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美国早期盟友巴基斯坦,为什么后来成为中国的“巴铁”
- 世界上有多少位被枪杀的总统
- 奥巴马怎样当选的总统(即利用这个角度,间接看待美国政治、经济态势的变化)
- 死于枪杀的美国总统(要全部)
-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
美国早期盟友巴基斯坦,为什么后来成为中国的“巴铁”
巴美分歧发轫于美国“重印轻巴”的政策。中印交恶后,印度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迅速蹿升,美英两国加大了拉拢印度的力度:一是劝说印巴两国捐弃前嫌,联手对付中国;二是加大对印度的援助。美国援印的初衷虽然是拉拢印度抗衡中国,但却引起盟友巴基斯坦的不满。巴基斯坦抱怨美国重印轻巴,给印度的援助太多,而给盟国巴基斯坦的援助太少。尽管为缓和美巴矛盾,肯尼迪向阿尤布保证美国会筹措足够的经费以便使巴基斯坦有效地执行新的五年计划,但这种承诺是口惠而实不至。显然,美国已不再是一个值得完全依靠的盟友,巴基斯坦转而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从1961年3月以来,巴基斯坦官员和报刊基本上未再发表正面攻击中国的评论,要求改善中巴关系的言论渐成气候。为回应1961年12月13日陈毅提出的要求,12月16日,在第十六届联大表决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苏联提案时,巴基斯坦投了赞成票。在中国关切的西藏和台湾问题上,巴基斯坦成为美国盟友中唯一公开同情中国的国家。1963年是巴基斯坦外交的关键年,巴基斯坦与印度、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发生战略性转变。巴印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谈判在经历三轮部长级会谈后陷入僵局。印度坚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搞公民投票、不分割克邦河谷以及不同意第三方参与谈判。巴基斯坦则坚持印度“必须放弃领土”。就在巴印谈判举步维艰之时,中巴关系却迅速升温。1964~1965年,中巴关系在美国的重压下稳步发展并升华到事实同盟的高度。巴基斯坦再次顶住压力,盛情邀请周恩来和陈毅在1964年2月访巴。在与阿尤布的密谈中,周恩来表示:(1)中巴两国友好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出自我们两国的需要;(2)当一方遭到外来侵略和威胁的时候,这种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中印交恶却使中国和巴基斯坦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尽管“中巴友好有天然的原因”,但两国结盟的进程并不顺利:从1962年两国彼此示好,到1963年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到1964年同盟初露端倪,再到1965事实同盟的最终建立,历时三年,经历了不少的沟沟坎坎。影响中巴关系走向的因素很多,但印度和美国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外力。中印交恶为美印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动力,美国一方面启动大规模援印计划,另一方面又竭力撮合印巴联手防中,但这一政策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美国“援印抗中”使巴印之间业已失衡的力量对比更加向印度倾斜,从而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并使“印巴联防”变得更加困难。美国政策上的缺陷不仅加剧了印巴之间根本的利益冲突,而且惹火烧身激起巴基斯坦的不满和抗拒,并促使巴基斯坦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寻求新的可以倚重的“抗印”力量。中巴接近使美不快,华盛顿通过“削减援助”等办法向巴施压,企图阻挠中巴进一步靠拢,但美的高压政策适得其反、收效甚微。1962~1965年,在巴中越走越近的同时,美巴关系越来越疏远。中巴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除巴基斯坦积极的对华政策外,还与中国进退有据的务实策略不无关系,主要体现在:(1)一直影响中国同盟外交的意识形态因素在中巴关系上难觅踪影。20世纪60年代正是意识形态在中国外交中大行其道的时代,中国与苏联、阿尔巴尼亚、朝鲜和越南的关系因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都大起大落过。中巴关系的发展却特立独行,在没有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下平稳发展。意识形态考量在中巴关系中的缺失显示出中国外交务实求真的一面。(2)中国在发展对巴关系中只追求有限的政策目标,这个目标既不强人所难迫使巴基斯坦退出美国主导的两个军事条约组织,也不要求巴基斯坦断绝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而是寻求与巴方建立一种针对印度的事实同盟的关系。中国有限的政策目标建立在对美巴关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世界上有多少位被枪杀的总统
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来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为下一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12时30分,当总统车队徐徐拐入榆树街时,突然听到“砰!砰!”两声枪响,随后又是数声,只见敞蓬轿车上的肯尼迪先用手护住颈部,接着前额也被击中 美国参议院肯尼迪被刺 1968年6月5日,前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美国纽约州参议员及总统侯选人罗伯特·肯尼迪,在佛罗里达州离开酒店时,被一名枪手打伤,情况危殆。这是另一位肯尼迪家族成员被行刺,事发于肯尼迪总统被杀五年后,全美国再次陷入一片哀伤之中 麦金利总统被刺杀 1901年9月6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利被刺,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被刺杀的总统。麦金利总统在水牛城展览会上与来宾寒暄时,被无党派人士行刺。医生说可以治愈伤势,可惜八天后,麦金利因感染病菌而死去 里根总统遇刺 1981年3月30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差点被刺身亡,而遇刺时,他上任只有两个月。他在华盛顿的希尔顿酒店演讲完毕,离开时遭到了枪击,一颗子弹穿过了里根的左肺,最后停留在距他心脏只有一英寸的地方 历史巧合 184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哈里逊,在一次受凉后一病不起,撒手归西。 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大家都知道,被刺杀了。 18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德,上任半年就被刺伤,两个月后离开人世。 190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麦金利,出席在布法罗举办的泛美博览会时被刺杀。 192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哈丁,内部机密透露被砒霜毒死。 194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稍稍好些,但最后也死于任上。 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大家也都知道,被刺杀身亡。 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上任不到3个月被刺伤。 以上被刺的总统当选年份都是整零年,而且是每隔20年都会遇刺一位,所以2000年小布什当选的时候,媒体盛传这个诅咒,说小布什也可能遇刺,结果没有。但是小布什在任期间的2001年9月11号,却遇到了比他自己遇刺都头疼的911恐怖袭击。
奥巴马怎样当选的总统(即利用这个角度,间接看待美国政治、经济态势的变化)
文化环境的变化美国的国内~~~主流人群中的种族观念真正的日趋平等~特别是白人和黑人两个种群~~~不再是原来那样高喊着没有歧视~而处处都是歧视政治环境的变化共和党成功执政八年~~~哪怕是小布什在第一届当的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依然成功连任~~~说明当时的美国主流政治意见是向外的~~~是一种对外扩张的政治企图我们都知道共和党是对外强~民主党是对内强~~~奥巴马上台后~~~所有的政策都是内向的~~~说明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见已经改变~~~由外向的扩张~~~变成内向的内省经济环境的变化外向型的共和党为美国在境外掠夺的利益已经不能够补充内部过度的损耗~~~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下~~~美国需要善于主内的民主党出来改善国内的危局~~~这也就是民众能够信任奥巴马~并投票选他的原因统治阶层的变化众所周知~~~美国的大选方向仍然是掌握在少数大财团的手中的~~~小布什的执政可谓是愚蠢~~~所以财团也知道~~~现在的民众对共和党完全是信心不足~~~所以他们不会冒险支持一个本来就没有多大希望的共和党候选人上台
死于枪杀的美国总统(要全部)
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死于枪杀,分别是: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于1865年4月14日晚10:15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的福特剧院(Ford’s Theater)遇刺.次日上午7:22身亡。第20任总统詹姆斯·阿布拉姆·加菲尔德(James Abram Garfield),于1881年7月2日上午9:30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遇刺。1881年9月19日晚10:35死于感染。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于1901年9月6日下午4:07在纽约州布法罗(Buffalo,New York)的Temple of Music遇刺。1901年9月14日上午2:15伤情恶化去世。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于1963年11月6日中文12:30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Dallas,Texas)遇刺,不久身亡。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
C |
试题分析:肯尼迪的讲话表明美国愿意调整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联系题干时间信息和国际背景可知,这发生在古巴导弹事件之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长期推行孤立新中国的政策,A、B不对;美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如宣战、媾和等决策权属于国会,D项说法错误。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