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克赛钦地图

阿克赛钦地图(*** 争议边界地图是怎样的)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1-28 19:07:48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 争议边界地图是怎样的

(一)印军侵占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大片中国领土 尼赫鲁总理于1950年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讲话中说:“不管有地图没有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

尼赫鲁的态度极其蛮横无理,他不仅矢口否认中印边界从未划定的基本事实,而且连印度 *** 自己出版的地图也置之不顾。

尼赫鲁对待边界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印度的军队推进到哪里,那里就是印度的国界。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印度军队便在 *** 和平解放前后,全面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到1954年即侵占了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以北“麦克马洪线”以南大片中国领土。

1954年印度 *** 公然在这块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设置了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由印度中央直接管辖,并建立基层政权,以加强控制。

为掩人耳目,印度 *** 修改官方地图,在1954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上第一次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标绘为中印边界东段“已定界”,抹掉了自1935年“麦克马洪线”公开后一直注明的“边界未经定界”字样,妄图以此作为侵占中国领土的根据,使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

1955年4月6日,印度 *** 在一份文件中称,今后“麦克马洪线”和“边界线”的说法应停止使用,“麦克马洪线”的提法应立即用“东北边界”一说代替。

(二)印度侵占中印边界中段四块争议地区 中印边界中段,是指中国 *** 阿里地区同印度旁遮普、喜马偕尔和北方邦接壤的边界。

它北起中印边境西段边界的终点6795高地,南至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的强拉山口(即里普列克山口),总长约450公里。

中段边界有喜马拉雅山横亘,有通外山口道路19条。

其中什布奇、玛那(卓尼)、尼堤、昆里宾里、达玛、里普列克(强拉)等6个山口,为中印通商协定开放之山口,供两国商旅往来贸易。

关于中段边界,与东段和西段一样,中国 *** 和印度 *** 之间未订立任何条约和协议,从来没有划定过。

但双方依循历史沿革的管理范围,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

它从西段的终点起,往南沿着帕里河巨哇渠为一方、司丕提河的其它支流为另一方的分水岭,通过这条分水岭上的6226高地,在巨哇渠与司丕提河汇流处西面数公里与司丕堤河相遇,再沿司丕堤河到该河与帕里河交汇处。

在帕里河与司丕堤河交汇处以甫,边界通过6791高地,沿口岭南行,在什布奇山口岭向南、通过5642高地、塔布龙山口和古木朗山口。

边界在葱莎以西跨过甲扎岗噶河,再往东经过玛那山口。

从玛那山口至卡美特山口,通过卡美特山以后,边界沿着山岭走向。

在乌热、香扎和拉不底地区,边界沿着三地区南面的一条连绵山岭走向,通过尼堤山口以南的马佐拉,经过乌扎拉渠的南面,到达昆里宾里山口西南的乌扎拉。

从乌扎拉起,边界沿着象泉河支流和马普楚河为一方、杜力干噶河和卡利河为另一方的分水岭走向,经达玛山口,到里普列克山口附近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止。

这条传统习惯线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两国人民的尊重和承认。

在传统习惯线两边的边民世代和睦相处,形成了相互间在贸易、宗教、探亲、访友等传统友好交往。

多少年来,阿里地区的 *** 用土特产换取印度和尼泊尔的粮食、卡·吉普塔:《中国边界秘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布匹、茶叶及其他日用品,而印度沿边地区又极需要阿里边民生产的食盐和羊毛等原料。

这种边民之间以物易物的贸易由来已久。

为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中印两国 *** 《关于中国 *** 地方和印度 *** 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规定,将阿里地区的普兰、姜叶马加尔果,姜叶马卡克拉、那不拉、然木如、波林三多、董不惹、尚格吉、噶大克、扎西岗等10个地方辟为市场,并开放什布奇等6个山口,还规定沿新卡藏布(狮泉河)河谷至扎西岗的习惯道路仍按以往习惯往来。

印度独立后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钵,逐步蚕食中国领土。

在中段,侵占了中国巨哇,曲惹地区,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乌热、然冲、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区,共约2000余平方公里的领土。

其中除桑、葱莎较早为英国侵占外,其余地区都是在1954年中印两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关于中国 *** 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签字后,被印度侵占或侵入的。

这4块所谓的由于认识不同而形成的争议地区,按照传统习惯线的具体走向,都在传统习惯线的中国一侧。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协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中国 *** 同意在 *** 阿里地区开放的10个贸易市场之一。

它和其它9个市场都是应印度 *** 代表、印度大使赖嘉文先生在谈判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而开放的。

但是,波林三多却在1954年的协议签定后不久被印度侵占。

印度对中印边界中段中国领土的入侵,是随着它的领土扩张欲逐步升级的。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段印军一般均未在边境地区派兵设卡。

1950年中国人民 *** 进驻阿里后,印度就沿边境一线加强了军事控制,如加修道路和机场,派驻军警,设立边卡等。

嗣后,印度陆军接管了中、西段全线防务,在边境地区增调正规部队,扩充地方武装,加强战备。

到1959年底,其在中国中段沿边地区共分设两个防区,33个据点,兵力增至5600余人。

在旁遮普和喜马偕尔地区由正规陆军设防,设点10处,兵力4000余人。

在北方邦地区,由武装警察第九营设防,兵力1000余人,设有军事据点23个。

长期以来,印度当局恃其优势兵力,以先下手力强的手段,逐步侵占了上述4块地区。

在巨哇、曲惹地区: 巨哇、曲惹地区在传统习惯线以北中国境内。

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标为已定界,将该地区划入印度,形成争议。

巨哇、曲惹地区早在17世纪中叶即由五世 *** 喇嘛规定为扎西岗的举巴扎仓管辖的领地。

扎西岗的举巴扎仓一直在这一地区管辖,征收差税,直到1958年才由于这一地区被印度所占而被迫中断。

1958年6月2日,印军进入巨哇、曲惹,并在曲惹修房设卡,从此侵占了该区。

在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 什布奇是中国扎达县的一个村庄。

自什布奇西行5公里即到什布奇山口,山口道路宽广,过往商旅多取此道,实力阿里地区重要门户之一。

什布奇山口的传统习惯线在其山口以西的活不桑河。

“活不桑”为“洗净”之意,意即印度人来中国境喝三 *** 不桑河的水,可以吃牛肉;中国 *** 去印境喝三口水可食马肉。

活不桑河与山口之间的草场水草丰美,历来属于中国什布奇村的放牧地。

从1954年起,印度地图将此段边界改为通过什布奇山口并标为已定界,形成争议区。

1954年7月,印军在拉容马山顶刻上“印度斯坦— *** ”字样,企图将传统习惯边界线向活不桑河东移6.5公里。

1955年,印军不断在拉容马山顶巡逻,阻止中国什布奇村民过山打柴割草。

1956年,中国边防当局在什普奇设立边防检查站,巡逻于拉容马的印军随即撤至活不桑河以西。

1957年3月,印军在中国活不桑以东约4至5公里之曲宾呆惹建房两间,并在通往南加的山腰路旁筑碉堡两座。

同年5月,印军悍然在拉容马山顶升起印度国旗,公然宣称:中印以拉容马山顶为国界。

经中国边防当局多次严重 *** 后,印军于当年11月撤回。

1958年4月,印军再次侵驻拉容马山顶,在该地修建营房6间。

并派兵进入曲宾呆惹,从此侵占了该区。

在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 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是指桑久拉山口西南,公贡桑巴以东,甲扎岗噶河及其支流所经之地。

桑、葱莎分别位于甲扎岗噶河的北南两岸,相距25公里;波林三多位于托林西南,地处三岔路口,是1954年中印通商协定开放的市场之一。

此段边界传统习惯线位于贡桑布(桥),在葱莎以西跨过甲扎岗噶河,再往东经玛那山口,长约100公里。

1954年印度地图将该地区划入印度,形成争议区。

桑、葱莎和波林三多均属 *** 扎达县管辖,居民均为藏族,历来都向中国原扎布兰宗 *** 交纳差税。

1919年3月,英国授意印度真日邦派员越公贡桑巴侵入中国境内,在桑久拉山口和葱莎私立石堆,在葱莎附近设立书有真日文字的碑,制造国界标志。

1920年6月(藏历5月7日或8日),英属印度真日上邦又派员至桑、葱莎非法丈量土地,修路建房。

1926年和1932年,原 *** 地方 *** 同当时英印殖民 *** 曾就这段边界举行过谈判,英帝国主义企图将国界推至桑久拉山口, *** 地方 *** 坚持以公贡桑巴为界,谈判无结果。

人民 *** 解放阿里后,印度即以武力开始了向该地区的入侵。

1950年中国人民 *** 进驻阿里前夕,印军即以1个连的兵力进驻公贡桑巴以西鲍哈尔。

1952年5月,印军侵驻葱莎,并至桑巡逻。

当时原扎布兰宗宗本曾亲往葱莎与印军交涉,但无结果。

1955年,印军侵占了波林三多。

在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 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均属中国达巴宗(该宗现已撤归扎达县)管辖。

其中乌热位于达巴宗正南偏东约60公里的峡谷中,是天然夏季牧场;然冲位于乌热正西偏北;拉不底地区即香扎、朱毕钟、拉不底等地的总称。

此段边界,传统习惯线起自卡美特山向东南沿无名河北岸的分水岭至喀巴夏,向东南经马佐拉、姑马拉、 *** 尔等山口至乌扎拉,长约65公里。

从1954年起,印度地图将该地区划入印度版图,形成争议。

1954年6月,印度派遣武装人员越姑马拉山口侵占乌热。

对此,7月18日和8月13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两次向印度外交部提交备忘录,要求其 *** 表示态度并令其军队立即撤出。

8月27日,印度外交部给中国驻印大使口头照会,声称乌热是印度领土,否认印军入侵乌热事实。

后因冬季气候严寒,物资补给困难,印方武装人员被迫于9月19日撤返印境。

1955年中国边防部队进驻了乌热。

同年6月,印军越姑马拉山口重侵乌热,形成了在中国领土内双方对峙的紧张状态。

入侵印军后又因姑马拉大雪封山,于9月15日由马佐拉山撤回印境。

1956年,中印双方就乌热问题达成互不驻军的协议。

按照协议,中国边防部队撤出乌热地区,此后再未进入。

但印方却于同年6月派兵侵入乌热。

从此乌热问题成为中段边界问题的一个热点。

1958年,中印双方就乌热问题谈判,没有结果。

到1959年9月13日,两国 *** 仅就乌热问题的来往文书达18份之多。

1955年印军曾越境至香扎、拉不底测绘。

1956年7月,印军侵入香扎、拉不底,以后逐渐侵占了该区。

1955年后,印度 *** 开始修筑葱莎至衰拉山口的乡村道,修建了房屋,以后逐步侵占了然冲地区。

从上可以看出,印度 *** 在50年代乘中国边防部队立足未稳和对边境未完全控制之际,侵入中印边境中段地区设点驻军,占据地盘,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以造成在边境领土争端中对己有利的既成事实。

中国 *** 以中印友谊为重,谨慎处理了边界纠纷。

当1955年在中国领土乌热第一次出现武装对峙的局面时,中国 *** 就主动提出领土争端要通过谈判解决,并命令中国边防部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乌热地区。

对印方侵占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葱莎、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上级指示,没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装或逼迫其武装人员退出。

对于入侵中国边防哨所防区范围的印方武装人员,中国边防战士总是先行规劝其放弃越轨行动,只是在他们拒绝规劝的情况下才解除他们的武装;边防部队除遇到武装攻击外,没有首先使用过武力。

正因为中国采取了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态升级和武装冲突的发生。

印度当局在军事入侵的同时,对阿里地区千方百计进行情报间谍活动。

1954年,印度特务白生生,以经商为名,搜集中国阿里驻军 *** 、装备、香号、训练和供应等军事情报,并深入普兰县拍照并绘制军事形势图,当即被中国捕获并驱逐出境。

(三)印军入侵中印边界西段三块争议地区 西段边界的传统习惯线分为两部分,即新疆段和 *** 阿里段。

新疆和拉达克的传统习惯线(新疆段)全部沿着喀喇昆仑山脉。

即:从喀喇昆仑山口起,向东沿叶尔羌河的支流和什约克河的分水岭,再向东南沿山岭而行,越过奇普恰普河,穿过6845高地和6598高地;从6598高地向南顺山岭行,穿过加勒万河,通过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间的分水岭,穿过昌隆河,然后沿山岭东南行,到达空喀山口。

*** 和拉达克传统习惯线( *** 阿里段)是由空喀山口起,转向西南沿山岭而行,穿过羌臣摩河和西隆格巴尔马河的交汇处,再上升到山岭,经过塔马特山,沿羌臣摩山,过6107高地,顺山岭到爱尼山口,由爱尼山口向南,顺山岭经过6127高地,南行至班公湖北岸,穿过班公湖后到达该湖南岸;继向东南到隆巨山,穿过桑格藏布河(印度河),沿科尤里龙帕河东南和汗里河南面的分水岭到斯诺乌山,再经过帕里河直到 *** 阿里地区、印度旁遮普和拉达克三地的交界处。

全部西段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但传统习惯线中国一侧的地区历来属中国管辖。

印度独立后,于1954年修改地图将中国境内的空喀山口、铁龙滩、奇台大板、大红柳滩、阿格拉山口、卖争拿马(尼亚格祖)、班公洛、巴里加斯等地划入印度,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从而形成了阿克赛钦、班公湖、巴里加斯三块争议地区。

印度 *** 为了扩张其领土,50年代派遣军警对中国西段频繁入侵,逐步蚕食中国大片领土,一直发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国境内设立了40多个侵略据点。

在巴里加斯地区: 巴里加斯地区位于传统习惯线中国一侧,包括基古纳鲁河、乌木隆、碟木绰克(典角)、果洛4块地方,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

巴里加斯地区历来为中国所属,中国牧民自古以来就在传统习惯线中国一侧卓普河西岸的牧场、温泉沟放牧,印度司丕提人到此地牧放者需交草钱。

巴里加斯的“神山”一带尚有中国札西岗寺院的土地,由典角百隆耕种,至今从未间断。

*** 和平解放后,中国边防部队即沿着传统习惯线守边巡逻;1954年在典角设立边防检查站,以后撤至札西岗地区。

1955年5月,印军占驻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国边境工作组人员抵巴里加斯。

印军当年撤回。

1956年,印军设卡于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与中国驻巴里加斯克边防分队隔卓普河相对峙,双方约距650米;6月间印卡军人越札西木尔化装侵入中国边防分队驻地活动,被驱逐出境。

同年印军在噶禾拉热(典角拉热)南麓修建营房7间。

上述入侵印军于当年撤回。

1957年10月中旬,印军在巴里加斯设立常年卡,开始对巴里加斯常年侵占。

印军从1956年起到1960年8月,先后14次侵入巴里加斯地区,强占中国领土约450平方公里。

他们分别在中国领土上建卡设防,刺探军情,破坏中国边民生产,为所欲为。

他们还企图以巴里加斯为基地,逐步将中国整个巴里加斯地区纳入其控制范围。

在班公湖地区: 班公湖地区,包括羌臣摩、羌巴玛、俄夷、斯潘古尔4块地方,面积约3950平方公里。

班公湖地区历来属中国管辖。

阿里日土县多玛、乌江和热角等地方的 *** 一直在此居住和从事劳动。

*** 和平解放后,中国边防部队于50年代初进入该地区剿匪和测量。

1959年中国 *** 先后在尼亚格祖、库尔那克堡、斯潘古尔设立民政检查站。

中国边防军定期沿传统习惯线巡逻。

1959年7月28日,中国阿里边境调查组一行16人,在班公湖地区普尔楚那附近的赤却坚山工作时,越境印军即以2人在北山脚下埋伏,5人向调查组逼近。

结果,7名印军除1人仓皇逃跑外,6人被捕获。

为首者是曲尼·拉尔中尉排长兼教官。

在曲尼·拉尔等6人被捕获后,印度 *** 于7月30日照会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请求中国释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侦察人员,并诡称班公湖地区系印度领土。

8月6日,中国外交部复照印度大使馆:中国 *** 出于友好的考虑,已指示边防部队将上述非法侵入中国境内的印方武装人员连同他们的武器和其它装备于最短时期在原地递解出境。

8月18日,中国边防当局将6名印俘连同武器装备驱逐出境。

印军在1959年、1960年,不仅在班公湖地区非法越界,还不断在中国境内挑起事端。

1959年9月23日,中国101测量队在莫尔多附近测图时,印军竟开来一辆轻型装甲车,后面尾随持枪实弹的10余名步兵,气势汹汹地越过莫尔多界石,侵入中国境内约500米,妄图捕捉中国测绘人员。

为了避免武装冲突,中国测绘队员在边防分队掩护下主动撤离。

1960年10月9日,印军8人乘吉普车2辆由莫尔多通道越境400米,观察中国班公洛卡驻地,返回时竟鸣枪挑衅。

在阿克赛钦地区: 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印边境西、中段最大的争议地区,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阿克赛钦地区虽大部荒漠,人烟稀少,但它南接 *** 阿里,北接新疆,西邻印控克什米尔,地势高,为新藏间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正因为如此,昔日英帝国主义就一直觊觎阿克赛钦,并制定了各种企图吞并这一地区的方案。

1954年,印度官方新地图把从阿富汗到喀喇昆仑山口一段的边界往后拉了一些,使之大体上沿着喀喇昆仑山的主脉,从而放弃了约翰逊及阿尔达等在这一地段的前进主张。

但是在喀喇昆仑山口以东,新地图上的边界线又向北拐,大致上又回到约翰逊——阿尔达线,把阿克赛钦包括在印度境内,从而形成争议。

1956年中国开始修筑新藏公路,其中通过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的阿克赛钦。

这条消息使印度当局感到“惊讶”,于是迫不及待地派遣印军深入中国境内进行诸如侦察、测量、树标等种种非法活动。

1958年9月9日,中国新藏公路线上的执勤部队在阿吉拦干附近捕获印军7人。

从讯问中得知,尚有印军8人在克孜勒干活动。

12日这8名印军亦被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在帕郎卡波抓获。

从审讯和缴获的材料中证明,印军此次越境是其最高军事当局直接组织的一次有计划的侦察活动,其任务是校正1918年英人所绘地图,并对上述地区的地形、道路、河流和气象等兵要资料进行广泛搜集。

为其在中国阿克赛钦地区扩张寻找和制造根据,他们所到之处,设立了许多新的标志,还将中国的一处天文点捣毁。

1958年10月22日,中国边防当局将全部印军被俘人员及武器装备,经空喀山口递解出境。

1958年10月18日,印度 *** 向中国 *** 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正式向中国提出了对阿克赛钦的领土要求。

印度 *** 声称:新藏公路通过的阿克赛钦地区“若干世纪以来就是印度拉达克地区的一部分”,并反诬“中国 *** 没有首先获得印度 *** 的准许,甚至没有通知印度 *** ,就通过无可争辩的印度领土建筑一条公路,这是令人惊讶和遗憾的事。”这份备忘录还问及中国是否收到关于一支印度巡逻队失踪的消息。

1958年11月3日,中国外交部就此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备忘录。

印度驻华大使馆11月8日复照中国外交部,再次承认有一个15人的印度小分队在上述地区“正常巡逻”,并于“8月底以来下落不明”。

但仍声称“这一地区是在印度境内还是在中国境内,是一争执中的问题”。

中国在复照中指出,印度的武装人员非法越境,进入中国领土,因而被扣留。

但本着中印友好精神,这批印度武装人员已被递解出境。

入侵是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不相符合的,印方应该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经过这次交涉,中印在阿克赛钦归属问题上的冲突终于公开化了。

印度 *** 在复照中说,这一地区究竟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境内是“一个争执中的问题”。

这是印度 *** 唯一一次承认了存在争执,但几个星期之后,印度 *** 就推翻了这一立场。

1958年12月,尼赫鲁在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中,再次诬称印度拥有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 *** ,并说“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中国地图标明是属于中国的)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印度不仅在中印边境中、西段地区侵占中国领土,还不断侵犯中国领空。

据不完全统计,仅1957年8月至1960年12月,侵入中国赛图拉边防区的印度和不明国籍的军用飞机达29架次;1958年至1960年侵入中国阿里地区的飞机共达84架次,其中绝大多数是军用飞机。

其企图是侦察中国边防军情、 *** ,给入侵印军空投空运,并对新藏公路、阿克赛钦等目标进行侦察、航空测量和空中摄影。

2019新版标准地图为什么没有藏南地区和阿克塞钦地区

LZ您好

您何来此言?!

阿克赛钦和藏南很完美地存在于图上。

甚至比较明显的印占区巴里加斯都没有后撤的绘制。

图中标明了存在于图中的阿克赛钦(黑圈),藏南(蓝圈),甚至还有没有后撤绘制的巴里加斯(红点)

Gap为T恤“删减”中国地图道歉了吗

标准答案:抵制GAP,要让它在地球上灭绝

现实情况:14天的热度之后几乎没有人会记得这件事

微博上爆料了网友在美国时装品牌GAP店内拍到的一款T恤。衣服上写着“GAP 1969 China”,并印着一幅“中国地图”。T恤上的中国地图藏南、阿克赛钦、台湾、南海地区都被抹去......

5月16日报道德媒称,美国服饰零售商盖璞(Gap)5月14日晚间为了一款T恤而在官方微博上道歉,表示“盖璞集团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获知在个别海外市场发售的一款盖璞T恤上的中国地图设计有误。我们对这一无意的失误感到万分抱歉”。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5月15日报道,一名网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件T恤的照片,他说T恤上的中国地图图案,包括藏南地区、台湾地区和南海被遗漏。他说T恤的照片是在加拿大的一家直营店中拍摄的。

报道称,随后,盖璞发出道歉声明并强调,“该款产品已从中国市场撤回并全部销毁”。

有中国媒体记者致电盖璞中国总部,客服表示中国目前未发售此款服装。针对盖璞的声明,有媒体报道称,“要销毁的不应该仅仅是中国市场上的该款产品”。不少网友对Gap官方声明也提出质疑,海外销售的此款T恤就不撤回、不销毁了吗?

在5月15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注意到,据报道,GAP集团已经就此发表声明致歉,表示该集团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进行内部检查,将尽快纠正有关错误。声明还说,该集团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以后会严格审查,防止类似失误再次发生。”陆慷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声明,我们将继续听其言,观其行。”

回顾历史,自鸦片战争开始,由于我国的封建制度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经济落后,不敢也不能与国外侵略者做斗争,之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使国家损失了大片土地。

可是如今我国已今非昔比,我们也不会将千百年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其他国家。我们不会有丝毫妥协,我们对于捍卫我们热爱的土地不会有丝毫顾虑,我们的中华大地,一点都不能少。

中国的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

中国的真实领土面积到底是多少?!美国CIA(即美国中央情报局)给出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59.70万(近960万),其中陆地面积(land area)为932.64万,水域面积(water area)为27.06万。美国CIA的数据被美国各大官方和民间所引用,比较权威。中国官方一直宣称的领土面积为约960万。中美官方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说法几乎完全一致。但其内涵却是完全不同的。主要表现在:1、计算方法不同。美国采用land(陆地)和water(水域)分开计算,然后两者之和为总面积。中国则将water面积已经算入各个县或省中,最后将县或省面积之和为总面积。2、对水域面积(water)的理解不同。美国理解的water包括了内水(领海基线以内到大陆之间的海域)、大于一定面积的湖泊和水库、以及大于一定宽度的河流等的面积。中国算入各省或县的water面积,只有湖泊水库河流的面积,但并没有将内水面积算入各省或县。3、对中国领土的范围表述不一样。中国官方认为中国领土范围以行政区划边界宣称的为准。美国计算的中国领土却不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地区、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问题就出来了,既然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方法不同、对领土范围理解不同,为什么算出来的中国领土面积却几乎一样呢?因此很有必要搞清中国和美国各自表述的中国领土960万的内涵。下面分别详细论述。美国表述的“中国领土面积960万”的内涵如前已述,美国CIA给出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59.70万,其中陆地面积(land area)为932.64万,水域面积(water area)为27.06万。美国CIA的数据被美国各大官方和民间所引用,比较权威。但美国表述的932.64万的大陆面积没有包括藏南、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1、没有包括藏南(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6.7万。美国CIA给的中国地图,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陆地面积没有包括藏南地区。藏南地区面积为6.7平方公里。网上也有多人分别用网格法、印度出版地图的阿鲁纳查尔邦面积核算等方法计算证明藏南地区印度占领面积为6.1万或6.4万或6.7万或7万等多种说法,大致都在6~7万之间,与官方宣称的9万多不符。我采用像素法也进行了计算,结果为6.7万平方公里,本文不详细列出证明。中国官方宣称的9万多,可能包括了麦克马洪线延伸到中缅边境的部分,这部分争议面积大概2万多平方公里,与藏南的6万多,合计正好9万多。中缅边界已经在六十年代定界,中国虽做出了让步,但名义上仍不承认麦克马洪线。2、没有包括阿可赛钦地区3.5万。美国CIA特别在标注了阿可赛钦地区,并注明为印度宣称领土。美国CIA测算的印度领土面积为328.76万,与印度官方宣传的领土面积328.73万十分接近。而印度官方宣称的领土面积,包括了藏南、阿可赛钦。因此可以证明美国认同印度观点,将阿可赛钦算入了印度,而不会算入中国。此外,还可以从维基上的描述得到证明,维基上引用了美国CIA的959.70万,但特别注明了没有包括藏南、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3、没有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3.7万在中国一页的数据中,美国CIA特别注明了:台湾、香港、澳门另见。因此美国上述三个地区作为特殊地区单独列出。因此在计算中国的面积时,没有包括这三个地区。再者,如前述,维基上引用美国CIA的959.70万数据时,也明确注明该数据没有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通过上述计算和分析,已经比较清楚,美国表述的959.70万的内涵,就是陆地面积没有包括藏南、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而将前两者算入印度领土,将港澳台作为特殊的地区单独列出。因此,可以对美国CIA的测算,按照中国宣称的领土范围,需要对陆地面积(land)补充上述五个地区的面积合计为13.9万平方公里,则陆地面积变为946.54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不变仍为27.06万平方公里,这样按照美国CIA的计算方法,测算的中国宣称的领土面积应该为973.60平方公里。中国表述的“中国领土面积960万”的内涵。中国官方表述的960万,最早来自50年代初,总参为向周总理汇报中国面积而在很短时间内得出的一个极其粗略面积,当时还不具备勘测的条件,与邻国的边界也大多没有签订协定。所以当时的估算比较粗略。因中国与邻国长期存在边界争议,即便今天仍未解决等政治原因,这个粗率的说法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官方统一口径。在官方出版的各种正式书籍或地图,中国面积表述均为约960万。但需要注意,这个面积是不包括内水,只包括陆地和内陆水域(如湖泊水库河流等)面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以下称简册)上的分县数据为基础,将其按地区进行合计,与简册上提供的地区面积进行核对,对其中不相符者进行校正,由此计算各省面积。最终得出全国领土面积实为965.90万平方公里。这个包括了藏南、阿可赛钦地区、台湾、香港、澳门的面积。但不包括内水面积。简册中的面积计算,大多数省份都没有问题,有几个容易出问题的省份,如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的面积总数与分县面积不符,均是地区边界划分的历史遗留错误,均进行了修正。这里不展开说明。需要说明是,一些网上人员以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册上提供的各省面积数据累加得到中国面积为930~940万左右,由此认为美国CIA数据的正确,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中国地图册上的分省面积及其粗略,以内蒙古西藏新疆为例:一般中国地图册上写的是110多万,120多万,160多万;而实际上三省区面积分别为约118万、123万、163万,由于粗略,一下子使得面积误差了10多万。所以用那种×××多万的不准确数据计算出来的中国面积是错误的。因此,中国官方的约960万,实际是965.90万。这个数据的内涵,没有包括内水,只包括了陆地和内陆湖泊河流水库的面积。如果和美国CIA的算法一致起来,则应该加上内水面积。中国的内水面积主要为渤海和琼州海峡,前者7.7万,后者0.237万,以及其他按照联合国海洋法规定的海岸港湾的面积之和,合计为大约10万平方公里,这里不展开说明,最后中国领土面积合计为975.90万平方公里。小结:1、美国CIA表述的960万,含义是中国的陆地面积(但不包括藏南、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与水域面积(包括内陆湖泊水库河流,以及内水)。如果算上藏南等陆地面积,陆地面积应为946.54万,水域面积27.06万,合计为973.60万。2、中国官方表述的约960万,实际为965.90万。范围上为中国实际控制区域外,已经算上了台湾、藏南地区。含义是中国陆地面积和内陆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面积之和。但没有算上内水面积,如果按照国际惯例算上内水面积,实际总面积为975.90万平方公里。3、美国表述的测量数据是准确的,只是算法不同,以及对中国领土范围的理解错误,将藏南、阿可赛钦、台湾、港、澳没有算入中国的总领土。4、中国官方表述的数据比较粗略。由于中国与邻国边界一直存在争议的原因,官方不愿意修正这个粗率数据。5、中国官方表述的数据与美国表述的数据几乎一样大,原因是由于中国表述没算内水面积,美国表述没有算藏南阿可赛钦台湾等面积,而两者未算面积恰好近似相等。所以导致虽然各自表述,但结果十分近似的现象。6、对美国表述和中国表述进行修正后,可以看出中国领土面积分别为973.60万或975.90万,两者相差不大,应该是中美两种测算方法造成的误差。7、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宣称的领土面积(含大陆、内陆水域、内水)为973.60万,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不含藏南、台湾)为963.3万。对于纯陆地面积,中国宣称的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也不含内水)946.54万。实际控制的陆地面积(不含藏南、台湾、不含内陆水域、不含内水)936.24万。

中国地广辽阔,究竟有多少平方公里

国官方公布的国土面积是约960万平方公里。据美国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陆地面积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270,550 平方公里,另外几部权威的百科全书公布的中国国土面积也都在955-960万之间。但不知这些数据是否包括麦线以南(约8万,印度控制)、阿克赛钦(约3万,中国控制)地区。按一般惯例,国外计算中国领土是以实际控制区为准。另外把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国地图集》中的各省数据汇总起来为933.8226万,大致与CIA公布的陆地面积相当。当然各省面积数据并不很精确,因为各省省界从来没有精确划定过。很多都是约数。综上,大致可判断,中国的陆地面积应该为930多万(包括分布于陆地上的水体面积)。水域面积为中国的领海和内海面积,渤海为中国的内海,约7.7万,加上领海面积20来万,估计与CIA公布的270550平方公里相差不大。所以陆地面积加上水域面积应为960万左右,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和各百科全书的数据应是较为可信的。这里还要纠正许多网友的一个错误观点。也许有些人在上面看见中国领海面积只有20多万时,心中就有疑问了,不是300多万吗?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中国主张12海里领海权,即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国领海。大家常说的300多万是指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面积。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大陆架,为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二百海里,则扩展至二百海里。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国际法委员会将沿海国在大陆架的主权权利解释为沿海国开发和利用大陆架资源所必需的一切权利,包括管辖权和惩罚违法行为的权利。“主权权利”是一种主权性质的权利。主权权利不同于完全主权,而又高于一般的管辖权,它是仅次于主权的一项占有性权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主权是完全的、绝对的、排他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主权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完全的,对沿海国享有的主权权利《公约》所采用的措辞是“适当顾及”。因此,黄海、东海、南海只有部分属于中国的领海,而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全部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人会对中国地图南海的传统海疆线产生错误理解,认为海疆线内的全是中国领海,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另外,中国领土的确切数据,你可以从国外资料上查到很精确的数据,但从中国官方,现阶段肯定得不到。不是中国做不到,而是因为,中国现在与部分国家的边界线并未正式划定,而且有争议的地方相当大。如果官方现在给出精确数据,只怕以后在边界谈判中,对外对内,都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