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举重队禁赛是怎么了
据英格兰媒体报道,国际奥委会剥夺了三枚中国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分别是75公斤级金牌得主曹磊、女子48公斤级金牌得主陈燮霞和女子69公斤级金牌得主刘春红,根据国际举联之前的规定,中国举重队可能遭到1年的禁赛。
曹磊,女,1983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 举重运动员,曾获得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冠军,她的父母都是铁路局职工。
刘春红,1985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前中国女子举重队的队员。2002年,入选国家队。2002年10月6日,釜山亚运会以262·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该级别冠军。2003年10月22日,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刘春红总成绩257.5公斤夺得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刘春红以总成绩275公斤夺得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刘春红以抓举128公斤、挺举158公斤和总成绩286公斤的优势成绩获得女子69公斤级冠军。2012年7月10日,刘春红已无法参加伦敦奥运会。30岁的刘春红已经决定退役,2012下半年刘春红决定去美国进修,回国后担任山东体育局举摔柔中心副主任。
陈燮霞,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来自八一队,属于典型的女子力量型身材。
2007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夺得女子48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2008年奥运会获得48公斤级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
2017年1月13日,因复检发现GHRP-2 阳性,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剥夺其2008年北京奥运会48公斤级举重金牌资格。
举重冠军陈燮霞背后的故事
一.陈燮霞奥运路一波三折:最后一刻夺得奥运入场券 她在07年的世锦赛上一举夺得三枚金牌,一鸣惊人,崭露头角,在流行少年成名的 女举队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她小时候因为可以拉动大板车,因此被挑入举重队,接受专业训练。可是她的路途并不顺畅,两次险些被迫离队,正如,她此次参加奥运会,路途可谓一波三折。 大腿拉伤 险失奥运入场券 事实上,奥运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人选主要是杨炼与陈燮霞两人在争夺,甚至有人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2007年世锦赛上,陈燮霞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冠军,直到这时,成名已久的杨炼才真正感受到陈燮霞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今年4月,作为奥运选拔赛的全国锦标赛上,杨炼再次输给了主要竞争对手陈燮霞而屈居亚军,另外,从种种比赛成绩和数据来看,陈燮霞最近的表现都要强于杨炼。 能够出现在奥运名单之中,陈燮霞经历了“悲喜两重天”的考验。原本板上钉钉参加奥运会,但她却在7月上旬的一次训练中腿部拉伤。陈燮霞坦言,刚受伤时,曾经“情绪非常低落”。但她说:“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所以今天才能站在这里!”至于伤势如何,她不愿意多说:“我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看我的吧。” 积极进行康复的陈燮霞在临近名单公布前,终于用令人信服的体检结果为自己挣得奥运入场券。 透视:奥运举重名单为何难确定? 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举联决定,女举进入奥运会后,男女级别从以往的10个分别调整到8个和7个,每支代表队最多参赛人数仍保持以前的10个名额。这一规定,使男子项目最多参赛名额从10个缩水为6个,其他名额分给了女子项目。同时规定,同一支代表队在女子同一级别中不得有两人参赛,从而使中国女举的实力优势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女子举重的各个项目都有夺金实力,如何挑选最有把握的选手参加奥运会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鉴于这一局面,决策层只能采取“优中选优”的方法,根据大赛前几年各级别的优势度确定参赛级别,然后再从4个级别中挑选运动员。另外,还要遵循兼顾各省市的平衡原则,促进各省市举重运动的发展。 二. 陈燮霞夺冠法宝:教练的打油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冠军傲视群雄般的霸气,尤其是初次崭露头角时,面对强手如云的武林,难免会有忐忑,会觉胆怯。对于这次在家门口举行的运动会,在有主场优势的同时,运动员们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何况陈燮霞还成为首金热门人选,压力不言而喻,她笑言自己是奥运新兵,太紧张至整晚合不上眼,影响睡眠质素而变成“熊猫眼”,引得队友笑翻肚子。所幸的是,她有个善于疏导心理的教练。 第一次出国比赛:我是老虎我怕谁 “你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这是世锦赛新科冠军陈燮霞首次出国比赛时,教练马文辉对她说的一句话。 07年9月17日, 24岁的她站在世锦赛领奖台的处,陈燮霞兴奋地朝着台下的队员不停地挥手。她先是在亚锦赛上破了世界纪录,这次又在清迈举重世锦赛上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别看她笑得那么开心,其实她在比赛前几天一直紧张,被教练指责“连杠铃都不会举了”。女队总教练马文辉还专门找她谈话,用各种方法激励她。 这是来自八一队的陈燮霞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她也是出征世锦赛的女队队员中一个没有出过国的选手。第一次出国难免紧张,陈燮霞在刚到泰国清迈的前几天变得有些沉默。 马文辉在中国队抵达清迈后的首次训练中便发现了陈燮霞的异常。15日的训练结束后,他在回饭店的班车上找陈燮霞谈话。“其实第一次出国和第二十次出国的感觉没什么不同,你看我,出了那么多次国,第一次来泰国还不是两眼一抹黑。”马文辉开始言传身教,陈燮霞在一旁沉默不语。 和出国比赛经验丰富的队友们相比,陈燮霞在清迈训练时总是有些不知所措。她每练完一个动作后,眼神就追着教练跑,完全不似在北京的举重房里那样气定神闲。陈燮霞有着一副好歌喉,平时走路喜欢哼着歌,到了清迈也不怎么唱歌了。 “你的眼神就不对,不要老是羞怯怯的,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马文辉说完,陈燮霞在一旁终于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身边的奥运会冠军刘春红、世界冠军曹磊在一旁听完也哈哈大笑。 马文辉再接再厉,说:“你是小将,不用怕输。他们那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来到这里,心理压力比你大。” 比赛前一天,陈燮霞在饭店房间里说,她第一次出国没有经验,所以对一切都特别谨慎小心。她说:“我光训练服就带了4套,还带了一套比赛服。我怕这里天气潮湿,洗完的衣服不容易干。哈哈,就算我每天训练后不洗衣服也够穿到比赛那天的。” 由于女举内部竞争非常激烈,能够获得参加世锦赛的机会对于陈燮霞来说相当不易。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感受,她说:“感觉泰国的饮食和国内都差不多啊。我很庆幸自己能参加世锦赛,来这里之前我就一直告诉自己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 陈燮霞是中国队第一个结束比赛的选手,她还要等到26日全部比赛结束后才可以跟随大部队回国。她说:“比完赛也不能放松啊,我还会每天去训练,然后看队友的比赛,给他们加油。” 说到自己最后一举失败没能打破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陈燮霞脸上立刻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她说:“下回把世界纪录都拿回来。” 克服紧张之法宝:教练的打油诗 在陈燮霞拿下女子48公斤级三枚金牌后,中国女子举重队总教练马文辉透露他帮陈燮霞减压的秘诀。“陈燮霞比赛前的确挺紧张的。我专门跟她开了个小会,还送了她一首打油诗,她藏在包里呢,今天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来得踏实,比得坦然,成败不计,战胜自己,放手一搏,牛气到底。”这就是马文辉给陈燮霞的“二十四字真言”。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24岁的陈燮霞还是显得比较紧张,平时喜欢唱歌的她在赛前多少有点沉默寡言,这可让马文辉有些着急。他透露,为了帮助陈燮霞减压,他特意跟陈燮霞开了个两人的小会,并送了这几句话给她。“其实这次就是看她能不能顶住,能不能做到以我为主。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陈燮霞赛后表示,上去了也就不紧张了,“这首马指导亲手写的打油诗现在是宝贝,要一直留着”。 三. 冠军的小烦恼:我普通话不行 并不是只有金牌的得失,才是冠军关注的焦点。其实,他们也有小小的烦恼,比如痘痘之于杜丽,对来自广东的陈燮霞来说,普通话是她的烦恼所在。 她在一次党员转正时倍感紧张,因为普通话不好。“同意陈燮霞转为正式党员的,请举手。”听到这句话,陈燮霞抬起头,朝四周看了看,笑了,旁边的战友们全都举起了手。 去年12月的某天,24岁的女子举重世界冠军陈燮霞在她的母队八一队,完成了党员转正仪式。 为了这个仪式,阿霞特意换上了军装。虽然做足了准备,但这并未打消她的“顾虑”。 “我的普通话不行啊!”仪式开始前,阿霞小声说,来自广东番禺的她显得很不自信。 读思想汇报时,阿霞双腿站得笔直,双手紧紧攥着稿子,盯着上面的字,语速放得很慢。 “希望组织批准我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读完最后一句话,阿霞出了一口气,拿眼睛瞄着八一举重队政委王佑华,看到对方朝自己点了一下头,她才坐下。“今天表现不错啊,今后更得努力!”会后,王政委叮嘱阿霞。“嗯,放心吧,奥运会看我的了!”阿霞说。四. 全村的骄傲:修路放炮迎霞讯 彩旗招展庆夺金 陈燮霞,她的名字读起来有点拗口,乡亲们都亲热地管她叫“细妹”。她曾经在200个村里娃中脱颖而出,被伯乐相中加入举重队,开始离乡征战。尽管因为训练忙碌,时隔九年,只回家三次,但是她永远是乡亲邻里的骄傲。他们愿与她一起,分享夺金之喜。 陈燮霞家住广州番禺大坳村。这个900多户人口的小乡村,位于番禺饮水源保护区,四处栽种着连片的甘蔗地和香蕉林。 为即将到来的热闹,乡亲们早早做了准备:一个星期前,村子花了2万元将通往陈燮霞家的近3米宽、600米长的田埂路,全都铺上了灰白色的细沙石,道路两边插满了200来支色彩鲜艳的彩旗。此外,村子还派了近30个治安员到陈燮霞家附近,加强巡逻,直至奥运会结束。 村里还在陈家后墙、院内空地和旧村部前,装上三台大屏幕彩电,好让父老乡亲一齐收看陈燮霞的比赛,为她加油助威。 村里人聚集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喝早茶,开始频频提起这位女大力士。25岁的陈燮霞是大坳村村民口中的“细妹”。1991年,8岁大的“细妹”就被番禺区业余体校相中。父亲陈细泉骑了20公里路,把女儿送到体校受训。 1999年,陈燮霞入选八一队,留在了北京。陈细泉掐指一算,女儿9年来回家不过3趟,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个月。最近的一次见面已是两年前。陈燮霞一身轻便的运动服,走到500米外的村委会办公室,“已经没多少人认得她。” 家人和她的上一次通话是在奥运名单确定的7月底。女儿简言安慰:“我被选上参加奥运会了,爸爸你不要担心……”陈细泉还是紧张,他坚持不到比赛现场观战,“是怕她心里有压力”。 陈燮霞入选奥运后,村委会如果夺金,村里送1888响的鞭炮。
中国举重队为什么被禁赛
8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驳回了中国举重选手刘春红和曹磊对剥夺两人所获的北京奥运会举重金牌的上诉,中国举重队面临全队被禁赛至少一年的处罚,并将缺席今年11月的举重世锦赛。
去年八月里约奥运会后,国际举重联合会通报在对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样本重检后,中国三位金牌得主陈燮霞、曹磊和刘春红显示为阳性,将剥夺她们所获的奥运金牌。此后陈燮霞的金牌被中国台北选手陈苇绫递补获得,曹磊和刘春红则向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了上诉。
刘春红是北京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冠军,也是奥运历史上首位成功卫冕的女子举重选手,曾在2005年被国际举联评为“世界举重百年最佳运动员”。曹磊和陈燮霞则分别是75公斤级和48公斤级冠军。
此次驳回刘春红和曹磊的上诉,意味着中国举重队将面临至少一年的全队禁赛处罚。根据国际举重联合会去年6月的新规,一个协会在一年内出现三例兴奋剂事件,该协会内所有运动会将被禁赛四年。如果是首犯,则有可能只被禁赛一年。
如果禁赛处罚确立,中国举重队将无法参加11月27日至12月5日在美国阿纳海姆举行的世锦赛。这也将是中国体育历史上遭遇的最严重的禁赛处罚事件。
举重已经成为兴奋剂频发的重灾区,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震怒,并大幅缩减了东京奥运会的举重参赛人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要求国际举联在今年12月之前必须提出兴奋剂整改方案,效果无法令人满意或将无缘2024年奥运会。
卧槽,这是出大事了吗,北京奥运三名中国举重冠军药检阳性
国际举重联合会8月24日发布消息称,15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药检复检呈阳性,其中包括三名中国运动员陈燮霞、刘春红和曹磊,这三人均是北京奥运会金牌得主。 国际举重联合会称,通过国际奥委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检验样本的重新测试显示,15名运动员药检结果呈阳性,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得主陈燮霞(女子48公斤级金牌),以及队友刘春红(女子69公斤级金牌)和曹磊(女子75公斤级金牌)均在其中。 据国际举重联合会通告,陈燮霞、刘春红和曹磊三人都被检出GHRP-2(促生长激素释放肽),此外,刘春红还被查出西布曲明(Sibutramine)呈阳性。 除了三名中国队员,其余12名药检呈阳性的队员分别来自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协会。
中国举重拿了几块金牌
到目前为止是6块:第1金8月9日12点15分陈燮霞女子48公斤级第6金8月10日20点47分龙清泉男子56公斤级第8金8月11日17点21分陈艳青女子58公斤级第9金8月11日20点43分张湘祥男子62公斤级第13金8月12日20点40分廖辉男子69公斤级第17金8月13日17点01分刘春红女子69公斤级
2008年奥运会举重冠军分别是谁
勇夺中国第一金。 北京时间8月9日,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我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成绩212公斤的成绩勇夺金牌,并打破了这个项目总成绩210公斤的奥运会纪录。原纪录是由土耳其选手泰兰保持的,土耳其选手厄兹坎和中华台北选手陈苇绫分别获得了二、三名。勇夺金牌。打破奥运纪录成功卫冕
中国举重队
这届八金一银陆永 男子85公斤级金牌 曹磊 女子75公斤级金牌 刘春红 女子69公斤级金牌 廖辉 男子69公斤级金牌 张湘祥 男子62公斤级金牌 陈艳青 女子58公斤级金牌 龙清泉 男子56公斤级金牌 陈燮霞 女子48公斤级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