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2023象甲联赛赛程
- 象棋积分赛制
- 国际象棋比赛中,场分,局分是什么意思
- 象棋竞赛规则:积分编排制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
- 国际象棋积分规则
- 国际象棋比赛小分是怎么算的
- 请问中国象棋的积分排名是怎样算的要详细的说明,有分加!!!
- 象棋比赛个人成绩一览表中积分和对手分是怎么计算
- 蒋川的成就及荣誉
2023象甲联赛赛程
2023象甲联赛赛程是2022年7月。
2022年7月27日,2022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第一阶段鸣金收兵,深圳中国银行队领跑积分榜,杭州环境集团队王天一以全胜战绩领衔个人得分榜。根据赛程安排,象甲联赛第二阶段计划于8月开赛。
2023年2月7日,2022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江西省宜春市正式开赛。12支参赛队伍将进行常规赛后14轮及季后赛的比拼。
竞赛办法:
执行《象棋竞赛规则(2011)》。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常规赛分赛会制和主客场举行;季后赛为赛会制。详见比赛办法细则。
比赛用时:每方基本用时为20分钟,每走一步加5秒;超快棋用时:每方基本用时5分钟,每走一步加3秒。附加赛用时:红方基本用时6分钟,黑方基本用时4分钟,每走一步加3秒。
象棋积分赛制
一般来说 参加的人数在20以内的话可以采用双循环赛,每对棋手相互遇到2次,各执1次先手, 如果人数超过20或者时间不足, 可以采用单循环的赛制,保证每位棋手先后手次数一样。 比赛获胜得1分,打平得0.5分,输则不得分,最后总分最高者为冠军, 这两种赛制偶然性相对较小, 如果人数实在很多,则分组淘汰,获胜者晋级,最后决出冠军, 该赛制偶然性比较大。 国家的象棋比赛:冠军是对抗赛 2位棋手互执先手对抗1定的盘数,最后积分高为冠军。 俱乐部是团队对抗赛, 团队分数高为胜。 多人比赛 则有单循环,双循环,和淘汰赛。 正式比赛,采用具有两个钟面的专用计时钟,分别累计双方的走棋时间。赛前明确规定第一方在一定时限内必须走满一定的着数。对局双方必须在走棋后,方可按钟。忘了按钟,裁判不予提醒。根据比赛性质与规模,并有利于比赛不致出现封局,可选用以下几种计时方案。 6.1 第一时限,每方在9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15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6.2 第一时限,每方在60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以后每10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6.3 第一时限,每方在1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适用于快棋赛。 6.4 每方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适用于快棋赛。 6.5 每方时间包干使用,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40903.html?fr=qrl3
国际象棋比赛中,场分,局分是什么意思
场分:记录了本场团体赛的胜负关系,胜场记2分,平场记1分,负场0分。
局分:记录了本场团体赛各成员获取的分数。
在国际象棋的团体比赛中,会记录两种分数,分别为场分和局分。从1976年引入瑞士制后至2006年,都是以局分区分名次。2008年起,改为由场分区分名次,每队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
瑞士制相对于循环赛的优势在于,当参赛选手很多时,无需进行过多轮比赛。瑞士制的一个缺点就是除了最后的冠军与最后一名,取决于不同的小分记法或破同分法,中间选手的排名可能比较粗略并可能出现随机或抽签的情况。
瑞士制的基本原则是避免种子选手一开始就交锋、拼掉。是目前为止比较科学合理、用得最多的一种赛制。
扩展资料:
举例说明:
甲队和乙队各有4名选手参加团体比赛,甲队选手为A、B、C、D,乙队选手为a、b、c、d。比赛结果如下:A 胜 a;B 负 b;C 和 c;D 和 d。
那么按照胜得1分,负得0分,和棋各得0.5分,甲队得2分局分,乙队得1分局分。整场比赛甲队获胜,这样甲队得场分2分,乙队不得分。如果整场比赛两个队打平,那么各得1分场分。
象棋竞赛规则:积分编排制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
一、运动员(队)人(队)数宜为双数。 二、预先确定并宣布比赛进行若干轮,此项轮数应根据参赛人(队)数和录取名额确定,大致可为淘汰赛时所需进行轮数的一倍,适当有所增减,但最低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个人比赛的轮数宜取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三、每轮均重新为全体运动员(队)编排一次,以确定对手和先后走。相遇过的对手不再编对,同时尽量照顾到每个人(队)先后走局数的平衡。 具体编排程序如下: (一)第一轮应当根据运动员(队)的“等级分”(队的平均“等级分”)或以往比赛成绩排定序列,也可决定以其中一种为主结合进行。对无等级分的棋手用抽签方法排定先后顺序,列在有等级分棋手的后面(按照以往比赛成绩排列时,可比照此法执行)。然后分成人(队)数相等的上、下两组,以抽签方式由每组各出一人(队)编对,并抽签决定先后走。 (二)从第二轮起,每轮由最高分按积分段(一个积分段有时由一个以上分数层组成,例如一个9分,三个8分,或一个9分,两个8分,一个7分等,均应作为一个积分段统筹考虑)逐段向下编排,同分者编对。同分者已相遇过或无同分者,则以近分者编对,至全部排通为止。 比赛几轮之后,由上至下不能全部排通,出现受卡情况时,可从最低分向上排到卡住的地方,使之全部排通。如仍排不通时,则将由上排下来的最后一对或几对拆开重排,直到全部排开为止。原则上是由高分到低分向下编排,应当力求保持在高分层中的适宜桎,确实行不通时,再从下向上解决,防止不必要的由两头向中间靠拢,以保证编排工作的合理性和竞赛的准确性。(三)在首先服从同分或近分者对弈的原则下,应尽量平衡每个人(队)先后走的次数,优先安排多先者与后者编对,但不得因此影响积分段配成最充分对数的可行性。在多先或多后条件相同者对弈时,抽签决定先后走。 (四)在业已多走二先或多走二后的两个运动员(队)相遇时,为尽量避免出现连续走三先或连续走三后的情况,应首先平衡连走二先或连走二后一方的先后走,除非均系连走,才抽签确定先后走。 在中途各轮已经考虑平衡先后手的情况下,如果在最后一轮中,出现相差三先的配对,亦不拆开重排。 (五)为了尽可能避免高分得先后走次数的过于不平衡,由倒数第三轮起,凡是积分不等的运动员(队)相对,按“低分服从高分”的原则,优先平衡高分一方的先后走。但到最后一轮,先后走无法平衡或无法接近平衡时,则只平衡相差1分(队为2分)和1分以上(队为2分以上)高分一方运动员(队)的先后走。若两人(队)相差仅0.5 分(队为1 分),仍以抽签决定先走方。 四、全部编排工作应采用抽签与人工编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适合抽签时以抽签为主,不宜于抽签时则进行人工编排。 采用抽签,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一)该积分段本来可以做到的在平衡先后走的前提下进行的充分配对,不致由于采用抽签而出现障碍。 (二)即使平衡先后走的要求难以全部满足,该积分段本来还可以做到的充分配对,不致由于采用抽签而受到妨碍。 不违反上述原则时,具有同等条件(积分相同或先后走次数相同)的各号可以参与抽签,反之,就应进行人工编排。提前做好预排准备工作,以便为顺利找到最佳抽排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五、确定抽签先后顺序的原则,依次是: (一)“从高调低”。即由高分抽低分。 (二)“以不调多”。例如在获得7分的这一层中,有五个三先二后的和三个二先三后的,就应由后者抽前者。 (三)“单数轮次由小号先抽,双数轮次由大号先抽”。按前例,后者的三个号再按本款执行。 但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如存在较难配对的“受限制号”,可作为特殊情况,优先排,以免卡不通。 确定先后走的抽签方法可酌情采用。 六、如遇规定编排时间已到,而有的对局尚未结束的情况,进行编排时,可暂时先按双方和局计分,事后无论该局结果如何,本次编排内容均为有效。 七、关于同一单位运动员(队)是否需要回避配对的问题,可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前研究确定并写入补充规定中。
国际象棋积分规则
国际象棋的记分方式实行级别、积分制。级别分别是无级别、30-1级。每个级别需要积 累100分。有关输赢后积分的详细计算方法如下(注意:输方扣分等于赢方得分): ·和局: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分以内,无积分;相差10-99分,则分低方得(10+差分/10)/2;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级别方赢: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0分以上,则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 高级别方赢:双方现有积分相差200分以上,无积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 下过50盘以后得分/失分会趋于稳定。 等级设定: 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
国际象棋比赛小分是怎么算的
所谓小分,也可理解为对手分。 但要看情况而论,不是简单的把对过的棋手的大分相加。 有两种赛制,需分别对待: 1、积分循环,是根据积分编排对阵表。即一般比赛所运用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要计算某人小分,只要把这人对阵过的棋手的大分相加即可。 2、大循环,这种赛制适用于人数不多的组别。即不管积分高低,同一组每人都会相遇,对阵表是赛前已排好,不随赛程变化。此时,计算某个人的小分需要查看这个人的战绩。如该棋手若赢,可将对方的大分算入自己的小分,若和,可将对方大分的一半算入小分,若负,则该局不得小分。最后按照这个规则再计算自己的小分。 若某轮轮空,不同比赛规定不同,大多规定为第一轮轮空得一分小分,若轮空不是第一轮则没有小分。
请问中国象棋的积分排名是怎样算的要详细的说明,有分加!!!
中国象棋专业棋手等级分计算方法:1.2 如何确定一次比赛中原无等级分棋手的等级分“R(U)”。 1.2.1 首先确定该次比赛的平均等级分“Ra” 1.2.1a 在瑞士制或团体赛中,以原无等级分棋手所遇对手的平均等级分为准。 1.2.1b 在循环制比赛中,有等级分棋手和无等级分棋手的成绩都要计算。比赛平均等级分R(a),按下列要求确定: (1)确定有等级分棋手的平均等级分“R(ar)”。 (2)确定每个有等级分的棋手对所有对手的得分率“P”。然后确定他的每个对手的等级分差“d(P)”,再确定对手的平均等级分差“d(Pa)。” (3)“N”表示对手人数。 R(a)=R(ar)-d(Pa)*n/(n+1) 1.22 如果无等级分棋手胜率为50%,那么=R(u)=R(a )。 1.23 如果无等级分棋手胜率在50%以上,那么R(u)=R(a)+每超过50%胜率半分,加12.5。 1.24 如果无等级分棋手在瑞士制赛或团体赛中胜率低于50%。 R(u)=R(a)+d(P) 1.25 如果无等级分棋手在循环制赛胜率低于50%: R(a)=R(a)+d(P)*n/(n+1) 1.3 然后根据愿无等级分棋手在若干次比赛中的平均等级分R(u),确定所要公布的新等级分成绩R(n)。例如,一名棋手在5个对局中取得等级分R(u)2280分,在10个对局中取得等级分2400分,在5个对局中取得等级分2000分,那么R(n)=/20=2270 1.31 如果棋手的首次表现分少于2005分,其成绩无效。 1.3.2 国际棋联等级分名册中的新等级分个位数以最接近的5或0为进位单位。 1.4 有等级分棋手等级分升降的确定: 1.4.1 确定平均等级分R(a) 在瑞士制、团体赛或个人对抗赛中,以棋手的对手平均等级分为平均等级分。 等级分差超过350分,在计算等级分时按等级分差350分对待。循环制比赛以包括无等级分棋手在内的总平均等级分为平均等级分(计算方法见1.21b或1.21c条款)。 1.42 1.21b或1.21c条款同样适用于名誉等级分的计算。 1.43 R是所公布的有等级分棋手的等级分。R-Ra=D,援用1.1b条款以确定P(D)。 1.44 W是实际得分,We是预期得分。 We=P(D)*n,该公式运用于瑞士制或个人对抗赛。 We=P(D)*(n+1)-0.5,该公式运用于循环制比赛。 ΔR=K(W-We)ΔR是等级分升降值。 1.44a K是递增乘积 K=25,适用于新列入等级分名册的棋手,一直到他至少完成30个对局赛事。 K=15,适用于等级分一直低于2400分的棋手。 K=10,棋手的正式等级分一经达到2400分,并至少已完成了30个对局的赛事,以后,他的K值永远为10。 1.45 要确定有等级分棋手的新等级分R(n),必须确定他所参加的每一次比赛的等级分升降值ΔR。 R(0)为原有等级分。∑ΔR是该棋手已参加的每次比赛的等级分升降值ΔR总和。R(n)=R(0)+∑ΔR 1.46 新等级分R(n)个位数的进位单位为最临近的5或0
象棋比赛个人成绩一览表中积分和对手分是怎么计算
个人积分就是每轮比赛得分累计之和,当遇积分相同时,需算对手分,对手分就是每位选手所遇对手的积分之和。根据对手分的高低,决出名次。
蒋川的成就及荣誉
1998年获浙江省运动会象棋比赛冠军,并获温州市十佳优秀运动员称号; 2000年全国象棋少年赛亚军;2002年11月,全国象棋个人赛第8名,获得象棋大师称号,同年获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个人第3名;第11界亚洲象棋名手赛亚军,2004年获象棋大师赛亚军;2006年8月,第五届“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赛亚军;2006年12月波尔轴承杯象棋公开赛冠军;2006年12月北京第三届“劲飞红木杯”象棋公开赛冠军;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历时8个月,经过22轮的激烈较量,北京中加队勇夺联赛第三名,队员蒋川获得新秀奖;2007年鄞州杯杯全国象棋大师赛亚军;2007年第二届“狗不理杯”象棋特奖赛冠军;2007年12月在北京世界象棋大师赛获亚军;2008年世界智力运动会快棋赛亚军;2008年2月广西第四届“大地房产”杯象棋公开赛获亚军;2008年11月得获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专业组冠军;2008年12月获“北仑杯”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冠军;2008年12月获得在上海举行的九城置业杯首届全国象棋超霸赛冠军;2008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个人积分第三名;中国象棋协会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象棋棋手等级分排名,北京选手蒋川力压风头正劲的广东名将许银川,排名榜首; 2009年2月第29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亚军;2009年3月获得“芳庄旅游杯”第三届越南象棋邀请赛冠军;2009年4月助北京队夺得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使北京队重回象甲联赛;2009年5月夺得湛江市首届“千人象棋”大赛冠军;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北京威凯队第六名,个人积分第二;2009年下半年等级分排名仍为第一;2009年11月深圳市“五方杯”全国公开赛亚军;2010年2月3日晚,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激烈鏖战,“象棋等级分第一人”蒋川以9胜4和2负的总成绩,宣告了在北京市延庆四小举行的1对15盲棋表演赛圆满成功。2010年2月10日早上,蒋川在永嘉进行了1对18盲棋表演。2010年3月27日盲棋车轮战1对21人,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动不动地下了8个半小时,最终以12胜7和2负的成绩结束了这场智力对峙。2010年8月28日在上海世博会表演1对8盲棋,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鏖战,蒋川后手取得五胜三和的成绩。2011年1月3日,在“东方领秀杯”全国象棋冠军蒋川1对20盲棋挑战赛在江苏连云港经过近7个小时激战圆满落幕,蒋川以15胜5和的成绩,打破了柳大华保持的1对19盲棋纪录。2010年4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中国象棋公开赛季军;2010年4月18日北武当杯全国象棋精英赛亚军;2010年5月9日,“伊泰杯”2010年全国象棋精英赛冠军;2010年上半年等级分持续排名第一;2010年9月19日得获第四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专业组亚军;2010年10月26日,“藏谷私藏杯”2010年第四十五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颐园宾馆盛大落幕。最终26岁的“象棋等级分第一人”、北京威凯体育队蒋川以十一战六胜四和一负积16分的优异战绩勇夺男子组桂冠,蒋川成为新中国第十四位男子象棋个人冠军,同时晋升为特级大师;2010年11月4日新科全国个人赛冠军蒋川特级大师来访JJ象棋;2010年12月16日,经过激烈角逐,北京队以22战14胜5和3负的战绩首次夺得全国象甲联赛桂冠,蒋川创下22局11胜11和的个人最佳成绩,与许银川并列射手王;2011年1月10日,获“珠晖杯”象棋大师邀请赛冠军;2011年4月13日,获第三届茅山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冠军;2011年4月28日,获首届海峡两岸象棋大师快棋赛亚军;2011年5月24日,获“淮阴韩信杯”2011年第三届象棋国际名人赛冠军;2011年“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2011年9月 随国家代表团访问美国;2011年10月 全国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冠军;2011年11月25日,第十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晋升为特级国际大师;2012年8月,法国里尔举行的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快棋赛亚军;2012年10月,与吕钦特大在菲律宾亚洲团体锦标赛上取得冠军,个人胜率第一;2012年12月,首届“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挺进四强半决赛;2012年“国弈大典之决战名山系列赛”进入总决赛;2012年4月蒋川当选2011年度温州年度最佳男运动员;2012年当选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年度人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张仁寿,专业作家、文职少将黄传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杨焕明,喀什远东集团董事长林文俊,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世界锦标赛冠军蒋川,忠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日本温州总商会名誉会长吴晓斌,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马德里中文学校校长叶玉兰,从事儿科医学的温籍台胞池仁勋,被授予2011世界温州人十大年度人物)2012年获得第三届“永嘉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2年,随代表团到德国推广象棋;2012年7月21日,进口食品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在花家地社区正式启动。公益大使中国象棋世界冠军、中国象棋特特级大师蒋川在雨中与20位象棋爱好者车轮互动。 2012年11月25日下午在温州市区松台广场,温籍象棋世界冠军、特级国际大师蒋川在此摆擂,迎接我市象棋爱好者的轮番挑战。作为首届温州市体育社团活动月收官阶段的重头戏,蒋川1对30车轮战最终以蒋川17胜13和不败战绩收官,至此,首届温州市体育社团活动月圆满落幕。 2013年1月22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象棋协会、腾讯QQ“天下棋弈”、江苏棋院等单位主办的在扬州个园挑战1对22盲棋,历时7小时42分钟,取得16胜6和的不败战绩,成功打破象棋盲棋世界纪录,创造中国象棋新历史,该活动于2月1日在央视五套贺岁杯专题播出1小时; 2013年2月,首届财神杯全国电视象棋快棋邀请赛冠军;2013年2月迎春杯象棋梦之队不败捧杯蒋川6胜1和获得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