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俄罗斯果然报复了,称乌军遭遇最惨烈损失
- 乌军新武器参战
- 俄乌在赫尔松对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你如何看待此战
- 俄称打击哈尔科夫等地乌军部队,目前当地战事进展如何
- 俄罗斯没有速胜,是坏事还是好事
- 4架苏-57猎杀乌军防空系统
俄罗斯果然报复了,称乌军遭遇最惨烈损失
俄罗斯果然报复了,请注意三点。1,时间点。俄罗斯的单方面停火,在1月8日零时结束;结束之后,俄军发动了猛烈的导弹袭击。2,地点。都是在顿涅茨克。这里也是俄乌冲突现在最激烈的区域,重大伤亡都在这里,激烈战斗还在进行中。3,死亡数据。俄国防部明确,这是一次报复袭击,而且这一票很大。新年第一天,乌军称袭击打死400俄士兵;但俄军认为,这次报复袭击,至少打死600乌军。如果都属实,那2023年一开始,俄乌双方都创造了新的战场纪录:1月1日,俄军蒙受了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人员损失;1月8日,乌军遭遇了开战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袭击。很俄罗斯式的报复,俄军死伤很惨重,但乌军死伤更惨烈。大家都知道,俄军新年第一天的重大挫败,按照俄国防部的说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规使用手机。当时大批俄士兵在大楼里庆祝新年,乌军捕捉到了密集的手机信号后,使用美国援助的海马斯火箭弹,发动攻击得手。那俄军又是怎么得手的呢?按照俄国防部披露的信息,俄军获得了可靠的情报,当时超过700名乌克兰士兵被安置在一所学校的28号宿舍,另有600人住在47号宿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停火时间一过,俄军即发动攻击。俄国防部的说法是:“由于对乌克兰军队临时部署点的大规模导弹袭击,超过600名乌克兰军人被摧毁。”在发动报复方面,俄军也不拉胯了。但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方面说得有鼻子有眼,但乌克兰方面却是矢口否认。乌军东部集团发言人对CNN的回复是:一派胡言。按照他的说法,俄军当天确实发动了导弹攻击,大概发射了7枚,但只是袭击了民用基础设施,“乌克兰武装部队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俄军说打死了600人,但乌军说一个受伤的都没有。至于俄国防部提到的28号宿舍和47号宿舍,路透社记者去现场看了看,说47号宿舍确实一些窗户被破坏,院子里还有一个大坑,但28号宿舍基本完好。CNN记者还去了当地殡仪馆,说也没看到有任何异常情况。如果俄军袭击造成大规模死亡,那尸体在哪里呢?当然,西方媒体暗示俄军虚报战绩的同时,也有一个免责声明:无法核实相关的战场信息。无法核实的还有不少。就在俄军公告得手的当天,乌军也宣布,对卢甘斯克一所医学院宿舍发动袭击,驻扎在宿舍里的14名俄军士兵被打死,受伤人数未知。俄军此前则宣布,定点摧毁了多套美国援助的海马火箭炮,包括新年第一天对俄军发动攻击的那一套。最后,怎么看?还是简单三点吧。第一,报复很俄罗斯式。1月1日俄军遭受重大损失,但随后普京突然宣布单方面停火。我估计不少朋友都很诧异,俄军不报复了?不报复是不可能的,更不是普京的性格。主动停火既是一种姿态,估计也有时间来搜集情报。所以,1月8日即发动猛烈攻击。而且,明确这就是报复。第二,毫无疑问是罗生门。战场虚虚实实,至于数据,大家都打点折扣看吧。如果看乌国防部的数据,乌军已消灭了超过11万的俄军,这可能吗?当然,按照俄军说法,乌军基本已被打残了,这肯定也不符合战场实际。现代战争,并不仅仅是战场拼杀,是破袭攻击,还有情报站、舆论战,哪一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第三,肯定是不祥之兆。新年刚开始,俄乌就越打越猛烈,惨烈,够惨烈。至于谈判,你觉得双方现在的要价,能一起坐到谈判桌前吗?而且,即便坐到了谈判桌前,你觉得战场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就能得到吗?不打到精疲力尽,不会轻易收手的。1月1日俄军重大伤亡后,我就说,我们肯定会看到,接下来几天,是俄军更猛烈的报复,是更多的死亡数据,是更鲜血淋漓的场景果然,和平路茫茫,满目尽血光。看乌克兰最新的数据,自冲突爆发以来,至少453名儿童丧生,877名儿童受伤。他们的人生还没展开,就遽然消失在了炮火中。当然,双方死伤的成年人更多,可怜乌东河边骨,多少春闺梦里人。你狠我更凶,你炸死400,那我就杀600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劫难,但这就是现实,很残酷。怎么收场?估计普京和泽连斯基现在都不知道,拜登和马克龙也不想知道,只是推动着炮火继续,死亡继续。战争开始容易结束难!2023年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乌军新武器参战
乌军新武器参战
俄军控制下的马里乌波尔、顿涅茨克等城市都遭到了轰炸,打击距离跨越80多公里,各界媒体对此高度关注,因为乌军现有的武器做不到这种远程打击,除非它获得了新装备,而且是远程打击武器,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果会很严重,普京就要被迫兑现曾经的承诺。
普京早在2023年初就警告过西方,不要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武器,普京亲口说:如果乌克兰获得远程武器系统,俄方“将被迫将威胁从我们的边境赶走”。如果真如普京所言,那么俄军将不得不发动规模更大的进攻,而且方向不限于顿巴斯地区,包括此前被俄军短暂控制的苏梅、哈尔科夫和切尔尼戈夫3个州,甚至整个第聂伯河东岸地区都被俄军控制,俄罗斯本土才有安全可言,普京才能兑现他的诺言。
因为马里乌波尔距离前线在80到90公里以上,顿涅茨克市靠近前线,但这里被认为是俄军的大后方,早在2014年就被亲俄武装控制了,如今连这里都不再安全,可见俄军的进攻任务有多迫切。当然了,俄军连一个“巴赫穆特”都拿不下来,想要攻占整个第聂伯河东岸又谈何容易呢?现有的50万参战兵力都不一定够用,即使普京兑现了诺言,也是被迫的。
乌军的新装备会是什么呢?外界猜测是陆射小直径炸弹(GLSDB),说白了就是用火箭弹携带投放的航空炸弹,这项技术可以让海马斯火箭弹代替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打击半径约150公里!炸弹由火箭弹携带,飞到目标上空后抛洒出去,利用制导系统撞击目标,误差在1米左右。
其实,海玛斯火箭弹本身就可以做到80公里以上的跨越式打击,只要给火箭弹加装一种名为“GMLRS”的GPS惯性制导组件,再对火箭弹的空气动力控制舵面进行改造,其打击范围就能从32公里扩大到70公里,并确保极高的命中效率。但即便是如此,乌军也很难打到马里乌波尔和顿涅茨克这样的“大后方”,距离还是太远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加装了滑翔翼的航空炸弹!由轰炸机带到指定空域后投放。普通航空炸弹需要在目标上空投放,而带有滑翔翼的航弹可以在70多公里之外投放,可根据战机的性能适当扩大,航弹上也装有制导定位系统,以及可以控制飞行姿态的滑翔翼,使用方式类似一般的巡航导弹。
这两种武器都是在防空导弹威胁下想出来的极端方法!且不说S400、爱国者3这些逆天的防空系统,就算是简单的毒刺、星光防空导弹也足够击落攻击机了!想要空军不被淘汰,就必须想办法延长打击半径!让战斗机、攻击机在安全空域内投放弹药。
巡航导弹可以是一种选择,但成本太高了,普通航弹加装滑翔翼和制导系统后,就能部分取代巡航导弹,成本也更低。但由于没有动力系统,打击半径只有70到80多公里,而且战机需要尽可能飞得高,为航弹争取尽可能多的下降势能,让后者滑翔的更远,这就导致战斗机很容易暴露在防空系统的雷达屏幕上,并非绝对安全。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军的战机都只在低空飞行,高空是被公认的危险禁区。
很显然,航弹就是不如火箭弹,尤其是打击半径,海马斯使用更粗更大的火箭可将射程提高到150公里,再把战斗部改成“小直径炸弹”,就能对敌人的后方展开地毯式轰炸!真正让战斗机变得无用武之地,但这种武器也只是在试验阶段,小直径炸弹更像是以数量换精度的密集打击武器,能否做到1米的命中误差,还要等待更多消息来验证。
当然,最好的选择还是“弹道导弹”,抛物线弹道使其不易被拦截,上述提到的特殊航弹和海玛斯火箭弹都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飞的慢,很容易被防空系统拦截,弹道导弹的末端速度都是几倍音速的,几乎不可能被拦截。因此乌克兰一直想获得美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这种导弹可以用海玛斯的发射系统发射,射程最大可达300公里,足够威胁俄罗斯的主要城市了,只是美国一直不愿意给。
俄乌在赫尔松对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你如何看待此战
此战乌克兰“赫尔松大反攻”来势汹汹,俄军应该撤退。理由有三点:
1,目前,攻打赫尔松的乌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装备,均对驻守赫尔松的俄军,具有碾压优势。再加上,赫尔松地势太过平坦,无险可守。俄军若不主动撤退,下场就是被乌军团灭。一旦驻守赫尔松的俄军被乌军团灭,乌军就会立马跨过第聂伯河向东、向南快速推进。届时,俄方将会面对更为艰难的局面。因此,俄方会让赫尔松的俄军主动撤退。只要这支俄军的战力没有严重受损,乌军就无法向俄占区,大举冒进。因为这支俄军有2万5千多人,一旦乌军稍有闪失,这支俄军也是能给乌军造成致命打击的!
2,目前,俄军对赫尔松方向上的后勤补给,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再加上,俄军预备役增援部队还没到位。因此,俄方不能给乌军决战的机会,不能让乌军获得通过一场恶战,全歼赫尔松俄军的机会。俄方必定会让俄军撤至第聂伯河以东,让俄军以河为屏障,去阻挡乌军的攻势。
3,赫尔松地区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也就是说,只要兵多武器足,就一定能拿得下。因此,俄方不必与乌军争一时之长短。即便俄方现在放弃赫尔松,只要将来,俄军能集结足够的力量,同样能轻松地拿回赫尔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目前俄军不撤退,那么俄军就会全部战死,这不仅对战局没有多大作用,而且还有可能给乌军创造一个夺回乌南部第聂伯河以东地区的机会。因此,不出意外的话,俄军肯定会主动放弃赫尔松地区,撤退至第聂伯河以东,去重新布防!
俄称打击哈尔科夫等地乌军部队,目前当地战事进展如何
俄罗斯发动了对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地区的打击,俄罗斯宣布将在俄罗斯征召30万预备役军人,并下令国防军工企业要在最短的时间为俄军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这也是俄罗斯自从二战以后的首次军事动员。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区也决定加入俄罗斯。
在此次冲突中,北约各国不仅不劝架,反而疯狂拱火,向乌克兰援助了大批量的武器装备,甚至就连宣称自己是民用设施的新链卫星也在给乌克兰提供帮助。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俄罗斯实力在强大,也不可能一个人对付整个西方国家所援助的乌克兰,这让本该一边倒碾压性的局势硬是拖到了现在。刚开始的时候,俄军20万主力倾巢出动,对乌克兰实行了陕西作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导致战线不断拉长,俄军的短板也是暴露了出来,那就是俄军兵力严重不足。
在最近乌军发动的反攻行动中,乌军声东击西,成功让俄军误以为自己的反攻地点是赫尔松,自己却从东部的哈尔科夫地区发动了攻击,并成功地从俄军手中夺下了战略重镇195,让守卫在此的俄军也只能被迫撤退。虽然俄军宣称这次撤退只是为了增强顿巴斯地区的防守力量,但但是这也暴露了俄军兵力严重不足的缺点。普京此次宣布征召30万预备役军人,或许就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个地区最近也向俄罗斯联邦中央提议申请快速公投入俄。
这些地区一旦真的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领土一部分的话,那么这四个地方就会像克里米亚一样受到俄罗斯的保护。如果乌军在向这些地区发动攻击的话,那就将视为对俄罗斯本土发动袭击,到时候就像上面所讲的,俄军的义务兵就可以到这些地区进行作战,那时俄军兵员不足的缺点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乌军的进攻也会变得更更加困难,俄军也必将重创日军主力,从而牢牢地锁定胜利果实。
俄罗斯没有速胜,是坏事还是好事
这场战争,刚开始给人们预想的不一样,大部分人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瞬间完败乌克兰,但最终俄军战到现在,还没有把乌军彻底打败而收兵。
战略意图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略意图是围绕他给乌克兰定出的"三个必须",也就是乌克兰国家必须去军事化。乌克兰必须承认乌东地区两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再就是乌克兰必须去新纳粹化的极端主义分子。这三个"必须"条件,其实都是硬头货,随便拿出哪一条,都等于从乌克兰身上在割肉。
而普京又给了乌克兰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机会,所以普京好像不著急,所以才有了双方的打打谈谈的游戏,这样也给了俄军在战场上的拖延时间,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乌克兰战区中的平民生命安全问题,作为军事上的进攻一方的俄军,坚决的执行总统普京的命令,不可伤及无辜的平民,在确保乌克兰平民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展开对乌军的进攻,正因为上述这两大问题,所以俄军的战略进攻速度,并不进行得那么快,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俄军在对乌军的进攻中并没有采取雷霆之势的重武器打击。
这样也给了得到美国北约武器支持的乌军一个暂时喘息的机会,但俄军还是在取得包围乌军主力6万多人的兵力后,有待对其发起致命的打击。
战况
俄乌战争开战以来,乌克兰的东部城市一个接一个地被俄军占领和包围,乌军有3500多处重要军事目标被俄军所摧毁,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首都基辅等大城市,俄军早己完成了对其的包围,普京围而不攻,目的就是威逼乌军投降,从尽力减少双方人员的伤亡,不给美国北约和国际社会留下什么话把。
而普京发起的这场半个多月的讨乌战争,何时收兵现在局外人来看还仍然得不到准确时间,但是缓慢的战事却搅动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大变革,大分裂。也让俄罗斯彻底的看清了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真正朋友,还有一点就是拥有强大核武器的俄罗斯,硬是让美国北约这些世界军事霸权国家们在眼瞅著它们的伙伴国乌克兰在挨打却不敢以军事来还手,这也爆出了这些国家就是纸老虎的原形。
总结
其实从普京发起的这场讨乌战争,明面上打的是乌克兰,而实质上打的就是美国和北约。其实如今美国和北约等俄罗斯的敌对国们,都是心里在流血。一个强硬的普京,硬是用自己的国运来赌这场讨乌战争的胜负,普京不胜,他决不收兵!
4架苏-57猎杀乌军防空系统
4架苏-57猎杀乌军防空系统
俄罗斯手握很多先进武器装备,这是其能在俄乌冲突中占据较大优势的关键原因,虽然北约一直在向乌克兰援助各种武器,但是俄罗斯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为了在战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俄罗斯出动了很多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创下了不少“全球首次”。
高超音速导弹是俄罗斯的一大优势,在这款武器的研制上,就连一向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上充当“领头羊”的美国都被甩在身后,美俄两国在军事领域一直是“你追我赶”,虽然俄罗斯在一些武器的研制上落后于美国,但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上,美国不得不佩服俄罗斯的快速发展。
为了展现自己的强悍,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动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也是人类首次在战争中动用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的强悍出手令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都十分紧张,而且,俄罗斯还试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一旦俄罗斯用该武器对付乌克兰,那么乌克兰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北约不仅帮不了乌克兰,还有可能会遭受打击。
除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之外,俄罗斯还罕见动用了苏-57,再次创下了全球“首次”,据环球时报消息,俄罗斯空天军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出动了4架苏-57隐形战机,组队猎杀乌军防空系统。
苏-57作为俄罗斯的首款五代机,对俄军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这次外界之所以会惊叹,还不单单是因为五代机“参战”,据了解,俄军首次采用编队猎杀模式对付乌军的防空系统,这是全球隐形战机在实际作战中的第一次,因此,外界对于俄军的这次行动都大为震惊,直言俄罗斯这下动真格了。
苏-57的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作战半径1200千米,内置4个武器舱,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可以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
不过,外界对于这款战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苏-57的隐身性能堪忧,其前半球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如果开启机载雷达搜索目标,那么对方很容易发现苏-57的踪影。
不过,在此次作战中,俄罗斯空天军将4架苏-57连接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中,如此一来,苏-57不需要打开机载雷达便能对目标进行打击,如此一来,隐身性能便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而且,在这样的网络框架中,苏-57还能实现超高难度的打击,其可以从低空以“超越地平线”的方式向对方防空设施发射导弹。
当然,俄罗斯在局势紧张的俄乌冲突中动用这款战机,也说明了俄罗斯对其的高度信任,俄罗斯共有5架苏-57,其一次性在俄乌冲突中投入了4架,可见决心非常大,而苏-57也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外界表示,此次行动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件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