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为什么德国二战时不攻打瑞士)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5-02 06:29:34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德国二战时不攻打瑞士

虽然法国沦陷后瑞士便成为被轴心国包围的一座孤岛,但是除了少数狂热宣传外,德国人从未认真考虑过入侵瑞士。他们知道任何入侵都只能导致瑞士人的顽强抵抗,通往意大利的战略通道——辛普朗隧道和圣哥达隧道会被炸掉,瑞士的经济和金融也会被全部摧毁。但是以上都是次要的考虑,德国不入侵瑞士的主要原因是瑞士本身既不出产原料,除了少量奶酪外也无剩余食品可供出口,一个破坏无遗的瑞士将是负担而非收获,这就是“瑞士人以善战换取安全”的神话源头。使瑞士免遭入侵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早在30年代中期,纳粹高官(尤以戈林为甚)便通过瑞士的银行来藏匿他们侵吞的财产,入侵瑞士只能使这些偷来的钱暴露在多疑的纳粹审计官员鼻子底下。墨索里尼这个老小丑倒是在1940年考虑过入侵瑞士、南斯拉夫或希腊,来显摆一下他的法西斯威风。他后来选了看上去最弱小的希腊为受害者,结果还是被揍得很惨,只得再一次厚着脸皮爬到德国盟友那里求援。 瑞士不像西班牙或土耳其那样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或战略资源。它的煤炭严重依赖进口,一旦法国沦陷,瑞士冬季用煤就只能靠德国。纳粹向瑞士买煤还有另一个目的:从德国运去的煤炭以记账方式结算,货款直接存入瑞士银行的德国户头。这将为德国攒下大量宝贵的外汇。此外,瑞士和德国的贸易范围还包括轴承、柴油机、工作母机、火车头、钟表、无线电设备,甚至武器和军火。其中最关键的两项出口是电力和铝。

二战德国闪电战席卷欧洲,唯独没有攻占瑞士,这是为何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在欧洲肆虐横行,他先后攻占波兰,法国,瑞典,挪威,可是与德国接壤的小国瑞士却没有遭受到德国的进攻。弱小又无助的瑞士本是德国战车下的一只螳螂,但他是靠什么躲过了德国的碾压呢?

二战时期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国的态度,不参与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双方的战斗,可是在这个全球大乱的时期,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生生存下去,瑞士明面上对外宣称自己是中立国,可是私下里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往来。当时的瑞士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富裕国家,为了避免被德国侵略,在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对德国出钱出力出物资,暗地里帮助德国进行纳粹活动。二战期间与其说瑞士是个中立国,不如说他其实就是德国的附属国。因为对德国进行不少经济援助,所以当德国的闪电战席卷欧洲的时候,才唯独留下了瑞士。

当然金钱买不来友谊,若德国真的要进攻瑞士,那是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瑞士也是时刻做着抵御仅略的准备。虽然瑞士只有300万人口,可是瑞士全民皆兵上下一心,战争真的发动瑞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50万军队参战,这种全民护国的壮举让德国看到,瑞士不是一个软柿子,而是一个硬骨头。所以德国也没有对瑞士发动战争。

瑞士在二战期间能够很好的给予德国经济支持,并且又不容易被德国拿下,对于德国来说保留瑞士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瑞士避免了被战争的蹂躏。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打邻国瑞士

德国军队之所以不打瑞士主要是三个原因。瑞士当时综合国力也比较强并且当时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立国。在不影响德国利益的前提之下,如果德国在攻打瑞士的话纯粹是为自己增添麻烦。第1个原因就是瑞士是中立国,德国没有必要为自己增加敌人。瑞士在独立之前,其实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部分。当时德国也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部分,所以瑞士跟德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再加上瑞士人都是比较老实的,没有什么野心。在1815年的时候,维也纳会议恢复了瑞士的独立同时这些欧洲国家也承认了瑞士其实是一个中立国。当时瑞士其实并没有阻碍到德国获取利益,所以德国也不想为自己再次树立一个敌人。第2个原因就是瑞士的军事实力要比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强。其实在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本来德国也是想要攻打瑞士的,但是由于东线战场的战局发生了变化,所以德国并没有攻打瑞士的最好时机。瑞士在战争爆发的前夕,早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由于本身瑞士的军事实力就比较强,所以德国如果想要打瑞士的话,那么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在1940年的时候,瑞士军队就曾击落十几家德国的战斗机。当时瑞士军队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向德国军队示威。第3个原因就是瑞士是真正的独立,它从不帮助当时的盟国军队。要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瑞士曾击落了德国的战斗机的同时,也打下过100多架盟军的战斗机。所以当德国知道瑞士不但攻打自己还攻打他的盟友的时候也彻底对瑞士放了心,因为瑞士当时做到了真正的中立。

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希特勒为什么不打“永久中立国”瑞士?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下面是相关资料  瑞士是一个人口704万(二战期间为400多万),土地面积41284平方千米的中欧小国。但是在二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仍然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道:“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  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小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限制法国,反法同盟通过了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声明,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瑞士的中立和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的出版物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也都是德国人。因此,它们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瑞士人口中64%属于德意志民族)。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与这种反动的种族主义鼓噪相呼应,在瑞士德语区出现了亲纳粹社团,其中以“国民阵线”以及“瑞士国社党人”两个极右组织势力较强。得到希特勒政权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对瑞士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威胁着瑞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外,德国还威胁要切断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当二战已经迫在眉睫时,瑞士议会于1939年8月30日通过决议,重申它将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ZF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ZF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ZF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ZF)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ZF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洪建军:《瑞士从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2002年8月5日第2版   孟淑贤:《各国概况.中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此数据为1994年数据。   洪建军:《瑞士从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2002年8月5日第2版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季泰:《纪念二战胜利瑞士银行尴尬》,《文摘报》1238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13日《人民政协报》   刘琅珂:《保密制度也保了“黑钱”》《环球时报》 (2002年05月27日第11版)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二战时瑞士手中掌握大量财富,为何德国没有攻占它

当时的瑞士所处的地位都是比较特殊的,所以说德国根本没有理由去攻打瑞士,我们都知道在二战的时候战乱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作为手中最有钱的都瑞士却安然无恙,那是因为瑞士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许多国家都是想要这个地方,但是几个超级大国都想要,所以说大国之间制定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论如何都不要动瑞士,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即使是有能力但是也不敢去打瑞士,我们都知道瑞士银行的存在,瑞士银行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瑞士都是一个宝贝。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不会让别人去动瑞士的,因为你想要动瑞士那你就要掂量一下瑞士背后的势力,毕竟瑞士银行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是敢打瑞士的主意那就会对瑞士银行造成损失,这样的损失是别人不想要看到的,所以说德国有那么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易地去碰瑞士,要不然面对的就是好多超级大国的围攻。

再加上瑞士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正好处在别的超级大国的包围下,那么即使是想要对瑞士发动战争那也要问问周围的国家愿不愿意了,人家不愿意你还敢大人家,所以说瑞士被这样的保镖保护着,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放一万个心都不会被德国攻占的,德国还没碰到瑞士的时候就已经完蛋了。

所以说瑞士的特殊地位导致了德国没有任何理由去攻占,这样德国也就根本没有办法对瑞士动心思了。

二战时德国包围了富有的瑞士为什么却围而不打

说到瑞士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瑞士手表、瑞士军刀、瑞士银行还是奶酪?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说到这里想必各位观众老爷都知道了今天我们聊的话题跟瑞士有关!

位于瑞士的红十字会总部

瑞士是一个处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立国,这个中立并不代表着瑞士就不参与国际上的任何事务,反而国际上很多的国际性的组织都在瑞士这个国家!当然不仅仅是这些,瑞士的银行也因为这个著名中立国的原因有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资金数额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

二战时期的瑞士银行

在二战的时候,因为当时除了瑞士以外的欧洲国家大部分都已经被德国武装占领,而被攻战国家的资本家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于是都将自己的钱存进了瑞士银行!而这时的瑞士那可谓是一个“肥羔羊”!但是德国不管多么的缺钱都始终没有对瑞士动手,这其中有又什么奥秘呢?

相信各位观众老爷就会说这因为瑞士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中曾争取过一个永久中立国的地位,所以才免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1815年维也纳会议

我们先解释一下瑞士的这个中立国的身份!这个永久中立国身份的由来是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欧洲各国连绵不断的战争,各国的富豪为了将自己的钱处于一种稳定的局面,于是将这些钱转移到了瑞士这样与世无争的小国家,而这些资金在这些国家是越积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叫做“私人银行”的业务!

而资本主义家也知道如果想要自己的钱足够的安全,那么瑞士这个国家也必须达到绝对的安全,所以瑞士这个国家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很顺利的就成为了永久中立国的身份,变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二战时检阅的士兵

但是在二战时期的德国真的会因为瑞士是国际公认的中立国,就对其不进行进攻了吗?这可是一个大肥羊油水很多,德国是如何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的呢?

二战珍珠港战役

其实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和美国还是有着贸易经济往来的,当时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着不少的美国公司!而英国在海上直封锁了德国在外贸易,所以瑞士这个国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直到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德美两国才终止贸易!所以在二战初期,瑞士这个国家对德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严阵以待的士兵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瑞士虽然是一个中立国,但是并不代表着人家没有武装力量!瑞士这个国家还是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的,在二战时期瑞士为了以防万一,所以严阵以待的士兵就高达了八十多万!而且瑞士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瑞士的士兵借助这优越的地理,完全可以和德国打上一仗!

就算瑞士会败给德国,但是德国也肯定得脱层皮,而且还会让接下来的战争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保留瑞士始终比占领瑞士更加的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一只“大肥羊”德国可以不为所动的原因!

二战的时候,德国为什么不攻打瑞士,仅仅是因为中立国吗

不是不打,是因为首先瑞士有当时欧洲最大的金矿和铁矿,很大程度上是瑞士为了自保为希特勒大量提供黄金和钢铁,可以说当时的瑞士为第三帝国提供了大量军费和战争所需的钢铁,所以就希特勒而言有这么好一个所谓的中立国为自己提供帮助何必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