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鲁大雪崩

秘鲁大雪崩的发生时间?秘鲁大雪崩的时间经过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4-10-27 10:12:03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秘鲁大雪崩的发生时间

1970年5月31日20时23分,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脚下的容加依城寂静无声,大多数居民已经入睡。突然,一阵又一阵的雷鸣般的响声从夜空中传来,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摧毁。在睡梦中惊醒过来的人们,好像感觉自己坐在了一艘汹涌波涛的航船上,恐怖而无助。此时,大多数人尚在半梦半醒之间,茫然不知所措,一些人凭着直觉,急急忙忙地向室外跑去。顷刻间,在他们的身后,房屋便东倒西歪、吱吱作响地倒了下来。而那些来不及反应的人们,则被稀里糊涂地埋在了横七竖八的坍塌物中。

秘鲁大雪崩的时间经过

“地震了!” “地震了!”惊恐万状的人们呼喊着,奔跑着。有的手足无措,有的大声呼救,也有的拼命想去抢救被房屋掩埋的亲人。只是,还没等他们定下神来,又一阵惊雷似的响声由远至近,从瓦斯卡兰山的方向传来。不一会儿,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狂风,漫天的雪花扑面而来。 原来,由地震诱发的一次大规模的雪崩爆发了。由于强烈的地震作用,瓦斯卡兰山峰上的岩石或者被震裂,或者被震松,或者被震碎。与此同时,那些常年坚硬如岩石的冰雪也被震得粉碎。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山上的冰雪和碎石犹如山洪暴发后的瀑布一般,从悬崖峭壁上直落下来,一泻千里,转瞬间便冲到了山下。这时候的山下,其实也是一个由冰川粒组成的巨大的雪盆世界,当然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从山上猛冲下来的冰雪和碎石,以巨大的冲击力撞上这个雪盆,把盆内的冰川粒子打得腾空而起,顿时,雪花纷飞,遮天蔽日,好似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雪。连续的地震,带来了山顶上冰雪和岩石连续不断的崩塌。而连续的崩塌,又持续冲击着山下的那个雪盆。于是,由飞雪组成的蘑菇云,一次又一次从盆内升起,又一次次落下,从而把这个大雪盆塞得满满当当。终于,撑破了的大雪盆被扯开了一道口子,其中的冰雪如脱缰的野马,奔腾着,咆哮着,带着巨大的气浪,喷着白色的烟雾,向着不远处的城镇呼啸而去。10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一次500万立方米的雪崩不仅毁掉了山下的6个村庄,也毁掉了沿途的灌木丛林。如今,更强大的雪崩顺着这条由“先辈”开创出来的故道,以更高的速度急驰而下,宛若一条冰雪巨龙,一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在巨龙的强势冲击下,不仅树木和房屋显得不堪一击,即便是坚硬的石块,也纷纷缴械投降。在那一刻,好像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与之抗衡的。只要是被巨龙扫过的地方,无一不是一片狼藉:匍匐在地的树枝、找不到身体的树根、被洗过一样的山坡、根本不知道原形的房屋……由上而下的冲击,使得这条冰雪巨龙的前进速度越来越快。在遇到瓦斯卡兰山峰下的一个山脊时,巨龙居然跳跃着翻了过去,仿佛是最现代化的雪龙坦克。 终于,这条巨龙集聚起来的雪量,达到了3000万立方米,是10年前那场雪崩的6倍。其中的数以百万立方米计的岩石碎屑,形成了高达近百米的龙头,呼啸着冲向前方。而前方,正是容加依城。当时被描述出来的是这样的景况:人们“有的张着大嘴,瞪着双目而死;有的抱着头,蜷缩着身子而亡。少数没有被冰雪完全吞噬的,也像被活埋了上半身,个个呼吸困难,张大了嘴拼命地喘息着……”巨龙扫过,容加依城已经成为一个废墟,只有那河谷之中的几根歪房梁、山坡之上的几扇破门窗、尘土之中的几片碎砖瓦,才能让人们依稀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城市。冰雪巨龙在扫荡了容加依城后,走过了14.5公里的路程,也完成了最后一个冲刺,停在了附近的一条河谷之中。巨大的冰雪体成为冰雪坝,堵住了一条河流,造成了河水蓄积,形成了一座“临时水库”。在“水库”里的水越积越多的同时,“水库”周围的冰雪坝开始融化,终于导致了冰雪坝的垮塌。“临时水库”里蓄积的大量河水,又一次汹涌而下,淹没了容加依城附近的大片农田。在冰雪巨龙冲击容加依城的时候,另一路由碎石、泥土和冰雪碎块组成的大军形成了泥石流,也从山上奔腾而下。它们在毁坏了沿途大量的森林、植被、荆棘和灌木丛之后,又向秘鲁中部的阳盖镇和潘拉赫城冲去,近2/3的城镇在顷刻间被摧毁。一场地震,引发了雪崩、水灾和泥石流,给瓦斯卡兰山下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有关部门灾后统计,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数约1.2万人,由地震引发的雪崩造成2万多人死亡,由地震引发的泥石流造成约2万人死亡,合计死亡人数达5.2万人之多,经济损失高达5亿多美元。

1970年秘鲁雪崩是怎样的

1970年5月31日20时23分,秘鲁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了2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

1970年5月31日20时23分。

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

此时,正是傍晚时分,在寒冷的山区,不少人都沉睡于甜美的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好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去了控制,在疯狂地、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山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甜美的睡梦中惊醒。有的人醒来之后,顾不得穿衣服便稀里糊涂地向外奔跑。那些正在夜读、娱乐和工作着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呆了,稍待镇静下来,便都急急忙忙地逃到室外。人们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房屋便东倒西歪、吱吱作响地坍塌了下来。

“地震!”“地震!”有人惊恐地呼喊着。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灾祸已经降临。

那些还未来得及逃离屋子的人们,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乱砖碎石之中。有的已被砸死、砸晕,有的在大声地呼救、哭泣。已经跑到室外的人们,此时也都站立不稳。他们自顾不及,根本无法去抢救被压在坍塌物之下的亲朋好友。

外面,寒风凛冽,漆黑一片,谁也看不见谁,只听到隆隆的崩塌声。

忽然,又一阵惊雷似的响声由远至近,从瓦斯卡兰山峰方向传来。一会儿,山崩地裂,雪花飞扬,狂风扑面而来。

原来,由地震诱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巨大雪崩爆发了。

在强大气浪即“雪崩风”的震动和冲击下,沿途的积雪纷纷落下,跟随着呼啸而去,汇成的冰雪巨龙越来越大。轰隆隆之声,夹杂着噼呖啪啦的断裂声,传遍了空旷山林。冰雪飞龙所到之处,岩石被击得粉碎,树木不是被连根拔除,就是被拦腰折断,房屋被冲得支离破碎。

被冰雪巨龙扫荡过的地方,留下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到处都是倾倒的树枝,断了头的树根,匍匐着的灌木,被剥去植被的光秃秃的山坡,破碎的房屋……

这条冰雪巨龙在故道里高速行进着,速度之快,令人十分震惊。或许是高速运动之故,它改变了原有的前进方式,形成了罕见的跳跃式雪崩:一股高速行进中的冰雪流,带着强大的气浪,翻越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一个山脊,向着沟谷肆无忌惮地横扫而去。所经之处,森林植被全部被毁坏,使另一个山谷也遭到冰雪流的严重破坏。

当冰雪巨龙沿着故道冲到冰舌的末端时,崩塌而来的雪量已达到了3000万立方米,其中携带着数以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屑,形成高达近百米的龙头,继续呼啸着向山下河谷、城镇冲去。一路所过,河流被截,道路被堵,城镇摧毁,农田被淹……

在瓦斯卡兰山下,有一座容加依城,当雪崩刚刚发生之时,容加依城正在遭到地震厄运的袭击,人们正在忙着抢救自己的亲人,有的准备逃离危险之地以躲避灾祸。这时,带着强大冲击力的气浪迎面袭来,把人们全部推倒在地。顷刻,巨大的冰雪巨龙呼啸而至。大多数人被压死在冰雪体之下。快速行进中的冰雪巨龙,形成的强大的空气压力,使许多人窒息而死。

容加依城所有的建筑物,已被地震震得东倒西歪,只剩下一些断墙残壁。随着冰雪巨龙的飞速到来,强大的气浪先将废墟上的一些轻便物品、门窗残木、床板木架等掀得一干二净。房屋柱梁被掀到了河谷之中,屋门窗框被掀到了山岩之上,残剩的房顶被抛到了远处,剩下的残壁断墙被随之而至的冰雪巨龙碾身而过,压倒在地。

冰雪巨龙扫荡了容加依城后,最后停滞在附近的一条河谷之中。巨大的冰雪体堵住了一条河流,使河水蓄积,形成了一座“临时水库”。经过一段时间,由冰雪体形成的临时冰雪坝开始融化,导致了冰雪坝的垮塌。“临时水库”蓄积的大量河水,汹涌而下,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水灾,使容加依城附近的农田被淹。

这场大雪崩所形成的冰雪巨龙横扫了14.5公里的路程,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将瓦斯卡兰山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有2万居民死亡,城外大部分农田、村庄毁于一旦。

俗话说:“祸不单行。”地震不仅诱发了大雪崩,还触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

地震发生之后,山峰上的碎石、土体和冰雪碎块疾驰而下,高速滑动中的冰雪碎石和土体形成了泥石流,从山上席卷而下。一路上,大量的森林、植物、荆棘、灌丛被毁坏殆尽。然后,泥石流又向秘鲁中部的阳盖镇和潘拉赫城冲去,大批房屋、建筑物、人畜被掩埋。城镇将近2/3被摧毁,死亡人数达2万。

地震、雪崩、泥石流,给秘鲁人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据有关部门灾后统计,在地震中死亡人数1.2万人,由地震引发的雪崩中死亡人数2万多人,由地震引发的泥石流中死亡人数约2万人,合计死亡人数达5.2万人之多,造成的经济损失竟达5亿零7百万美元。

1970年5月31日秘鲁发生的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了2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包括雪崩在内的各类灾害中,合计死亡人数达5.2万之多)。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世界为之震惊。

秘鲁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在海拔6000米以下,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雪崩的灾难降临后,秘鲁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承了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与“白色死神”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和防治,并积极采取了修建防灾工程的措施。在面对灾害的斗争中,秘鲁人民的这种积极乐观,变被动为主动的精神是值得借鉴的。可见,虽然雪崩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是在这种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秘鲁大雪崩 简介�1�3

 1970年秘鲁大雪崩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时30分。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  此时,在寒冷的地区,不少人都已沉睡于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那些正在夜读、娱乐和工作着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呆了。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房屋便东倒西歪、吱吱作响地坍塌下来。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灾祸已经降临。  那些还未及逃离屋子的人们,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乱砖碎石之中。有的已被砸死、砸晕,有的在大声地呼救、哭泣。已经跑到室外的人们,此时也都站立不稳。他们自顾不及,根本无法去抢救被压在坍塌物之下的亲朋好友。外面,寒风凛冽,漆黑一片,谁也看不到谁,只听到隆隆的崩塌声。  忽然,又一阵惊雷似的响声由远至近,从瓦斯卡兰山峰方向传来。一会儿,山崩地裂,雪花飞扬,狂风扑面而来。  原来,由地震诱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巨大雪崩爆发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将山上的冰雪击得粉碎。瞬时,冰雪和碎石犹如巨大的瀑布,紧贴着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几乎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刚遭受地震袭击的容加依城,人们惊魂未定,又被随之而到的冰雪巨龙席卷,大多数人被压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进中的冰雪巨龙,又使许多人窒息而死。  在瓦斯卡兰山峰下,是一片冰川粒雪盆。这里,聚积了厚厚的冰雪。此时,在山峰上落下的冰雪和碎石的猛烈冲击下,打碎了粒雪盆内的厚厚冰雪。在巨大的气浪作用下,盆内的冰雪粉尘腾空而起,好像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雪。顿时,雪花纷飞,漫天四溅,蘑菇似的雪云升达数百米之高,大有遮天蔽日之势。   剧烈的震动,使山顶上的冰雪和岩石连续不断地崩塌。每崩塌一次,就升起一次蘑菇状的雪云。粒雪盆里,第一次崩塌下来的冰雪,堆积还没有稳定,雪粒还没有全部落下,又被再次崩塌下来的冰雪击得粉尘四起。   由峰顶纷纷塌落下来的冰雪碎石,在粒雪盆里汇成了非常庞大的冰雪体。盆内的冰雪愈积愈多,愈积愈厚,开始以极大的速度溢出粒雪盆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冰雪流。这股强大的冰雪流,像脱了缰的野马,带着强大的气浪,喷着白色的烟雾,呼啸而下……   对于多数人来说,雪崩只是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或许,你还为它的场面之壮观而感叹不已。然而,眼下的雪崩,对秘鲁人来说,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悲哀和痛楚。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   它勾起了人们对10年前一次雪崩的回忆。

恐怖的雪崩未解之谜是什么

在阿尔卑斯山区,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恐怖的悲惨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地利和意大利战线上曾发生过一次大雷崩,造成了大约1万名士兵的死亡!

1962年,南美洲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件,大雪崩使多山之国——秘鲁遭受严重损失。大量雪块从瓦斯卡兰山上直冲下来,只有几秒钟工夫,就有8个村庄被全部淹埋。据科学家们估计,这个“白色的死神”足有300多万吨重呢!

在俄罗斯的高加索、乌拉尔和喀尔巴阡山等地区,也经常出现雪崩。雪崩常常给科拉半岛上的居民带来灾难;尽管这里的山岭并不高大,但它们也能形成比较大的雪崩。例如,有一次,尤克斯巴尔山上发生雪崩,竟将下边铁路上的一辆机车都冲跑了!而且还摧毁了一大段铁路呢。要知道,这次雪崩还不算大——只有120吨啊。

可想而知,冲力高达几万吨或几十万吨的雪崩会有多么厉害呀!如果雪崩的速度达200千米/时的话,它就能摧毁前进道路上最坚固的石头建筑物。

雪崩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摧毁力,其秘密还在于——它能掀起强大的气浪!而气浪的冲击力量要比雪崩本身还危险,它可以推倒房屋,折断树木,使遇难者的眼睛受伤或窒息而死。就其实质而言,雪崩所激起的气浪无异于重型炸弹爆炸时所产生的气浪。

有一次,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冲到了一座旅馆附近,在离旅馆大约5米远的地方停下来了;可是,气浪却基本上摧毁了这座建筑物。在该旅馆里,除了那些背向雪崩方向的人们幸存下来以外,其余的人通统死亡——被冲进房间里的压缩空气憋死了!

1954年冬天,达拉斯站发生了一次大雪崩,气浪竟将一辆40吨重的机车从铁路上冲起,抛到了大约100米以外!就是当时停在站上的、非常沉重的电气列车,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建筑物顿时变成了一堆堆破砖烂瓦!

阿尔卑斯山是为“白色的死神”常设的“庇护所”,这儿几乎年年都要发生雪崩。居住在阿尔卑斯山下的人们,都深知它的“奸诈秉性”,也知道该如何躲避它的侵袭。他们总是将自己的住所修建在山坡、岩石、森林和灌木丛等天然保护区,尽量设法避开雪崩的冲击方向。

不过,自然灾害毕竟还是自然灾害。尽管当地居民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但时至今日,“白色的死神”还是给他们带来不少灾难和不愉快。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非常重视雪崩的“脾气”和它的形成条件等研究工作。

在连绵不断的高山峻岭上飘着雪花,它是那样温柔,似乎是白色的天鹅绒,不一会儿,整个山头渐渐被大雪覆盖,山崖上挂满了雪花,低洼处于满了雪花。

在落地的一瞬间,每片雪花都保持着它那花边式的形状。雪继续下着,无数的雪花堆集在一起,于是,雪花渐渐失去了它的自然美,和周围的雪花冻结在一起。此后,它们又开始了新的变化。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好像进了温室里似的;如果它在下雪以前就冻结了的话,那么它在雪花的“皮袄”下就可以变得暖和起来。

雪被下面的水蒸气上升到上层积雪时,就引起了雪晶体的变化。于是,积雪就会发生所谓再结晶的过程——变成酥脆的颗粒。起初是下边酥脆,后来渐渐发展到了结实的上层来。这时,如果刮起风来,再结晶的过程就会加速进行。当气流迅速通过积雪表面时,这儿的气压就会下降,于是,水蒸气就像被用风泵抽似地从积雪中冒出来。

厚厚的积雪渐渐覆盖了山山岭岭,成百上千吨的积雪半悬在陡峭的山坡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它们相互失去了牢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冲下山坡来。雪崩最容易发生在气温急骤上升的时候。一旦发生雪崩,大量积雪就会顺着山坡上滑溜溜的雪面直冲下来,犹如雪橇冲下山坡一般!它们越冲越快,带动了的积雪也越来越多,最后便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大雪崩!

“尚未来得及和旧雪层粘连在一起的新鲜干雪层,”著名的法国地理学家埃·雷克卢写道,“会因微小的撞击或声响而开始下滑。有时,仅仅因树枝落下来或者出现某种声响,就可能破坏积雪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它们便立刻顺着山坡滑下来。雪崩的速度由慢而快,携带的积雪越来越多,并且带动了前进道路上的石头和草木乏类,于是,树木被折断,房屋被摧毁,呼啸着直冲谷底!雪崩周围被激起的雪暴,同样能将树木连根拔起。这类雪崩的威力强大,有时竟在原始森林中也能给自己铺平前进道路。此外,仅雪崩伴随而起的雪暴,也可以刮断大树呢!”

不仅是巨大的声响,有时甚至连“影子”也会引起一场可怕的雪崩呢!您可以想象出积雪陡坡的情景,不久前刚下过一场大雪,新鲜的干雪层轻轻地躺在硬邦邦的雪面上。起初,红红的太阳晒在白皑皑的山坡上,后来就躲到山背后去了。据维尼·阿库拉托夫教授计算,这种雪层在长1千米的地段上,当气温下降1℃的时候,其厚度大约要缩小17厘米。这就很可能成为雪崩的最初起因:大块积雪开始下滑,其速度越来越快,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雪崩就开始了!

在偶然情况下,人们碰到雪崩也可能平安无恙呢。1981年3月间的一天,达吉克斯坦某水文气象站的两位青年工作者,正兴致勃勃地在安佐勒山口滑雪。突然间,他们脚下的积雪活动了!不一会儿,两个小伙子被雪崩夹带着冲下山来,一架直升飞机立刻出动去寻找他们的下落。一昼夜以后,人们终于在一个狭谷里的一座牧羊人的小木屋附近找到了他俩。

有一次,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的一位推土机司机遇到了雪崩,巨大的雪流将他的推土机轻轻托起——就像托起一个玩具推土机似的,并将它从120米的高坡上抛下深谷!筑路工人们都以为自己的伙伴这下可完啦。可是,这位司机却侥幸地活下来了:只见他爬出司机室来,尽管他惊魂未定,没精打采,但他全身上下却没受一点儿伤。

当前,有关方面已经制订出了一系列对付雪崩的措施:采用雪崩切割与雪崩输导方法,用金属网或尼龙网控制雪崩势能,修筑台地和设立防雪栅……

按照惯例,还采用了国外所使用的一些办法。例如,建议进山的人员要带上气球和充有压缩气体的气瓶,以备不需之急。据发明这种气球的人说,当遇到险情时,在2秒钟内就可以充好气球,它能使遇难者在雪崩地点升空!气球的负荷量应在事先计算得恰到好处:能使它的主人不朝任何方向飘去,而是只“挂”在雪崩地点的上空,就像坐在浮囊里那样。

要从根本上消除雪崩,就得采取大炮齐轰的办法,即朝着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打炮,预先排除险情。不过,在开炮或拉响地雷之前,首先得防止山坡上的积雪“偷袭”;另外,迅速将其他地方涌来的积雪清除掉,尽量控制住雪崩爆发,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险情。

可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确地估计险情;考虑炮轰可能引起的后果,以便不再出现1951年瑞士所发生过的那种事故。那次,负责用地雷炸雪崩的指挥官,错误地选择了引爆的时间与地点。“16点开始决定性的雷炸。突然间,某处传来了可怕的隆隆声和呼啸声!雪崩拥着那位军官直冲向山下的村庄里去,并将他的两名助手——射手,掩埋在离一座乡村小学不远的地方。一位射手躺在畜棚里的一头母牛旁边,半天才苏醒过来;另一位射手好不容易才将头从雪堆中伸出来。那位军官是被人们用试探器找到才幸免于难的。”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高加索、帕米尔和希宾等山区,建立起了数十座雪崩观测站。在这些站上工作的专家们,借助精密的仪器,夜以继日地进行观测,及时预报雪崩的险情。

在1983年第7期《科学与生活》杂志上,曾援引了国外的一则消息说,在马蒂·久里教授的领导下,芬兰的一些工程师研制出了一种新式仪器——在雪崩形成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可以准确地预报险情。这种仪器能自动测量雪层的厚度和温度,并根据所得资料确定该地区是否会发生雪崩。在瑞士雪崩危险区工作的救护勤务,都配备有微型收发报机,可以随时租给进山的人。如果碰到雪崩,预先固定在遇难者靴子上的微型收发报机,能使别人发现他被埋在何处——有效深度为8米,要是他被埋在30厘米深的积雪中的话,那是绝对准确的。

世界上的大雪崩在哪里急急急!~~~

1970年7月31日,秘鲁荣琪地区哈斯凯瑞山坡发生的山崩导致约1.8万人死亡,这是历史上危害最大的一次山崩。地震引发的山崩使10个村庄及荣琪镇的大部分地区被崩落的山体埋葬。在死亡人数方面,这次山崩堪称20世纪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秘鲁1970年雪崩造成了哪些危害

1970年秘鲁大雪崩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2万名居民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千米。

这次巨大的雪崩是由地震诱发的。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将山上的冰雪击得粉碎。瞬时,冰雪和碎石犹如巨大的瀑布,紧贴着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几乎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塌落了900米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