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德甲意甲法甲垄断性太强跟它们一比,拜仁尤文巴黎都得往后排
- 拜仁慕尼黑在德甲总是一枝独秀,是好现象吗
- 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一家独大
- 多特蒙德究竟怎么了,克洛普走后威风不在,德甲真就拜仁独大
- 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德甲意甲法甲垄断性太强跟它们一比,拜仁尤文巴黎都得往后排
目前,英超联赛是全球最火爆的足球联赛,凭借着悠久的 历史 和良好的运作,不仅观众人数多,而且球队间的对抗十分激烈,因而竞争性十分的强。每个赛季开打之前,英超联赛的冠军总是很难预测,不到最后球迷们不会知道谁是最后的冠军(本赛季可能要除外了)。
相比之下,其他四大欧洲联赛就显得“强弱分明”了很多。比如,西甲联赛就长期被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统治,除了13/14赛季的马德里竞技外,2005年-2019年的联赛冠军全部被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夺得,其中巴萨10次,皇马4次。
法甲联赛最近十年则是巴黎圣日耳曼一家独大。自从西亚土豪入驻巴黎之后,这支球队就开始了对法甲联赛的垄断。自2012年开始,除了16/17赛季,其余赛季大巴黎全部成功夺冠。而在大巴黎之前,也就是在21世纪头一个十年,里昂队也曾经拿到过法甲7连冠。
德甲联赛则是“南部之星”拜仁慕尼黑一家独大。拜仁慕尼黑总共夺得过29次德甲联赛冠军,是德甲之最,而夺冠次数第二多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和多特蒙德才5次。并且,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拜仁拿下了所有德甲联赛的冠军。
意甲也是如出一辙。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两大豪门的实力下滑让刚刚摆脱电话门影响的尤文图斯抓住了机会。到目前,尤文已是意甲八连冠,是意甲当之无愧的霸主。本赛季随着国际米兰的进步,不知能否打破老妇人对意甲的垄断。
索菲亚中央陆军,9连冠(保加利亚,1954-1962)
凯尔特人,9连冠(苏格兰,1966-1974)
格拉斯哥流浪者,9连冠(苏格兰,1989-1997)
MTK布达佩斯,9连冠(匈牙利,1917-1925)
鲍里索夫,13连冠(白俄罗斯,2006-2018)
罗森博格,13连冠(挪威,1992-2004)
林肯红魔,14连冠(直布罗陀,2003-2016)
里加斯孔托,14连冠(拉脱维亚,1991-2004)
注:此前文章出现过错误,索菲亚中央陆军为保加利亚俱乐部,笔者写成了罗马尼亚;瑞士的巴塞尔只拿过8连冠,笔者写成了9连冠,现已更正。
拜仁慕尼黑在德甲总是一枝独秀,是好现象吗
老实说,英超多强争霸,西甲有双雄,意甲也不是一家独大,放眼德甲,则只有拜仁鹤立鸡群。所以,枪打出头鸟,很容易理解。换句话说,其他联赛中,一支强队挖其他队核心,别人会想,还有其他强队在,也还好。但拜仁一出手,别人就会说,本来就你一家在玩,还不让别人玩。从这个层面来说,拜仁的一家独大确实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但是,把这个上升到毒瘤啊、不道德啊,我绝对就有点过了。首先,拜仁买的球员是他需要的,这几年的格策、诺伊尔、戈麦斯,确实是拜仁在这个位置上有需要才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自身,而不是说我为了削弱对手实力,把你球星挖走。另外,作为同在一个联赛的球队,拜仁自然对于本国联赛的球星了解更多,购买他们不用担心对于德甲的适应问题,也不用球探长时间的考察报告。另一方面,买国外球星,尤其是英超、西甲,一是薪金水平上拜仁不太容易比得过,二是确实拜仁作为德甲霸主,很多球星会觉得来德甲的挑战性不高。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德国球员很少有出国踢球的,成功的就更少了。既然有大量优秀的本土球员在,买来既实惠又实用,不用担心他的语言、适应问题,是谁都会优先考虑本土优秀球员。 再说一点,格策这件事上升到拜仁是德甲毒瘤有点过了,毕竟人家条款确实设定了违约金,也没说只让拜仁买而不让其他俱乐部出这个价,不可否认,财力雄厚是拜仁巨大的优势,现代足球的发展也要求大量资本的注入。 最后,单看拜仁这主力阵容,还真没多少是硬挖本国其他球队的球星,尤其是中前场,马丁内斯是西甲买的,小猪、克罗斯、穆勒是自己培养的,里贝里、罗本是国外买的,就一曼朱基奇还是人家沃尔夫斯堡不想要了然后在欧洲杯上打出身价才被拜仁看上的。拜仁依赖的是体系,反正要说他靠挖人墙角成功,我觉得对拜仁不公平。
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一家独大
拜仁爱挖墙脚,从2007年夏天开始,拜仁慕尼黑已经连续十四年都有德甲其他球队的球员加盟的转会操作,而这样的局面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其二就是德甲俱乐部的运作方式比较传统,除了多特蒙德等少数几家上市以外,基本都是以俱乐部会员制大部分或者依托于某个大企业拜尔的勒沃库森,大众的狼堡等,所以每年的投入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暴发户式的大手笔投入。而且德国足协一直反对俱乐部盲目投资砸成绩,毕竟这样的发展方式对联赛本身的发展不利,拜仁虽然也是会员制,但是公司背后还有几个大财团股东安联、奥迪、阿迪达斯。加上德甲50+1政策的影响下,一家独大的拜仁可以肆无忌惮地到处撒网,因为起码在短时间内德甲不会出现一支能够全方位抗衡拜仁的俱乐部,即便有出现的苗头,拜仁会迅速出手斩草除根。然后就是德国俱乐部普遍喜欢使用本土球员,而作为德甲唯一豪门的拜仁,对球员的吸引力大,大部分的球员更愿意去拜仁。
多特蒙德究竟怎么了,克洛普走后威风不在,德甲真就拜仁独大
德国甲级联赛一直被大家称为最没有意思的联赛,原因在于拜仁慕尼黑往往能够不出意外地获得最终的联赛冠军。如果不是克洛普的出现,拜仁慕尼黑的统治将会持续10余年,在2015年的时候,克洛普离开多特蒙德前往英超,在这之后多特蒙德就再也没有办法挑战拜仁慕尼黑的位置。在2011年和2012年两个赛季,克洛普都率队夺得了德甲联赛冠军,但是在他离任之后,多特蒙德仿佛迷失了方向一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目标。多特蒙德一直在试图重现当时克洛普的辉煌,但是效果甚微,如今大家对于多特蒙德的印象大多数是停留在克洛普时期,实际上克洛普已经离开多特蒙德4年之久了,但是他的烙印却是如此深刻。在这4年期间,多特蒙德换了多位主教练,他们都没有办法达到当时克洛普的高度,也没有办法率领多特蒙德再度挑战拜仁慕尼黑的位置,虽然本赛季甚至上赛季多特蒙德一度很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联赛冠军,但是习惯性的失误让多特蒙德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在德甲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发现多特蒙德又回到了他特别熟悉的联赛前四,而拜仁慕尼黑则又一次地获得联赛冠军。究其原因,其实主教练的人选和高层对于球员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多特蒙德仍然沉迷于克洛普时代的风格,但是现在的德甲联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金属足球在德国并不是那么所向披靡了。克洛普最痴迷的就是让球员不断的进行高位逼抢,通过不断的压迫来让球队掌控场上的局势,所以2011年的多特蒙德压制性十足,而且球员的跑动也比较大,但是在克洛普离任之后,多特蒙德球员的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莱万多夫斯基,格策以及奥巴梅扬相继离开球队之后,多特蒙德就再也没有办法打出像原来那么畅快的进攻了。虽然罗伊斯有过高光表现,但是小火箭已经为多特蒙德付出太多太多了,多特蒙德的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他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在欧洲赛场上有所成就,也许这将成为小火箭一身的遗憾。其实在克洛普之后,图赫尔曾经是大家认为比较不错的继任者,他在德甲的执教经历也比较丰富,战术变化度也较高,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图赫尔带领的多特蒙德总是会不自觉的翻车,他的继任者更是仅仅5个月就被解雇。其实大家心里都十分明白,克洛普的战术以及他的风格是不容易被复制的,多特蒙德也不必要非得复制克洛普的风格,他们可以找到全新的比赛节奏,目前球队阵容当中有很多年轻才俊完全可以以他们为班底来打造一套冠军阵容。当然了,前提是这帮青年才俊必须能够和多特蒙德签订长时间的签约,否则多特蒙德将再一次沦为拜仁慕尼黑的青训基地。我们肯定希望德甲联赛变得精彩纷呈一些,我们不希望拜仁慕尼黑一家独大,虽然拜仁慕尼黑确实足够优秀,也足够努力,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球队敢于去挑战拜仁慕尼黑的权威。相信多特蒙德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希望那支叱咤欧洲足坛的大黄蜂早日归来。
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因为拜伦失去了原先的战斗力和优势,本身也有很多跟拜仁势均力敌的队伍。换句话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各球队都力争夺冠又有何不可呢,但是相比前几年,拜伦今年的实力确实有所下降,本赛季现在也正在进行中,谁也不保证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那就来说说拜伦实力有所下降的原因吧。
球队大换血,球队压力大。今年拜伦加入新球员,训练和实战时间都少,球员间也缺乏默契,之前的战术和打法是否适应新队伍都还没有进一步的实践,其他球队的实力也同样在提升,此时的拜仁处于内忧外患的一步,球员也很难调整心态一时间。队伍有短板,没有选出一套完整成熟的进攻方案,新人需要时间融合,训练。主帅频繁的更换,替补实力差,整体实力变弱了一点,再加上球队士气不高,比赛时团队的配合度低。
但是各位,我想说的奇迹总是会发生,像拜伦这样的球队,只要团结一心的,打法务实,它永远都是第一,比如11.10VS多特蒙德,4-0在重压下获胜,气势不输对手,比赛中弗里克起了很大作用,可想而知,想要打败拜伦并非易事,但是我个人认为也怪科瓦奇着实不行,没有灵活的利用球员的优势。
从另一个反面来说拜伦其实也很不容易,现在的阵营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问题有很多,但是拜伦的发展空间很大,新员个人实力也是很强的,请给它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