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哈布斯堡王朝】的意思是什么【哈布斯堡王朝】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从来没有一个帝国(除了欧洲)呢
- 奥匈帝国的诞生:奥地利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
- 哈布斯堡家族是怎么取代西班牙本土的王朝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的
- 什么是哈布斯堡王朝
- 哈布斯堡王朝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发生过呢
- 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
- 作为欧洲历史上统治疆域最广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有多大
【哈布斯堡王朝】的意思是什么【哈布斯堡王朝】是什么意思
【哈布斯堡王朝】的意思是什么?【哈布斯堡王朝】是什么意思?
【哈布斯堡王朝】的意思是: 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哈布斯堡王朝」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哈布斯堡王朝是什么意思
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
★「哈布斯堡王朝」在《汉语辞海》的解释用哈布斯堡王朝造句
1.哈布斯堡王朝2.瑞士联邦在1386年通过他们的胜利避免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什么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从来没有一个帝国(除了欧洲)呢
我认为这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处理其帝国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哈布斯堡帝国不仅包括奥裔德国人,还包括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塞族人、波斯尼亚穆斯林、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和鲁塞尼人,可能还有一两个我没注意到的人。
这并不是一个问题,直到这些民族开始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意大利统一,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在19世纪获得独立。他们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同胞们自然把这些新国家视为自己的家园。此外,这些新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独立,如希腊和保加利亚,甚至激发了哈布斯堡王国其他没有自己国家的人民的民族运动。在匈牙利人的情况下,这是如此强烈,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提升他们与德国人平等。
由于处理这些问题的种种问题,奥匈帝国无法在1884-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宣布海外殖民地的归属,当时欧洲列强瓜分了非洲大陆,并将其他领土划分为殖民地。他们派了一个代表团去参加会议,但没有要求分享战利品。
另一个原因是,像德国人一样,哈布斯堡家族认为欧洲的领土比海外殖民地更有价值和效用。德国在柏林会议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尽管俾斯麦也质疑这些措施的价值。哈布斯堡王朝更感兴趣的是通过强迫独立的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加入帝国来解决一些民族问题,这是奥匈帝国在一战中的一个战争目标。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主要的殖民国家,需要有强大的海军来保持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哈布斯堡家族从未有过这种情况。英国有一个,法国也有,德国也有。日本在建立殖民帝国的同时,也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身上,当时美国对关岛、菲律宾、波多黎各、夏威夷和半个萨摩亚都拥有主权。奥匈帝国的海军除了保卫亚得里亚海沿岸外,从未有过其他用途;1914年战争即将爆发时,他们的舰队中只有四艘现代战舰。
这只涵盖了19世纪的“新殖民主义”时代。在第一波的殖民主义,涉及远东和新世界在15到17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投入他们所有的资源控股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然后花了18世纪开车回去夺回失去的领土就在苏莱曼的日子的。
哈布斯堡王朝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它的国家优先事项,总是阻止了任何海外帝国的梦想。
奥匈帝国的诞生:奥地利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
东法兰克王国经过一系列扩张,于公元96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是一个联邦性质的帝国,最初是由拥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统治。其疆域鼎盛之时,包括了今德国、奥地利、捷克、丹麦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义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领土。
在德语中,奥地利意为「东部边区」,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国巴伐利亚、斯提里亚东部的边疆领土。
11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间,对帝国内部的大国进行了拆解,其中对巴伐利亚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权方案,奥地利由边区提升为公国,正式建国。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开始统治奥地利,并在不久后被选举成为帝国皇帝,其后二百年,奥地利逐步吞并了斯提里亚,蒂罗尔等地,使国土面积加重了三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邦国。
哈布斯堡家族是怎么取代西班牙本土的王朝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的
简单来讲只有两个字:联姻。不过往深层次追究,这个涉及到西班牙本土的王室家族的盛衰、权力的争斗以及欧洲几个王室家族之间的争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16-1700年)是指西班牙在1506年至1700年间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时期,在西班牙当地又称为奥地利王朝(Casa de Austria),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亲缘关系也很近。
除了统治西班牙及其广大的殖民地之外,还同时统治西属尼德兰与意大利部分公国。在1580-1640年期间这个王朝还统治了葡萄牙。1700年卡洛斯二世逝世后因为没有继承人,改由法国的波旁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
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安一世在1496年为自己的儿子菲利普,也被称作美男子腓力迎娶了出自西班牙王室的公主,疯女胡安娜。胡安娜在当时可以说是欧洲各个王室都想要娶进门的绝佳配偶。倒不是因为长相上面有多么的出挑,大家看中的主要还是来自于家族的权势。
因为胡安娜的父母就是统一了西班牙本土并且成功收复失地将摩尔人赶出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和费迪南国王。这夫妻俩一方面因为与天主教会牢固的关系在当时获得了教廷的支持,更因为1492年他们派出去的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此外,马克西米安一世的女儿则是嫁给了胡安娜的弟弟。
西班牙王室在开疆扩土上建立了功勋,但是子嗣虽多却都各自不幸。大女儿嫁给了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后来被离婚,二女儿则是嫁给了葡萄牙的王子,胡安娜嫁的算是比较好的。儿子则是英年早逝。在这种状况下,伊莎贝拉去世后,1516年菲利普和胡安娜的儿子也就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继承了王位,在西班牙开创了哈布斯堡王朝。1520年的时候,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等不过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只传了4代,后面的子嗣在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育上都有一些问题。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哈布斯堡家族被波旁家族所取代。
什么是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亦称奥地利家族。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438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奥地利大公(1453年~1804年)、奥地利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619年8月、1620年11月~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公爵。哈布斯堡王朝后期繁衍甚广,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 Carlos I,即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后分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后被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2个分支。起源哈布斯堡家族,身世显赫,公元六世纪的祖先为法国阿尔萨斯公爵,后来扩张至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名为哈布斯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流域。奥匈帝国皇室徽章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与施蒂利希公国,即分封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与鲁道夫,自此奥地利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长达600余年。鲁道夫一世1291年逝世后,拿骚家族的阿道夫被选举为国王,但因其与英国结盟很快遭到厌弃,鲁道夫一世之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被选为对立国王,并在1298年击败阿道夫,正式登基。130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被自己的侄子士瓦本的约翰杀害,自此后虽然阿尔布雷希特的次子腓特烈三世曾被选举为对立国王,并与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四世共治,然而其后的100年间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开始退缩到以奥地利为主的家族领地,并把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陆续划入治下。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正式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
哈布斯堡王朝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发生过呢
哈布斯堡王朝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发生过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故事。
许多人都听过神圣罗马帝国这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但是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被灭亡的。神圣罗马帝国是被哈布斯王朝所统一了。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有以下的历史作为支撑,在公元六世纪的时候,欧洲历史上有一个特别强大,而且统治区域很广泛,势力特别让人害怕的王室,被人们称为奥地利王室,自从15世纪以来奥地利王室就慢慢地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且一步步把它变成名存实覆的一个帝国。所以哈布斯堡王朝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变成了西欧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
哈布斯堡王朝控制过许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多达六个,最为著名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它也是一步步地暴露出了它的野心,以前它只控制一小块区域,仅只在那一小块区域上横行霸道,但慢慢的他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大半个世纪的欧洲,想要控制整个欧洲,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方法去控制的呢?传说哈布斯堡王朝控制方法与古代的皇帝是较为相似的,他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与其他地方结亲和繁衍。
通过结成婚姻与繁衍后代这两个手段,他成为了比较庞大的一个势力,而当时这两个手段也成为了西欧近现代最重要的一个统治其他势力的办法。直到20世纪。哈布斯堡家庭也开始变成了仅有一丝力量的强弩之攻,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掌握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且用这个帝国作为主要的角色,参与到了一场重要的世界大战之中。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
鲁道夫一世(Rudolf I) 1271-1293 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个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的上台得到了教皇格里戈立(Pope Gregory X)的支持,因为教皇需要一个强大的北方盟友帮助他弹压意大利的查尔斯一世(Charles I)。然而对于鲁道夫一世的继位,在欧洲各国都引起了不满,指责这次皇帝选举并不公正。波西米亚国王阿托卡二世(Ottocar II),成为了反对派的首领,并开始发兵对抗鲁道夫一世。最终,在1278年,鲁道夫一世在玛撤费尔得(Marchfeld)战役大败了阿托卡二世,并同时进占了今天的奥地利地区,这里也就成为了日后哈布斯堡的家族核心所在。 艾伯特一世(Albert I)1298-1308 在父亲鲁道夫一世去世后,继承了其在奥地利的土地。但是此时的德意志选侯们并不愿意看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了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产。他们于是选卢森堡公爵拿骚的鲁道夫(Adolf of Nassau)为皇帝。迫于实力的现实,艾伯特一世暂时接受了这个安排。但经过了几年的养精蓄锐后,他在1298年突然发难以武力逼迫鲁道夫推位,并强迫选侯们重新选自为皇帝。继位后继续巩固和加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地位。但最后还是遭到了反对派的暗杀据说他的侄子在幕后操作,其死后哈布斯堡的王座再次被颠覆,由卢森堡的亨利七世(Henry VII)继位。 此后的哈布斯堡只掌握着奥地利地区,直到了艾伯特二世才重新获得了帝位。 艾伯特二世(Albert II)1437-1439 最初艾伯特二世只不过是奥地利公爵,不过他却力争娶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杰斯蒙德的女儿,在老皇帝死后就已以女婿的身份继任了皇帝。当然,期间的反对声也是充斥于耳,艾伯特二世则开始采取武力政策。他马上支持在波西米亚的胡斯起义运动,不过却由于他的早亡而夭折,同时其对土耳其的作战也是损失惨重。不过,他无论如何还是稳固住了哈布斯堡的持续统治。 菲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1440-1493 以曾侄孙身份继位,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新首领。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个比较软弱的皇帝。一度由于作战不利,被匈牙利王考尔尼斯(Matthias Corvinus)赶出了奥地利地区同时也失去了波西米亚地区。不过,在内部家族方面他还是牢牢团结了整个家族的势力。 马克西米安一世(Maximilian I)1508-1519 在其父死后15年才正式被选为皇帝。在他正式登基前,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法王查尔斯八世(Charles VIII),同时又强迫布列尼坦(Charles VIII)公主嫁给自己。之后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婚嫁的手段,让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遍布欧洲大陆各国。同时他也介入了意大利战争,获得了对了意大利各小邦日后的传统控制权和影响力。 查尔斯五世(Charles V)1519-1556 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五世以外孙身份继位。此时马克西米安一世联姻政策已经开始开花结果,查尔斯五世开始了采摘的行动,纷纷继承各国的家业。其中最大的一个“果子”是匈牙利,之前马克西米安一世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匈牙利国王乌莱里德斯二世(Uladislaus II),在他死后,查尔斯五世就已远亲的身份外加武力保障使哈布斯堡家族成功吞并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同时也用同样的手段获得了对荷兰一带的控制权。其间,“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说法开始流行意为天下皆为奥地利臣民。 菲迪南一世(Ferdinand I)1558-1564 在哥哥死后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时的哈布斯堡家族大帝国也随之分裂为两部,他的侄子菲利普二世(Philip II)的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成为了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马克西米安二世(Maximilian II)1564-1576 以长子身份继位。一改其祖辈们对新教的严厉镇压政策,开始实施对新教徒的包容怀柔政策。在和西班牙的关系上有恶化的趋势,关键还是在对于帝位的继承权问题。他也曾和土耳其人交战,并成功地在奥托曼帝国的侵攻中保卫了奥地利,成为民族英雄。死前拒绝了天主教的圣礼,被认为其实际上已经改信了新教,不过他自己从没有公开承认过。 李颇德二世(Leopold II)1790-1792 以兄弟身份继位,曾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试图救出自己最小的妹妹安托内,但最终失败。在登基两年后也是染上怪病突然去世。 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1792-1835 以长子身份继位。上台后在贵族的怂恿下,几乎全部取消了之前约瑟夫二世的改革措施,国家整体有倒退的趋势。之后在数次和拿破仑的战争中,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光环被彻底打破,屡战屡败,都城维也纳数次沦陷于法国人之手。到了1806年,苟延残喘了数百年,被伏尔泰讥笑为“既没有罗马也不神圣”的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土崩瓦解。哈布斯堡的皇帝们从此也就失去了所谓帝国皇帝的殊荣,剩下的只是奥地利的帝位。弗朗西斯二世也就成了神圣落帝国的末代君王。之后的奥匈二元帝国开始形成。在拿破仑被彻底击败后,他也曾试图重建哈布斯堡的荣光,建立了所谓的“日耳曼邦联”,而此时普鲁士已经逐渐开始取代其地位,普鲁士的“关税同盟”也针锋相对般地成立。这种颓势已不是弗朗西斯所能阻挡的了。 菲迪南一世(Ferdinand)1835-1848 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极端的保守派,只不过此时的他只有奥地利皇帝这一顶皇冠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第一共产国际联盟的创建而被引发。到了此年也就是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成为了穷苦无产者新的“圣经”,“无产者在这次斗争中失去只是锁链,而他们将赢得却是整个世界成为了他们新的口号,大革命时的热情重新回归。3月,起义在维也纳爆发。结果,皇帝菲迪南一世被迫退位,他的年仅18岁的侄子弗朗西斯-约瑟夫(Francis Joseph)继位。 弗朗西斯-约瑟夫(Francis Joseph)1848-1916 1848年这个俊秀的小伙子从叔父的手里接过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业,之后的他统治奥地利长达68年。首先在10月,哈布斯堡王朝的大军荡平了维也纳的起义分子,帝国的首都终于获得了陛下口中的“平静与安宁”。之后,弗朗西斯也认识到帝国积弊太深不得不进行改革。但是他很不走运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哈布斯堡的威望将到谷底。国内的民族独立呼声愈演愈烈,靠着他的种种软硬兼施的政策才勉强得以维持统一。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份子在萨拉热窝暗杀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一战爆发,奥地利再次卷入战火之中。年老的弗朗西斯不识时务地盲目大懂得这场战争也为哈布斯堡家族敲响了丧钟。 老迈的弗朗西斯-约瑟夫 到了1916年还没有看到战争分晓的弗朗西斯-约瑟夫孤寂地病死在了美泉宫。 查尔斯一世(Charles I)1916-1918 以侄子的身份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继位。两年后,奥匈帝国损兵折将兵败如山倒,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终于革命爆发。只当了两年皇帝的查尔斯一世就不得不带着皇室流亡瑞士,成了哈布斯堡的末代君王。
作为欧洲历史上统治疆域最广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有多大
哈布斯堡家族最早是来自于法国的一支迁徙到德意志的封建统治家族。这个家族的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但是旁系家族众多,理论上仍然属于典型的德意志封建家族。这个家族,在欧洲古代史上赫赫有名,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第二长,但是统治区域最广的封建家族。
在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在某种意义上宣布了罗马帝国的领土范围,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区。而在143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就由哈布斯堡家族的人进行了世袭。而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才终告结束。可以说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区域一直都不小,那么作为欧洲历史上统治疆域最广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最大的时候有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看到哈布斯堡家族,当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统治过奥地利全境,甚至还有统治过西班牙的经历,那么在哈布斯堡家族全盛时期,他们所拥有的领地到底有多大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在哈布斯堡所统治的领土当中神圣罗马帝国毫无疑问是领土最大的。
而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包括意大利和奥地利全境,加上德意志地区部分领土,马其顿所在的南欧部分区域,波兰所在的东欧区域。甚至还有一点属于当时法国也就是高卢的领土。加上后来西班牙王室所统治的西班牙领土,德意志附近的北欧部分领土,甚至在某一段时间还统治过葡萄牙。这么一圈算下来,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曾经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过。在那个时候这个家族的势力如此强大,也就不难理解。
可惜这个家族在1918年第1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剥夺了领地的统治权。直到今天,他们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过客,不再积极参与与政治有关的东西。而他们的荣耀也只能通过,老一辈哈布斯堡家族族长的葬礼,来重现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