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瓦格纳其人其事
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生于1813年,卒于1883年,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瓦格纳的音乐向以结构庞大、音响震撼闻名于世。初听这些力度非凡的音乐,你或许会认定瓦格纳不是一个精力旺盛的狂人,就是一个偏激自大的疯子。但是听得多了,你或许会慢慢爱上这样的音乐,绝不是一见钟情的那种,而是渐进的潜移默化日久生情的那种。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具备能耐得住四天四夜“艰苦历程”的精力和体力。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在瓦格纳的音乐中你随时会见到你心目中的英雄,不同于贝多芬那种追求精神解放而孤独地向命运抗争的悲剧性的英雄,瓦格纳式的英雄更像他本人,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无法无天恣意妄为的叛逆者、幻想狂,是你我心中那个或大或小若隐若现的“自由之神”。瓦格纳的音乐个性鲜明,恢弘大气,雄浑而又磅礴的气势往往能够慑人心魄,用心的听者往往会不由自主随着音乐的行进一起激昂亢奋,如痴如醉,久而久之自然就会“爱”上这样的音乐,欲罢不能。想来真是太可怕了!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十五岁时,年轻的瓦格纳已经读过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到贝多芬“命运”的感染,一时沉迷其中,流连忘返,遂立志毕生为音乐献身。那一刻决定了作为音乐家的瓦格纳的一生,他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并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成就了一种真正能体现其典型日耳曼性格以及极富德意志精神色彩的音乐风格。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翻开音乐史册,我们会发现,瓦格纳实际上只接受过短短一年的学院式音乐教育,却在二十岁之前尝试着写出了几部大型作品。尽管那些早期作品并不成功,却足以显现作曲家身上的音乐天赋和艺术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瓦格纳应该属于“另类”。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歌剧史上这样的“另类”并不多见,如果有,那一定是精品。除了瓦格纳,还有一个同样响亮的名字,就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也许是巧合,这两位作曲家同年出生,都只接受过短期的音乐教育,他们同时起跑,同时转折,以同一种语言——音乐编制着同一段历史,却各寻道路,别树一帜,最终都获得了成功。正是这两位大师一起将歌剧艺术推向颠峰。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威尔第一度被米兰音乐学院指为缺少音乐天赋而拒之门外,却最终成为意大利歌剧巨擎;而瓦格纳则更像是无师自通,并以他的智慧和精神以及坎坷的一生造就了更具艺术高度的大歌剧,从而成为德国乃至全欧洲的神。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历史证明,像这样缺少正统训练而能在艺术领域潜心钻营,锐意创新,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另类”,最终都将不朽,今天我们称之为“天才”。就艺术上的孜孜以求和大胆革新而言,理查德.瓦格纳可比文坛中的詹姆斯.乔伊斯以及画坛中的文森特.凡.高。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瓦格纳是古典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作生涯中的最大亮点,是被后来的德奥系乃至全世界音乐领域奉为“音乐中的音乐”的一系列歌剧和大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分四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等共十一部。瓦格纳另作有序曲九首,交响曲一部,钢琴奏鸣曲四部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合唱曲,并著书《艺术与革命》、《未来的音乐》、《歌剧与戏剧》、《艺术与宗教》等。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瓦格纳是真正的配器大师,他的音乐是大型管弦乐创作的典范。瓦格纳更是一位艺术全才,他所有的歌剧几乎都是自编脚本,并自行设计舞台布景,作曲家本人也从这些细节上受益多多——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将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从而达到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关于这一点,在音乐评论界也曾引起过很多争议。老柴就曾一度对他颇有微词,只因他的“万花筒”性格——瓦格纳涉猎甚广,学识甚深,阅历丰富,一生坎坷,思想复杂多变,体现在音乐方面,大概就如老柴所言,是支架庞大、结构繁复的“万花筒”罢。如今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入阶曲目中除了著名的《婚礼进行曲》和《女武神之骑》,怕是很难再找到瓦格纳的作品的。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而以萧伯纳为首的瓦格纳迷们则对所有的非议不以为然,他们不曾刻意地拉帮结派,更不会敌视任何人,在他们看来瓦格纳是第一,永远是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日,每届瓦格纳音乐节都会吸引大批的乐迷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没日没夜地与“荷兰人”、“名歌手”、“女武神”为伍,以至忘我。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瓦格纳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多得难以想象,在他们的心目中,瓦格纳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伟大的三B”。如果瓦格纳是神的化身,那么这个神注定有无数虔诚的信徒,而《罗恩格林》和《指环》就是圣经。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瓦格纳性格乖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固主义者——对艺术、对自由、对女人、对他所钟情的大歌剧以及他的天堂拜罗伊特。随着时间的推移,瓦格纳的支持者和追随者肯定会越来越多,并继续巩固其在德国歌剧、西欧音乐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瓦格纳就是德意志精神的代名词,这种精神的影响一直在延续,直至其后一个多世纪的今天,包括音乐、文学甚至是翻云覆雨的政治领域。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瓦格纳的个性也有阴暗的一面。譬如,他极其反感犹太人,个中原由众说不一,在此不能妄加评论。史实证明瓦格纳本人就具有犹太血统,不知作曲家为何不愿正面这个事实,以至在很多时候瓦格纳的言行举止都给人留下一种莫名的印象。比如,瓦格纳极为推崇早于他的有着犹太血统的天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音乐,这注定是一个矛盾体。于是,当时的观众总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瓦格纳万分陶醉地弹奏着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却戴着一副扎眼的白色手套,演出结束后再将那副“触摸”过犹太人的手套迅速丢进垃圾堆,好似在躲避一种致命的瘟疫。这在如我辈一般的井底之蛙看来,徒剩莫名其妙的份儿,充其量只能半会心半尴尬地一笑了之。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无论如何,瓦格纳是对西方后古典和浪漫主义歌剧做出大胆创新和改革的先驱,是西方十九世纪音乐创作中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在音乐史上确应享有不朽的地位。瓦格纳被后人尊为一代歌剧宗师。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晚年的瓦格纳长期滞留在拜罗伊特城,沉醉在自己的大歌剧中,乐此不疲。拜罗伊特属于瓦格纳,瓦格纳造就了今天的拜罗伊特。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classical.net.cn任何内容 1883年,一代歌剧宗师瓦格纳病逝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他的遗体如愿在他的天国——拜罗伊特剧院旁的曼弗雷德墓园安葬。 其余详见:http://www.classical.net.cn/digest/dspnews.asp?ipt=4009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剧情简介
1874年,理查德瓦格纳完成了剧作“尼伯龙根的指环”。他是德国戏剧作曲和理论的领军人物,他的歌剧和音乐作品对西方音乐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莱茵河底的众仙女守卫着一块魔金,用这块魔金铸成指环戴上后就能统治世界,但此人必须抛弃爱情。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盗得魔金铸成指环,成了世界之王。众神之主沃坦建造供诸神栖居的瓦尔哈拉宫的计划给故事带来了波澜。之后,英雄齐格蒙德赢得了指环,但他却遭到了背叛引来杀身之祸。齐格蒙德的情人、沃坦的女儿女武神布仑希尔德把这指环带回了莱茵河。最终,众神们的栖居之地瓦尔哈拉宫付之一炬。这部华丽的歌剧分成四部分: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整部歌剧全场约16小时,它是音乐歌剧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作品,其影响持续至今。1876年8月13日,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首演。在剧中, 瓦格纳不仅运用了许多日耳曼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传说的元素,更加入了许多现代观念。对于这部作品曾经褒贬不一,但众所周知,现如今他是理查德·瓦格纳的完美杰作。生动的神话人物形象和多层次音乐的结合使得“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永恒的经典之作达到了音乐剧前所未有的高峰。
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生长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
1813年5月,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夏天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雅尔,全家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中工作。幼年时期,瓦格纳可以自由出入剧院,并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继父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悲剧剧本。15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大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关于理查德·瓦格纳的生平简介有哪些
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1813年5月22日,生于德国的莱比锡。1882年,瓦格纳完成他的最后一部宗教作品,《帕西发尔》。当时只准在拜垒特上演,直到版权期满,世界各地剧院经理都可以自由上演此剧了。1881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柏林上演,1882年又在伦敦上演。古稀之年的瓦格纳,又移居意大利的威尼斯,并常到郊外广场散步,1883年2月12日,因严重的心脏病发作,这位71岁的音乐剧首创者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