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简述波斯帝国的兴起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答案要点】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城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在此之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后兴起过埃兰和米底。公元前7世纪时,波斯处于米底的统治之下。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在波斯称王。五年后,波斯人在居鲁士的领导下,起兵反抗米底人的统治,经过三年的战争,灭米底获得独立。居鲁士接着向西扩张,公元前546年征服了小亚细亚,公元前538年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他又向东扩张,在中亚细亚战败身死。其子冈比西斯即位后,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他从埃及继续向西、向南扩张,都遭失败。于是公元前522年,国内各省发生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氏族责族大流士发动了宫廷政变,夺得政权,随后,大流士用了几年的时间把各地的起义镇压了下去。之后,大流士继续对外扩张,向东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西部。至此,波斯形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五、六世纪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不仅其规模要比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大得多,而且在内涵上也要比它们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大流士改革所形成的一整套维系和管理帝国比较成熟的制度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从表面上看,波斯帝国似乎是纯军事征服的产物,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西亚、北非、东部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是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交流与联系不断发展和扩大的产物。而波斯帝国的建立又为西亚北非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波斯人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某些措施,在客观上又使这种交流与联系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波斯帝国与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关系。它以一个落后的民族征服了三大文明中心,并君临其上200年左右,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和冲突方面,表现出更大的规模。总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波斯帝国的兴起打断了西亚北非原有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正常进程,使这些地区的交流与联系打上了征服者的烙印;而波斯帝国的灭亡则标志着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从它的传统中吸收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波斯帝国历史是什么
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亚述国灭亡以后)生活在现在伊朗南部设拉子市以南的地区(当年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就在这里)。
在帝国时代2所跨越的年代中,波斯文明只是到了公元三世纪才开始兴盛起来的,这并非是ES曲解了波斯的历史,事实上帝国时代中的波斯还包括了波斯帝国(公元三世纪开始)的前身。
从三世纪开始,这一文明才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直至公元十七世纪。
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这片土地曾经被许多发源于地中海区域的势力所统治,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恢复了属于本民族的自由与荣耀,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的帝国。
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经属于当年古波斯帝国的版图。
然而接连不断的战争削弱了波斯帝国的实力,为了夺取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个 *** 半岛的控制权,与强大的罗马帝国交战了数年。
直到公元364年,罗马人才和波斯人签订了一份和平条约。
后来,当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波斯人将他们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又投入到一系列新的战争中。
他们的新敌人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拜占庭王朝(Byzantine )。
波斯人开始从拜占庭的边境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土耳其,发动了持续不断的猛攻。
波斯人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终于在公元619年来临了。
波斯帝国完全征服了整个埃及地区和高加索山脉。
公元626年,波斯人在对拜占庭首都的围攻战中,以惨败而告终。
拜占庭人趁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开始入侵波斯帝国的领土。
多年来的无休争战,事实上已经为这两个原本实力强大的文明敲响了丧钟。
公元628年,在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际,统治者们终于同意签订了迟来以久的和平条约。
在这之后,被战争极大削弱的波斯帝国被来自东方的 *** 军团攻占了。
公元651年, *** 势力在短短十年内征服了波斯帝国并完全占有了波斯帝国的领土。
这个新的 *** 王国被称作-伊朗(Iran)。
然而这一片热土仿佛永远无法实现和平,在此后的数百年中,不断有新的侵略者出现。
首先是塞尔柱人(Seljuks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征服了伊朗全境。
接踵而来的,是恐怖的蒙古(Mongol)军团,再后来则是土库曼人(Turkomans )。
新的曙光直到公元16世纪才出现。
与1300年前的古波斯人一样,伊朗人最终收复了自己的领土。
古波斯文明已失落了两千余年,古波斯的楔形文字也早已成了一种“死文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相当陌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透过几千年的迷雾来看待它呢? 在波斯高原西部、伊朗与伊拉克边界旁的伊朗境内,有一座名叫克尔曼沙的商业城市,城东2~3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贝希斯敦的小乡村。
两千多年来,它默默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忘记了过去,也被人们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
然而时至今日,“贝希斯敦”这个名字不仅走出了克尔曼沙这座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这应该归功于它附近的一处悬崖,因为上面有一种让人找回失落文明的古文字;这也同样应该归功于一位名叫罗林森的英国人。
1835年,英军少校罗林森奉命前往伊朗,出任库尔迪斯坦省总督的军事顾问。
这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到任不久,就风闻附近有石刻。
他当然不会置若罔闻,跑去一看,果然在贝希斯敦村附近发现了一尊大型摩崖石刻。
只见该峭壁铭刻离地面约有100公尺,石刻本身高约8公尺,宽约5公尺。
上半部是一个浮雕,下半部是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铭文。
楔形文字是西亚的古老文字,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这种文字是用木棒或者芦苇当作笔,在粘土制作的泥板上书写而成的。
书写了文字的泥板被置于太阳底下晒干或者用火烘干,当作“书”一样保存起来。
如果是信件,则在泥板文书外涂上一层粉,再装进也是用泥制成的“信封”内传送。
由于这种文字笔画呈楔形,考古学家称其为“楔形文字”。
为什么要用三种文字书写呢?因为古波斯楔形文字并非历史形成的文字,而纯粹是人造文字,而且使用范围有限,认识者极少。
因此在用它发布诏令时,有必要以当时通用的埃兰文和阿拉美亚文译出。
铭刻用三种楔形文字书写的缘由正在于此。
然而,古波斯的楔形文字随着公元前330年波斯国的灭亡逐渐变成了一种无人通晓的死文字,而另两种楔形文字也早已失传。
因此,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文字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罗林森决心解开这个谜!他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峭壁,小心异常地拓下一片片铭文,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释译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
踏着前人的脚步,经过12年的钻研,罗林森终于在1845年成功地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而剩余两种文字所述内容估计与波斯文是一致的。
从此,悬崖上的这种让人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再是一个谜,人们了解到它的背后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公元前522年3月,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率大军远征埃及。
有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乘机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迪亚,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叛乱。
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
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
高墨达便以巴尔迪亚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但他从不召见大臣,每天深居简出。
这可不像一个皇帝的所为,大臣们疑窦重重,一时之间,流言四起。
有人传说这个巴尔迪亚其实是拜火教僧侣高墨达,但苦于拿不出确凿证据。
后来,冈比西斯过去的一位王妃发现新皇帝没有耳朵,并将这事告诉了父亲欧塔涅斯,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迪亚,而是僧侣高墨达。
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这个高墨达由于过失被居鲁士下令割去了双耳。
欧塔涅斯马上把真情告诉了另外的6名波斯贵族,其中包括后来的皇帝大流士一世。
他们决定发动一次政变,杀死高墨达,夺回政权。
他们成功了,但是围绕着谁最有资格当皇帝,争执不休。
一时间,波斯贵族群龙无首。
稍后,欧塔涅斯退出,但剩下的6人仍互不相让。
最后他们商定,第二天早晨6人乘马在郊外 *** ,谁的坐骑首先嘶叫由谁当皇帝。
大流士让他的马夫使了一个计策,使他的马先叫了起来,当上了皇帝。
大流士不愧为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利用“叛军”之间缺乏联系的缺陷,各个击破,历时一年最终平定了叛乱。
贝希斯敦的摩崖石刻,记载的正是大流士的丰功伟绩,其中充满了溢美之辞。
铭文用的是第一人称,其中写道:“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叙斯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黑门尼德……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意旨,我是国王。” 原来,江山稳固之后,大流士自感功成名就,于公元前520年9月踌躇满志地巡行各地。
在巡行到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马丹)附近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他的心情无比豪迈,回想这些年来的坎坎坷坷,感慨万千,于是命人在村旁的悬崖峭壁上刻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尤其是镇压叛军的经过,以扬名后世。
古代写波斯帝国的古史史料
梁书,周书等。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非王朝等。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依兰沙赫尔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的帝国”。
古波斯帝国的历史
1971年伊朗在居鲁士陵墓前举行阿黑门尼德王朝【2500】周年庆典。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也称波斯第一帝国,是古波斯地区第一个把版图扩张到中亚及西亚大部分地区的君主制帝国,也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极盛时期的领土疆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到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公元前330年,在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的进攻下,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陷落,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害,帝国灭亡。泰斯帕斯,阿契美尼斯之子居鲁士一世,泰斯帕斯之子冈比西斯一世,居鲁士一世之子居鲁士二世(大帝),冈比西斯一世之子,约前550年–前530年在位 (ruler of Anshan 约前559年 –前550年 征服米底王国)冈比西斯二世, 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高墨达 Smerdis (Bardiya),据称是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2年 在位(可能是篡位者)大流士一世(大帝),高墨达的连襟、阿尔沙米斯之孙,前521年–前486年 在位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薛西斯二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塞基狄亚努斯, 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 前424年–前423年在位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阿尔塞斯,阿尔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孙,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波斯帝国的历史发展历程是什么
在波斯,历史上有多个帝国先后建立、兴盛、和衰亡。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并于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王国,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二世占领巴比伦。 到了冈比西斯二世时代则于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后王朝.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流士在前519年挥军东进印度河平原,西面则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马其顿、希腊,但却因马拉松战役(前490年)之失利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前480年)再度对希腊用兵,可惜最终未竟全功。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希腊化时期(前330年-前141年/前129年) 前334年—前330年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三世的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经过继业者战争最终在前312年自立塞琉古帝国,以塞琉西亚和安条克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中亚河中地区和印度,佛教从印度孔雀王朝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古帝国的后期在前247年东部的帕提亚和大夏(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北部)独立之后,东部被大夏所扰和安息帝国西征,在前190年之后,西面又面临罗马共和国的征伐,最终在阿尔沙克王朝米特里达梯一世时期丧失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大片领土。最终被罗马共和国于前63年将其彻底灭亡。
历史上有几个波斯帝国呢大家知道吗
很多人对这个古波斯帝国
感兴趣,很多人问了,在这个真正的历史上这个波斯是有几个帝国呢?也就是说前后一共出现过几次这个波斯帝国,就好比中国历史上的燕国,有前燕、后燕、南燕之分,那么波斯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波斯帝国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也就说历史上有三个波斯帝国存在过。
1、第一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当时的波斯帝国叫阿契美尼德王朝。
第一个波斯帝国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波斯帝国了,也是三个里面最强大的一个,也叫阿契美尼德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疆域面积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可见疆域面积有多大。
阿契美尼德王朝起源于伊朗高原,分别出了居鲁士二世波斯帝国的建立者、大流士一世通过改革大大加强了波斯帝国的实力、薛西斯征服者、大流士三世波斯帝国灭亡的见证者。波斯帝国最后被马其顿帝国打到灭亡。
2、第二个波斯帝国
公元224年—公元651年;当时的波斯帝国叫萨珊王朝或者萨桑王朝或者埃兰沙赫尔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后,西亚经历了马其顿帝国、塞琉古王国、罗马帝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并列的还有一个安息帝国。
安息帝国之后慢慢的衰败了,这个时候第二个波斯帝国,也就是萨珊王朝开始兴起。在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取代了安息帝国。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萨珊王朝在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3、第三个波斯帝国
公元874年—公元999年;当时的波斯帝国叫萨曼王朝或者萨曼帝国。
萨珊王朝灭亡后波斯帝国也被伊斯兰化了,所以在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人在中亚建立起了伊斯兰教帝国,这个时期的波斯帝国叫萨曼王朝。
萨曼王朝就不是那么知名了,毕竟地域面积什么的都非常小,其实不能算国,更加的像一个诸侯国。最后萨曼王朝也被喀拉汗王朝与加兹尼王朝瓜分。
所以,这个波斯帝国和中国历史上的燕国有点像,历史好像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