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ucl成了水校呢

为什么ucl成了水校呢(为什么ucl成了水校呢)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7-09 11:04:46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ucl成了水校呢

因为LSE和IC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上因为专注和强势而风生水起,而相对于LSE和IC的专和精,UCL性质上偏向于综合性的大学。

综合性的大学优点在于可以有很多interdisciplinary(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各取所需顺应势态交互重组很方便,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那么高不可攀,因此一些“被水论”传闻四起。

师资水平

截至2018年,UCL拥有超过7,000名教学及研究人员,其教授队伍包括有51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5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21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56位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UCL的教学研究人员及校友中先后诞生过3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有19位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和3位菲尔兹奖得主,距今最近的重要奖项获得者为约翰·奥基夫教授(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杰·彭罗斯(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被网友誉为“世界上最帅最性感的数学老师”的彼得洛·博赛利也曾于UCL工程科学学院担任数学讲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伦敦大学学院

为什么一些很水的学生(双非二本)可以进入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建筑学院

说实话巴院算是UCL里少数几个不是那么看背景的学院了,只要成绩不是特别差几乎不怎么挑,重点还是看作品。我曾经也以为像这种学校能进去的国内本科都至少是天大往上的,但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国内的建筑教育实在太落后了,其实现在大部分学校开的建筑学专业都不配叫这个名字,应该改成“建筑制图培训”,只用学三年,掌握大部分市面上能听到的软件,毕业了立马进设计院,反正不管你哪个学校毕业的就算清华的本科出来也还是个画图的,而且还很可能未来一二十年都是个画图的。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很客观的问题,建筑这个东西,又没有办法被定性被划分,纯靠个人审美和积累还有欣赏这个作品的人的文化素养,这个可变动性实在太大了。所以我觉得题主也不用太觉得有什么别扭的,作品集确实重要,我身边就曾经有学长普本刚3.1的gpa被巴院录了,一问花了十几二十万做了个作品集。这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你在资本世界,你不按照资本世界的玩法,终究要把自己绕死。而且说句题外话的,gsd每年就录那几个人不还是照样有人“逆袭”进去,靠的是什么,不都是那个花了钱做的作品集,这没有办法,建筑就是这种专业啊,只有一小部分人为了人类的命运和自己的梦想在拼命,大部分人都是混图等死,国情决定一切,社会催化进行。现在这个年代,只要你愿意花钱,买几个大师级的作品太简单了,一堆建筑师都要饿死了只要给钱就给你画,反正都是东翻西凑拼到一起的,只要精髓有大师的气魄就足够了,再花点钱疏通下关系刷刷课提高点gpa,然后参加些项目包装一下自己,这期间甚至于都不需要自己参与只要你钱给够了就行,这一套操作下来世界名校真的随便你挑。但是我觉得其实也没必要太愤世嫉俗了,名校好进不一定好出哦,这种二把刀进去了能呆多久能不能顺利毕业会不会整出别的幺蛾子那谁都不知道了,毕竟他的真实实力是连人家门槛都摸不着的。我还是坚信这是一个是金子就会发光的年代,与其思考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不如想想你怎么让自己发光起来。http://mepzx.com/zd/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