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有哪些)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7-14 17:39:50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有哪些

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天鹅之歌等。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热爱儿童,对劳动民众非常同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裴斯泰洛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位慈爱的儿童之父,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奉献,在教育理论上有许多独创的论述,为世界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著有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

裴斯泰洛齐1746到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家,父为医生。5岁失怙,赖慈母忠婢成长,性柔懦富于感情,及后入中学、大学,修神学而不信其说教而改学法律,又历政界腐败去而习农,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曾在新庄、斯坦兹创办孤儿院,从事贫苦儿童的教育。

常与孤儿同寝食,共忧喜,苦心孤诣以发展儿童道德心,成效颇著。后又在布格多夫、伊佛东创办学院,进行简化教学实验。认为儿童的能力由练习而发达以至于强壮、凡教育及教学均当以直观实物为基础、教育的进行及教材的排列,当以儿童的精神、自然的行为为准。

凡为教学,当注意数目、形式和词语三个基本要素。他根据这一原理,改进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A.《林哈德与葛笃德》B.《教育漫话》C.《母育学校》D.《社会契约论》正确答案:《林哈德与葛笃德》

学前教育领域著名人物

1、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他的著作《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带有插图的儿童教育读物。他是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的人。

2、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又译佩斯塔洛奇。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年1月12日生于苏黎世。佩斯泰洛奇的主要思想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又名为《贤伉俪》。

3、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

4、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假设社会互动和孩子参与真实的文化活动,均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沟通而被唤起。

裴斯泰洛奇的观点思想

佩斯泰洛奇的主要思想主要通过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Lienhard und Gertrud)反映出来,本书初由傅任敢据英文本节译连载于《教育杂志》(1935年1月一1936年2月),题名为《贤伉俪》;1959年由北京编译社据苏黎世市罗泰弗尔出版社1946年德文版裴斯泰洛齐全集(八卷本)第一卷译出,列入《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第一卷出版。最新中译本为1984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据1959年译本稍作修改,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分上、下两卷,948页,68.4万字。上卷前有徐汝玲文《裴斯泰洛齐的生平、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之一《;林哈德和葛笃德》;》,下卷后附有徐编《裴斯泰洛齐生平大事记》。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葛笃德的言行以及她对儿童教育的活动、县长亚尔纳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坡那镇学校校长格吕菲对教育的改革与探索等的描写,表达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倾向和理想,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法兰西共和国立法会议曾因此书于1792年授予裴斯泰洛齐“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称号。本书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尖锐批评具有等级性的国民教育制度。他形象地把这种制度比作一座大厦,其上层建筑十分精美,只住有很少的人;其中层住了较多的人,但无楼梯可以通往上层,即使有人企图爬进上层,也会被住在上层的人无情赶下;其下层住的人数很多,他们仅有与上层居民共享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权利,而眼睛被蒙住,生活在黑暗中。裴斯泰洛齐认为,这种封建教育是为少数特权子弟服务的,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贫苦人家的孩子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他对这种状况极表愤慨。在书中通过葛笃德对其子女及其他贫苦农民的孩子的教育及其成就,展示了新教育的道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成为所有人的财富,学校成为改造社会的有力杠杆。2.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它要求教育者对于儿童所产生的影响必须跟儿童的本性一致。教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当象当时学校那样压抑新一代的自然发展,而应当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把足以阻碍它或使它偏离正确方向的障碍和影响加以消除。他曾形象地描述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认为教育应当在巨大而坚固的岩石(本性)上建立起自己的大厦(形成人),只有永远跟这岩石紧密结合,不可动摇地屹立其上,才能达到既定目的。据此,他力图创立各种新的教育方法,运用教育的艺术促进人依照本性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要遵循自然,符合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和永恒不变的规律,使其得到锻炼和发展。3.创立要素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到复杂的因素。在本书中只是初步涉及,尚缺乏深度,直到《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才作了系统地表述。在本书中提到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要素。认为儿童身体发展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因为只有关节的活动才能保证人有行动的可能。因此体育应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最简单的动作如走路、饮食、搬物等中进行,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既可发展身体,且能训练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能。他还特别强调军事操、军事游戏、各种战斗活动在体育中的重要作用。还认为儿童体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和增进儿童的一切身体力量和可能性,体育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成人可以体育为合理影响儿童发展的首要形式。裴斯泰洛齐曾断言:体育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进行。关于德育,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的德育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但进一步巩固发展则有赖于学校。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在学校,教师对儿童也要建立这种亲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社会大家庭中。所以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儿童对人们积极的爱──从爱双亲到爱兄弟姐妹,进而爱周围一切的人,然后爱全人类,并意识到自己是整个人类的一员。道德教育的方式切忌空谈,而应着重发展情感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即“先产生道德感觉,然后才来谈这种道德,进一步我就结合这种感觉来锻炼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道德行为练习的最好方法,是让儿童多做帮助别人的事,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对儿童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影响。在智育上,裴斯泰洛齐首先要求了解人类智力发展特别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特征,因为这是智育的基础。认为智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名称”,相应的智育任务是“计算”、“测量”、“语言”三项。智育应使儿童的认识“从模糊混乱到较为确定,从确定到清楚,再从清楚到十分明晰”,并特别强调“必须集中地提高智力,而不仅是广泛地增加观念”。因此,他在教学科目和内容、教学计划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性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关于教学。裴斯泰洛齐从总的教育目的出发,把智育和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密切结合,提出教育性教学的观点,指出学校的教学必须成为教育的手段,并以最严格的心理学的艺术来要求,以达到“朴实、一贯、和谐的最高境地”。在教学内容上,裴斯泰洛齐主张让学习本族语、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等课程,并以能促进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繁荣为导向,这与当时封建教育的“神学”中心论相比,无疑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充分体现了裴斯泰洛齐的大胆革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裴斯泰洛齐的做法也有不少特点:⑴实践性。主张儿童在“劳作”中学。例如,葛笃德一边教儿童识字、唱歌和计算,一边教儿童纺纱;又如格吕菲在草地教儿童测量,这样大大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与封建教育的旧教学传统相比,这无疑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加强教学的实践性。⑵从简单到复杂。其理论基础是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例如,葛笃德教儿童认字时,“字母”写在黑板上,时而写小写字母,时而写大写字母,轮流着教他们会念会读会写,再运用直观图画让儿童学习初级史地、自然等方面的名称,掌握“名词”,并在此基础上在名词前面加形容词,使学生理解词的含义和属性。如此这般,学生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一步一步前进,符合儿童认识的规律。⑶注意发展智力。例如,格吕菲在向小学生教授算术时,就运用表格来让儿童进行演算练习,以此来发展儿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⑷重视练习。例如,在算术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1一10这十个基本数字。他主张通过各种方法让儿童练习这十个基本数字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十个数字的计算方法。5.教育与手工业、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是全书的核心,是该书的历史价值所在,也是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史上的独特贡献。其具体做法是:儿童在学校里要从事纺织;学校要有一块耕地,每个儿童要在他的小畦里耕作;学校还有自己的养畜业,儿童要养护动物;学生还要学习对亚麻和羊毛进行加工,熟识乡村里最好的农场和手工业作坊。在工作和空闲时间,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教学,教他们识字、计算及生活所必需的其它知识。裴斯泰洛齐特别指出,儿童劳动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劳动教会人蔑视那些跟事实脱节的语言”,帮助人形成精确、诚实等品质,有助于形成儿童跟成人之间和儿童相互之间的合理人际关系。合理地组织劳动,可以促进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无论是在施坦兹孤儿院的实践,还是《林哈德和葛笃德》中的理想,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还强调说:“我的出发点是:把学习和劳动,把教学和工厂相结合,使二者互相融合起来。同时,我认为这 种劳动并不是为了收获劳动的一些成果,而是通过体力的练习,学到劳动和收获劳动成果的能力。”

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是什么

《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裴斯泰洛齐早年受法国启蒙思想特别是卢梭思想的影响,又得益于学院一些进步教授的教诲。决心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裴斯泰洛齐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受18世纪启蒙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是由于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劳苦大众的贫困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结果。

因此,他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包括贫民的儿童都能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裴斯泰洛齐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作者裴斯泰洛齐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裴斯泰洛齐(1746~1827)出生于瑞士,一生致力于贫民救济事业和教育方法的探索,留下了许多著作,给近代教育以不可估量的影响。有许多知名之士访问了他在各地所建立的校园,其中包括福禄培尔和赫尔巴特。

他的应该加以重视的著作有《观察初阶》、《林哈尔与葛笃德》(1781~1787)、《数的直观教学》、《天鹅之歌》(1825年)等。他的每一部著作,与其说是系统性的,不如说是为感情所推动而写的。正因为如此,才感情充沛,敲击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