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法国同盟

苏格兰法国同盟(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为什么英王与勃艮第结盟而法王与苏格兰结盟)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4-11-17 18:52:18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为什么英王与勃艮第结盟而法王与苏格兰结盟

首先,这个同盟关系是在战争中形成的,其中勃艮第和英国结盟导致一度占优的法国快速陷入巨大劣势之中(几乎崩盘);其次,这个同盟关系主要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这里介绍一下历史原因:1、法国和勃艮第——两者之间矛盾很深,关系是统一战争性质:A)勃艮第一直是半独立状态,而且与法国当时多数派不合;B)勃艮第人当时拥有相当强的力量,军力确实不及法军,但强到足以影响双方实力对比;C)勃艮第和法国正统之间也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2、英国和苏格兰——两者之间矛盾很深,关系也是统一战争性质:A)这得从“英伦三岛”说起:其实就是一个不列颠岛分成三块,英格兰是主体没错,但是苏格兰和威尔士是两个超级强势的少数民族;B)苏格兰和威尔士,历史上独立和叛乱次数相当多,换言之,英国光统一战争就打了无数次,其中的民族矛盾和民族仇恨可想而知;

苏格兰为何与法兰西王国在巴黎签署协议,共同对付英格兰

公元1295年10月23日,苏格兰与法兰西王国在巴黎签署协议,共同对付英格兰,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长达两百多年的“老同盟”(Auld Alliance)(法国与苏格兰的同盟关系直到1560年才中止了,持续时间265年。它普遍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外交同盟关系,也曾被戴高乐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同盟)。但是条约的签署也使得苏格兰形同向英格兰宣战。面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爱德华一改执政之初开明的姿态,向英格兰各个阶层课以重税。用这笔钱武装了一支精锐部队开赴苏格兰。在布鲁斯家族的领袖罗伯特的协助之下,爱德华轻松的血洗了苏格兰首都,将约翰巴里奥赶下了王座送入伦敦塔监禁起来。但就在爱德华自认已然将苏格兰收入囊中之时,一个本不起眼的名叫威廉华莱士的小人物却挡在了他的面前。

威廉华莱士的原始画像

在后世对于威廉华莱士的文艺作品,大体都将其设定为一个出身民间的草莽英雄。但事实上华莱士来自于苏格兰西部一个富裕的骑士世家。公元1296年,华莱士因攻杀爱德华派往当地的征税官,而成为了金雀花王朝的敌人。关于这位征税官和华莱士有“夺妻之恨”当然只是传说,但爱德华加之于苏格兰各阶层的高额税收,却无异于“杀父之仇”。因此华莱士登高一呼,立即得到了苏格兰各地的呼应。

忙于对付法王腓力四世的爱德华,起初对华莱士领导的起义并不在意。只派出两位伯爵纠集了一支7000余人的英格兰、苏格兰贵族联军前往镇压。两军在横跨福斯河的斯特灵桥两畔形成对峙之势,当时的斯特灵桥只是一座仅容两马并辔而过的小桥。因此英格兰军队面对河北岸居高临下布阵的华莱士所部,本不应主动进攻。但长期对峙所形成的巨大财政压力却令英军统帅决定于公元1297年9月11日清晨发动正面进攻。

斯特灵桥战役

借助着来自英格兰、威尔士的长弓手的掩护,金雀花王朝的正规军很快便突破了华莱士的桥头防线,但后续部队在拥挤的小桥上却进展缓慢。华莱士抓住战机命令阵中的苏格兰长矛手从高地向斯特灵桥头发动冲锋,而就在已经过河的英国骑兵陷入对手的长枪冲击伤亡惨重之际,不堪重负的斯特灵桥突然断裂。进退失据的英军随即陷入任人鱼肉的窘境。

歼灭了斯特灵桥头的金雀花王朝主力之后,华莱士随即挥师杀入英格兰北部,攻占并洗劫了约克郡。爱德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抽调英格兰、威尔士各地诸侯北上迎战华莱士。面对金雀花王朝的倾国之兵,华莱士理智的选择了撤回苏格兰内地,纠集更多的援军在中部城市福尔柯克严阵以待。客观的说华莱士对战场的选择并无太大的问题,但面对爱德华两翼包抄的骑兵,华莱士选择了名麾下的长枪兵结成圆阵进行防御。

福尔柯克战役过程

完成了对华莱士所部的包抄之后,爱德华才亮出了自己的王牌。大批来自威尔士的长弓手向华莱士的军阵射出了大量的致命的弓矢。缺乏远程武器的苏格兰军队随即成为了密集的靶子。日后声名远播的英格兰长弓手也正是凭借着此战之中的卓越表现,奠定了其金雀花王朝主战兵种的基础。

首次亮相的英格兰长弓手

在箭雨纷飞之下,苏格兰人死伤过半,英格兰的骑兵踏着尸体打入缺口。苏格兰人的阵线一旦被冲破,长矛兵便立刻遭到无情的砍杀。华莱士及其追随者不得不各自奔逃以躲避追捕。苏格兰人作为一个整体或许是不可征服的。但兵败后的华莱士却最终为自己的部下所出卖,于1305年被押往威斯敏斯特宫,在庄严的气氛中受审,最终被吊死在绞刑架上,对了以儆效尤,爱德华残忍的将其剖腹分尸。但是,苏格兰战争却象一位编年史家所说的那样,“冬去春来,周而复始”。

关于华莱士被审判的油画,其造型刻意向耶稣等基督教圣徒靠拢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弗洛登山之战:英格兰与苏格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战役

1513年,当英王亨利八世率军攻入海对岸的法国,英格兰的北方后院也开始被战火波及。苏格兰的年轻国王詹姆斯四世,与英王一样野心勃勃,并依照和法国的古老同盟而出兵南下。尽管麾下军队已经历了一次初步的近代化革新,但詹姆斯依然在弗洛登山战役中遭至惨败。这场因苏格兰人主动侵入英格兰境内所引发的战役,也可以被我们视为双方长期较量的一个典型案例。法兰西的北方棋子

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是数百年的世仇

长期以来,苏格兰人就与南方的英格兰之间是兵戎不断。其中虽有两者觊觎对方领地的纯粹入侵,但更多时候仅仅是英法两强相争的附属品。由于法国与苏格兰之间签订有长期的反英格兰协议,所以任何一方都有义务在对手同英国开战时出兵。

仅仅在百年战争前后,苏格兰人就先后三次动员南下。尽管因国力和军事水平差距,他们屡屡被英军在防守反击中杀的大败,却还是不断派出雇佣军去增援欧陆的法国人。以至于到大革命爆发前,法兰西的君主都供养着一支由苏格兰人组成的专业卫队。后者往往是为生计而被迫出国当兵,却在很多时候成为了法国军队里的重要力量。

百年战争后 担任法王护卫的苏格兰弓箭手

当然,苏格兰本土在力所能及之时,也会继续奉行传统的南下战略。16世纪初的詹姆斯四世,就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君主。在同亨利八世的妹妹玛格丽特结婚后,依然没有放弃对英格兰的警惕和敌视。一面想办法积蓄国力,一面引入近代化武器来装备自己的传统军队。虽然还不足以触及社会传统,进而对国家与军队进行改头换面式的提升,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让英格兰人忧心忡忡。

在亨利八世派兵参与对法作战后,詹姆斯四世的新军也在紧锣密鼓的操练当中。他根据欧洲大陆的最新军事发展,将长度至少在4米以上的瑞士长枪引入苏格兰国内,以替代传统的3米长矛。同时还继续从法国等地进口先进的火炮,组建自己的野战炮兵。最后,作为岛国的苏格兰人也不忘开始大造海军。其中以圣经中天使长名字命名的1000吨级战舰“大米迦勒”号,装备了24门远距离铜炮。这让同时代也在发展海军的英国人,深感芒刺在背。

苏格兰海军的“大米迦勒”号战舰

大举南下

1513年 大部分英军已经投入了对法作战

1513年,亨利八世本人也开始渡海参与对法战争。为此,他不仅募集了国内各郡的民团兵力,还花钱从爱尔兰和德意志等地招募仆从部队与雇佣军。皇家海军的主要舰船,也被用于封锁法国海岸和维系英吉利海峡的交通线。

此时的詹姆斯四世则不断收到法王路易十二的求助。后者希望他立刻挥师南下,将英军的吸引力从法国拉回本土。虽然法军此时正饱受兵力严重不足的困扰,但还是可以用强大的国力给苏格兰小兄弟以支持。在詹姆斯的要求下,12艘法国船只先后抵达北方。他们不仅为苏格兰士兵带来了更多优质盔甲和瑞士长枪,也顺带运来了一批装备火绳枪的海军步兵。他们将在战斗中协助缺乏远程火力的苏格兰军队。

苏格兰国王 詹姆斯四世

詹姆斯本人也对出兵时机感到满意。因为英格兰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都已经被投送到了法国前线,国内的留守部队肯定实力不足。加上他对当时英国国内的政治矛盾了解,清楚亨利的王位还在受到残存的约克家族后裔威胁。所以,詹姆斯不仅想帮法国人分散火力,还要比他的任何先祖都夺得更多地盘。按照他的计划,苏格兰军队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直接杀到边境以南很远的约克郡为止。在那里,他或许可以联合不满都铎王朝统治的约克家族残余,直接掀翻亨利八世的江山。

考虑到皇家海军都以远赴法国沿海,詹姆斯便不准备让自己的舰队投入南下作战。相反,发展多年的苏格兰海军将向西航行,袭击英格兰王国在爱尔兰岛沿岸的据点。这样一来,既可以扰乱对方决策层的判断,也可以避免舰队被英国人重创的危险。介时,亨利八世也会顺着补给线返回本土,让焦头烂额的法国喘一口气。

进攻爱尔兰沿海据点的 苏格兰海军

但是让詹姆斯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袭击爱尔兰的海军外,其他方面的设想都迅速破灭。由于他在前几年就不断增强边境部署,很大程度已引起了英国方面的注意。亨利八世在出法国前,曾特意将许多北方的地方军保留,连执行奔袭任务的边地骑兵也没有征集太多。相反,一些火炮还被调往北部,以便加强边防军火力。

同时,约克王朝的许多遗老也已经默认了都铎王朝统治。他们不仅没有动力去推翻亨利八世,反而寄希望于通过战功来为自己在新王朝中博得先祖的地位。考虑到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世仇关系,他们也很难放下架子同北方人好好合作。当时的萨里伯爵--托马斯-爱德华,因不受英王待见而无法随军前往法国。结果却因祸得福的成为了留守英军的最高统帅。

约克王朝时代的老臣 托马斯-爱德华

最后,由于亨利加入的一个有罗马教廷参与的同盟,所以苏格兰人的进攻也饱受国际社会非议。时任教皇的利奥十世,甚至写信谴责詹姆斯的入侵行为。在国王依旧我行我素之后,苏格兰大主教班布里奇甚至宣布将他逐出教会。这就让詹姆斯四世对英国更加仇视,决心以大战来洗刷自己的心头之恨。

1513年8月18日,苏格兰军队开始陆续从首都爱丁堡开拔。沉重的攻城炮部队首先出发,其他野战炮则在第二天才开始行动。詹姆斯也在19日晚上率领主力离开都城。足足40000人的大军,朝着英格兰边境大举进发。10天后,第一座英格兰边境城堡被攻陷。留守在英格兰国内的凯瑟琳皇后,则下令将境内的所有苏格兰人财产没收。

弗洛登战役中的 英格兰(上)与苏格兰士兵(下)

决战弗洛登山

迅速集结起来的英格兰北部民团

在苏格兰人忙于围攻和缓慢行军时,英格兰方面的北方部队也迅速动员起来。由于没有其他援军的帮助,他们的人数仅在26000左右。除了有所增强的炮兵和边地骑兵外,主要都是使用长弓和戟作战的民兵。好在这些人在平日里就定期进行训练,所以在本土防御战时很容易被迅速集中。

志得意满的詹姆斯四世,并不认为会有多少英军能挡住自己的主力部队。当国内的大贵族安格斯提议他谨慎行事后,被国王下令送回国内。这也让一部苏格兰士兵跟随他的领主长官返回,削弱了詹姆斯的兵力优势。

弗洛登战役中的英格兰重步兵与长弓射手

英军一边的托马斯-霍华德其实比苏格兰人还要着急。因为英国的大部分资源都被送往海外,他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所需的军粮也不够充裕。如果在逼退敌人前就耗尽补给,就几乎没有任何胜算可言。因此,他下令全军向北迂回,直接包抄到苏格兰军队的后方。接着派人向詹姆斯四世递交了挑战书,要他来和自己决战。

9月9日,苏格兰人开始掉头向北行军。詹姆斯四世意识到自己的补给线被切断,决心立刻击垮英国对手。他选择了靠近弗洛登山的一处高地,展开自己剩下的30000大军。

数量较少的英军 主动迂回切单了对手的补给线

由于大部分人员都是步兵,所以被按地域划分为四个独立的分队。包括国王詹姆斯在内的所有贵族军官,都走下自己的乘马,站在队列的最前沿位置。他们自恃全套优质板甲的保护,所以并不担心英国人的弓箭射击。

大量护具有限或根本没有防护的平民士兵,则在他们身后构成了一个个硕大的密集枪阵。每个方阵之间还有使用猎弓的轻步兵在不断穿梭,分队两翼则是使用戟、战斧、剑盾等传统武器的突击轻步兵。一些高地轻步兵和炮兵被部署在全军最右侧位置,少量骑兵则在第二线组成预备队。

詹姆斯和大部分苏格兰贵族下马站在全军的最前面

战前,法国人是派来了数量不少的火枪手,但分摊到全军各分队就显得非常稀薄。因此火枪在弗洛登山的战斗中没有发挥多少作用。相反,传统的弓箭等冷兵器则依然是战场的主宰。

霍华德的英军则在较低位置列阵。他们特意选择了有沼泽和灌木丛掩护的崎岖地形部署,也将部队分为四个独立的分队。夹在中间的两个分队以使用戟和钩镰的重步兵为主,两侧的分队则以传统的长弓射手居多。炮兵被安排在阵线的最前方位置,而集中使用的边地骑兵在后方担任预备队。

弗洛登战役中的两家布阵

虽然苏格兰人处于高地,但他们的炮兵水准却及不上低地的英格兰敌人。他们发射的大部分炮弹都从英军的头顶飞过,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相反,英军的火炮则对高地上的苏格兰军队造成杀伤。詹姆斯四世于是下令所有人走下高地,各分队从左至右依次压向英军。

整个过程中,他们都遭到了英国弓箭手的连续射击。但得益于较好的盔甲保护,苏格兰人的方阵没有因巨大伤亡而出现混乱。一直到逐步接近对手位置时,才有人因长弓的火力而受伤倒下。英军的重步兵则在长枪方阵接近时,开始上前肉搏。

双方的重步兵打成一片

苏格兰的悲剧

溃散的苏格兰人遭到了英军的追杀

在这一天的厮杀中,苏格兰人损失了多达17000人的兵力。英军方面则只有1500人战死。巨大的交换比也凸显了两国在整体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虽然苏格兰人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当时欧陆最先进的作战方式,但却无法弥补自身的固有短板。除了国王身边的少量卫队外,大部分士兵其实还是以古老的封建制度为依托,进行非常有限的训练。尽管对面的英格兰民团也与之类似,但他们毕竟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形。不少人还是参加过玫瑰战争等冲突的老手,容易在混乱中寻找到战场的感觉。

正在搜刮敌军尸体的英格兰人

战后,包括詹姆斯四世在内的众多苏格兰贵族尸体,被人逐步从战场中寻找出来。他们的中世纪作战习惯,使得自己容易在败仗中承受最大比例的伤亡。英军士兵兴奋的拿走战死者的武器、盔甲、财物甚至是衣服。追击部队则将苏格兰的大炮全部缴获,为自己狠赚一笔。

远在法国前线的亨利八世,在不久之后就收到了来自国内的详细战报。同时抵达的还有詹姆斯四世的那件带血外套,以及被人从他手上扒下来的部分盔甲。英王在高兴之余,也继续着对法国城市的围攻。

苏格兰人输掉了他们积蓄了几十年的国力

此战也不仅是英国人防御本土的大胜,更在很大程度上将苏格兰恢复不久的国力也一举消耗完毕。随着詹姆斯四世的阵亡,他的陆军精华也被歼灭大半。海军带着从爱尔兰沿海搜刮的战利品返航,却发现自己的成果根本无法抵消陆军大败所造成的损失。稍后,他们的战舰就将因维护费用高昂而被放弃或出售。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苏格兰都会失去大规模南下的能力。英军则可以定期挥师北上,主动攻略对手的本土。这种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强弱对比,都在1513年的弗洛登山打下了基调。

苏格兰历史的斯图亚特

斯图亚特王朝: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无子嗣。其父罗伯特·布鲁斯的外孙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称罗伯特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各任君主在位期间试图巩固王权,削弱过去百余年间经常掌握朝政摄政贵族的权利。不过最主要的是这个王朝奠定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室家族,之后几代君主都是父子直系传承,基本改变了苏格兰之前数百年继位混乱的局面。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初,经历了数百年外国侵略后的苏格兰在各方面都有巨大发展。苏格兰从丹麦王国获得了奥克尼和设德兰群岛的主权,最终确立了迄今为止的疆界。文化教育上,苏格兰建立了四所古大学,在数量上一度超越了英格兰。和英格兰的关系也很微妙,双方虽然心存敌意,但是出于利益又不得不互相约束,更加在王室和贵族间通过婚姻加强联系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联姻是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第一代国王亨利七世之女,此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后裔也同时有都铎王朝的血统。1513年,詹姆斯四世为了遵守两百多年前与法国建立的“老同盟”,同意入侵英格兰北方,帮助法国在欧洲大陆与英格兰的战事。苏格兰军队在英格兰境内遭遇惨败,全军覆灭,詹姆斯四世丧生,其子詹姆斯五世继位,年仅1岁。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又落入摄政大臣之手。玛丽一世:玛丽一世詹姆斯五世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亲和法国与英格兰为敌,他先后两任妻子都是法国王亲贵族。但是虽然有几个私生子,詹姆斯五世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却是在他临终前几天出生的女儿玛丽。詹姆斯五世在病中听到王后生的是个女儿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因女孩而来,由女孩而去。”指斯图亚特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却也要由他的独女而送给他人。1542年,出世六天的玛丽一世继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决心让自己的幼子将来迎娶玛丽一世,从而名正言顺的获得苏格兰王位。但是玛丽一世的母亲却在其年幼之时就将她送回自己的故乡法国抚养。1558年,15岁的玛丽一世嫁给了法国当时的王太子。一年后,他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登基,玛丽一世同时成为法国王后。但是次年,弗朗索瓦二世便去世。苏格兰与法国之间两百五十多年的“老同盟”关系也基本到此结束。1561年,18岁寡居的玛丽一世回到苏格兰开始履行女王的权责。由于玛丽一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刚刚即位为英格兰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视她为重大威胁。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权信奉新教,而英格兰国内有大量天主教的支持者。同时玛丽一世由于其祖母的关系,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有继承都铎王朝王位的资格。伊丽莎白一世多次想为玛丽一世指定一个合适的丈夫缓解这种危机,但是都被玛丽一世拒绝。1565年,玛丽一世与同属斯图亚特王族的堂弟结婚,并很快生下一子,即将来的詹姆斯六世。玛丽一世在不久后的内乱中被苏格兰贵族推翻,几次试图复辟无果后,她不得以逃亡到英格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惧怕玛丽一世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和她对自己王位的继承资格,将其拘禁了18年多。1587年,玛丽一世最终被处决。但是由于“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后,玛丽一世的长子、已经继位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也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一继承人选。玛丽一世在被囚禁期间曾穿的衣服上写着:“我的末日正是我的开始”,指她的儿子终将继承英格兰王位。与英格兰王国的合并: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指定继承人正是苏格兰在位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从此形成共主联邦(UnionofCrown),虽然仍然是两个独立国家,但是元首和最高权力的掌控却是同一个人。不过当时还没有联合王国的形式或者名称。1625年,詹姆斯六世之子查理一世继位。不过英格兰要求政体改革的愿望已经很强烈,不久之后英国内战爆发,苏格兰各势力也积极参与其中。查理一世成为苏格兰各代君主中唯一一个被处决的国王。主条目:英国内战  主条目: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继承曾经出现再度分化的可能。为了从此确立两个地区的关系,君主立宪制下的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的议会达成协议,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两个国家去除独立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两国公民享有共同国籍,商贸自由流通。这次合并在苏格兰争议极大,所以能最终实现的主要推动力是英格兰当时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苏格兰王国从此消失,但已经是大不列颠群岛至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

苏格兰历史的独立战争

第一次独立战争: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尤其在意对于苏格兰的直接和间接控制,通过不同手段削减苏格兰王权和其影响力。1295年,苏格兰国王与法国签订了盟约,史称“老同盟”(AuldAlliance)。爱德华一世于次年起兵进攻苏格兰,推翻了当时的国王,并将苏格兰国王加冕时必须的命运之石夺走,送回西敏寺。但是此后苏格兰著名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聚集民众,在斯特灵桥击败了英格兰大军。1298年,爱德华一世亲征,最终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苏格兰几乎成为英格兰王国领土的一部分。1307年,爱德华一世去世。苏格兰贵族和原王位继承人之一的罗伯特·布鲁斯加大了反抗独立运动的力度,并被地方势力认可为苏格兰的新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大败英格兰军队,取得实际上的独立。1320年,苏格兰的地位获得罗马教皇的认可。1328年,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签订协约,承认苏格兰是独立国家,并许诺妹妹与罗伯特·布鲁斯的四岁的幼子大卫联姻。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第二次独立战争:1329年,仅过了一年,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其子大卫二世继位,年仅5岁。英格兰又以继承权纠纷为由,支持试图夺取王权的傀儡人物爱德华·巴里奥,于1332年再次进攻苏格兰,开始第二次独立战争。英格兰军队攻占领苏格兰许多城镇,并将其中的八个郡通过新拥立的傀儡国王的名义正式转让给英格兰。1334年,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与12岁的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女)到法国避难。苏格兰又一次处在被彻底征服的边缘。然而,苏格兰当地贵族始终没有放弃抵抗。1337年,英格兰与法国长期的纷争终于升级为战争。爱德华三世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军队,对于苏格兰的控制逐渐减弱。1341年,17岁的大卫二世返回苏格兰,正式领导独立战争,国内士气大振,兼之与法国同盟,取得了不小成绩。1346年,大卫二世率大军入侵英格兰北部,在英格兰后方声援法国的行动。不过苏格兰军队此次在内维尔十字之战中遭遇惨败,大卫二世被俘虏后押送到英格兰关押。但是英格兰也无力再大举入侵苏格兰,其拥立的傀儡王巴里奥不久宣布放弃继承王位的要求,回到英格兰隐居。1357年,双方签订和约,大卫二世被释放回到苏格兰,但是苏格兰必须向英格兰支付高额赎金,分期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