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汉朝皇帝列表(全部的,按顺序)
- 西汉12位皇帝东汉12位皇帝
-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在位多少年
- 西汉、东汉各多少个皇帝
- 东汉皇帝一览表
- 西汉和东汉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 西汉与东汉各有几个皇帝
- 中国历史所有朝代的顺序、汉朝所有皇帝列表
- 汉朝29位皇帝顺序是什么
- 汉朝帝王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全部的,按顺序)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介绍: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也叫前汉、后汉,这与“汉朝”是名实相同的;后来的三国时的蜀国,那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王室血统”;五胡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汉、后汉”,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肯定与汉室的刘姓血统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西汉皇帝列表
东汉皇帝列表
西汉12位皇帝东汉12位皇帝
西汉:汉高帝、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昌邑王、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王莽、更始帝;东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汉安帝、北乡侯、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汉灵帝、弘农王、汉献帝。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在位多少年
28位,西汉14位,东汉14位。
一、西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2、
二、东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2、
3、
三、皇帝资料
1、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
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
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
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6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
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
2、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
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3、刘祜
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
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
4、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5、刘彻
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登基。他是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
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君主
西汉、东汉各多少个皇帝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1)汉高祖 刘邦(前256--前195年)
(2)惠帝 刘盈(前211--前188)
(3)吕后 吕雉(前241--前180)
(4)文帝 刘恒(前202--前157年)
(5)景帝 刘启(前188--前141年)
(6)武帝 刘彻(前157--前87年)
(7)昭帝 刘弗陵(前95--前74年)
(8)宣帝 刘病已(前91--前49年)
(9)元帝 刘奭(前75--前33年)
(10)成帝 刘骜(前52--前7年)
(11)哀帝 刘欣(前26--前1)
(12)平帝 刘衎(前9--公元5年)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1)光武帝 刘秀(前6--57年)
(2)明帝 刘庄(28--75年)
(3)章帝 刘炟(58--88年)
(4)和帝 刘肇(79--105年)
(5)殇帝 刘隆(105--106年)
(6)安帝 刘祜(94--125)
(7)顺帝 刘保(114--144年)
(8)冲帝 刘炳(143--145年)
(9)质帝 刘缵(138--146年)
(10)桓帝 刘志(132--167年)
(11)灵帝 刘宏(156--189年)
(12)献帝 刘协(181--234年)
扩展资料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东汉皇帝一览表
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扩展资料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朝基本疆域;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汉自武帝之后,皆以外戚辅政。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又历经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踞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西汉和东汉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有24位皇帝: 西汉朝皇帝 ①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② 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 ③ 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 ④ 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 ⑤ 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 ⑥ 汉昭帝刘弗陵,婴儿号钩弋子,字不,号尧母门。 ⑦ 汉宣帝刘询,名病已,谥号孝宣帝。 ⑻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⑼ 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 ⑽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 ⑾ 汉平帝刘衎,小名箕子,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 ⑿ 更始帝刘玄,生于公元?,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废为淮阳王,后被赤眉军勒死,在位三年。 东汉朝皇帝 ①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谥号光武帝,庙号世祖。 ② 明帝刘庄,初名阳,谥号孝哀帝,庙号显宗 ③章帝刘炟,谥号孝章帝,庙号肃宗 ④ 和帝刘肇,谥号孝和帝,庙号穆宗 ⑤ 殇帝刘隆,谥号孝殇皇帝,庙号无 ⑥ 安帝刘祜,谥号安帝,庙号恭宗 ⑦ 顺帝刘保,谥号孝顺帝,庙号敬宗 ⑧ 质帝刘缵,谥号孝质帝,庙号无 ⑼ 桓帝刘志,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 ⑽ 灵帝刘宏,谥号孝灵皇帝,庙号无 ⑾ 少帝刘辩,谥号无,庙号无 ⑿ 献帝刘协,谥号孝献帝,庙号无 如果把西汉和东汉合并计算,则为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共422年,其中,公元8年发生王莽新政,使汉朝统治一度中断
西汉与东汉各有几个皇帝
汉朝一共有29个皇帝,其中,王莽和刘玄不算汉朝皇帝。第1任高帝刘邦 公元前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 公元前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 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 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 公元前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 公元前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 公元前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 公元前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 公元前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 公元前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 公元前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
中国历史所有朝代的顺序、汉朝所有皇帝列表
朝代的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婴、王莽、刘玄、刘盆子。
东汉: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王刘辩、刘协。
扩展资料: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第一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汉朝29位皇帝顺序是什么
汉朝一共经历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
两汉共有29位皇帝,分别是西汉的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废帝海昏侯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
东汉的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废帝北乡侯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历代皇帝及年代如下:
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
5、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
6、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7、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8、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朝在科技领域也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朝帝王列表
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
扩展资料
汉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被承认的皇帝计24位,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