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德兰和中国有关系吗

中日德兰和中国有关系吗(中世纪有哪些著名的海战与有名的帆船)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5-27 21:59:06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世纪有哪些著名的海战与有名的帆船

中世纪晚期雷班托海战,西班牙奥地利威尼斯教皇国海军对战奥斯曼帝国。拉开船坚炮利的时代序幕。要说船型的话。地中海是 galley,一种重型桨划船。北海有cog,一种单甲板帆船。这是中世纪中期。后期葡萄牙兴起了就有了caravel。卡利维尔轻帆船,无桨。葡萄牙靠着它探索非洲。然后出现了carrack,克拉克武装帆船。哥伦布的舰队就是克拉克和卡利维尔帆船。除了郑和的船外,中国同时期的船就开始落后了。然后出现了最有名的西班牙大帆船 galleon。征服美洲和西班牙帝国海上霸权的神器。中世纪也就基本结束了。风帆时期(16世纪初-19世纪中叶)1、第乌海战(1509年2月)对战双方:葡萄牙VS穆斯林联合舰队双方军力:葡萄牙18艘帆船,不到2000人,穆斯林联军100艘老式单桅帆船,万余人。作战结果:葡军胜。葡军只有几十人受伤,没有舰只沉没,阿拉伯军伤亡过半。此战意义:阿拉伯人丧失了在印度洋的制海权,印度洋沿岸的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等地区先后被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此战也掀开了风帆火炮的新时代。2、英吉利海峡海战(1588年7月)对战双方:英国VS西班牙双方军力:英国为海盗头子德雷克指挥的几十艘小型劫掠船,灵活性强,远程火力占优。西班牙为“无敌舰队”全部主力,超过100艘,军舰体型大,火炮口径大。作战结果:英军胜。英国仅损失10余艘船,数百人,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意义:英国逐渐掌握大西洋制海权,殖民,掠夺,贸易等方面都占据了主动,为日后的“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西班牙从海上霸主的位置上跌落,从此一蹶不振。3、鸣梁海战:朝鲜VSvs日本(1597年即明万历24年)作战结果:朝鲜胜。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舰队利用潮汐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30余艘,毙敌4000余人,以少胜多重创了日本舰队。此战意义: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海上进攻,而且使敌陆军也不得不龟缩在南海岸的狭小地带。4、三次英荷海战(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对战双方:英国VS荷兰作战结果:荷兰胜。英国虽然在后两次英荷战争中都失败了,但是凭借着强大的国力支持不败反胜。荷兰除了在海战中和英国消耗外,还要和法国在陆战中交锋,最终国力消耗殆尽。此战意义:荷兰虽然在战争中战胜了英国,但是在英法双方面的压迫下,最终以出让部分商业利益为代价换取和平。历经20多年的英荷战争严重削弱了荷兰的海上霸权,为英国的海上强权建立打下基础。此外,英荷海战普遍被军事学家当作现代海战的起源。5、魁贝伦湾海战(1759年11月20日)对战双方:英国VS法国双方军力:英军38艘战舰,法军26艘战舰作战结果:英军胜。英军仅有2艘船受伤,法军则有7艘沉没。此战意义:英军的胜利使得英国彻底控制了北美的制海权,法军在美国南部和加拿大的军队步履维艰,最终被英军赶出北美。6、斯文斯克桑海战(1790年7月9日-10日)对战双方:瑞典VS俄国双方军力:瑞军195艘海岸军舰,俄军140艘军舰。作战结果:瑞军胜。俄军攻击损失64艘军舰,伤亡7500人,瑞军仅损失4艘军舰和300人。此战意义:俄国妄图称霸波罗的海的美梦破碎,使得俄国开始向远东扩张。瑞典虽然胜利,但是在此前的几次小战役中风帆舰队损失惨重。国力的差距使得俄国逐渐在19世纪开始统治波罗的海。7、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10月21日)对战双方:英国VS法国(有部分西班牙舰队)双方军力:英法舰队各有33艘主力战列舰。作战结果:英军胜。法军损失了20艘军舰,伤亡5000余人,英军仅损失3艘军舰,伤亡600人。此战意义:特拉法尔加海战作为拿破仑战争(1793-1815年)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海战的失败使得拿破仑不得不颁布“大陆封锁令”,使得殖民地的物资无法进入欧洲大陆,也间接导致了法国最终的战败。铁甲舰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利萨海战(1886年7月20日)对战双方:意大利VS奥地利双方军力:意军17艘铁甲舰,奥军11艘铁甲舰作战结果:奥军胜。意军舰队损失殆尽。此战意义:利萨海战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对战,双方舰队都没有使用风帆,而是用蒸汽作为动力。2、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对战双方:中国清朝VS日本双方军力:清军12艘主力舰,日军10艘。作战结果:日军胜。清军损失6艘军舰,日军仅有两艘军舰受伤。此战意义:开启了日本称霸太平洋的大门。3、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对战双方:俄国VS日本双方军力:俄军,日军各有12艘战列舰。作战结果:日军胜。俄军损失全部战列舰。此战意义:日本正式确立在太平洋的统治地位,俄国海军则一蹶不振。战列舰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1、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对战双方:英国VS德国双方军力:英军151艘舰,德军101艘舰队。作战结果:德军胜。英军损失11万吨,德军损失6万吨。此战意义:德国虽然胜利,但是德国公海舰队仍然被封锁在港口内,其水面舰队在整个一战期间没有对英国的海上补给线造成实质性的打击。2、偷袭珍珠港。日本VS美国。时间:1941年12月7日清晨作战结果: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作战意义: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3、中途岛战役 作战时间:1942年6月3—6日作战结果:美国方面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307名官兵和147架飞机。日本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被炸沉,损失飞机322架,其中283架飞机是随母舰沉没;阵亡官兵3507人,包括几百名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飞行和机务人员。作战意义:联合舰队从此一厥不振,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空作战。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4、莱特湾大海战 美国VS日本 时间:1944年10月作战结果: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8艘、潜艇7艘、损失飞机500架,另有3艘巡洋舰受重伤,伤亡约1万人。美军损失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另有6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负伤。

中国5000年历史,其它各大洲都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中国有五千年文化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文明与文化在西方的史学观有很大的区别,可以去查读这两个词的英文写法,文化的单词有农耕的意思,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文化时代,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但文明则含有市民的意思,就是要出现国家这个概念,重要说明不是部落,因为部落不具有国家机器,还有关键一点就是国家具有冶炼技术。中国有国家机器和冶炼技术在中国的史学观是夏朝,约为公元前2070年建立。但西方史学观普遍不承认这个说法,只承认商朝,建立时间约为公元前1600年,这样算就不可能有5000年文明,再者西方史学都不承认中国是四大古国之一,因为这只是梁启超的一家之言,欧洲的希腊历史、非洲的埃及历史、西亚的巴比伦历史、亚洲的印度历史都比中国早,还有一个神秘的玛雅文化都十分悠久,不要混淆了文化和文明

抗日战争中国为何没有潜艇参战:海军司令陈绍宽外购德国潜艇失败

决策外购海军装备 1936年随着西安事变的结束,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全面加强陆海空装备采购提上了日程。作为长期领导中央海军的海军部长陈绍宽和他的助手周应骢跟随孔祥熙率领特使团去欧洲采购军事装备。陈绍宽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德兰海战,比较熟悉海军潜艇发展的他负责迅速建立潜艇部队,处理订购相关军事装备。从当时订购的德国潜艇决策可以看出,当时海军部的决策失误和被德国海军部摆布的历史教训。当时的陈绍宽制定了从德国订购五百吨远洋潜艇一艘,二百五十吨近海潜艇四艘和母舰一艘的计划。后来因为战争预算问题,实际拨款的一千万马克只买到两艘二百五十吨的潜艇。第一艘潜艇在1938年建成,但是当时已经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了。 德国更改设计,乃至退款 卢沟桥事变后中日爆发全面战争,中德关系发生了质变,中国的海军在长江节节西退,已经退守到长江中上游了。德国则加强了与长期侵略中国的日本之间的关系,两艘中国订购的潜艇则被德国 *** 直接征用。在1939年德国 *** 终于通知国民 *** 两艘在建的潜艇被德国海军部征收,订购款愿意退回给中国。这两艘被德国海军部扣留的潜艇在1940年终于建成,但是因为设计原因一直作为德国海军的训练舰,并未参加实战。在1945年5月德国大势已去,两艘潜艇在德国北海岸的不莱梅海港自沉。1949年德国 *** 又把这两艘潜艇打捞出来,然后把潜艇器材卖掉。从上面的历史事实可以看出当时陈绍宽负责海军部的判断失误,致使白白浪费时间和大量国家外汇然后被德国摆布。 在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已经基本失去了制海权,面对日军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编队,中央海军只能采取用旧舰在江阴沉没,然后剩余的船只则退守到湖南江西成为一支长江内河舰队。这个时候外购的军舰除了购买意大利的鱼雷快艇还能通过铁路运到作战区域外,其他购买的军舰毫无用武之地,更别说远洋潜艇在长江了。当时的陈绍宽正在德国签订条约购买军舰,距离当时的七七事变也没有几天,这个时候还没有付款也没有开工,这个时候应该明智的选择改购陆军和空军装备。即使违约也顶多浪费点保证金或者罚款,这也比浪费两年时间和一千万马克的利息强。 另外当时购买德国潜艇还是德国设计制造的失败试验品,是拿中国外汇进行更改设计试验制造的残次品。其实这种类型的潜艇是适航性和灵活性都非常成熟的潜艇。在当时的德国海军已经装备了十八艘。这十八艘德国海军自己的潜艇都参加了二战,而且都有毁伤盟军战舰的记录。但是德国给中国制造的潜艇却变更设计图纸,更改潜艇司令塔设计,借着卖给中国的机会来进行试验。参与采购的陈绍宽则没有好好进行考察,对于外国军火的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只是付钱签约然后闭着眼睛去接受德国制造的劣货吃了大亏。 外购潜艇流产原因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当时的中央海军是原来北洋军阀 *** 的海军,只是因为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才调转枪口加入到国民 *** 。但是毕竟是两个体系,所以两者之前缺乏信任,隔阂重重,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订购的12艘海军舰艇只有一艘宁海号轻巡洋舰成功外,其他全部流产。另外当时采购海军的对象只限定了纳粹德国,却没有考虑其他的国家比如英法或者美国。由于中日关系紧张,德国与日本建立轴心国对于中国订购的军舰则能拖就拖。如果向英国购买军舰就会比德国容易,因为当时的英日存在矛盾。而且当时英国与德国宣战之后,从德国订购的海军舰艇是通过不了英国控制的海港运到中国。 中国订购的海军潜艇在大半个世纪之后其实还能看到它的样子。当时的德国的潜艇U9号于1944年8月在黑海的君士坦丁堡附近被苏联空军击沉了一艘。这艘跟中国外购的潜艇一个型号的军舰现在躺在了黑海舰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