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幕遮赏析

怎么赏析范仲淹的代表作《苏幕遮》?周邦彦苏幕遮赏析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9-01 02:08:21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怎么赏析范仲淹的代表作《苏幕遮》

  范仲淹是我们北宋时期的一名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他的谥号是“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曾经他在西北边塞的军中担任陕西四路的宣抚使,主要工作就是防御西夏的军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创作出了《苏幕遮·怀旧》,借助这首词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篇主要描述的就是边塞的景色,白云蓝天,黄叶落满地,秋风更加能引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远山可以看到夕阳连接着滔滔不绝的江水,而且映照出来了落日的余晖。

  范仲淹在描述景色后开始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羁旅的一种愁思,无情的芳草一直不断的绵延伸展,就像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一样,可以延伸到天际。虽然我们能看到对于景色的描写非常的细腻婉转,但是在下片气势却非常的浩大。“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短短的几个字就可以很完美的表达,诗人在夜里对于家乡的思念,他非常的痛苦,以至于经常独自喝酒。这篇文章就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来体会作者的感情。

  《苏幕遮》这首词一方面写了悲秋伤春的感觉,秋景映入眼帘,因为秋景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了悠悠的思念之情,但是作者对于秋景的描绘非常的宏大。上篇描绘完后就直接点出“乡魂”和“旅思”,直接表达自己在异乡对家乡的思念,我们能感受到酒入愁肠的相思之苦,但同样也能表达出诗人借助萧瑟的秋景来显示出的广阔胸襟。作者在异乡工作生活,每每想起来家乡,都会不自觉的流出眼泪,因为渴望回到亲人的身边,渴望和朋友一同游乐。

  这首词是范仲淹的代表作,借助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展现作者的心情,上片注重写秋景,描绘出一幅非常大的边塞秋景场面,展现思念之深,下片开始抒情,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忧愁。

周邦彦苏幕遮赏析

1、上阕运用了动静结合、比拟的表现手法。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三、四句写静中有噪,“呼”字,运用比拟,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2、下阕采用了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是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宋代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诗词赏析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词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写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 ,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