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听说鲁能的电厂要被华能收购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国家电网给鲁能五年时间
- 我想问下鲁能集团下电厂都划给国网能源,而鲁能电厂电煤归金马集团,那金马集团与国网和国网能源是什么关
- 鲁能智能公司是不是被山东电力全资收购了
- 山东鲁能集团现在归国家电网吗
- 鲁能和国家电网是什么关系
听说鲁能的电厂要被华能收购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伴随着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集团)发电资产出售,“鲁能系”上市公司之一山东鲁能泰山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720,下称鲁能泰山)的控股权易主。 12月14晚,鲁能泰山发布公告披露,2008 年12 月11 日,该公司控股股东鲁能泰山电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鲁能电器)的控制人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发展),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华能山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华能山东收购鲁能电器56.53%的股权。 鲁能泰山是“鲁能系”三家上市公司之一。鲁能泰山第一大股东为鲁能电器,第二大股东是山东鲁能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物资),二者均为鲁能集团的子公司。鲁能泰山原以电缆业务为主业,近年来,鲁能集团已经将煤电作为其主导产业,陆续剥离了电缆及非相关业务。 公告披露,鲁能发展通过鲁能电器间接持有鲁能泰山18.54%股权,为鲁能泰山的实际控制人。本次转让完成后,华能山东成为鲁能泰山间接控制人,华能集团成为鲁能泰山实际控制人。 “这一交易正在等待国资委的批准。”华能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国资委对于鲁能资产的出售持支持态度,如无意外,华能集团将成为鲁能泰山的实际控制人。 “鲁能泰山是华能所收购的鲁能资产中的一部分。”华能集团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11月中旬,鲁能集团已经与华能集团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华能集团收购了鲁能集团在山东的发电资产。 去年的事了 所收购的资产包括山东临沂发电公司、临沂鲁能热电厂、黄台火电厂、烟台热电厂、莱芜电厂、济宁运河电厂、烟台黄海热电、烟台渤海热电等地方电厂。上述火电厂的发电装机总容量500余万千瓦,约占全省统调发电装机量的13%。此外,鲁能在山东的风电资产,以及鲁能电器的控股权,也在此次“打包出售”之列。 10月23日,鲁能泰山发布公告称,鲁能集团已经收购了山东电力工会等19家公司持有的鲁能发展17.0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鲁能集团持有鲁能发展89.73%的股权。业内人士分析,此为鲁能集团为出售鲁能资产所做的整合。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鲁能电器股权交易价格为6.37亿元。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鲁能山东的发电资产出售的价格约60亿元。目前,该收购事项正在报国资委审批中。”1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华能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收购完成后,肯定能加强华能在山东电力市场的份额,原来华能在山东的装机容量为600多万千瓦,此次收购将使华能在山东的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 通过此次收购,华能集团将获得鲁能集团在山东境内的几乎全部发电能力。 “鲁能在山东的发电资产为555万千瓦,此次出售了495万千瓦。”16日,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副处长刘心放告诉本报记者。 鲁能集团目前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2月以后,在鲁能集团回归国有的过程中,国家电网旗下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持有了鲁能集团100%的股权。 刘心放表示,“这次协议转让,溢价相对较高,但对交易双方来说,应该是双赢的,鲁能觉得有利可图,而华能也觉得是值得的。” 华能为何愿出6.37亿收购这些资产? “因为,收购这些资产将加速华能在山东市场的布局,取得在山东发电市场的绝对优势。虽然此次收购的是小机组,但山东电力短缺问题还相对严重,电厂扩能的空间还比较大,华能将可以采用’上大压小’进行扩能。况且,在山东当地来说,这些机组都还算优质资产,都还有盈利,包袱也不重,特别是没有太多离退休职工。” 2008年8月下旬,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在会见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时曾表示,山东是华能集团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华能在鲁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管理,完善措施,争创一流企业,成为华能的排头兵;当前山东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需求旺盛,且正处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期,华能在鲁企业要抓住机遇。 此次收购之前,截至10月底,山东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5540万千瓦。其中,华电集团装机容量是各电力集团中唯一超过1000万千瓦时的,占据山东电力市场的1/3左右,而华能集团与国电集团实力相当,总装机容量均为600多万千瓦。 通过此次收购,华能在山东的总装机容量将与华电集团并驾齐驱。 而双方的央企身份,也使交易变得更加顺利。刘心放表示,鉴于双方均为中央直属国有全资企业,采取协议转让方式,是“为确保生产安全、经营有序、队伍稳定,以及相关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正常交易”。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转让过程,不过是相当于国有资产从一个口袋换到另一个口袋而已。” 鲁能的逻辑 2008年2月,鲁能集团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并不符合此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规定的“厂网分离”原则。 但“厂网分离”并非鲁能此番出售电力资产的唯一逻辑。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副处长刘心放指出,如果是“厂网分离”,“那会是一刀切,而鲁能此次出售的发电资产,只是其中一个资产包”,“(厂网分离)在时间上并不是很紧迫,仍在等待有利的时机,对鲁能这一部分的发电资产的剥离,国资委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为何要出售?有两个方面原因:除’厂网分离’的因素外,也是鲁能自身调整产业结构。”刘心放说。 据其介绍,鲁能集团此次出售的495万千瓦的发电资产中,大部分都是小机组,而鲁能在山东之外的新建大机组都没有卖,“那些项目基本都是煤电一体化项目,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目前,鲁能集团在山东省外的“煤电一体化”发电资产还包括:山西王曲发电公司,规划容量640万千瓦;山西河曲煤电基地,规划容量480万千瓦;宁夏鸳鸯湖煤电项目,规划容量360万千瓦;黑龙江宝清煤电基地,规划容量480万千瓦;新疆哈密煤电基地,规划容量1000万千瓦。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鲁能此次出售的山东发电资产,在鲁能系统中可能是一些不再重要的资产,因为鲁能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西北的数个能源化工基地。” 而据刘心放透露,在“调整产业结构”的逻辑之下,“下一步,鲁能还会陆续推出其它资产包,其中有股权,有资产,也有成果(主要是一些前期项目的规划)”。
国家电网给鲁能五年时间
国家电网给鲁能五年时间:按照政策要求,国家电网将40%股权划归济南文旅集团,后者主业之一就包涵体育。虽然济南文旅成为大股东,但背后的实际控制方仍是国家电网。因为股份制中,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占据29.31%,鲁能集团占据30.69%,而后两者都是国网的子公司。转让之后,鲁能体育在形式上实现了与央企剥离,但是在实际控制权上,仍是国网占据主导。据了解,股权划转协议签订后至俱乐部工商变更登记过渡期内,俱乐部仍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通过俱乐部董事会履行管理职责。过渡期后,济南文旅集团将择优选用在俱乐部投资、运营方面富有经验的专业化人才,组建新的管理团队。此外,有消息称,过渡时期长达5年。5年内充满了各种变数,到时候政策会不会有改变,济南文旅还会不会继续接手都是疑问。
我想问下鲁能集团下电厂都划给国网能源,而鲁能电厂电煤归金马集团,那金马集团与国网和国网能源是什么关
首先你说的这个鲁能集团下的电厂(也就是煤电资产)都划给国网能源,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只是在网络上有流传,我从流传中了解到的是出了王曲和河曲两个项目外都划转到了国网能源。个人认为消息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小道消息上说王曲和河曲的没划转那么这件事就跟金马没有关系了。因为现在鲁能集团注入金马的煤电资产只有王曲和河曲这两个项目。就是这样的鲁能是国网的子公司金马是鲁能的子公司,那么金马也就是国网的孙子辈公司。但是王曲和河曲一起划入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本来鲁能集团就是国网的子公司国网能源也是国网的子公司,也就是说鲁能的煤电资产从这个子公司划转到了另一个子公司,已经属于金马的河曲和王曲两个项目还是金马的,金马是鲁能控股也就是鲁能的,但是其他的煤电资产就得靠金马定向增发来收购了,金马和国网的关系没变还是孙子辈公司。
鲁能智能公司是不是被山东电力全资收购了
2008年2月4日,山东电力集团、中国水电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山东鲁能物业三家公司与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鲁能集团95.47%的股权。由于山东电力集团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鲁能集团转而成为一家中央企业的子公司。
山东鲁能集团现在归国家电网吗
鲁能集团就是国家电网的`鲁能集团在山东和山东电力集团平级`实际资产1000多个亿`
鲁能和国家电网是什么关系
鲁能集团,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但是和国网关系不如省公司紧密。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公共事业企业,在《财富》世界企业500 强中位列第七位。
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地产、能源两大板块,以创造美好生活为己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公众、专业、优质、领先的绿色地产发展商和绿色能源投资运营商。
扩展资料:
鲁能集团将绿色理念贯穿到产品开发全过程,形成生态至上的开发标准;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使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
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
鲁能集团凭借突破式的业绩增幅,荣获“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十五名,“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第一名、“2017中国特色地产运营优秀企业——绿色地产”称号。鲁能集团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进行创新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鲁能集团
人民网-鲁能集团积极推进国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