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脱屣千乘 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千乘之国qiān shèng zhī guó【解释】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等诸侯国【例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1回:“说来说去都是千乘之国,不知支那之外,更有五洲万国的了。”
千乘之国是谁的志向
“千乘之国”是子路的志向。
春秋时期,孔子年轻时开坛讲学,听者纷纭。休息时,他与弟子们谈论各自的理想,子路说:给我一个千乘之国,即使有内忧外患,只要三年我就能让它全民皆兵,有勇有谋。孔子笑他使勇好斗,转而问冉求,冉求则提倡礼乐兴邦。
引申成语
千乘之国 【qiān shèng zhī guó】
释义: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文:具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中,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等诸侯国。
什么叫千乘之国,万乘之君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万乘之君 (wàn shèng zhī jūn) 【解释】: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的国君。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不受于褐宽之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示例】:陛下作中华之主,为~,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明史·外国传·日本》
如见其脱千乘
原文是:读太白(李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杜甫)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所以选A
“千乘之国”到底是一个拥有多少军队的国家
“千乘之国”这个只是一个指带用法,借指称霸一方的国家。“乘”为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单位,至于一“乘”为多少人我印象中不是一楼所指的整100,而是108人。这样来说一个“标准”的“千乘之国”拥有军队是108000人,但是不是说真的有这么多人,古时国家多数情况会采用“号称XXX”的说法“千乘之国”大都是小诸侯国。至于yangshu12345的说法我不赞同,我国古代战车都是3人一车,一射手一戈手一驭手,而且单纯的战车部队很少多数都是和步卒一起作战,"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之中的“万乘之国”是带指大诸侯国,再说春秋大诸侯国兵力很大,赵国长平一战前期战死加上后来被活埋的兵力远超30万,虽元气大伤但仍坚持很久,说明大诸侯的兵力十分多,按你的比例换算30万人要乘多少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