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军团人数

罗马军团人数(古罗马一个军团有多少人)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4-11-19 20:43:38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罗马一个军团有多少人

罗马共和国军团 一个军团(LEGION)满编4200人。 军团分10份,一分队(COHORT)420人 一队又分几小队(maniple) 60人弓弩队 120人长枪队 120人重装步兵队 120人轻装步兵队 每一队由一百夫长(centurion)指挥 并有6人一组的旗手队,负责带领军团。 罗马帝国军团 满编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以上的发石车。 12支分队 第一分队720人 其余480人。 一小队80人 军团旗帜为鹫,每分队有自己不同的旗帜。 6000的重装是主体,有时辅以轻装兵团(light infantry) 辅助兵种来自不同罗马帝国的不同地区。轻装兵团来自北非的努米底亚。发石车手 一般是希腊克利特岛或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居民。骑兵来自高卢和德国。 鼎盛时期全境31个军团。 罗马共和国时期 27个兵团 罗马帝国时期 31个兵团 装备1 长矛:其设计是用来投掷,长1米八。中心轴是铁制,下半部有一圈木制柄。中间有一铅制球以增加重量,以求能掷得更远,更大杀伤力。 短剑:军团步兵标准装备,用于大力刺杀而非砍杀。 长剑:骑兵装备,用于砍杀。 琐子甲:高卢人发明,标准重量15磅。百夫长,长枪队装备。 铠甲:设计精良,一般用青铜或铁打造。价格比皮革甲便宜,装备重装步兵。 皮甲:用数层兽皮复合制成,一般用于保护肩膀或做成裙甲保护腿步。 盾:用藤子制内芯,外蒙兽皮,并漆上漆。据说可防火箭。盾牌是半圆柱体,半人高。保护从膝盖到颈部的大部份要害,成队的士兵可用它组成一个大盒子,免受乱箭之苦。 鼎盛时期全境32个军团。 罗马市民无论贵族平民一律按他们的经济状况分为六个等级,各等级依其能力大小提共不同数量的军队,同时依军队人数多寡而有不同的投票权: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罗马军团的编制 56qO67〗 第一等级 财产:100000阿司以上。军制:提供80个步兵百人团(century),18个骑兵百人团。装备:自备头盔、圆盾牌、护胸甲、护腿甲、短剑、长枪。选举权:每个百人团可投一票,共98票。   第二等级 财产:75000~100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重装步兵百人团。装备:除自备方型盾牌和无须护胸甲以外与第一等级相同。选举权:20票。   第三等级 财产:50000~75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重装步兵百人团。装备:不用自备护腿甲,其余与第二等级一样。选举权:20票。   第四等级 财产:25000~50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轻装步兵百人团。装备:只须自备长枪和投枪。选举权:20票。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罗马军团的编制 m7LXS7〗   第五等级 财产:11000~25000阿司。军制:提供30个轻装步兵百人团。装备:只须自备投石器和石头。选举权:30票。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罗马军团的编制 Cs2Vze〗   第六等级 财产:少于11000阿司。军制:提供5个轻装步兵百人团的预备役。除国家处於生死存亡之际,免除军务。选举权:5票。

罗马帝国强盛时,兵力在多少万人左右

帝国前半段也就是1-2世纪时候,大致维持在25-33个军团,每个军团配置的辅助军并没有额定惯例,浮动特别大,总数量来讲是从早期和军团总数持平到后期总数量超越军团,军团数量大致六千,但是这只能说是平均数,我记得戴克里先中兴那一时期军团数量大致在60上下,后期君士坦丁之后军团数量飞速增加,就好像注水肉,但是单个数量减少,总体来讲变化并不是太大,至于后期东罗马时期,大部分时期东罗马只能维持一只五万人左右的常备军,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主体民族希腊人最多时候人口也没超过500万,而其他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突厥人和阿拉伯人,全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一有机会就想着分裂出去。

罗马军团的数量和人数在各国时期有什么变化

军团是古罗马军队的基本作战单位。军团的数目以及军团中的人数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最初,罗马依城邦人口及公民财产状况,组建了190个“百人团”,总计约两万人。公元前4世纪以前,罗马大概有4个军团,每个军团约有5000名左右的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共和早期,罗马军团的战斗队形采用方阵,战士排成系统横列,两个军团左右并列,形成密集阵线,两侧则配置骑兵。

罗马军团的源起:地中海世界的劲旅是怎样炼成的

众所周知,古罗马军队是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劲旅。其在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屡挫强敌,虽然也经历过多次类似条顿堡森林这样的惨败,但总体上保持着对周边国家与民族的军事优势。可以说,地中海之所以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其根本依靠就是罗马军队的支撑与胜利。“军团”(legion)则是罗马军队的核心军制和战役编制。罗马军队正是依托着军团制,历经公民兵制到常备兵制的发展演变,成为古代军事体系的典范,更建立了之前所述的伟业。

军团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的罗马王政时代。当时的罗马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废除血缘部落兵制,转而以居住区域和财产划分的等级兵制。新体系中公民兵被划分为5个等级,财产在10万阿斯以上(大约等于50千克白银)的为第一等级,随后的各等级分别以75000、50000、25000阿斯为标准,他们担任重装步兵。而财产不少于11000阿斯的第五等级贫民则充当轻装步兵。至于更穷的公民,则被排除出兵役范围之外。当时的每个军团,包括60个百人队(其实不足100人)的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

公元前4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罗马军队的规模维持在2个军团。之后随着“半公民权”(civitas sine suffragio,无投票权但需服兵役的公民)的产生,一些意大利城邦的兵源得以加入罗马军队。这使得罗马军队规模扩充到了4个军团。此时的罗马军团还是模仿自古希腊的长矛方阵。而随着之后高卢入侵和与萨莫奈人的战争,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的长矛方阵被淘汰。以两个百人队组成的步兵中队(manipuli)概念出现,罗马军团转向了灵活的“三线阵”线列战术。

而历经与迦太基人的布匿战争洗礼后,到公元前2世纪时,罗马军团已经非常成熟了。每个军团的步兵人数约在4200人,第一线(被称为青年兵)和第二线(被称为成年兵)分别为10个120人制的重装步兵中队,第三线(被称为后备兵)为10个只有60人的重装步兵中队,以及1200人的轻步兵(velites)。此外,每个军团还有300人的骑兵部队。另外,在必要时,军团可以对各个中队进行加强,即将第一线和第二线的每个中队下属的百人队扩充到100人左右,达到每线1800人,总步兵数量能达到5000甚至6000人。武器装备上,当时的罗马军团已经基本装备方形的凸面长盾(scutum)和重投枪(pilum),希腊式长矛(hastae)也正在被西班牙短剑(gladius)所取代。公元前210年,罗马军团开始以第一线、第二线和第三线的各一个中队,组成一个步兵大队(cohort),而军团长(legatus)也成了固定军职。至此,罗马军团已经完成了中队、大队、军团的战术编制体系。军团是罗马军团的核心,而大队可以执行更加灵活机动的战斗任务。

绘画,描绘瓦鲁斯在条顿堡森林之战中的情形

在此基础上,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军团达到了战斗力的巅峰。罗马共和国的强大国力,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装备,罗马军团的军制提供了成熟的战术体系,而普遍征兵的公民兵制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因此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军团拥有极强的回血能力。汉尼拔在坎尼消灭了多少个罗马军团,罗马人就能再组织起多少个军团,然后让新组建的军团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点点耗死后继无力的“战略之父”。所以,不论是蛮勇的高卢人,还是得到战神加持的迦太基人、曾经的战斗民族斯巴达人,以及继业者王国的马其顿方阵都成了罗马军团的手下败将。

但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原有的公民兵制,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经常要进行千里远征的罗马军团了。毕竟公民兵制主力以自耕农兵源为主。这些被临时征发的自耕农,非常不适应长期作战。一旦遭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常年征战,自耕农必然会因为疏于对田产的照料,在不可逆的土地兼并过程中,遭受着破产的打击。普通公民参军得不到好处,可能会背上债务甚至破产。这就会严重影响公民们的参军热情,导致罗马军团的兵源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也自然会影响到罗马军团的士气和战斗力,结果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而前面提到的阿劳西奥战役,罗马军团之所以惨败,跟这些因素导致的军团战斗力下降有着很大的关系。

军团(5)罗马(12)步兵(1)

古罗马在鼎盛时期共有多少个军团多少兵力

大概有30左右的军团,标准上一个军团人数在5000到6000。不过罗马的军制上每个军团会有数量相当的辅助军队(也属军团中),包括辅助骑兵,工兵,梭镖手等等数量在2000到4000左右。算下来大概一个军团8000到1万的样子,所以罗马全胜时期大概在30万到35万的兵力。

参考资料:

组成编制

罗马队列其基本单位为支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将它与希腊方阵混为一谈是种极为普遍的误解。步兵支队战术的出现,使战斗合理化:

1、防止挥舞武器时遭到阻碍。2、为能迅速移动,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3、可以换下伤亡惨重的部队。4、可以应对敌人的移动。每横列40人,纵3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各支队交错排列。

整个队列通常由三线列组成。共和国时代的三线列组成为:

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

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

成年兵组成的第三横列。

由两个百人队(Centuria)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支队(Maniple),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支队通常有120-160人,若为成年兵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

三个支队组成一个大队(Cohort),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轻步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马略改革后,每个军团还有一个第一百人队,比普通百人队的建制大一倍,其百人队长的地位也较高。

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Legion),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且辅助军团随着征召地区的不同也有不同。

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

副执政官则可以指挥一个罗马军团和一个辅助军团。

扩展资料:

百度百科—罗马军团

古代的罗马军团一共有多少人

与帝国的庞大疆域相比,作为常备武力中坚的罗马军团数量堪称寥寥可数。奥古斯都在其军事巅峰期将常备军数量设定为28个军团,由于条顿堡森林之战中损失了瓦鲁斯的兵力,这一数字随后下降为25个。此后一直到“四帝之年”时期,全国总兵力也只缓慢增加了8个军团,其中又有4个因战败而遭撤销。

因此一直到弗拉维王朝(公元69-96年)初期,全国总兵力也只是刚刚达到29个军团,比奥古斯都时期只增加了1个。罗马并不欠缺金钱,在公民总人数(公元14年时为500万)上也相当可观,但在条顿堡森林之战后却无法补足区区3个军团1.8万人的差额。

一般认为,每个军团的总人数约在6000人左右,包括步兵5120-5280人(组成10个大队),骑兵120人,另有若干总部人员和指挥官。按这一标准计算,奥古斯都晚年全国正规军总数约为15.9万人,“四帝之年”时期则为17.4万人。

在公民组建的重装步兵军团之外,还有以非公民为兵役来源的辅助部队,包括骑兵侧翼、轻装步兵大队和骑兵混成单位,总数不固定。根据塔西佗的记录,在公元23年前后,罗马辅助部队的数量约与正规军相当,换言之全国常备军仅为30万人。到“四帝之年”时期,这一数字也仅仅膨胀到35万人左右。

罗马兵团人数上这么少看起来还挺不可思议的,当然也是因为当时内战影响,导致罗马的男性年龄比例上分化很大,也就是说适龄的入伍人员并不够,因此,有钱的罗马人在战争要来的时候也会花钱使用雇佣军。不过也有说法是这是罗马将精锐部队部署集中的一种战略。

古代罗马军团,一个军团是多少人啊,团下面是旅吗,团上面是师长吗求助

罗马共和国军团 一个军团(LEGION)满编4200人。 军团分10份,一分队(COHORT)420人 一队又分几小队(maniple) 60人弓弩队 120人长枪队 120人重装步兵队 120人轻装步兵队 每一队由一百夫长(centurion)指挥 并有6人一组的旗手队,负责带领军团。 罗马帝国军团 满编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以上的发石车。 12支分队 第一分队720人 其余480人。 一小队80人 军团旗帜为鹫,每分队有自己不同的旗帜。 6000的重装是主体,有时辅以轻装兵团(light infantry)

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到底有多少军队

罗马全盛时期有28个满编军团。一个军团有1个首席/鹰旗大队和9个普通大队。鹰旗大队下辖10个连队,普通大队下辖6个连队。满编总共6000人,标配环片甲、大盾、短剑和标枪,全部都是重装步兵,可以最多连续服役20年以上,属于根据服役年限可以领取老兵安置土地或安置金的职业军人。一个军团还会带上一个同等人数的辅助军团,包括战斗工兵,炮兵,轻步兵和骑兵,标配锁子甲。轻步兵和骑兵主要由外籍自由民招募而来,这些人完成服役后会自动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同样可以领取老兵安置土地或者退伍安置金。所以,罗马一个军团的标准人数是10000-12000之间,28个军团总兵力超过30万,全员披甲,全年备战,可以随时机动至战区投入战斗。如果算上从没有军团编制的蛮盟雇佣军、城市守备部队和地方民兵的话,总兵力超过80万。这些人不是野战军,装备良莠不齐,但是也都是战斗人员,不包括后勤人员。

为什么罗马军团的人数少

奥古斯都军事巅峰期的常备军数量设定为28个军团,在条顿森林一役中失去了3个军团,一般认为,每个军团的总人数约在6000人左右,以这个标准,奥古斯都晚年全国正规军总数约为15.9万人。罗马帝国后期或许有些增长,但是差距并不显著。这么看以武力征伐出名的罗马人,正规军的确不多。

最次,图拉真时代的作家和政治家小普林尼留下的书信提供了一种解释:受内战影响,到公元1世纪初,意大利境内人口的年龄分布出现了惊人的失衡。适龄服役人员的规模一度缩减到100万,以至于从其中征发近20万兵员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奥古斯都也承认,他曾经一次性遣散30万年事已高的老兵。

复员军队的支出某种意义上比支付军饷更为庞大:一名现役士兵一年的军饷和活动费约为225德纳里,而一名老兵的遣散费是3000德纳里。在共和国内战的高潮期,全国军团总数一度膨胀到60个,单是遣散冗兵的花费就足以限制奥古斯都编练大军的力度。

尽管有附庸国在外围为罗马提供缓冲,但因为北部和东部边境的防务压力依然沉重,帝国常备军的部署始终遵循集中原则。它们大抵在附庸国之后构成一道单薄的环形阵线,缺少强大的后备队。但从维护政权稳固性的角度看,这种做法自有其合理之处——一般而言,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除非为抵御罗马人的入侵,否则甚少发起主动进攻。

即使突然爆发战争,由于罗马身处内线,也可迅速调动周边几个行省的驻军投入反击,不至于惊慌失措。相反,和平时期帝国最大的威胁来自内部,军团最经常的任务是平定内部叛乱或少数民族暴动,这时位置的临近程度将变得至关重要。而在边境省份,由老兵及其后裔居住的殖民地实际上也构成一支辅助武装,以配合军团的行动。

有谁知道马略改革之前的一个罗马军团总数有多少个人

军团中的重装步兵数最多时可达近5000人,但一般情况下多为4000余人。除重装步兵外,轻步兵和骑兵同样被列入军团的正式编制。执政官有权指挥由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2个构成的总人数约为2万人的兵团,法务官则可指挥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1个构成的万人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