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体育史上都有什么你知道的乌龙搞笑的操作
乌龙时时有,那些年,体育界那些离奇事件。
2020年2月1日晚,英超第25轮的一场比赛,在第58分钟,谢菲尔德联获得角球机会,球开出后,水晶宫门将瓜伊塔迅速跃起,然后将球稳稳抱住。然而,令人目瞪口呆的奇异事件发生了,瓜伊塔完全没觉察到自己下落过程中正在朝球门内移动,当他落地站稳后,竟然是抱着球进了自己的球门!这注定成为瓜伊塔职业生涯最“不可思议”的进球,也是水晶宫完全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
“乌龙”是广东话,在粤语地区将搞错了、误会了,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的事件口头表达为“摆乌龙”。在足球比赛中,己方队员将球误打入自家球门,会被球迷大骂“乌龙球”。历年来,体育界有过大大小小的乌龙事件,有的着实搞笑,有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各国代表团入场式上,按照惯例会绕场一周后会被引导到场地中央,但日本代表团直接被引导员引导出体育场,然后,出去了就再也进不来,当全世界的代表团都在看着菊花台点火时,整个日本代表团,都在场外。有趣的是,如果不是一周后从网友的博客爆出此事件,日本代表团以及媒体竟然没有提出,事后网友的评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当全世界的代表团都在看着圣火点燃的时候,整个日本代表团都在场外思考人生"。
2013年在英国桑德兰开展的“北部马拉松”,报名参赛的人数多达5000人。然而,不知道是主办方疏漏还是怎么嘀,跑在队列第二、第三位的选手跑到中途却选错路,导致跟在他俩身后的参赛者也都跑错了。最终,除一直跑在首位的选手外,其余全部参赛者都因少跑了264米路程而失去比赛资格。
更雷人的还有,2014年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马拉松赛,由于领航车的失误,其中三位领跑选手跑错了路,跑过四公里后,才收到组委会的通知,最后选手不得不放弃比赛,甚至需要向观众借钱买票坐公车才到达了比赛终点。篮球比赛6:5,打出地球人不知道的新赛制。08年的最后一天,NBA赛场上,在裁判克拉汗、莫特、扎巴,以及全场工作人员的注视下,竟然在“世界篮球顶级殿堂”上演了罕见的6打5,客场作战的开拓者“黑”翻了卫冕冠军凯尔特人。就连黑曼巴的湖人巨星科比也有过进乌龙球的奇异事件,与快船队的同城德比比赛中,科比在一次阻断快船队传球的过程中,球碰到了科比的手臂后居然入篮,快船队因此得2分。
还有2019年世预赛中,带伤上阵的张琳芃踢入一粒乌龙,直接导致中国队“客场”败北,国足以1比2不敌叙利亚。
为什么在荷尔蒙爆棚的体育运动赛事中会出现诸多乌龙事件?至今没有太多的可信的说法,然而,对于乌龙事件的猪脚们,也是一头雾水,也只能叹一句,防不胜防。
NBA球星的乌龙球
2005年12月1日,火箭与老鹰的比赛,姚明很有气势得扣进了自己在美国赛场上的第一个乌龙球。当时下半场比赛刚刚开始,韦斯利将球抛给了站在低位的姚明,姚明一个虚晃将防守他的帕楚利亚骗过,转身、起跳、灌篮成功,姚明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用时仅为3.2秒。姚明灌篮成功后,丰田中心大屏幕上火箭的分数也由52变成了54。然而,裁判吹停了比赛,裁判们围成了一个圈在商量着什么。原来,他们忘记了换边。而此时,姚明进的篮网应该是本方的篮筐。这一插曲在4分钟后终于有了结果,裁判的最终裁决结果是:姚明的得分无效。这也是一个乌龙不算分的奇例。姚明完全不需要为乌龙自责,因为搞笑话的是裁判,姚明大可叉着腰,欣赏这一奇景。“乌龙球”又名“杀人球”,最早源于英语的“OWN GOAL”一词,意为“自进本方球门的球”,后来香港球迷根据这个单词的发音,将其称为“乌龙球”。“自摆乌龙”是乌龙球的成语说法,它源于广东的一个民间传说:久旱之时,人们祈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摆乌龙”引用到足球赛场上,指本方球员误打误撞,将球弄入自家大门,不仅不得分,反而失分,这与民间传说的主旨十分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