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上海高迪展值得看吗
上海高迪展绝对是值得去看的。高迪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异想天开的构思,让人叹为观止。高迪的设计充满了艺术性、宗教性和文化性,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这次的上海高迪展展览着高迪的多幅原作,包括手稿、绘画、建筑模型和摄影等。参观者可以在展览中深入了解高迪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和对于建筑的独特见解。此外,展览还配有声音、灯光、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营造出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和视觉冲击力。如果你对于建筑和艺术感兴趣,那么上海高迪展肯定是值得一去的。展览中带给您的视觉和灵感远远大于看到图片或网络展示。在配乐和照明的基调下,巧妙迷幻的艺术设计,定会让你也感受到高迪的独特魅力。
为什么高迪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作者:魏祥奇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05-11-25 ——解读高迪建筑艺术 在世界绘画史上提到曲线的符式我们能够联系到凡高、蒙克、杜米埃以及米罗等艺术家的名字,于建筑史就非高迪莫属。通观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之前经典建筑无不代表着一种宗教意义的威严,采用直线庄重、严肃、上升、权力的符号,通过较简洁的雄伟架构,体现出其态度。18世纪之后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现代建筑风格的产生,其美学原则建立在“理性”、“纯净”的基础之上,“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由于其功能主义的要求,致使多采用简便的几何造型,最终发展成为现在常见的以获得最大空间为目的方格子造型。而高迪所做的就是解放传统,其崇尚大自然,自然是他灵感的泉眼,他从不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特别的形式,只想着仿效大自然,像自然那样去建筑,他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因此,在高迪的建筑中,绝少运用死板的直线,因为高迪认为自然界没有直线存在,如果有,也是一大堆曲线转换而成的。高迪的建筑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都被他“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其设计建造的圣家族教堂突破了基督教千篇一律的传统格局。塔顶是怪诞的尖叶柿,整个塔身通体遍布百叶窗,看上去像镂空的大花瓶。高迪更像是一位诗人,其教堂外部的雕刻精美而独特,浪漫而巧妙地将自然柔和于宗教的神圣体验。这教堂仿佛是他手下的工艺品,他用心灵去触摸其每一块石头,将其放置于最合适的空间,体验着一种神奇梦幻。 高迪装饰多采用彩陶片、金属条、水泥等传统材质,通过拼贴的手法组成光彩陆离的马赛克。对于建筑物的外部高迪没有忽视任何的细节,将所谓之无意义部分作为其艺术特色来表达,看来无关的墙面被处理成雕塑品,难怪有人评价其是雕塑家而非建筑师。高迪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如壳体、骨架、软骨、熔岩、翅膀及花瓣的符号,将柱子设计成一根根骨头,屋顶像布满鳞片的鱼背,烟囱被表现为山脊上耸立的险峰,通风口被设计成中世纪的骑士般,将雕塑与建筑融合为一起……高迪言其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等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高迪公园中众多动物形态马赛克拼贴如童话般,弯曲的线条将设计感体现的淋漓尽致,使参观者仿佛进入梦境般。 达利曾称“未来的建筑将会像高迪的作品一样,轻软而放松”。繁复的细节与装饰是高迪作品最让人着迷的地方,这样的姿态似乎与现代建筑运动截然相反。在高迪手里,装饰不是罪恶,装饰是建筑师天才的显现,“多”同样是简洁的新符号。高迪的作品构成了现代建筑运动之外的另一条脉络。 高迪的建筑设计手法完全依赖绝对精度的手工艺技巧,彻底抛弃包豪斯所倡导的批量生产和标准化。他坚信任何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符合逻辑、更有表情、更丰满、更具有装饰效果,他的建筑是有表情的!面对如今中国城市所盛行的所谓之”现代建筑“的面无表情,高迪的建筑艺术思想是应该被重新思考的。建筑也是一们艺术,我想所有的设计师都不愿否认。
高迪建筑的特点
高迪(GAUDI)最主要的风格有两点。其中一点就是曲线的运用。在他的设计中几乎看不到什么直角,因为他认为直线是人为的,只有曲线才是最自然的。他对西班牙传统建筑进行了解构,建筑就是雕塑,就是交响乐,就是绘画做诗。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迪的风格既不是纯粹的哥特式,也不是罗马式或混合式,而是融合了东方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是一种高度“高迪化”了的艺术建筑。高迪的建筑风格之二,是大量运用缤纷的西班牙瓷砖,让他的作品散发地方色彩。看他设计的公园,住宅大多运用了颜色鲜艳的瓷砖进行相拼,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怪异的造型,又给人与足够的想像空间,尽情体会它的浪漫主义风格。
高迪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子的
高迪建筑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他融合了东方伊斯兰 摩尔风格、现 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创造出近乎怪诞的独特风格,带给我们一场独特的建筑视觉盛宴 。
在他的设计中几乎看不到什么直角,因为他认为直线是人为的,只有曲线才是最自然的。他对西班牙传统建筑进行了解构,建筑就是雕塑,就是交响乐,就是绘画做诗。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迪的风格既不是纯粹的哥特式,也不是罗马式或混合式,而是融合了东方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是一种高度“高迪化”了的艺术建筑。
扩展资料:
高迪建筑设计者安东尼奥·高迪,是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安东尼奥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年轻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而且可以说,还是疾病帮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
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患有风湿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
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只是画图画得特别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迪建筑
高迪的作品有哪些
马德里皇宫 这是欧洲第三大皇宫,仅次于凡尔赛宫及维也纳的皇宫。建于十八世纪中叶加尔罗斯三世,是波尔梦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其豪华壮丽程度,在欧洲各国皇宫中堪称数一数二。内墙上的刺绣壁画及天花板的绘画都经常维修,保存情况相当好。西班牙皇宫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 皇宫建于1738年,26年后才完工。它呈正方形结构,每边长180米,外观具有卢浮宫的建筑美,内部装潢是意大利式的,整个宫殿豪华绝伦。里面藏有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珍宝级的绘画、瓷器、皮货、壁毯、乐器及其他皇室用品。现在西班牙皇宫已被辟为博物院,专供游人参观。 皇宫的对面是西班牙广场,它的正中央起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学大师、《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纪念碑的下面是堂·吉诃德骑着马和仆人桑丘的塑像。塑像的后面喷泉如注、白鸽飞翔。 普拉多博物馆 普拉多美术馆的份量,大概等同中国的故宫,古典的外观,广大的展出空间,最值得注意的馆藏是在一楼丰富的维拉格斯和哥雅作品,还有Bosch的重要名画the Garden of Delights 为最不可忽略的作品。如果有时间的话,普拉多也有其他西班牙画家甚至其他欧洲中古画家的丰富收藏,可惜的是,馆内缺乏英文说明,为参观上一大不便。 瑞内索菲亚美术馆 瑞内索菲亚美术馆的收藏最为不同,她的方向是现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基本上含扩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西班牙的现代艺术一系列风格上转变,包括超现实,抽象主义,到二次战后的前卫派(Avant-grade)等。值得留意的是馆藏着重的是西班牙本身的艺术风格在欧洲的艺术风潮下的脉络和发展,尤其是几位世界知名现代艺术家如毕卡索,米罗,达利等人的作品,均在本美术馆占有重要的份量,为最不可错过的作品。 皇宫 过了Puerta del Sol再向西走就会到达西班牙皇室居住的皇宫。皇宫连同其前方的Campo del Moro广场,展现了和马德里狭窄的旧街道完全不同的风格。广场前的半圆形建筑,一开辉煌的气度,附近的餐厅cafe随时坐满客人;而广场中的草坪座椅则是居民最好的晒太阳的地方。现在的西班牙国王是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虽然跟大多数历史上西班牙的国王一样并不是真正的西班牙人,而是传自法国的波旁王朝,但其二次战后努力维护西班牙的民主制度的尊严和整个欧洲的发展,相当得到西班牙人民的和全欧洲的崇敬。 皇宫里除了部分为皇室使用,大部分是开放参观。皇宫的中庭是壮观广场并且可以由其露台俯瞰整个马德里市区所在的高原;室内开放的部分有精雕细着的部分宴会厅,部分的卧室和休憩室,皇室众多的收藏品如众多的名琴,餐具等等,非常值得仔细欣赏。 大广场 广场中央有菲利普三世(Felipe III)的骑马雕像。17世纪时这里是斗牛的场所,也是斗牛活动的发源地;现在则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酒吧、餐厅林立。到了夜晚,这里的咖啡座就会挤满了人,星期天早上这里则变成跳蚤市场(El Ras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