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韩国发布4.5代机宣传片
韩国发布4.5代机宣传片,战力吊打苏35,实际能力究竟如何?
长期以来,韩国航空技术处于世界第三梯队的水平,其空军的主力装备一直是美制F-15和F-16战机。近年来,长期依赖进口战机的韩国开始萌发自研高端战机的愿望,并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研制了T-50“金鹰”教练机,但这种战机的技术水平仍称不上先进,对此,韩国一直潜心发奋。据韩媒消息,韩国重要的航空企业航空航天工业集团刚刚发布了一段视频,是韩国新一代KF-X战机的宣传片。尽管这段概念视频并无太多新意,但视频中设定的假想敌苏-35以及交战过程,却引起了中国军迷的关注。
作为航空工业企业,一般来说对外展示战机性能应该遵循务实求真的原则。但韩国此次公开的宣传片,却让人感到了夸张,而且是夸张过度,让人难以信服。宣传片模拟了KF-X战机和俄制苏-35战机在高空作战,FK-X战机凭借强大的空中探测能力轻松地击败了俄制苏-35战机,虽然宣传片的过程很精彩,但部分细节引来了大量吐槽。
在宣传片的开始,KF-X接到了作战指令,奉命出击拦截苏-35战机。战机从地面起飞后,很快通过数据链及时获得地面雷达站和空中预警机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战机立刻赶往预定的作战空域。到达相关空域后,KF-X战机首先发现了苏-35的飞行踪迹,原因是KF-X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更先进,搜索范围更大,是苏-35战机雷达的两倍。
苏-35战机使用的雷达是著名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是一款比较先进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有说法称该雷达的探测距离是400公里,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结合俄军雷达的综合技术水平来看,至少要比韩国领先多年。韩国宣传片在雷达探测细节上号称探测距离是雪豹E雷达的两倍,实在是夸张过度。虽然无源相控阵雷达不如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但雪豹E的功率较大,两者不可能有这么大差距。
从实际状况来看,目前韩国尚不具备自研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能力。韩方计划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直接引进相关技术,但美国拒绝了。美方考虑到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拒绝向韩国提供包括AESA雷达在内的多项技术。韩国只能同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合作,至少在2023年才能开始测试,而且理论探测距离只能达到110公里左右。
宣传片中,KF-X战机凭借先敌发现的优势,很快发射导弹击落了三架苏-35战机,另有一架苏-35开始反击,发射了R-27ER中距弹,这种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是俄军比较落后的空空导弹,结果被韩国战机干扰,未能命中。KF-X战机及时反击,再次击落苏-35。
实际上,苏-35战机在空战中优先使用的是R-77导弹,属于“打了不管”的类型,根本无需雷达持续照射。而且,具备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苏-35战机机动能力出众,不可能被轻易击落。韩国这款号称4.5代的KF-X战机并不具备隐身能力,导弹都是外挂或者半埋式外挂。从目前韩国的技术水准来看,即使生产了KF-X战机的block1型号,其国产化率也只能达到65%,和俄方仍有较大技术差距。
韩国使用早已服役并出口多国的苏-35与自己尚在孵化中的KF-X对垒,战斗演示显然颇有蔑视和贬低苏-35的意图,考虑到作为近邻的中国也已装备了24架此型战机,因此其用意似乎更加明显。不过,对于中国而言,且不说这款满身外挂、东拼西凑的“F22仿制机”未来会有多少战力,单说现有的歼-20/歼16/歼10C组成的空中梯队就是它难以逾越的大山!
洛克希德·马丁的公司价值几何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军工产业,也是著名的航空器制造商,大名鼎鼎的f35战斗机,F22战斗机,全都是这个公司制造的,也是美国本土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每年的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公司影响力及价值极高。
一、用一句话可以形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那就是在世界上拥有无法替代的地位,拥有着全世界最强的人才和最丰厚的财富,在1912年成立,在世界军工企业排行榜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中,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前列。
二、从公司成立的初期,就一直钻研航天航空行业,科技十分的发达,是世界军工企业的领军人物,拥有数十万的员工,并且和世界上40多个国家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同时也是美国军队采购军事设备的重要合作伙伴,为美国提供了十分重要,而且先进的各种武器装备,在美国有非常多的工厂,在全世界都能看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出产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军事装备,更是十分的发达,在美军发动的几次战争中,该公司提供的武器装备帮助了美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在美国军队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三、除了军事设备方面,在全球信息化一体化行业都颇有建树,帮助美国建立了著名的全球网络作战中心,除此之外,还参与了美军各种高度机密的军事装备发展,包括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真正代表了美国的实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断的引领着世界军事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吸引着全美国顶尖的人才,该公司早期生产的f117隐形轰炸战斗机,到现在技术都是全球领先,F35战斗机更是被誉为空战之王。
臭鼬工厂的介绍
臭鼬工厂(英语:Skunk Works)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级开发项目(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s)的官方认可绰号。臭鼬工厂以担任秘密研究计划为主,研制了洛马公司的许多著名飞行器产品,包括U-2侦察机、SR-71黑鸟式侦察机以及F-117夜鹰战斗机和F-35闪电II战斗机、F-22猛禽战斗机等。2013年6月,臭鼬工厂宣传片泄露美国绝密的第六代战斗机方案。
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迄今它们都拥有哪些明星产品
说到洛可希德·马丁公司,想必大家都特别熟悉。洛可希德·马丁公司作为世界第一大军火商,不仅资产富有,而且实力雄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迄今为止洛可希德·马丁公司的那些令人佩服的明星产品。
首先,咱们介绍一下航空器。二战时期的P-38“闪电”战斗机,因为他有两个机身,所以也有个“双身子”飞机的绰号。抛开了传统的速度要求外,增强了火力。让它最出名的莫过于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飞机。C-5、C-130战术运输机。让C-5出名的,不得不说到与波音的竞标,C-5击败波音747,无奈只能成为客机。而C-130,这个被称为设计最成功的运输机,不仅能够在简易跑道上进行短距起降,而且能进行低空低速空投,它在美国战术空运力量中占有核心的地位。U-2高空侦察机,是当时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的军用飞机。飞行高度超过2万米,在那个导弹不成熟的年代,让许多国家实属无奈,任其随意侦查。F-22战斗机,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外表科幻,具备了隐身的能力,此外,还装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后来由于造价太高,就停产了。接下来,是战略导弹部分。最出名的就是三叉戟导弹了,现役的三叉戟Ⅱ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射洲际导弹,最大射程1110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潜地弹道导弹。还有系统部分,最熟悉的就是“萨德”了,又叫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2017年的萨德事件,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
洛可希德·马丁公司的明星产品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它的产品不仅多而且还精,绝大部分领跑世界。喜欢军事的朋友可以上网查询,去了解这个军工界名副其实的巨头。
美国6代机曝光,采用B2轰炸机鹰嘴设计
还在讨论五代机该怎么实现超音速巡航、如何搞定“忠诚僚机”,其实世界航空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下个阶段。来自美国《战区》栏目报道,美国率先推出6代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真家伙曝光,这次公开机型虽然还不是最终成品,但它属于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有人驾驶战机平台竞标方案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公开的直家伙。
6代机真家伙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布宣传新视频,将下代空中优势(NGAD)载人平台,也就是6代机融入其中。在完整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架E-2D“鹰眼”预警机,属于美国海军使用的最新版本,它还是美国海军可预期未来最强舰载预警机。此外视频中还有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这也是美军最强的舰载电子战飞机,如果不出意外当6代机出现后,它们还将奋战在一线。
新宣传片中6代机造型,跟2021年度更早的一条视频内容类似,但这次提供了全机身广角视图。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画质相对差了点只能看到基本轮廓,外观造型有点像B-2和F-22的混合体。这款机型设计上相当符合6代机要求,飞机体积非常大,具备更大航程、有效载荷,以及具有低可探测性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没有配套垂直尾翼飞控系统应该不赖。
2021年视频照片
新视频中版本
细节设计上,可以看到顶部有低可探测进气口,很明显是双发重型机标准,围绕着机身有很长的脊线。毕竟是以B-2、B-21隐形轰炸机为设计专长,因此参考一些要素也很正常,这款6代机有类似于B-2“鹰嘴”设计。此外采用单座飞行员驾驶舱,可能之后还有双座版本,要不然并不符合NGAD携带无人机的设计思路。
类似于B-2的“鹰嘴”
机背进气道
其实美国早就开始打造“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六代机,用来取代F-22隐形战斗机的位置,需要执行任务更加多样化在体型方面也更大。战机由一系列先进子系统组成,包括常规载人平台,以及无人驾驶“忠诚僚机”平台结合。参与竞标厂家不少,除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外,还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波音公司等,不过目前只有诺斯罗普·格鲁曼拿出真机,其他厂家都是发布CG图做宣传。
性能要求类似决定了设计风格雷同,大家采用的都是无尾翼布局,而且普惠和通用还在研制配套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概念图来看,体型和F-111战斗轰炸机类似,机长22米、翼展19米,作战半径将是F-22的两倍,可以达到1000海里以上(约1852公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G图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G图
诺斯罗普·格鲁曼6代机效果图
大家会发现,不论哪家产品都采用双发设计,而且将两台发动机深埋在机身中,两个菱形尾喷口位于机身上表面。这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低探测性设计,可以阻挡陆基雷达探测,以及各方位大多数红外探测器侦察。而且驾驶舱似乎视野很有限,特别是后方能见度基本没有,再加上机背进气道设计基本放弃近距格斗。
当然随着机载传感器更加丰富,飞行员不用肉眼也能获得更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因此驾驶舱视野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在美国202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中,将投入17亿美元用于六代机研制,预计于2030年成功取代F-22隐形战斗机。未来NGAD战机将和F-35,以及改进后的F-15X和F-16战斗机,甚至更老的A-10攻击机组成未来空中主力。
NGAD概念设计
六代机和各种主力战机对比图
作为现在唯一曝光的美国6代机方案真飞机,再加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比较擅长的隐形战机设计能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视频中战机将会飞上蓝天。由于六代机标准还没有统一,新的武器如超远程导弹、激光武器等是否会装备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们也希望中国也有类似机型,在航空发展新阶段能够保持同步甚至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