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风土人情及文化

意大利风土人情及文化(意大利人的生活习惯)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2 14:43:55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意大利人的生活习惯

  • 垃圾分类:意大利法律规定垃圾必须分类,否则会有高额罚款。

  • 卫生:意大利卫生间有单独的洗浴区,有帘子或挡板隔开,避免把水溅到洗浴区以外的地区,浴后注意及时清洁。有的浴室墙壁旁会有一根小绳,用于在发生意外时使用,拉住绳子可以通知房东,平时不要随意拉拽。

  • 禁忌:四个人握手时不要两两交叉构成十字;进教堂不能穿无袖短裤短裙,不可大声喧哗。

  • 宗教习惯:90%以上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徒,所以教堂里集中了意大利文化艺术建筑的精华,宗教影响渗透在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参观教堂是了解意大利和西方文化的良好方式。在重要节日期间,诸如圣诞前夜(vigilia di Natale),复活节(Pasqua),圣母升天节(Assunta)等各大教堂会举办弥撒(messa)。作为参观者,要尊重宗教礼仪,保持安静,关闭手机。

  • 交通安全:意大利高速公路车行速度较快,不要随意穿行;很多城市没有自行车道,行车要注意安全;摩托车50cc以下满十八岁可以通过简单笔试考取驾照或者凭国际驾照驾驶;机动车国际驾照可以获得意大利承认。

  • 环保:在超市购物最好随身携带袋子,超市只提供纸袋和需要付费的塑料袋;意大利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关于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意大利的古文明有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其中,庞贝古城遗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遗产之一。

公元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伽利略等文化与科学巨匠对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如今,在意大利各地都可见到精心保存下来的古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

意大利举办过三届世界博览会,一届为1906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一届为1992年热那亚世界博览会,另一届为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

扩展资料

意大利共和国(意大利语:Repubblica Italiana),简称意大利(意大利语:Italia),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

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与梵蒂冈。

意大利有的风俗习惯和哪些禁忌

  在意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别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女士处处优先。宴会时,要让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动刀叉进餐,先生们才可用餐。进出电梯时,要让女士先行。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尔维!”意思是说:“祝你健康!”究其原因,据说欧洲人十分害怕感冒,在欧洲发生过重感至死的事情,所以人们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感冒。如果有一点感冒,希望马上就好。此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意大利习惯对死者进行土葬。各地都有公墓。大城市的公墓十分讲究,就像一座花园,里面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赴宴迟到是常事。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特别是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时,经常迟到。他们晚到15或20分钟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迟到时间过长,他们常常会说:“交通太拥挤了,真是对不起。”  商店门口有插葡萄枝的习惯。意大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许多小城镇甚至乡村农户也会酿酒。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便打算出售一些。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一旦酒已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起葡萄枝。

18世纪的意大利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

在这个世纪盛行起来的大旅行,使意大利成为有教养的人必去的观光胜地。这种情况促成了意大利风景画创作的繁荣。威尼斯画家卡纳列托(Canaletto,1697--1768)就是一位深受游客们赏识的风景画家。他擅长描绘意大利名胜,以明快的色调和光线,再现着那些著名场所、建筑和自然景观。《罗马君土坦丁凯旋门》(1742)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典型。对购买者来说,它们或许就像今日在游览胜地发售的风景明信片。另一位威尼斯风景画家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1712--1793)也是位擅长描绘意大利风光的人物,不过他不像卡纳列托那样忠实描绘建筑物的精确形态,而是更注重传达情调和气氛。《运河景色》(约1750)就是一个体现他艺术特色的例子。在皮拉耐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的铜版风景画中,18世纪开始流行的、对能引发想象力的废墟的迷恋心情,获得了生动体现。这位主要在罗马从事创作的意大利画家,怀着对古罗马建筑的浓烈兴趣,认真刻画着那些体现了往昔光荣的断壁残垣,并把一种浪漫的情调注入其中。《卡拉卡拉浴室》(1761)向人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触发种种联想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