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科马龙对王皓许昕

张继科马龙对王皓许昕(许昕的乒乓球水准,达到了同样直板的王皓的最高峰了吗)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7-16 10:58:34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许昕的乒乓球水准,达到了同样直板的王皓的最高峰了吗

单论技术,不谈别的,那就分直板打法和横板打法两个类型。因为直横技术有区别,不能划同一类。其中,直板技术全面性应属马琳,前三板及爆冲爆挑推挡横打技法丰富,不愧乒乓大师(许昕现在是后起之秀,青出于蓝);打法先进性应属王皓,直拍横打横拉独步江湖,前无古人,后恐无来者。横拍技术全面性当属马龙,世称六边形战士,地表最强台且状态长期稳定;打法先进性应属张继科,暴拧及连续正反手高质量弧圈球罕逢对手,横空出世,最短时间拿到了大满贯。 综上,以技术论英雄,直板当属王皓,开创直拍横打的新时代,学习者众,但仍无人超越。横板当属张继科,巅峰时期以其逆旋转发球、台内暴拧及连续高质量的正反手前冲弧圈,无人可挡,只是光芒乍现,即归于平淡。 说到许昕,若能保持和发扬目前的竞技状态和体能水平,参加东京奥运会没有问题,夺冠问题也不大。 有必要说下为什么许昕被大家称为“人民艺术家”:乒乓球作为国球,一直是国手在世界各项比赛中斩金夺银的重头戏!几十年延续下来,乒乓球技战术不断进步,国际乒联也不断更改规则、规范器材。为适应变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更需要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规则,适应无机胶水、改大球带来的变化。许昕的直板打法,既融合了马琳前三板变化多端、也传承了王皓直板横打横拉,并且进可攻、退可守,可以中近远台甚至是全台正手拉轰,这种创新打法融入竞技 体育 精髓,变得赏心悦目,从根本上改变了改大球后直拍近台快攻的窘境。 没法比,比成绩的话,个人认为许昕没有达到王皓的那个高度! 达没达到王皓那个高度,咱们如何去比较?关公战秦琼,谁说都有理! 从单打成绩来看,王皓完胜! 王皓虽然被球迷称为“前年老二”,但是王皓的成绩没得说。职业生涯总共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王皓拿过3次世界杯的单打冠军,也拿到过1次世乒赛的单打冠军,三次进入奥运会男单决赛,三次拿到亚军。 相比王皓,许昕在单打荣誉上差了不少的。当时国际乒坛,国内有王励勤、马琳,国外有波尔、萨姆索诺夫等人,王皓能够取得这个成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成绩很稳定! 技术层面,各有千秋 王皓的反手直板横打技术丝毫不逊色与横板选手,甚至比横板选手还要强,但是王皓的正手是个软肋。 许昕则相反,许昕的正手十分的强,但是反手的稳定性不够,步伐出色,中远台的相持球能力比较强。 从技术上想要分出高下来,确实是没法比的,规则一再的变化,球也变大了! 王皓反手的直拍横打,拉过去的球弧度又低又冲,对方如水平稍次的话,是很难回球的,多会下网或出底线,这是王皓致命的武器,可谓一招鲜吃天下。至于说其是"千年老二",也是因为遇到的对手技术更全面,比赛经验,小球处理比他强,没办法,“既生瑜,何生亮"。而许昕特长是中远台对拉能力超强,步伐、腰腹、手上发力三者完美结合,使对方无法在对拉过程中找到反击的一板。但这种打法消耗过大,对身体要求高,一旦年龄大了,反应和力量必然下降,退台式进攻威慑也就下降,故许昕很难拿到大赛冠军,但从乒乓球欣赏角度来看,将许昕称为"人民艺术家"恰如其份。但从比赛实战结果看,王皓战法技术无疑更胜一筹。在世界顶尖选手中,基本是横板的天下,独苗仅许昕一人,而赵子豪、薛飞等直拍好手还进不到这个层次。要拿正当打的许昕与巳当国乒教练的王皓比当年的水准,谁也说不准。只能说各有特色,各展千秋吧。 王皓与许昕同为直拍打法,技术上的不同点有三:一是一个左手持拍,一个右手持拍;二是王皓以横打技术为主,摒弃推挡,配合正手,正反手攻击均衡,极大弥补了直拍选手反手的不足。而许昕的横打只起辅助作用,还是以正手为主,推挡为辅;三是站位明显不同,王皓以近台快攻为主,迎前右攻左横打,退至中台也有,但主要放在前台。而许昕站位就灵活多了,远中近台都有,近台以正手攻球为主,中远台则以反抽对方攻球,对张本、小小林的霸王拧则多用此战术,且每每奏效。 这样看,王皓的直拍横打巳经练到家了,属于童子功。从小开打反手就不用推挡,一律横打加搓球,彻底改变了直拍反手的打法,具有革新的精神,这种独门绝技,既属于王皓的”专利”,又使它难于继承,王皓退役后就找不到王皓这种”独一份”的打法,说是绝迹了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随着直拍日渐哀落,这种别具一格的打法更难东山再起了。 而许昕的打法就属于大众化,基本上是按李富荣的左推右攻的路子而来,近台快攻是基础,结合刘国梁、马琳、王皓的技术搓、切、推、横打,十八般”武艺”掺和在一起,也不拘泥于近台,中远台配合,这一点与过去直拍选手宁”死”也不退台的打法绝不相同。而许昕的侧身攻巳玩到了极致,不仅仅是发球抢攻用正手侧身,而且专打对手霸王拧,回球用侧身”海底捞月”式的攻击,颇具威力,使直拍的打法又多了一手。这也是许昕在众多横板横行的形势下,能站有一席的一个杀手锏,相当厉害。只是随着年龄增长,许昕如果体能下降,这一手的使用是要受到制约的。而赵子豪、薛飞们恰恰就少了这一手,战力就一时提不上来,而横打技术比之王皓又差之甚远,所以说现在接班的几个高手直拍境况着实堪忧。 这些直拍造手,技术上不能继承前辈巳成熟的技术,自己又不能创新。直拍的发展就陷入瓶颈了。王皓退役后再无王皓,许昕之后呢?也不好说。 以上是从技术层面上分折,许昕对王皓有继承,有扬弃,有发展,基本一脉相承。要说两人的水准,不是同一时期,不好比。只能说王皓的成绩更好些,世锦赛冠军,三个世界杯冠军,奥运会三连亚,这些都是许昕难以达到的。如果公开赛冠军都算,两人差不多,但许昕仅一个世界杯冠军,从质量上就差远了。鼎峯期还是王皓占优,以成绩论英雄也是刚性标准,没什么可说的。 还是着眼当下吧,奥运年一切为了奥运。王皓当教练,执教樊振东为奥运,许昕老当益壮,为奥运再拼搏一年。他想实现奥运冠军就指望首次进入奥运比赛的混双了,无论是与刘诗雯还是孙颖莎配对,许昕都是主动的一方,起领军的作用,能否夺冠军,女将不可或缺,但许昕绝对是主要因素,他发挥的好坏将决定冠军的走向。再就是团体上的单双打也是考验许昕的能力了。至于男子单打,根据目前形势看,许昕可能性不大;除非临时有突发或未知因素,许昕是否有一线希望,不大好说。 王浩的直拍横打开创了直拍打法的新天地,可以说是挽救了直拍打法。现在没有一个直拍选手不用这种打法,尽管越来越少的人用直拍,就是业余爱好者也纷纷由直改横。 许昕的直拍打法是又一开创,以中远台的强烈拉冲弧圈球为进攻手段,大开大合,大距离的跑动正手拉球,往往由被动转为主动。反手的快拉快撕,也能致敌于失分。但许昕的打法太难复制,没有高超的手感和步伐为基础是不行的。 都是我国的优秀直拍打法的代表人物! 许昕目前是国乒男队直拍实力最强的选手,正手实力天下第一也不为过,反手实力稍弱但反手直拍横打技术比之前进步不小。暂时他还没有达到同样直板的王皓的最高峰。 许昕是左手直握球拍,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他增加了直拍横打技术,他具有天然的左手优势,他实力非常强打球非常有灵气,步伐非常好周旋能力很强,队友之间比赛由于太熟许昕占不到太多便宜,但在国际大赛上许昕外战能力还是很强的。 王皓是纯正的直拍横打技术的鼻祖,他的打法浑然天成流畅自然,和横拍选手对攻起来丝毫不吃亏。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皓曾经三次在世乒赛中击败实力强大的马龙,分别是2009年横滨世乒赛半决赛王皓4-2战胜马龙,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半决赛王皓4-2战胜马龙,2013年巴黎世乒赛半决赛王皓4:2战胜马龙,同样的比分三次在重要的大赛击败马龙,造成了马龙好长一段时间低迷,也成就了张继科的445天最快大满贯。 许昕和王皓相比较的话,两人团体赛发挥不相上下都非常稳定,许昕唯一1次比较可惜的是里约奥运会团体赛决赛被水谷隼逆转输球。他的双打能力比王皓要强。因为许昕不挑人和不同的队友配合基本就是冠军的预定者,许昕2011年、2015年、2017年分别和马龙、张继科和樊振东配合拿到过三次世乒赛男双冠军,和刘诗雯配合拿到2019年世乒赛混双冠军,和孙颖莎配合也不错,也拿过巡回赛冠军,两人现在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许昕的单打实力还是稍微有点弱,被对手盯紧反手的话输球机会就大,因为许昕反手只是辅助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许昕独守下半区,对许昕来说闯入决赛就是胜利,但是法国的西蒙高茨一战成名,因为他战胜了许昕。许昕发挥不佳正反手失误频频遭遇惨重一败。2019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半决赛,许昕2-4输给之前没有输过的英国选手皮切福德,这次还是在独守半区的情况下输球。这两次输球基本断送了许昕东京奥运会的单打机会。 王皓也输过两次单打大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2-4输给柳承敏获得亚军,2005年世界杯3-4输给波尔获得亚军。许昕大赛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大多时候是输给自己的队友。但是王皓的单打实力要强,大赛单打进入决赛的次数比许昕多了不少。王皓三次奥运会虽然获得亚军,但是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成就,除了2004年之外,2008和2012两届奥运会发挥稳定可圈可点。 许昕的综合实力稍微弱于王皓,但是许昕是一位非常有特点的选手,大赛气质非常好,平时不拘小节性格开朗,这都是有利于他发挥的。许昕不用和王皓比,他做最好的自己就好,只要能为中国乒乓球做贡献,他就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一个让人铭记的“人民艺术家”。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第六人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取得的成就上看,许昕显然没有达到王皓的最高峰! 这里有必要说说王皓取得的成就: 世锦赛单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奥运会男单三连亚! 而许昕目前仅仅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王皓多出了好几个份量极重的世界冠军。单看成绩这一点,许昕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从打法风格看,我认为许昕的正手弧圈能力首屈一指,有人说许昕的正手是“世界第一正手”,这个我觉得靠谱,从这点看我觉得许昕的正手能力在王皓之上。 从反手能力看,许昕和王皓都是直拍横打,许昕是半路出家,早期是推挡,后来改为全横打,王皓是从开始就全横打,没学推挡。王皓的直拍横打第六人认为至今无人超越,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许昕的横打虽然也很强,但是许昕的得分手段还是依赖正手。 因此第六人认为,许昕从成绩上看,没有达到王皓的最高峰,从打法上看,许昕的综合实力已经无限接近王皓的巅峰期。 有点可惜的是,许昕的巅峰期来的有点晚了,有点英雄迟暮的味道。坦白讲,他很难达到王皓的成就,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许昕的伟大!大家觉得呢?欢迎下方交流。直板的最精髓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台内小球,发接发,前三板。 直板最弱的地方是什么? 反手,中远台发力。 那么我们从这几点入手,来对比一下两人。 许昕的台内小球和王皓相比起来,手感上略好,但并不是特别好到哪里去。小球技术最好的是马琳。这一点许昕和王皓平分秋色吧。 发球上,许昕发球中规中矩,并不以多变的发球取胜;王皓以勾子逆转为主,偶尔会配以反面发球,发球以短、转为主,个人以为发球方面,王皓略胜出。许昕发球太单一了点。接发球上,王皓台内拧拉威胁性和使用频率要高于许昕,王皓胜出。 前三板,个人认为王皓占优。原因是王皓的反手太强大,第三板多一个选择。 反手方面不用比了吧。许昕的反手虽然彻底去掉了推挡,但直板横打的技术水平距离王皓巅峰时差距依然较大。王皓是直板横打的开创先河者,也是集大成者,反手技术丰富多样而样样都厚实。如拧拉、撕、弹、挡、拔、贴、敲、搓摆等,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以后也很难有。王皓直板反手就是天生地造。 许昕的反手这一两年的确有了长足进步,稳定性较强,很少失误了,但是相对王皓来说,无论是技术种类还是能力都相差较大,不是一个层次。许昕的横打更多只是过渡或者作为冷箭来使用。这一点,王皓占优。 中远台发力方面,正手位许昕占优,反手几乎是零分,王皓中远台反手也可以发力。所以这一点综合起来,两人再次平分秋色。 许昕的正手和王皓的正手相比,如何? 世人皆知,许昕得分手段是正手。许昕的正手弧圈旋转、力量、速度俱佳,中远台的反拉能力与稳定性也非常强。那么王皓的正手如何呢?实际上王皓的正手同样相当强悍,只不过王皓的反手太突出了,掩盖了正手的能力。王皓在巅峰期时,如同骑在台子上打球,正反手同样都非常强势。 对对手威胁性。 由于王皓由于反手太强,对方就很难制订战术,到底打哪边?压哪边?吊哪边?而多数人打许昕不用想就知道,压反手,调正手,再压加反手。没办法,反手依然是许昕天然的短板,只能依靠强大的步伐和球感强行侧身,然后扑正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球越打越难打。这次总决赛张本智和就是这样打,只要能够防许昕正手弧圈一两板,就这样打线路与角度,许昕打起来很被动的。而同样的情况下,王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手位根本不怕,来正手位,也不怕啊。 当然,许昕打球艺术性强,动作舒展、飘逸,“圆月弯刀”般的弧圈球又长又顶,赏心目,极富观赏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许昕阅读比赛的能力也大为增长,绝对属于世界超一流选手之一。 但是反手的不足,必定会影响许昕的大赛成绩,所以,如果抛开时间的对比,个人认为许昕并没有达到王皓在同期的最高峰。 一家之言,难免不周,敬请朋友们指正! 到现在为止,显然没有达到,王皓一生获得18个世界冠军,夺取一个世乒赛单打冠军,夺取三个世界杯男单冠军,三进奥运会单打决赛,只可惜没有获得一个冠军 ,获得三个奥运会男单亚军,当然还获得2个奥运会团体冠军,多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和世界杯团体冠军。反观许昕,没有获得一次冠军会单打资格,没有获得一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只获得一次世界杯单打冠军,所以从成绩来看,许昕明显没有达到巅峰时期的王皓的水平。国乒其实是直板发家,在刘国梁时代,直板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刘国梁之后,马琳时代,直板已经衰落,太多的横板选手层出不穷,乒乓球规则的一改再改,直板选手的优势也越来越小,如今不可否认是横板的天下。 而马琳和王皓时期的直板,还具有一定的统治力,毕竟二王一马时代马琳和王皓一直是国乒的绝对主力,搭档横板选手王励勤,为国乒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而王皓和马琳退役之后,如今的国乒选手中只有许昕一人,不过在许昕小的时候,教练曾经给许昕说到,选择直板会比横板更加困难,而许昕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直板打法。 如今许昕成为了国乒球迷心中的人民艺术家,皆因许昕的打法非常漂亮,动作飘逸,很多球迷都喜欢许昕的比赛。那么许昕是否达到了王皓的直板巅峰? 首先许昕和王皓的打法各不相同,王皓是直板横打的鼻祖,他过多的用得是反手横打,而正手则是辅助,而王皓的直板横打沿用到现在。如今樊振东的横板拧拉和许昕的直板横打都和王皓有密切关系。 而许昕的直板技术和王皓截然不同,虽然都是直板,但是许昕依靠的是正手,许昕被称为世界第一正手,如果许昕的正手无法发挥,那么反手横打只是起到过度和防守的作用,根本无法获得胜利。 王皓的巅峰时期非常强势,而许昕也正处于巅峰时期,只是两人的巅峰只依靠直板这个平台,真正的技术打法都不尽相同,许昕的巅峰是和自己比较,而没有任何参考。许昕对于自己来说,永远处在巅峰,只要他想提高,就可以提高到任何高度。

伦敦奥运会马龙输给了谁

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龙是作为第三人参加的他没有参加单打只参加了团体赛并与张继科和王皓共同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2014年4月,马龙当选中国乒乓男队队长。2015年,连续夺得苏州世乒赛、乒乓球世界杯、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乒乓球历史上首位一年内取得这三项冠军的男子球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男团冠军。2017年6月,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马龙夺冠。

2009年10月25日,在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团体赛中迎战韩国队,马龙单打获胜,帮助中国队以3比0横扫韩国队卫冕成功。同年11月,在19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马龙夺得男单冠军。

与许昕搭档获得男双金牌,再加上男团冠军和与李晓霞配对拿到的混双金牌,个人独揽四金,这也是自1984年谢赛克加冕四冠王以来中国首个亚锦赛四冠王。

2010年10月,马龙获在世界杯团体赛中以3比1战胜韩国选手李廷佑,帮助中国队获得男团冠军。11月20日,在广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马龙4-2战胜队友王皓,获得广州亚运会男单冠军 。

许昕的单打和张继科,马龙比是什么水平

平心而论,许昕的单打就是不如马龙和张继科,硬实力在这里,这没什么可说的。

许昕巅峰时期在国家队的位置就是第三人,三大主力排第三,如果只有两个单打名额,那他就是轮不上。

当然这不是说他很差,第三人的位置已经很靠前了,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跟张继科和马龙比就要差点意思。

我感觉许昕和张、马相比最大的不足是大赛成绩不行。

而大赛成绩不行反应出来的一个是技术上有短板,另一个可能跟个人的心气斗志有关。

后者有点玄学,就不聊了,我个人感觉许昕的技术实际上是有短板的,他能打到这个程度已经算可以了。

许昕反手其实是个技术漏洞,所谓技术漏洞就是无法发动有效进攻。许昕的反手说横打吧,又做不到王皓那样的全横打,经常被人一逼就要退台放高球,推挡也不如马琳的变化多。

而且许昕喜欢退台,确实缠斗能力提高了,但自己球的杀伤力也弱了。看看近几年国家队取得好成绩的这几位,张继科、马龙、王皓,哪个像许昕退的那么远啊。

所以我觉得他之所以大赛成绩一直那样,跟技术特点有关。

许昕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拉弧圈的击球点,只要稍远一点,就非常低,仿佛每个球都是从下面捞着拉上来的。好处在于可以营造足够的旋转,问题就是慢,留给对手足够的反应时间

而在新材料球时代,这个破球本来就拉不转,许昕的旋转优势被严重削弱。那怎么办,要么改站位,改拉球点,死不退台,打上升期。吴指导在队里的时候就要他这么干。奈何吴指导没管他两年就退休了,后面故态重萌,2019年世乒赛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但是他的总体成绩还是比较稳的,一度还是世界排名第一,说明实力是很强的。

每个比赛中冠军只有一个,每一个时代大满贯可能就一个。

马龙跟张继科错开了,虽然是一代人,但马龙的荣誉巅峰相当于晚了半代的时间跟方博、闫安、周雨他们的巅峰重合,再加上各种原因后者这一代人没有一个打出来,所以许昕这个位置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没必要总是拿第一去苛责他。

盘点国乒实力强却无缘奥运男单冠军的国手:许昕上榜,榜首是谁

没有意外,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赛场上,闯进男乒和女乒单人总决赛的还是中国运动员,在中国长期以来的乒乓球统治力之下,已经让多少运动员看到了绝望。不过中国的乒乓实力太强,大魔王的数量太多,终会有人只能沦为陪跑,很难真正获得大满贯。在奥运会的的赛场上,这几位国内乒乓球球员,实力超强,却一直无缘奥运会男乒冠军,其中许昕上榜,榜一让人太可惜!

一、王皓

因为中国队的乒乓球实力实在是太强了,想要在国内的比赛中赢得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就难如登天,毕竟国家队一直都是高手如云,甚至有人表示在国际上赢得比赛要比在国内还要简单。而王皓就不行的出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三次参加奥运会,都与金牌失之交臂,三枚奥运会银牌成为了他的痛。

二、王励勤

1978年出生的王励勤,现在担任现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在他的运动员时期,一直未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赢得冠军,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不敌王皓,无缘决赛。虽然王励勤在世界赛男子单打比赛中屡次战胜对手,荣获该赛事的金牌,但是却未能入选奥运会冠军的行列,无奥运会金牌入账,成为了他的遗憾。

三、许昕

今年的马龙,已经超过30岁,却仍然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大杀四方,终于战胜年轻小将樊振东,完成了个人事业上的双满贯业绩。而这个时候的许昕已经退居二线,只参加了男女混双的比赛,许昕和张继科,马龙并称是国乒三大将。但是张继科和马龙都获得过世锦赛,奥运会的男子单打金牌,但是许昕没有获得奥运会男子单打的金牌,甘愿成为老二,却在张继科,马龙受伤的时间里承担起了国乒的责任,是奥运会的无冕之王。

为什么张继科克王皓不克许昕

张继科克王皓不克许昕是因为王浩的打法与许昕不同。王浩主要是直拍拧拉,许昕靠控制和全台大范围跑动。因此张继科反手势大力沉克王浩而不克许昕。

世乒赛致许昕:在我心中,你早已捧杯!

许昕世乒赛被淘汰了,第三轮,不敌法国选手西蒙。 刚看到这个消息,我大脑瞬间死机,种种情绪堵在心里,拼命否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疯狂找相关新闻,读了无数的新闻后,我终于承认:许昕世乒赛被淘汰了,再一次无缘圣勃莱德杯,更可能永远拿不到了。 我是打直拍的,喜爱许昕奇迹般的正手,也学着他用单面全台进攻。马琳、王皓退役后,许昕只身扛起直拍大旗,与横拍的张继科、马龙组成新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中,许昕显得有些弱势。他没有张继科的求胜霸气,没有马龙的技术全面,可我就是喜欢他,喜欢他用单面掌控球台,喜欢他用正手救起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球,喜欢他用跑动拼出一个个胜利,他的球,除了艺术外,还带着些化腐朽为神奇的味道。在乒坛枯燥对拉的背景下,他的球显得灵气十足,总让我感到有趣,也只有他的比赛,让我有耐心看完。 2010年直通莫斯科世乒赛 ,20岁的他半决赛迎战马龙,在马龙先胜两局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用大范围跑动和中远台反拉,多次逼迫马龙失误,最终连扳三局赢下比赛。其中许多回合,球离他已经很远,他仍然大踏步奔过去,奇迹般地把球救起。这种顽强的精神,让他笑到了最后,也让我开始关注他。入选世乒赛后,他逐渐进入主力阵容。 2011年到2012年,他拿下了大量的公开赛冠军,马琳、王皓、马龙、张继科,他基本上都赢过,可在鹿特丹,他败于前辈王励勤,也让他无法参加伦敦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闭幕的时候,他看着登上领奖台的队友们,默默转身。 2013年是许昕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轻松入选世乒赛,位列一号种子,并首次进入四强。随后世界杯击败萨姆索诺夫夺冠,加冕单打世界冠军,年底乒联总决赛,他又击败师兄马龙,夺得冠军。 2015年 ,他毫无悬念再次获得世乒赛名额,可这时的他却身兼三项,男双、混双、单打三线作战,男双和混双上通通夺冠,可在单打面对队友方博时,他肩伤复发,无力再战,三比四惜败,再一次世乒赛折戟。 2016年奥运会,他成功入选里约阵容,和继科马龙一起拿下团体冠军,在领奖台上,他是骄傲、自豪的,和女友姚彦也秀起了恩爱,似乎到达了巅峰,乒坛之路似乎也在渐渐好转。 不过,26岁,对直板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危险的年龄了。 2016年世界杯,许昕决赛对手是新生代的樊振东,在樊振东的压反调正和反手狂轰滥炸下,许昕输掉了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许昕的步法沉重,状态慢热,伤病也影响了发挥,毫无疑问,年龄大了后体力下降,反手的弱势变得难以弥补。退台后的对拉因为击球位置靠后,直接被小胖在近台击破。 2017年世乒赛 ,此时改了abs球,abs球需要更多的体力和力量,许昕赖以致胜的旋转也被大幅削减,这样的大环境下,许昕跌跌撞撞的入选,在第四轮遇到了新星林高远。林高远打球力量不大,但胜在速度快,近台抢攻犀利,改ABS球后他的优势也被放大。这场比赛中,许昕反手的劣势被林抓住,林通过压反调正和近台快撕许昕正手牢牢占据上风,许昕只有通过经验和跑动勉强追平。在3比3平,林领先许昕6个赛点的情况下,许昕爆发,连追8个球逆势翻盘,在那一刻,他振臂高呼,全场也为他惊叹喝彩。 但那个时候,我为他感到不安,逆势翻盘固然是心态好,但是,他的技术已经全面落后了。 果然,在半决赛对上马龙后,他虽与马龙打得不可开交,但在关键球上,他总是被马龙抓住弱点突破,这个时候,他的退台和全力奔跑显得无力,马龙总能回击一个刁钻的角度让他无计可施,比赛很快结束,许昕0比4落败。 2018年,28岁的他状态似乎更加低迷,乒超联赛,公开赛输球不断,他面对了许多质疑,最终用澳大利亚和保加利亚公开赛冠军证明自己。可在我看来,年龄、伤病、技术已经向他告急,本来超一流水准的他拿公开赛冠军已经变得有些吃力,参赛次数也要严格控制,这些似乎都预示着这位直拍旗手的下行。 2019年 ,这一次的世乒赛选拔赛,他打得很吃力,整体慢热,在和小胖的交手中惜败,随后伤病复发,只能草草结束选拔赛。 与西蒙的世乒赛比赛中,西蒙下足了功夫对付许昕,台内小球总送到许昕反手位,迫使许昕多次侧身失误;敢于和许昕对拉,甚至前两局远台都占据上风;拧拉技术优秀,接发上成功威胁到许昕;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压制:压反调正,两面打一面。以往许昕在面对这种困境时都是靠雄厚的远台对拉解决的,但西蒙速度和旋转都有加强,许昕的体力却跟不上了,此消彼长之下,许昕最终败下阵来。 在他走过的职业生涯中,大赛似乎总是充满挫败的,他总是笑一笑,不以为意,继续准备下一次。 许昕的技术是落后的,改abs球后更是削弱了他的打法,可他依然在奋力向前,反手的致命漏洞,他一边技改,一边拼命跑动。身为直板独苗,他是集国家队万千宠爱的,却也是最孤独的,这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却始终笑着向前,一直走到了现在。 我难以忘记, 他在莫斯科直通赛上坚韧热血的身影; 他在卡塔尔击败王好时放肆的怒吼; 他在东京指着自己名字时的嚣张; 他在里约夺冠时开心的大笑。 许昕,可能你无法参加下一届的世乒赛了, 可能你的成绩再也无法向前一步了, 但, 在我心中, 你早已捧杯!

马龙的陪练是谁马龙的陪练打得过许昕吗

久经沙场,马龙从无名小将,成长为国乒的“瓦尔德内尔”。

33岁的马龙已经成为国乒的“常青树”、“活化石”,现在的龙队除了技术实力能够跟得上小胖、大胖这些顶级球员之外,他打球的套路、艺术化也有些瓦尔德内尔的味道了。

1.出道即遇上“二王一马”巅峰,马龙卑微到不被发现。 与小胖出道就有巨大冲击力不同,马龙当年进入国家队后,还是显得比较平庸的。 特别是在他20左右的年纪,正是王励勤、王皓、马琳的巅峰时代。 在这样三位顶级球员面前,稚嫩的龙队没有任何让人看得出的过人天赋。而恰恰是当时刚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的秦志戬, 成为了“小奶龙”的第一任主管教练。 秦志戬作为过来人,知道国乒的竞争难度太大,每个球员都有从默默无闻,到成长为主力的过程。 与现在小胖冲击马龙一个人不同,马龙年轻时需要冲击“二王一马”三位顶级高手。

在3次世乒赛被王皓淘汰之后,23岁的马龙就有了退役的想法, 最终是秦志戬的鼓励让马龙坚持了下来。不过,在马龙建立“龙王朝”之前,国乒还诞生了与马龙同龄的张继科。张继科的打法有些像欧洲球员,弧圈球的质量非常高,力量和旋转兼具,特别是他台内的反手“霸王拧”在接发球上有一定优势。 因此,张继科比马龙更早地实现了大满贯。

而马龙在张继科之后, 2016年里约奥运再到东京奥运这个时期,应该是属于马龙个人自己的“龙王朝”。 本以为马龙东京奥运实现“双满贯”之后会选择退役。但从全运会男团决赛,他决胜局仍能10:6领先樊振东,乒超联赛更是2次击败MVP梁靖昆,说明龙队的技术实力依然位于顶尖行列。 马龙也曾说,欧洲的波尔等人都能打到40岁, 希望自己也可以多打几年。

许昕2019年之前,队内单打水平基本上能保持队内前三,2019年后下滑明显。

至于说马龙的陪练是否打得过许昕,这个还是要看时间段。2019年之前,许昕在队内的单打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能排在马龙、小胖之后。不过,奥运直通赛、热身赛许昕也有负于徐晨皓、周启豪这些陪练。

1.直板在国乒生存不易,许昕已经做到最好。 很多球迷也认为许昕的打法有悖常理,认为直板应该坚持近台,但许昕也曾说:“如果再像马琳那样在近台打球,那我早就被淘汰了。”由于横板选手台内暴拧技术的发展,直板之前在台内的小球优势荡然无存,从接发球后的第一板基本上就进入强相持。 如果你不具备中远台的相持对拉能力,直板肯定打不到许昕这样的高度。

整个事业生涯, 许昕也仅在2013年世界杯战胜萨姆索诺夫,拿到了一次单打冠军。 后期,由于马龙、小胖的强势,三大赛的冠军也基本上被这两位球员瓜分。2019年世乒赛意外负于西蒙高茨之后,许昕在东京奥运争得单打席位的希望彻底破灭。 信心上有所放弃之后,技术下滑的更为明显。 目前,许昕唯一在国乒的优势也就是双打了。

首先,马龙的陪练叫崔庆磊,说到这个人,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崔庆磊做了马龙很多年的陪练,可以说是看着龙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所以当崔庆磊即将退役时,刘国梁送了他一个亚锦赛的团体冠军。

2017年无锡亚锦赛,中国男乒派出了张继科,马龙,许昕,樊振东,崔庆磊,夺得亚锦赛男团冠军,其中崔庆磊成为新的亚洲冠军!

您好,马龙没有固定的陪练,崔庆磊,秦志戬,陈玘都做过马龙的陪练,马龙的陪练也得具备世界冠军的实力,如果和许昕交手,也不会落下的,会互有胜负。

马龙的陪练打得过许昕的陪练吗?答案是肯定的,世无常胜将军!有输就有赢,马龙与许昕之间都有输有赢,何况陪练呢?

曾经登顶过男乒单打世界第一宝座的八位外国选手

自1991年10月,ITTF(国际乒联)启用电脑积分机制公布世界排名以来,历代合计有18位球手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其中,来自我国的男子单打球手有10位(王涛、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王皓、马龙、张继科、许昕、樊振东),占据了半壁有余。

中国梦之队在乒乓领域的统治力非常强,当然我们也希望世界乒坛能更加多元化,该运动在全球得到更好的普及。事实上,在男单领域里,我国选手的统治力没女单那么强。除了我国的男单名将之外,确实也出现过一批可敬的外国强敌,他们也曾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在本文之中,笔者将根据时间线做出盘点,以供诸位参考。

一、约尔根·佩尔森(瑞典)

在国际乒联引入世界排名系统之后,瑞典名将约尔根·佩尔森成为了第一位登顶世界第一宝座的男单选手。在男单世界第一宝座呆了9个月之后,他被法国人盖亭短暂取代。

作为昔日与瓦尔德内尔齐名的瑞典双子星,约尔根·佩尔森同样是乒坛常青树。从1987年打到了2013年的佩尔森,合计代表瑞典足足参与了七届奥运会。个人打法上,佩尔森是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打出的球在力量与旋转上都非常拔尖。

回到1989年世乒赛,佩尔森和瓦尔德内尔联手带队击败了江嘉良领衔的中国队。在单打决赛上,佩尔森惜败老瓦。回到1991年的世乒赛,瑞典双星再度带队卫冕冠军,而佩尔森在单项里复仇老瓦成功,拿到了男单世界冠军。同年世界杯,佩尔森在吉隆坡再添一个世界单打冠军。

在乒坛 历史 上,1991年是属于佩尔森的年份,他与老瓦组成的瑞典男团也是国乒面对过的初代大魔王。在奥运会赛场上,佩尔森最高荣誉是两次第四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征战了那么久的时间,从未登上过奥运会单打领奖台,这一点比较可惜。

二、让-菲利普·盖亭(法国)

在乒乓球 历史 上,法国名将盖亭是在世界第一宝座待得最短的选手。在1992年7月取代佩尔森成为世界第一后,盖亭仅仅守到了八月。随后,瑞典人瓦尔德内尔把盖亭踢下世界第一的宝座。

盖亭出道时间和老瓦、佩尔森接近,不过成名时间相对比较晚。因为伤病原因,盖亭的巅峰很短,刚刚迈入全盛时代就不得不之戛然而止,生涯大概只火了三年。

从打法上来看,其实可以解释这样的轨迹。作为左手横拍选手,盖亭在两面弧圈球的造诣很深,打法极其凶狠、进攻很有侵略性,是“不讲理”以及“人带技术”流的鼻祖行家。

回顾他的生涯,1991年到1994年的三年,就是他最巅峰的岁月。1991年世界杯,盖亭在决赛里输佩尔森拿到亚军;一年后的1992奥运会,盖亭决赛输老瓦,拿到银牌;1993年世乒赛,盖亭打入决赛,战胜当时群雄之一的比利时名将赛弗,成为第一位来自法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1994年世界杯,盖亭拿下单打冠军。

此后,盖亭急速下滑,单打成绩乏善可陈,反而是双打开始出成绩,在2000年悉尼奥运拿了次双打铜牌。此外,盖亭与希拉、勒古、埃洛瓦所组成的法国队一时也是实力强劲,屡屡在世界赛事中拿到TOP3的成绩。

三、扬·奥韦·瓦尔德内尔(瑞典)

老瓦是右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在场上变化丰富、攻防技艺无懈可击、球路灵动多变,职业生涯相当漫长。

可以说,瓦尔德内尔是一位现象级别的乒乓球传奇人物,他促进了乒乓技术革命与拔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与此同时,他也是乒乓球 历史 上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

如此优秀的球员,当然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在1992年8月到1994年2月期间,瓦尔德内尔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排名,前任是盖亭,继任则是赛弗。

四、让-米歇尔·塞弗(比利时)

出生于乒乓世家,自小师从中国教练王大勇的辅导,出生于1969年的赛弗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名动欧洲。只不过,因为当时欧洲的群雄众多,等到了25岁的时候,赛弗才开启了自己的全盛时代,在欧锦赛封王。

打法而论,塞弗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的路数,连续进攻能力强,反冲弧圈球的表现出色,是继盖亭之后凶狠流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在九十年代中期前后,塞弗在世界排名的宝座上与孔令辉、王涛两大中国名将互有领先。

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赛弗合计呆了500多天,相当了不起的一贯数字。可惜,赛弗在世界大赛的最高荣誉当属1993年的男单亚军。在三大赛上,赛弗没有尝过冠军的滋味。在漫长生涯结束之后,赛弗最具代表性的冠军还是那一个象征自己登上欧洲之巅的1994年欧锦赛单打冠军。

五、弗拉基米尔·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

在九十年代中期过后,萨姆索诺夫开始崛起,与还没完全老去的老瓦、还有来自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作为欧洲代表在单打领域挑战亚洲军团,三大将的影响力延续到了新世纪之后的一段漫长时间。是故,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三人被外界赐名为【欧洲三虎】。

在1997年12月到2000年7月,萨姆索诺夫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宝座,直到后面被崛起的王励勤所取代后就再也没能回来过。虽然是外籍运动员,但萨姆索诺夫在中国的人气也不低的,人送外号【老萨】或者【太极派掌门】。作为身高189CM的选手,老萨是右手横拍者,个人技术全面,在比赛中的覆盖面很广,以防守带动反击,以柔带刚,控制失误的能力强,堪称昔日乒乓赛场上的坚壁。

打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萨姆索诺夫在后续也成为了乒坛常青树,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萨姆索诺夫也拿到过不少荣誉,当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表现。

在三大赛之一的世界杯,老萨三冠一亚三季,表现极其强悍。在世乒赛,萨姆索诺夫在1997年拿过一次亚军。在奥运会上,萨姆索诺夫最好的成绩是第四名,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最后一次三大赛之旅上取得。彼时,40岁的老萨打到了四强,可惜在半决赛与铜牌战接连输给张继科与水谷隼,无缘奥运奖牌。

六、蒂莫·波尔(德国)

纵横乒坛多年,从少年到大叔,德国名将波尔合计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呆了11个月的时间,其中先后四次冲顶世界第一,是外国选手里重返世界第一次数最多的球员。

波尔第一次登顶世界第一之时,是2003年的1月,当时波尔22岁。波尔上一次登顶世界第一之时,是2018年的3月,当时波尔37岁。创造了年纪最老世界第一的纪录,真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曾几何时,国乒成员们被问及过如果可以选跨国搭档一起打男双的话会选谁,包括马龙在内的中国名将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波尔。从侧面来看,此乃惜英雄重英雄,这足以是波尔的魅力与实力的体现。

除了全面的球风、出色的实力之外,波尔是赛场上有名的绅士,曾经不下一次在关键赛场上主动提出要返还对手因为误判丢掉的分数。可以说,波尔真的是非常值得尊重与后辈学习的一位乒坛前辈。

在欧洲三虎老去之后,在同胞奥恰洛夫崛起之前,波尔独步欧洲多年,合计拿到过8次欧锦赛单打冠军、16次德国全国冠军,称得上是在一个时代统治了欧洲的选手。在团队赛事方面,波尔也是扛了德国走了好多年,德国男团两次奥运银牌、两次奥运铜牌之旅,波尔的贡献很大。

三大赛方面,波尔最好的成绩是拿到过两次世界杯单打的冠军,世乒赛有一次单打第三,奥运会没有单打奖牌。从波尔稳定称霸欧洲却在世界赛场上拿不出稳压前辈的成绩来看,其实亦足以说明国乒在新世纪后的进步与欧洲的衰落。

七、维尔纳·施拉格(奥地利)

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诡异却高超的发球技巧,配上两边进攻极其凌厉的弧旋球,还有一手大板回头防反的神技,提到外国的男单高手,又怎么可以少得了奥地利名将施拉格。

回顾施拉格的生涯轨迹,他称得上是大器晚成的球员。出道于1989年的他,等到了十年之后的1999年埃因霍温世锦赛才拿到了季军,算是真正在三大赛打出成绩。再经历四年的蛰伏,施拉格在2003年的世锦赛中力挫朱世赫封王,登上世界之巅。

凭借2003年的高光发挥,施拉格在6月开始短暂地挤下了波尔成为世界第一,在四个月之后被马琳取代。回顾施拉格的乒乓球生涯,最能拿到出手成绩便是世锦赛上拿到过的一次季军&一次冠军。

八、迪米特里·奥恰洛夫(德国)

不知不觉,奥恰洛夫也到了32岁乒坛老将的年纪。随着波尔的年龄渐高,奥恰洛夫逐渐肩负起了德国队第一主力&欧洲第一男单选手的身份。

打法而论,奥恰洛夫是以反手为主的打法,发球与应变能力很强。在伦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奥恰洛夫都拿到了铜牌,足以是单打实力的见证。在世界杯上,奥恰也有一次封王纪录。在2018年1月,奥恰洛夫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顶掉的是马龙,两个月之后又被老将波尔顶替。

与前辈波尔一样,奥恰洛夫也是颇受球迷喜爱的乒坛绅士。值得一提的事情,由于对马龙19场从无一胜,外加在对阵马龙之前奥恰往往能击败相当多有竞争力的强敌,是故中国球迷赐予了他【马龙大护法】的称号。三年之后,巴黎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