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人制足球点球大战规则

七人制足球点球大战规则(残奥会五人制足球队和 七人制足球队有什么区别)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5-22 06:34:10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残奥会五人制足球队和 七人制足球队有什么区别

残奥会5人制(盲人)足球专为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设立。2004年雅典残奥会将有六支代表队参加,从9月19日至27日为期9天,在奥林匹克曲棍球中心场地进行。中国未组队参加此项比赛。 功能分级: 5人制(盲人)足球运动员,根据其视力伤残 程度被分为B1、B2、B3三个级别,上场的5人中4人属于B1级,而守门员为B2级或B3级运动员,也可以是健全运动员。 比赛方式: 每队由5名场上队员和5名替补队员组成,其中包括守门员和替补守门员各1名。比赛分上下半场共5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在半决赛或决赛中,如果50分钟比赛决不出胜负,需进行10分钟的加时赛,还未决出胜负,则进行点球决胜。 场地装备: 盲人5人制足球使用无遮盖场地,长32-42米,宽18-22米,硬质地面;球场的边界是1-1.2米高的围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比赛节奏和引导场上队员确定方位。赛场的中圈直径6米, 球门高3米宽2米,守门员区域长5米宽2米,有两个罚球点分别距球门6米和9米。比赛使用周长60-62厘米,重410克-430克,内部装有发声系统的皮球。场上队员(除守门员)必须配戴中间衬有吸水布料的眼罩和头罩。 部分特殊规定: 1、 一场比赛中,某个队员个人犯规累计达到5次,将被罚下由替补队员替换比赛。2、 守门员离开自己区域将被判犯规,而且守门员不允许参加罚点球。3、 某队在半场比赛内犯规次数不超过3次时,对所判罚的任意球,可以排人墙防守;从第四次开始,由对方队在9米线处罚直接任意球,不允许排人墙防守。4、 每支球队都有一名引导员在对方半场的后三分之一处以语言协助本队进攻,守门员也是本队的防守引导员。5、盲人足球的比赛规则中没有越位。 项目介绍—7人制(脑瘫)足球:残奥会7人制(脑瘫)足球专为脑瘫运动员设置,1984年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雅典残奥会将有来自新西兰、阿根廷、美国、巴西等国家的8支男队96名运动员参加此项目的角逐,从9月18至28日为期11天,在奥林匹克曲棍球中心的1号场地进行。中国未组队参加此项目比赛。  功能分级:  7人制(脑瘫)足球运动员,其残疾程度应是CP5-CP8级别的残疾运动员。 CP5为对称或不对称的中度双下肢瘫,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较轻;CP6为以运动功能失调为主的脑瘫运动员所设,往往是以上肢控制力受影响为主,双下肢功能一般较好;CP7为能独立步行的偏瘫运动员;CP8为功能障碍小的偏瘫和双肢瘫,或轻微的手足徐动。  比赛方式:  各队包括守门员在内共7个人在场上比赛,每队有3名替补。比赛分上下半场共60分钟,中场间歇15分钟。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如果比赛在60分钟内决不出胜负,就要进行加时赛,用国际足联的金球制胜法,如果还决不出胜负,进行点球大战。  比赛场地:  脑瘫7人制足球的标准场地是长75米,宽55米的草坪,比赛的中圈半径7米,球门长5米,高2米,点球点距球门9.2米。  部分特殊规定:  脑瘫7人制足球比赛规则,除与国际足联颁布的7人制足球规则一致外,其特殊部分尚有:  1、 脑瘫7人制足球没有越位。  2、 脑瘫7人制足球运动员可以将球回传守门员。  3、 脑瘫7人制足球运动员因伤残程度可以单手掷界外球。  4、 每队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名CP5或CP6级别的运动员上场,否则该队只可以有六名运动员参加。  5、 不能同时有3名CP8级的运动员上场比赛。

点球大战中的大七和小七是什么意思

大七小七是足彩术语。

是按照两个球队总进球的数目,但只包括前5轮。

如果5轮未分胜负,后加的不算。

比如前5轮双方4-2,就是小7。

前5轮双方5-4,就是大7。

点球大战开始前双方提交罚点球的队员名单和出场顺序。同时双方通过猜硬币的方式决定由哪一方先罚。比赛开始后,双方按照名单顺序轮流罚球,共罚5轮,总进球数多的队伍获胜。

扩展资料:

1、比赛前双方会提交罚球名单,按照名单顺序进行,前5轮是比较总进球数,5轮之后将继续按照名单顺序进行,但变为1球决胜制,即一旦一方罚进点球而另一方罚失,那么罚进点球的一方就胜利,不必再进行接下来的。

2、11轮之后仍按照名单进行轮回,就是从名单第一个重新开始进行,仍是1球决胜制。

3、人数多的一方需派出和人数少的一方相同的人数进行罚球,即假如一方因被罚下一人只有10人,那么人数多的一方只能上10人进行点球大战,但其中必须包含一名守门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球

足球7人制裁判法与11人制有何区别

7人制尺度应该紧一点,以及动作幅度小于普通的比赛,每方有5个替补,允许替换3个人,点球3个决胜,比赛时间一般为60分钟 上下各30分钟 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7人大多是业余比赛,规则应结合自身情况条件做一些调整

点球大战是怎么计算比分的

大七是按照两个球队总进球的数目,但只包括前5轮,如果5轮未分胜负,后加的不算。

除了犯规会判罚点球外,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多数世界级、洲级足球赛事都引入了“点球大战”。即在90分常规比赛和30分钟加时赛都结束后,通过一轮一轮互射点球的方式决出胜负。

为了让后罚球的一方不一直处在“罚丢就被淘汰”的阴影中,2017年曾尝试新的罚点顺序,即一方先罚一球,另一方连罚两球,一方再罚两球,使点球大战更加公平。不过,目前这种方法还没得到大范围使用。

扩展资料:

点球大战程序

比赛前双方会提交罚球名单,按照名单顺序进行,前5轮是比较总进球数,5轮之后将继续按照名单顺序进行,但变为1球决胜制,即一旦一方罚进点球而另一方罚失,那么罚进点球的一方就胜利,不必再进行接下来的。

11轮之后仍按照名单进行轮回,就是从名单第一个重新开始进行,仍是1球决胜制。

人数多的一方需派出和人数少的一方相同的人数进行罚球,即假如一方因被罚下一人只有10人,那么人数多的一方只能上10人进行点球大战,但其中必须包含一名守门员。

足球比赛中点球决战谁会赢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名字。从自身角度来聊聊吧,嗯,专业比赛肯定是没踢过,只有机会踢一些业余比赛,作为门将。每年在外比赛碰到点球大战不算多,这么多年下来毛估估也就30来场,我指有赛事组织且裁判等配套人员齐全的赛事活动。点球大战和比赛中被判罚点球,看起来都是点球,其实差很多。作为门将其实自己没啥压力,主要还是讨论对面主罚球员的压力。从比赛经验看,赛中罚点球,时间越靠前,对方罚球手压力就越小,毕竟有容错的时间,所以往往罚球手会比较冷静。但到了点球大战,我们业余赛七人制或者八人制,踢满大概是80分钟,然后点球赛制先踢三轮,你如果作为门将,就会明显感觉到对手身上的“气”弱了很多。我总结下来应该就是三方面因素吧:一方面心理压力和赛中罚点球相比大很多二来体力消耗放在那里三是大家点球训练毕竟是训练中占比特别小的一部分,所以点球技术基本也就那样了而后两点又会直接影响到第一条也就是心理压力的大小,这个时候,敢自己站出来主罚的都是条汉子了。心理压力大,一是影响自己动作准确性,二是影响自己罚球选择。第一条大家都理解,不用多说。至于第二条,简单来讲我想大家都知道点球大战射上角门将特别难守,但也容易失误(打飞),所以很多时候选择就会比较保守,选择中低球路射门并以骗过门将判断和扑救方向为主要手段,这就给了门将很大的博弈空间,提高了门将扑救成功的概率。所以总的来说,罚球手心理压力确实大。不信你问问2000年的荷兰队(doge)

国际足联关于点球大战更换门将的规则

在点球大战时,若要更换门将只需通知裁判员即可,在征得裁判员的同意并且停止比赛的时候可以更换门将。原则上是可以更换己方的任意一名球员为门将的。点球大战是指足球比赛中,在比赛必须决出胜负的前提下(例如世界杯的16强淘汰赛),双方在经过上下半场共计90分钟外加全场30分钟的加时赛的激战后,仍未决出胜负的情况下,采取的以互射点球决定胜负的残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