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奠定航空航天理论基础的是俄国科学家谁
奠定航天理论基础的是俄国科学家是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这本现代航天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奠定航天理论基础: 设想有一门加农炮架在一座非常高的山的山顶上。如果在没有任何引力和空气阻力条件下,炮弹应该沿着发射的方向以一条直线的轨迹远离地球。如果有一个吸引力存在的话,炮弹会沿着一条不同的轨道运动,轨道的形状取决于炮弹的初始速度。如果速度低的话,炮弹就会直接掉在地球上。 人类是一种不仅面临自然选择,还会有自我淘汰的特殊群体生活动物。通过利用原位资源,将大大减少必须从地球携带的物资,因此将会大大降低航天任务的成本。原位资源利用是人类脱离地球的生存能力。对火星移民者来说,火星上两种潜在的资源,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浅表土壤中的水,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有证据显示火星浅表广泛存在水,即使在赤道区域也是如此。如果这些水可提取,这不仅可为人类提供饮用水,而且将可制备氢和氧。 高比冲的推进系统,包括核热推进、核电推进、太阳能电推进等。若采用连续推进,还需要更高效的发电系统。长期任务所需的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另外,在星际航行中,航天员将暴露在宇宙射线和太阳风之下,需要良好的辐射屏蔽技术。星际航行的定轨和导航技术。与地球之间的高带宽通讯技术。对于某些具有浓密大气的天体,如火星、金星、土卫六等,可能为了降低燃料消耗采用大气捕获技术,这需要载人航天器在实现气动捕获时具有耐高温、抗过载的能力,以及在捕获过程中的导航与控制技术。
航天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
航天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苏联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从小家境贫寒,但热爱读书,十岁时,因患严重的猩红热病使听觉几乎完全丧失。生理障碍把他同人们疏远了,但却促使他发奋读书,积极努力。他凭借自学,自修了中学和大学课程,掌握了大量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知识。
在他的一生中,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是航天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宇宙航行理论
从地球飞入外太空,要达到环绕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7.8公里每秒。再加上地球有稠密的大气层,所以速度要在100-200公里以上,才能进行绕地飞行。因此,火箭的速度要达到9.5公里每秒,称之为速度增量,才能实现进入太空并绕地运行。
如此之高的速度,即便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也很难达到,齐奥尔科夫斯基为此提出了利用多级火箭的设想:在第一级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消耗殆尽以后,将这级火箭抛掉,第二级火箭继续工作,每一级火箭用完了以后依次抛掉。因此,火箭质量改变,火箭就可以不断地加速,最终实现高速度。因此,利用多级火箭进入外太空,实现环绕地球运行。
宇宙航行理论
在此基础上,齐奥尔科夫斯基首次明确提出液体火箭是实现星际航行的理想工具,首次在较全面地研究了各种不同的液体推进剂后,提出液氢液氧是最佳的火箭推进剂;首次推出火箭在真空中运动的方程式,并计算出火箭的逃逸速度。
首次提出了火箭质量比的概念,即火箭起飞前的质量与火箭燃料耗尽后的质量之比,并阐述了质量比的重要性;首次画出了完整的宇宙飞船的设计草图;首次提出了液体火箭推进剂的泵输送方法;首次提出了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再生冷却方法;首次提出利用陀螺仪实现宇宙飞船的方向控制。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后,德国奥伯特以及美国戈达德等人根据他的理论发明了人类第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人类就此向太空迈入了第一步。
奠定航天理论基础的是哪个俄国科学家
奠定航天理论基础的是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9月17日—1935年9月19日),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
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的著作《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论证了喷气工具用于星际航行的可行性,推导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此外他首次论证了利用多级火箭克服地球引力的构想。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太空理论的形成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中,他最感兴趣、花费精力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是航天。在很小的时候,有关星际航行的问题已经开始强烈地吸引着他。
他在1911年回忆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少有用途的玩具。我已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们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艾伦·谢泼德——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国科学家,现代宇航学奠基人 ,被称为“航天之父”。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要人类可以仰望星空,就绝不会甘于禁锢在地球上,人类迟早会征服太阳系,并且还会走得更远,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璀璨星辰。多少人为了实现奔向太空的梦想,去努力,去拼搏。
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是前苏联的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在宇航界大名鼎鼎,无人不晓。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而艾伦·谢泼德,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在世界上(美国除外)就不那么为人所知,就和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一样,可是在国内却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艾伦·谢泼德(1923年11月18日—1998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德里,美国宇航员,1961年5月5日乘坐“自由7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是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艾伦·谢泼德进入太空比加加林仅仅晚了不到一个月,却痛失世界第一,好比人们都知道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地球上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却不被人们所熟知,第二永远淹没在第一的光辉之下。好在艾伦·谢泼德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终于夺得了一个第一。
艾伦·谢泼德是随着美国实施“水星计划”而登上宇宙航行进入太空的舞台。
水星计划是美国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原本由美国空军主导,后转由当时新成立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该计划的目标是向太空发射搭载宇航员的航天器并安全返回——而且最好先于苏联完成这一目标。水星计划自1958年10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期间招募了美国第一批宇航员(7名),其中就包括艾伦·谢泼德。
新罕布什尔州德里出生的艾伦· 谢泼德于1941年从法拉古海军上将学校毕业,1944年在美国海军学院获得科学学士学位。1957年从海军战争学院毕业后,艾伦·谢泼德加入了美国海军,在克格斯韦尔号驱逐舰(DD-651)上服役。1947年艾伦·谢泼德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后来加入了第42飞行中队,曾随航空母舰在地中海执行过几次任务。1950年,艾伦·谢泼德开始在美国海军试飞员学校的学习;第二年毕业后,他曾试飞过一些新型飞机,对不同高度的飞行表现、海军的空中加油设备以及航空母舰的斜角飞行甲板进行了测试。之后,他被分配到193飞行中队,在奥里斯坎尼号航空母舰上短暂服役。作为试飞员,艾伦·谢泼德曾飞过F3H“恶魔”、F8U“十字军”、F4D“天光”、F11F“虎”以及F5D“飞行骑兵”型飞机,并曾在试员学校担任过五个月的教官。它的飞行时间达到了8000小时,其中3700小时飞的是喷气式飞机。
1959年,新成立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邀请110名试飞员进行测试,艾伦·谢泼德也是其中一员。经过高强度的筛选,艾伦·谢泼德和其他六名试飞员被选为了美国的第一批宇航员。
1961年5月5日,艾伦·谢泼德执行自由7号时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也是人类 历史 上第二个。这次任务使用红石火箭,飞行高度达到了约187千米,降落点距发射地点约486千米。与加加林不同,艾伦·谢泼德整个任务中都负责驾驶航天器。航天器在太空停留了15分钟。
返回地球后,艾伦·谢泼德成为了民族英雄,曾在华盛顿、纽约和洛杉矶的游行中受到盛大的欢迎,并被肯尼迪总统接见。
1963年6月13日水星-大力神10号被取消后,艾伦·谢泼德被安排担任指令飞行员,与托马斯·斯塔福德一道执行双子星计划中的首次任务。1964年初,艾伦·谢泼德被诊断出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导致他的耳朵变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导致眩晕和耳鸣。这使得艾伦·谢泼德被禁飞,斯塔福德也失去了搭档(两人组合不能被拆散)。双子星计划的首次载人任务双子星3号由维吉尔·格里森和约翰·杨执行。
1963年,艾伦·谢泼德得到了一个新的职位——宇航员办公室主任,负责安排、协调、控制宇航员的活动,监督宇航员的训练过程,听取宇航员们对航天器的意见并帮助改进,以及对各次任务的计划,组织和宇航员选择过程。之后几年他一直没有飞过任务。
1969年5月,做过耳部手术的艾伦·谢泼德经过大量的训练重新达到了宇航员的身体标准。他原本会担任阿波罗13号的指令长,但航空航天局认为他还需要一些时间进一步恢复。他和搭档艾德加·米切尔与斯图尔特·罗萨最终执行了阿波罗14号任务,13号交给了吉姆·洛威尔、肯·马丁利和弗莱德·海斯。
1971年2月9日,作为当时年龄最大的宇航员,47岁的艾伦·谢泼德第二次进入太空。2月5日,阿波罗14号安全降落在弗拉·毛罗高地,这是 历史 上第三次成功的登月任务。去月球途中,三名宇航员完成了航天史上首次彩色电视转播。在月球表面,尽管厚重的太空服和手套很不方便,艾伦·谢泼德还是打了高尔夫球;他一共打了两杆,第二杆把球打得“很远很远很远”。
艾伦·谢泼德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还在航空航天局时就已经是百万富翁。退役后,他创办了七—十四公司(以他的两次任务命名),曾在几家公司的董事会任职。1988年,艾伦·谢泼德和迪克·斯雷顿一起写了《月球之旅:美国去月球的内部故事》,1994年被拍成电视剧。
1998年7月21日,艾伦·谢泼德在加利福尼亚州圆石滩去世。他的遗孀路易斯·布鲁尔五个星期后也去世。二人育有两个女儿,劳拉(1947年出生)和朱丽安娜(1951年出生),并收养了一个侄女爱丽丝(1951年出生)。劳拉和朱丽安娜各有一女一子,爱丽丝有一子一女。
艾伦·谢泼德是美国水星计划的第一批宇航员,执行自由7号时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并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曾获得过包括国会太空荣誉奖章、航空航天局杰出服务奖章、航空航天局优异成就奖章在内的许多奖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赞艾伦·谢泼德是“我们最伟大的宇航员之一”。
艾伦·谢泼德作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这位宇航先驱用无线电向地球发回话语: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