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马加拉》一位非洲穷人的苦
这是一部纪录片,拍摄了一位非洲刚果穷人的生活。 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看不到任何现代标志的建筑物,一位瘦弱的成年人手拿一把斧子,独自砍伐一颗比他腰围粗三倍的树,斧子好像不是很锋利,每次只能砍下一小块木头,不知用了多久终于这颗树倒下了,但还没完,还要一棵树分成很多块,用最原始的方法扛回家。为了凑钱盖房子,他决定去镇上做拉煤的工作,虽然累但能挣到钱。 在一辆二八自行车上堆满煤,徒步推着这辆车,行驶50公里才能到达买卖地点。 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不时有卡车路过荡起大量尘土,路面很干已经长时间没下雨,途中他的自行车被卡车闯倒,无比沮丧。 行驶了两天两夜,终于到达目的地,他和买煤的人不停讨价还价,因为在这里金钱比时间更宝贵。 当生活充满不确定,衣食住行都不能随心所愿时,人们开始求助于宗教,试图通过祈祷获得一丝安慰。观看这部影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能让我们反省现在的生活,当遇到工作、感情的不顺时,你可以客观对比一下,原来还有人比我更加不堪,你并不孤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奋力前行!
1984埃塞俄比亚饥荒记录片有那些
非洲大饥荒:1年活活饿死1600万人,食草根啃树皮宛如人间地狱楚人说史原创2021-5-30 10:30上个世纪末,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了一张让全世界都沉默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无法判断性别的黑人小孩跪着蜷缩在地上,因为整个身体瘦到只剩一层皮包着骨头,而显得他的头大到显得格外畸形。正因为如此,这个小孩看上去像是由于身体再也无法支撑头部的重量才匍匐在地。而距离这个蜷缩在地上男孩不远处,有一只看上去与男孩体积差不多大的秃鹫,秃鹫直勾勾地看着地上的男孩,像是在看着一只不堪一击的猎物。凯文-卡特将这张照片命名为“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饥民的真实写照。自1983年到1984年,非洲爆发饥荒,1年之内就有1600万人丧失生命,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在整个二战中的死亡人数。1年之内饿死了1600万人,那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间地狱?那个年代的非洲人民又遭受了怎样的磨难?饥饿的苏丹人类学家总说,贫困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这个世界上,死于贫困的人口是数倍于死于战争的人数。1983年,非洲地区爆发了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4个爆发了严重干旱,有24个则发生了大饥荒。1.5-1.85亿人受到来源于饥饿的生命威胁。在大饥荒爆发的第一年,就有1600万人死于饥饿。联合国也将这次非洲大旱和饥荒成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而造成这次干旱和饥荒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温干旱和严重的生态危机。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因而使得常年高温炙热成了这块古老大陆最显著的特点。“非洲”这一名称,也正是基于其气候特点而形成的,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在拉丁语中即是“被太阳灼热的地方”。整个非洲大陆有95%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25摄氏度,其中埃塞俄比亚的东北部年平均气温甚至高达34.5摄氏度。除了高温,非洲地区还有少雨、干燥的特点。非洲的降水量呈现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降水分布也极度不均匀,有的地方几乎终年无雨,而另一些地方则年降水量超过10000mm。然而,总体来说,非洲大概有1/3的地区常年降水量都在200mm以下,这些地方,往往也都是旱地频出的地区。这些恶劣的气候对于非洲来说是常态,那么,为什么偏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爆发了大干旱呢?这还与
急!!!关于非洲儿童的电影或者纪录片
《ABC Africa》主人公阿巴斯从下飞机开始,从乘坐汽车经过村村巷巷到达驻地,到几天里经过的每一处民居,每一处草地,最后直到等上飞机离去,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尽的记录。片中出现了很多患有艾滋病的孩子,但他们仍然满脸的欢笑,非洲人的乐观感动了我,他们的困苦也撼动了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到他们,只能以我一点微薄之力,为非洲的未来献出一丝薄力。让更多的人喜爱非洲,帮助非洲。看不见的孩童这是部洋溢著清春节奏、MV般的剪辑,轻快的、简短的对白,非常"旅游频道","青春电影",但最终带给观众超出意外的感动。剪辑成纪录片,这些儿童才得以让世界看见,在那之前,世界看不见他们。
非洲的慢生活什么样能让北上广年轻人抓狂,却是欧美人度假天堂
我们在拍摄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第九季时,来到了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马拉维。
我们在马拉维发现,这里的穷人和富人的生活天差地别。马拉维的平民的生活可以说是效率低下,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但是这里的富人却享受着这里慢节奏的生活,有种半隐居般的清闲。
马拉维最好的景色就是马拉维湖,马拉维湖被誉为“非洲最温暖的心脏”。马拉维的气候很好,雨季时暴雨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旱季的时候气候更让人舒适。马拉维的一些富人会选择在马拉维湖附近的恩科塔科塔镇盖民宿,别看马拉维很贫穷,正因为此,好一点的民宿价位都不低,一晚要四五百元。
我们去马拉维湖时,恰巧住到一家德国老爷子开的民宿。这位70岁的德国老人,租下这个民宿15年,有个很大的庭院。他笑说这里的气候比德国好,女儿嫁到了中国,就打算在这里养老了。在这里雇佣当地人的成本很低,一般一个工人的月薪只有两三百块。
马拉维湖吸引了一些外国游客,附近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的人也会来这里玩玩,有的欧洲人也会在马拉维自驾游。
在这里自驾游是件非常自由的事情,公路两边的非洲旷野无尽蔓延,道路上的车辆一般也不会堵,没有什么限制。
在马拉维湖边,吃一顿饭可能要等两三个小时,这里的人们的效率真的不高,在北上广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没准都会抓狂。但是在等待的时候,湛蓝的如同海一般的马拉维湖就在面前,微风徐来,让人感觉心无杂念,特别放松。
搜索关注:我去看世界,每日更新SAO纪录片团队制作的完整版视频,看到更大的世界,从而有更多的选择。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