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巴赫十二平均律
- 巴赫平均律是什么
- 钢琴曲作品分析(巴赫十二平均律BWV857)
- 谁把巴赫的曲子演绎出了悲凉的风格
- 巴赫平均律演奏技巧
- 关于巴赫《十二平均律》的评论
-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曲子属于十二平均律
- 可以简介一下巴赫平均律吗
- 为什么巴赫十二平均律有些难额
- 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有关知识
巴赫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的7/12次方)与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好象第一个精确地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十二平均律”合音频率的人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姓朱的音乐家。这也算是我国人民为世界音乐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吧。 调性(Tonality)简单的讲就是24个大小调。然而这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音阶要有所认识。基本上西洋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大家从五线谱上就可以了解,音符照著线与间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 七个不同的音名。然而之前曾提到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个不同的音,那是因为以上七个音,其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并非都是半音。以C大调为例:C,D,E,F,G, A,B,C*的排列除E,F与B,C*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余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 大家要知道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创作是以调性音乐为主。现代音乐中虽然有非调性(atonal)音乐的产生,但基本上大家还是习惯接受调性音乐。而流行音乐更是仍无法跳脱调性音乐的规范。为什麽会这样呢?举例来说,一个人从家中出去,不论去多远的地方、或是要离开多久,最后总应该再回到家里。调性音乐中每个调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乐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开始,结束时又将回到主音或主和弦。此种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於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这种方向感的来源就在於音阶的排列上。我们称二音符间的距离为音程,如果一个音阶里各音符间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没有亲疏之 分。如此便缺乏一种趋势,自然也没有进行的方向可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大小 调中那二组半音音程位置的重要性。以下将音阶中各音名称顺序列出:主音(tonic) 、上主音(supertonic)、中音(mediant)、下属音(subdominant)、属音(dominant) 、下中音(submediant)、导(leading tone)、八度音(octave)。 由此可知十二个音各自能成为一个调的主音,如此将得到十二个大调与十二个小 调,总共便是所称的二十四个大小调。 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现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巴赫平均律是什么
巴赫平均律一般指巴赫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巴赫十二平均律》这部书由两部分组成,即分为两册,另一册是《巴赫十二平均律2》,两书从24个大小调子入手,每一个调都包含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技术含量高,难点多,对于训练大脑的多项思维非常有用,这两部书的作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作者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次于第五伟大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钢琴曲作品分析(巴赫十二平均律BWV857)
BWV857,前奏曲是一种分解和弦,但可以听到从背景里传来溢满悲愁的哀歌。赋格分四个四声部,沉痛的主题更适合于前奏曲。此曲在各方面看来都是特殊的。半音阶型的主题弯曲回转,两个对题旋律成了完全的对照,发展部之后,主题偶尔出现,间插段较多,乐曲逐渐变得欢快,明朗。左右手的主题相互呼应整首旋律流畅,曲调优美。
谁把巴赫的曲子演绎出了悲凉的风格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平均律演奏技巧
巴赫的平均律想要弹好需要比较高的水平,不建议新手练习。四部创意曲练熟了以后可以先练习其中的序曲部分,再练习赋格部分。
十二平均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很复杂。比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而巴赫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难以理解透彻的。
平均律是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巴赫在对创作充满了逻辑和严谨的同时,还注重优美的旋律走向,是永恒的大师之作。
扩展资料:
1、音阶:音阶24个大小调是比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因此需要将音阶掌握好。
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发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是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满意的音色和旋律。
2、琶音:琶音包括24个大小调琶音跟属7减7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之上的东西,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
钢琴曲中琶音部分占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出现,但都是24个大小调属7、减7和弦的琶音变形模式,所以弹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巴赫《十二平均律》的评论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集是其所有赋格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乐界公认的最高级钢琴材料,被誉为音乐中的"旧约圣经",它是一部键盘音乐巨作,分为两集,共48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分别以24个小调写成。是优美绝伦的键盘乐抒情曲集,旋律线条流畅,情绪的流露平稳而含蓄。所谓的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即是把一个八度分成相对均等的12个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C大调,c小调,升C大调,升c小调,D大调,d小调,降E大调,升d小调,E大调,e小调,F大调,f小调,升F大调,升f小调,G大调,g小调,降A大调,升g小调,A大调,a小调,降B大调,降b小调,B大调,b小调),每一个调都包括了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所以一共是48首前奏曲与赋格。分上下两卷,分别创作于1722年和1744年。其实平均律并不完全算是巴赫开的先河,早在1702年,费歇尔(约1665-1746)就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用了24个大小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 而e小调用了两次。在未采用十二平均律之前, 演奏中移调转调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当之无愧。平均律作为复调音乐的文献作品,单就技巧上而言,都是难以驾驭的。个人以为,最为基础的音乐感觉,是具备对多声部的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手指独立与谐调性。在此之上才能够说是更全面地增强音乐的表现能力。巴洛克音乐的作品,复调音乐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切的源头与起点。而巴赫的这套平均律钢琴曲集,无疑是这方面训练的最佳教材。尤其是赋格,在后面的文章将要专门提到;那些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是五声部的赋格,在键盘上构成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的旋律走向,是何等神奇的景象!就音乐上而言,巴赫的“平均律”真正是包罗万象,一部令人惊叹的百科全书!所有的情感,欢乐与痛苦,平和与焦虑,光明与阴暗,清新与晦涩……在这整部钢琴曲集中都有最为深刻与详尽的描述。巴赫的音乐不完全是理性的刻板——哪怕表面听来是如此。其实他的所有情感都深藏于底,只以比较内敛的方式呈现出来,朴质又动人。所需要的只是耐心,逐步地走进那奇妙的境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许对于表现技巧,完全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听者可以仅仅把他当作一种键盘游戏来欣赏;而对于情感,似乎也没有必要揣测,一切进入都是纯粹的自然。听听一开头的那段C大调的前奏曲!简洁而朴素动人!什么都不多想,一种绝对的均衡,流畅的线条,瞬间就把人的心灵荡涤成一片澄明的安详。(然而接下来的四声部赋格则严密而理性)我一直都很喜欢巴赫的“平均律”,七零八落地买了好几个版本——因为盗版“平均律”经常不全,往往不是漏了上卷就是下卷的一些前奏曲与赋格,为了保持曲目的完整性,所以拼凑了不少,只有菲舍尔的“平均律”是买的正版。对于巴赫的平均律,自由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号称“净版”,无任何速度、力度和表情的标记符号。所以说,每个人的巴赫都有其自身的可取之处。在钢琴的演奏中,我本人最为偏好Gould和Fischer的,两个比较大的反差:)Gould将robato发挥到了一个极致,独到的分句和触键的音色前所未闻;而Fischer则是我听过的最随意的演绎,他的演奏充满了人性化的气息。提到平均律,想着重谈谈其中的赋格给我的感觉。因为实在是非常喜欢这样一种体裁,也是各人演绎巴赫最大的分歧之所在。“赋格”原为拉丁文“fuga”的音译,又有“追逸”、“遁走”的意思。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部进行模仿与对答,你追我赶,造成此起彼伏的和谐的旋律线条。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至原调,并常以尾声结束。在第二、三部分中,有时运用“增值”、“倒转”、“交迭”等手法处理主题。用“交迭”手法写成的乐段堪称“紧接段”(stretto)。在巴赫的很多音乐中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点,两个声部通常是以五度之差呈示与反复的,例如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先是第二小提琴奏主题(23456),再次反复时是第一小提琴移高了五度(67123),以赋格的方式竞奏。当然,并不等于说,“平均律”中的“前奏曲”,就是简单流畅的东西。其实前奏曲也有好几种类型,一种是强调的旋律性,快速的流畅的段落,大多使用分解和弦和音阶的形式,例如著名的“C大调第1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6)”,“升C大调第3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8)”,“D大调第5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50)”,听起来随意而即兴。这点, Richter和Fischer都弹得很有感觉;而另外一种,就是同赋格一样,属对位式的,也可像赋格那样,有“镜像”(上下行的对比),“增值”(节奏或音程)和“交迭”(轮唱与模仿)的形式。这方面的例子在“平均律”的下卷非常多,就不一一举了,各位可以自己下去找来听听。在“平均律”的几个演绎中,我个人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特点作简单归纳:■首先是对节奏、速度与音色的运用。以“降a小调第18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63)”的赋格为例子,可以感觉到Gould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来演奏的,而奇怪的是,在这些段落强调慢速的演奏,但是在类似舞曲的赋格中,他却弹得比谁都要轻盈,短促的音型;可能正因为是对比,舞曲才跳得起来吧。那独树一帜的触键和音色更是没得说的。Fischer的速度是最快的,在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中,他似乎强调的就是一种即兴的一挥而就,不加刻意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 Richter在“升C大调第27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72)”中的前奏曲表现独到,这段前奏曲分两个部分,前段被他弹的虚无缥缈,真不知道这样的音色他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而后段转了一个Allegro,立即转化为令人振奋的对答(又是一个类似赋格的段落),Richter弹的应该是属于非常诚挚,忠实巴赫原作的感觉。■其次是对于声部的运用以前提到过,巴赫的东西,是那种“立面”的思维方式。他的音乐是独立的,甚至可以说是“抽象”的。其中有一个横向(旋律)与纵向(和声)的关系,如何均衡,是精义所在。个人以为巴赫从来就不是靠旋律“优美”见长的音乐家,他的很多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枯燥的。所听到的这些演奏,尤其是Schiff的,对旋律就更加注重一些。他强调的是旋律的横向发展,所以他的演奏听起来就是最为优美动听,也是最为讨好人的一个:)而在下卷,这样的方式,显然对巴赫音乐的表达就不够全面了(个人认为下卷比上卷难以接近得多,更加注重多声部的均衡,就是所谓纵向而非横向了)。当然,无可否认,这是个不错的演绎。毕竟是我买的第一套完整的“平均律”。而Gould本人是更加注重对声部的运用,强调各个声部各自的独立性,层次感极强--一般来说,三声部以上的赋格,其中必有一个是在充当类似通奏低音的角色;别的演奏家可能更加注重的是旋律的取向,但是我特别喜欢Gould的演奏,是因为他无时不刻地在强调声部这种“均衡”的关系。他演奏出来的音乐,各声部都具有极强的独立性,错落有致;他似乎对多声部的音乐有天生的极度的敏感,经常可听见在手上演奏几个声部的同时,口中还唱着另一个声部。而且那些声部,它们是平等的,Gould时刻提醒它们的存在,哪怕是模仿通奏的低音声部。每个声部都有出来做主角的机会,每个声部都能统领其他的声部。■最后是关于装饰音的运用这个很是有趣,巴赫“平均律”里的装饰音非常多,颤音、回音、波音等; Richter听来几乎是省略了所有的装饰音,他把线条尽量整得流畅平实;而Gould则恰恰相反,所有的装饰音他都用尽了,尤其是他特有的“小颤音”,在句末和转折的地方出现,异常灵敏,能够想象Gould是怎样一个神经末梢极度敏感的人啊:)其实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发的这篇文章;因为本人乐理方面的知识相当于通了九窍(一窍不通)的那种,提到这些让行家见笑了;只是想借助这个谈谈我个人喜欢的作品,不妥之处,还望多多包涵了……古尔德:发明巴赫?古尔德是疯子?怪人?天才?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在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古尔德在二十世纪的钢琴演奏历史上占据着一个极其显要的位置。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钢琴家,但也不能说是一个反传统的人物,我们只能说,诞生于加拿大的钢琴家古尔德是一位非传统的钢琴家。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古尔德的演奏艺术定位为一种音乐现代主义。由此而论,在二十世纪音乐演奏的返古并追求客观的强大潮流中,古尔德可算是二十世纪演奏家中最大的叛徒,他32岁放弃音乐会演奏生涯(要知道,这可是李斯特以来的钢琴家的主要生存方式);他热心于新兴的录音和广播技术,认为这给音乐带来了广阔前景(这显然有点像布莱希特、本雅明等人对技术进步所表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破坏了钢琴演奏的一次性的神圣性质,用多次录音合成的方法来制作自己的唱片,并认为这才是艺术的要求(实际上,现在的很多音乐听众也不能接受通过音响合成技术来“制造音乐”)。但仅仅这样说还显得不够,古尔德不仅仅是在破坏、创新,他同时也在恢复和唤醒,他重新引起人们对音的重视、对作品逻辑结构的透视,他的手指速度非常快,但线条清楚,细节都交代得极其清晰,由此他轻易地删除了音乐所附着的历史文化“赘肉”,呈示出音乐的一种透明构成,而这正是西方音乐文化传统中真正特殊的一环,即所谓理性化的形式、毕达哥拉斯以来对数字乃至几何关系的极度推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尔德对复调、对位的强调才能获得理解(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多次指责肖邦作品的对位关系)。对于现代音乐,我们总是强调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韦伯恩等作曲家的意义,但我们可能忽视了古尔德在钢琴演奏上对这些作曲家的呼应关系(请注意古尔德对勋伯格作品的喜爱),更为奇妙的是,古尔德是在古典音乐的巅峰——巴赫作品上呼应着现代音乐,联系到现代音乐后期的“新古典”倾向,就不能不使我们重新考虑古典与现代的复杂关联。加拿大,这个西方文化的边陲地区,使得古尔德没有受到某种传统先见的约束,同时却又保持着对传统的新鲜感受,他曾表示不知道巴赫作品有传统的速度,对于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钢琴标准曲目,他常有出人意表的演绎,对作品展开新的探询。他对古典作品的重新构造和他对晚期浪漫派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的热爱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古尔德独特的现代感。现在,古尔德已被公认是巴赫作品的权威诠释者,——妙的是,所有的乐评家都认为他指下的巴赫乃是离经叛道的演绎,但都又承认这确实是精妙无匹的演奏。古尔德几乎录制了巴赫所有的键盘作品,其中的《戈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键盘音乐曲集》、《创意曲》都有很高的声誉。他对于乐谱有深刻的洞察力,这一点尤其适合巴赫的音乐,他以天才的敏感和理智透视巴赫作品的复杂结构,领悟其中的优雅活力,这使得他演奏的巴赫总是那么富有歌唱性,跃动的节奏推动着乐曲,流畅而充沛,表情丰富,带有很强的亲和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古尔德重新发明的巴赫,唤起了二十世纪音乐听众对巴赫的热情,展示出音乐经验和想象力的全新维度。巴赫的作品常常被人们比喻为一座巍峨的大教堂,它是那样的结构严密、引人入胜,传统的演奏家则仿佛一位导游,引领我们在这座大教堂中漫步;而古尔德却像一位粘上了翅膀的异教神话人物,他带领我们遨游,他打开教堂的门窗,把巴赫呈现为一个恢弘阔大的世界。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曲子属于十二平均律
所有的曲子都可以用十二平均律解释,十二平均律只是一种乐律,不是曲子体裁。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之所以叫十二平均律,是因为他的曲子证明了十二平均律,而这本书里的曲子按照体裁上讲属于复调。这样解释应该明白了吧。
可以简介一下巴赫平均律吗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
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
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后来,弗洛贝尔格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
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原来是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无确定形式,所以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
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
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
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魁力。
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调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
这部平均律当时使用的乐器,音乐史家们一直争执不已。有人认为是用击弦的古钢琴),有人认为是用拨弦的大键琴。持击弦古钢琴观点者认为,击弦古钢琴虽比大键琴音量小,键盘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击作力度渐强渐弱变化与圆滑奏,巴赫当时因此而钟爱它。
认为大键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键琴观点者则认为,当时,1719年,巴赫曾亲自挑选,高价为克膝宫廷买了一台大键琴,他所有的键盘音乐都是在这台他心爱的大键琴上创作的。不管如何,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优美如歌的奏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它对自然律进行修正,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这种调律法虽在18世纪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视、首先采用这种方法运用于全部二十四调的音乐家,就是巴赫。在巴赫之前,菲舍尔曾作过二十调的《前奏曲与赋格》。
一部日期标注为1722年的完整手稿校正版本使得J.S.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创作曲集》第一卷流传至今。
该曲集副书名可译为:“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或,每个大小调上的前奏曲和赋格,为渴望学习音乐的青年而作,也提供那些已经掌握这门技术的人消遣之用,科腾亲王乐队指挥J.S.巴赫,1722。”
巴赫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人们探求至今任运用与于键盘乐器的十二平均律调律体系。该体系能使演奏者在任何调上演奏,而依据以往体系调律的乐器只能使用有限的调。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巴赫对探索大小调的全部范围如此感兴趣。
巴赫对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原抄本的竭力关注极大地提升了该版本的文献价值。巴赫把他的手稿多次交给他的学生抄写,这样他们都能获得该作的私人手抄的版本,然而,它那较强的溯及既往的特性(当时赋格已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体裁)仍与当时的音乐趣味背道而驰。
由此也可以理解。虽然当时这部作品已经通过数不清的手抄本得以流传,但是为何直到巴赫去世五十年有余才付之于印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律钢琴曲集
为什么巴赫十二平均律有些难额
舒曼曾说:「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每日必备的课业,你必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事实上,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曾认真研究这套曲集,莫扎特与贝多芬都曾亲笔抄写其中的一些赋格曲,萧邦在写前奏曲之前也曾细心研究过这本曲集,大指挥家毕罗则将它们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认为是键盘音乐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巴哈的「平均律」共有两卷,每一卷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所以这套作品也被称为巴哈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分别以二十四个大小调写成。在巴哈之前并非没有人写过包含二十四个调的曲集,Johan Kasper Fischer(1665-1746)曾以十九个不同的调,谱写二十首前奏曲与赋格,1719年,Johann Mateheson也写过包括所有调性的数字低音练习曲集。但是,巴哈的「平均律」却是第一部完整且具有全部调性的钢琴曲集。这套曲集的诞生,不仅证实了自由调律法的可行性,使得各调性之间能够自由转调,并且在形式、风格上也显得多彩多样,第一卷中直接采用了巴哈的钢琴小曲集,而第二卷则包含了时期更广的一些作品,其中甚至有一些接近初期奏鸣曲式的作品。巴哈的赋格曲写作手法,更是达到了颠峰造极的境界。许多钢琴家以这套钢琴曲集作为每日练琴的课业,从其中练习技巧、训练音乐性、掌握音乐的奥妙。从留下的录音中,我们可以听见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速度稍快、但是动态十足、充满情感幅度的演奏;还有匈牙利钢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晶莹剔透、一颗颗珍珠般音色的音符;以及杜蕾克(Rosalyn Tureck)生命力盎然的巴哈。当然,还不能遗漏了顾尔德(Glenn Gould),这位特立独行、但是每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诠释的钢琴怪杰,只是听音乐的时候,可能要习惯接受听见唱片中他时时发出的低吟。如果音乐家要每日研究巴哈的「十二平均律」,那么作为一位爱乐者,每日聆听这套伟大的作品似乎也不为过。最近音响里每天几乎放的都是这套曲集,而且百听不厌。当唱片多到要烦恼今天该听什么,甚至想不出什么适合现在的心情时,选择巴哈从来都不会令人后悔。这阵子听得最多的是李希特版,巴哈的音乐在他手底下,除了结构与规律之外,一首首前奏曲与赋格都颜色鲜明了起来,在这完整的世界里,情感显得多么纯粹。
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有关知识
12平均律是把一个八度平均切成12份,它是一种人工的律制。此外现在常用的还有五度相生律:C-G-D-A-E-B-#F-#C-#G-#D-#A-#E-#B(C),用2/3的黄金分割来连续获得12个音。此外还有三度相生。这两种律制可以统称为纯律,纯律的特点就是绝对的和谐,但是纯律采用了2/3这样的分数,所以无法简单地量化,不能适应连续转调的需要,多次转调以后积累下来的音差会越来越大。所以在中世纪逐渐地人们开始采用人工调整为整数的12平均律,开创了更复杂的音乐理论和器乐时代。巴赫的平均律曲集之所以叫平均律,是因为他是写给当时的平均律键盘的,而那会还有很多键盘乐器是用纯律的,一台这样的琴往往只能适应某几个固定的调,为了适应这些琴,所以作者们只能写一些调性方面非常保守死板的作品。巴赫用平均律乐器并且把作品定名为平均律曲集,其实就是为了研究调性手段扩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