画:名人字画。
3、生字:shēng zì
不认识的字。
4、文字:wén zì
语言的书写符号;它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工具;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对人类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5、汉字:hàn zì
汉语的书写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手、足、三、山、桌、词、纸”这几个字中哪几个是翘舌音
"手、山、桌、纸"为翘舌音,"三、足、词"不翘舌。
手
①读音:
②笔顺:撇、横、横、竖钩
山
①读音:
②笔顺 :竖、竖折/竖弯、竖
桌
①读音:
②笔顺: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纸
①读音:
②笔顺:撇折、撇折、提、撇、竖提、横、斜钩
三
①读音:
②笔顺:横、横、横
足
①读音:
②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撇、捺
词
①读音:
②笔顺
点、横折提、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平舌音:
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是指舌头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背,发出的z、c、s。
翘舌音:
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是指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前硬腭,发出的zh、ch、sh、r。
足是翘舌音吗
足是平舌音,又叫前舌音、舌尖前音。指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如z、c、s。
手、足、三、桌、山、词、纸,哪个是翘舌音
以上的手、桌、纸是翘舌音,其余是平舌音。
1、手
读音:【shǒu】
解释:
1.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2.拿着:人~一册。
3.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5.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6.小巧易拿的:~枪。~册。
2、足
读音:【 zú 】
解释:
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完全:~以。~色。
5.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增益:以昼~夜。
3、三
读音: 【sān】
解释: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4、桌
读音:【zhuō】
解释:
1.几(jī)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案。饭~。方~。
2.量词:三~客人。
5、山
读音:【shān 】
解释: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姓。
6、词
读音:【 cí】
解释:
1.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2.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3.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韵。~曲。
7、纸
读音:【 zhǐ 】
解释:
1.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
2.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足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足是舌尖音,读音为zú。
足
【拼音】zú
【解释】本义指人的下肢,包括脚和小腿。后转指脚。又引申为动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茎,或支撑器物的脚,物体的基部等。
【近义词】脚、满
【反义词】手
手
【拼音】shǒu
【解释】其古字形像人的手,有五指 。在古文字里,手作偏旁通常写作侧面形(“又”)。手本义指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反义词】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