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
- 乒乓球的历史
- 在日本乒乓球历史上,福原爱地位如何
- 福原爱的乒乓球技术,在日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 研究性学习 关于乒乓球的历史
- 乒乓球日本名将
- 日本乒乓球的起源地是哪里
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
如果谈起哪个国家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贡献最大?大家都会觉得是中国(世界冠军数量、海外兵团人数最多),也有人认为是英国(现代乒乓球的发源地),实际上从技术创新上来说,日本才是对乒乓球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他们的三大发明:直拍打法、海绵胶皮、弧圈球对推动世界乒乓球的普及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上世纪二战后三十多年里,日本乒乓球曾经一度引导了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声显赫的顶尖高手,中日对抗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现在我将那些曾经同国乒拜过腕子的日本乒乓高手做个盘点,看看哪位高手是你的最爱。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十位:小野诚治
在1979年平壤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名来自于日本钢琴制造车间的工人小野诚治轰动了世界乒坛,作为一个赛前不被人看好的业余选手,23岁的小野诚治在单打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他采用日本传统的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成为本届世乒赛中国选手中最大的克星,16进8时他先以3:2力挫中国正胶快攻选手鲁尧华,昂首进入八强。在此后三场面对中国选手的比赛中,小野上演了一出三英战吕布的精彩表演,在八进四的淘汰赛上,他先以3:1击败了中国长胶倒板怪球手黄亮,闯进了男单四强,在一场令人窒息的半决赛中,他又以3:2险胜中国长胶削球大师梁戈亮,杀进了男单决赛,成为了本届世乒赛最大的一匹黑马。决赛面对中国选手郭跃华,两人打法套路相同,比拼的是谁球拉得更转更冲,谁的意志品质更顽强,小野诚治先以25:225:17先拔头筹,郭跃华在顽强地扳回一局后不幸大腿肌肉严重拉伤,在大腿缠满绷带的情况下再次上场,伤势再次加重,无法坚持比赛,只得把冠军的头衔拱手让给小野诚治,小野诚治举起沉甸甸的圣.勃莱德奖杯时不禁喜极而泣,他的这次胜利,成为了日本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史上的绝唱,时至今日已经四十多年了,日本男运动员再也没有登上过世界乒乓球冠军的最高领奖台。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九位:江口富士枝
说起日本历史上的女子乒乓球选手,不能不提到江口富士枝,她是日本女乒史上名气仅次于松崎君代的优秀运动员,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日乒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她个子不高,右手直握球拍,典型的左推右攻单胶打法,步法灵活,攻势凌厉,1954年初次参加温布利世锦赛就打入女单四强,195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夺得第24届世锦赛女单冠军,另外还在团体和混双决赛中力斩两枚金牌,1959年惜败于如日中天的松崎君代夺得女单亚军,其霸主地位被松崎所代替,鉴于她为世界女乒做出的突出贡献,199年,她被国际乒联选入世界乒乓名人堂行列,她也是日本仅有的三名女选手的其中之一。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八位:河野满
作为早期直拍生胶两面攻的代表,日本眼镜选手河野满绝对是四十多年世界男子乒坛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生胶的运动员,他这种独特的打法在第34届世乒赛大放异彩,在团体半决赛中,他连克约尼尔、克兰帕尔、盖尔盖伊三员匈牙利大将,为日本打入决赛立下头功。在单打比赛中,他以3:2击败上届男单世界冠军本格森,进入四强之列,在半决赛中,河野满以3:0轻松击败了中国选手梁戈亮,获得了同中国第一高手郭跃华决一雌雄的资格,在这场万人瞩目的决赛中,已经34岁高龄的河野满势如破竹,力克郭跃华,夺得了职业生涯中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他也是日本使用生胶打法最成功的一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七位:星野展弥
如果评选上世纪60年代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有“桌球小僧”之称的星野展弥绝对是最佳人选之一,徐寅生十二大板战星野的一幕至今让许多老球迷们津津乐道。1961年北京世乒赛男团决赛,前三盘中国队以1:2落后,形势比较严峻,第四盘由“智多星”徐寅生出战日本的世界冠军星野展弥,前两局打成了1:1平,第三局赛场气氛更趋白热化,徐寅生以20:18拿到了盘点,在他一记强劲的正手进攻后,星野被迫退台防守,徐寅生连续将球扣至星野的反手,一板、两板、三板……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上万名观众也一起跟着数数,打到第十二板时,徐寅生突然一板打到星野的中路空档,星野略微犹豫了一下,回球失误,双方精彩绝伦的高超技术赢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动人画面也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传颂已久的传奇佳话。尽管星野展弥先后输给了徐寅生和荣国团,但他仍然在男双比赛中夺得了一枚金牌。同徐寅生这一盘攻守大战,拉开了中国同日本强强对抗的帷幕,也标志着中国乒乓全面崛起,星野展弥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功不可没。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六位:伊藤繁雄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男乒活跃着声名远扬的“三剑客”,而伊藤繁雄就是其中一个核心人物,他属于日本传统的直拍单面拉打法,进攻凶悍,意志顽强,其旋转强烈的反手发球配合一板威力无比的强攻更是他拿手的得分利器,在1969年世乒赛上,他一举夺得男团、男单两枚金牌,成为他运动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尽管在第3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连输给三名中国队主力(其中同李景光的一盘比赛仅仅拿了9分,创造了世乒赛男团决赛史上败得最惨的记录),但他在60年代末取得的一系列佳绩和优异表现,仍然可以称得上日本乒乓史上一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五位:田中利明
作为日本乒乓球在世界乒坛崛起的标志性人物,田中利明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1955年荷兰乌得勒支世乒赛,初出茅庐的田中利明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继佐藤博治之后第二个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日本选手,正式吹响了日本乒乓球取代东欧、称霸世界的号角,1957年,他再一次加冕世锦赛男单冠军,成为日本男乒历史上第一个夺得两次单打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和荻村伊智朗组成的日本男乒双星座,在世界乒坛早已传为佳话,两人你争我夺,互相竞争,互相促进,使日本乒乓球迅速登上了世界乒乓球最高峰,他也是入选世界乒乓球名人堂的三名男选手之一。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四位:木村兴治
谁是当今日本乒乓球采用人海战术对抗中国乒乓的创始人?谁是世界乒坛最早采用直拍弧圈打法的拓荒者?这个人就是现在的日本乒协主席、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木村兴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几乎打败了所有中国乒乓高手,是中国队最头疼最难缠的对手之一。他身材修长,长相斯文,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貌似文弱的他却拉得一手漂亮的前冲弧圈球,具有子弹般的冲击力,令所有的对手望而生畏,凭着这个杀手锏,他先后四次夺得世乒赛男双和混双冠军,徐寅生、荣国团等都曾经败在他的拍下,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克星,那就是风华绝代的中国两面攻名将庄则栋,两人交手,木村总是铩羽而归,这也成为他运动生涯中最大的郁闷。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三位:长谷川信彦
日本乒乓为世界乒坛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弧圈球技术,而长谷川信彦则是参与弧圈球开发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横拍弧圈两面拉技术的先行者之一,也是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两个横拍选手之一。他身材不高,步法灵活(被日本人称为步法先生),意志顽强,其弧圈球旋转之强烈在当时的世界乒坛首屈一指,其快速凌厉的弧快打法令对手闻风丧胆,在他17岁时,就成为日本男队夺得世界团体冠军的主力,20岁时就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在其职业生涯的比赛中,先后夺得过14次亚洲冠军,在世锦赛上先后六次在男团、男单、混双项目上夺得世界冠军的称号,在日本男乒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荻村伊智朗和田中利明,排在历史影响榜的第三位。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二位:松崎君代
谁是日本女子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谁是世界乒坛第一个实现金满贯(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的女选手?她就是被称之为“翩迁起舞”的日本乒乓女皇松崎君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批直握球拍的日本女将如井喷式爆发,而松崎君代就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星,从1959年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她先后在女团、女双、女单和混双四个项目上夺得过七个世界冠军,开创了以她为首的东洋魔女时代,宣告了欧洲横板削球统治世界的一去不复返,引领了一股直拍快攻打法的热潮,把她称为世界乒坛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物毫不为过。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一位:荻村伊智朗
说起荻村伊智朗这个名字,相信广大乒乓球爱好者都有所耳闻,他不仅在世界乒坛,而且在世界体育界都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他运动员生涯里,他两次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另外还在男团、男双、混双上一共获得过12个世界冠军、5个亚军、3个季军,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所有获得过世界冠军的亚洲男选手中第一位(那时可没有世界杯和奥运会),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个巨星级的存在。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伟大的体育活动家和政治家,在其任职国际乒联主席期间,他做过许多促进乒乓球普及与发展的举措,去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过教练、做过指导,同时他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年他向周总理提议邀请文革后的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名古屋世锦赛,并利用这一大好契机,间接地促成了举世闻名的中美乒乓外交,无论从运动成绩还是为乒乓球运动所做的贡献,他都是所有运动员中的佼佼者,把他称之为乒乓皇帝可谓实至名归。
结束语:七十年来,日本乒乓球在世界乒坛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经历了崛起—鼎盛—衰落—沉沦—复兴五个阶段,如今的日本乒乓球已经从长达三十多年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俨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最大的对手,随着国乒马龙、丁宁、刘诗雯等一批老将的退出,以张本智和和伊藤美诚为首的日本新星迅速崛起,几乎打败了所有国乒的主力选手,这标志着往日那支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开始向我们篡班夺权!一场中日乒乓强强对抗的局面就此重新拉开了帷幕!是国乒继续保持优势、长盛不衰?还是日本卧薪尝胆、重返巅峰?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大家就日本乒乓的现状和历史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群策群力,为国球的强盛不衰加油呐喊吧!@_
乒乓球的历史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球弹出后速度慢、力量小,没有什么旋转技巧;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球在两者之间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拉格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绊,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中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已拥有186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1992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推动了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在日本乒乓球历史上,福原爱地位如何
福原爱,因为其可爱的长相已经一口流利的东北口音普通话在中国人气超高,被称为瓷娃娃,他在日本乒乓球历史上也是地位超高,说是日本乒乓球一姐也不为过。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一、乒乓球天赋高。虽然在中国的印象里福原爱多的场面是被中国的国乒选手打哭等场面,最火的是“大魔王”张怡宁一不小心零封了她。那是因为中国乒乓球水平领先世界,但这不能否认其他国际选手的水平,比如我们的老对手德国的波尔,虽然每次都败在中国男乒手下,但是他之前任然排在世界前五。说明他的水平仍然是世界顶尖。而福原爱同样也是如此,他三岁开始接触乒乓球,并展现了极高的天赋。在日本的国内比赛虽说不是每次都拿第一,但是拿奖也是拿到手软,她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赛前八选手,足以说明她的实力。
- 二、为日本兵乓球做出贡献。在福原爱的那个时代,中国女乒也是最辉煌的,只能恨生不逢时,雅典奥运会,福原爱是全日本参加奥运会最年轻的选手。虽没能带领日本队取得冠军,但是在作为日本国手也是尽心尽力。日本是承认她的贡献,毕竟中国风头太盛,遮盖了其他的光芒,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一直为冠军努力的国际选手。
现在虽然福原爱已经退役,而日本乒乓球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一些后起之秀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是因为福原爱在中国学到先进经验促使的,所以一个人的伟大不能只看其取得了多少冠军,更多的要多方面考量。福原爱为日本乒乓球所做出的贡献,不是用成绩能评定的,她推动了日本乒乓球的发展,为日本乒乓球走向世界顶尖水平夯实了基础,所以她是日本乒乓球界的一姐。
福原爱的乒乓球技术,在日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毫无疑问,福原爱在日本乒乓球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毫不夸张,她是可以振兴日本乒乓球界的领军人物,在日本也拥有很高的人气,深受民众的喜爱和尊重。日本乒乓球鼎盛时期是19世纪40年代,但60年代以后,便逐渐下坡。福原爱恰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点。
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她一部分比较突出的战绩
2010年,福原爱在ITTF(国际乒联)的排名达到第8名,是排名最高的日本选手。提高了日本在全世界乒乓球领域的水平和地位。
2012年伦敦奥运会,福原爱作为首帅,带领着日本女队获得了团体亚军,这可是日本奥运会乒乓项目的第一枚奖牌
并且,现在日本乒乓球领域的一姐石川佳纯,从两岁开始就认真刻苦的练习打乒乓球,就是从小把福原爱作为偶像和目标,可以说,福原爱启迪了一大批日本民众的乒乓球梦,也在很多年轻人心中播下乒乓球竞技的种子。
我们在从专业角度分析一下福原爱打球的特点,福原爱总年间被人评价为低配版的邓亚萍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的打球方式都有些相似。福原爱个子不高,每次都会站的离乒乓球台比较近,大多数都是正手高抛发球,落点有许多变化。而福原爱的反手采用是一般是长胶,凭借她反手高速的拨球,能够发挥出很大的力量。正手采用的是反胶,与反手结合,可以很好的发挥快速多变的乒乓球技术特点。
研究性学习 关于乒乓球的历史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国际乒联1926年成立,并举行了首届世界锦标赛。 乒乓球运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198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小球改大球”、“21分制改11分制”、“无遮挡发球”等一系列改革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了对抗性和比赛的偶然性。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奥运项目: 男子:单打 双打 女子:单打 双打
乒乓球日本名将
回答:乒乓球日本名将有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十位:小野诚治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九位:江口富士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八位:河野满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七位:星野展弥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六位:伊藤繁雄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五位:田中利明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四位:木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三位:长谷川信彦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二位:松崎君代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一位:荻村伊智朗
日本乒乓球的起源地是哪里
乒乓球的起源地是英国。
乒乓球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19世纪末的英国。
19世纪末,网球在欧洲很流行,但网球很容易受天气影响,所以英国一些思维敏捷的大学生就想:“我们不能打室内网球吗?”于是他们把网球搬到了室内,以餐桌为桌,以书籍为网,以羊皮纸为球拍,就这样在餐桌上来回跳动,从而诞生了乒乓球的雏形。后来,几支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来了,海军军官们意识到在这么小的桌子上打网球相当有趣和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而不是弹性很小的实心球,再改成空心塑料。
乒乓球在我国起步较晚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号召大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当时中国条件落后,正规体育场馆不多。乒乓球没有场地限制,器材简单。而乒乓球男女老少均可参与,普及成本低。因此,乒乓球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运动员龙国团很快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对乒乓球运动更加重视,并建立了金字塔式的训练模式和专业的体育院校,使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入巅峰期。
从技术角度来说
篮球等非常激烈的身体对抗,需要更多的技巧,而乒乓球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人小而快的脑力体力优势。乒乓球主要是单项运动,尤其是没有复杂的技战术。通过中国人骨子里的拼搏精神,通过反复练习,才有了今日优异的成绩。让乒乓球出现后不久,它就成了一项受欢迎的运动。
身体优势和刻苦训练
乒乓球不像足球和篮球,需要很强的身体对抗,而是注重技术性,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人的身体优势。此外,中国人骨子里的吃苦耐劳精神,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不断放大自身优势,涌现出长期统治乒乓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