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哪些
- 远征米尔斯克比尔:葡萄牙黄金时代的东进地中海战略失败
- 英法百年战争后的两国战争有几次
- 在二战中, 法国和英国之间的那次海战的名字是什么,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发生的
- 二战期间为什么英国击沉三艘法国军舰
- 二战中, 法国投降后它的海军去哪里了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哪些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 法国:1940年7月30日法国布列塔尼号战列舰 ,在米尔斯克比尔港被英国海军舰炮击沉德国:1941年5月27日,俾斯麦号袖珍战列舰,在北大西洋海域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1943年12月26日,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挪威北角外海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1945年4月9日,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在基尔港被飞机击沉。英国:1939年10月14日,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斯卡帕湾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德国俾斯麦号击沉1941年11月25日,巴汉姆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U-331号潜艇击沉。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马来西亚外海,被日本舰载机击沉。同日,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马来西亚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希腊:1941年4月23日,基尔基斯号战列舰,在比雷埃夫斯港被德军飞机击沉。同时,利母诺斯号战列舰也被击沉。意大利:1940年11月12日,加富尔号战列舰,在的里雅斯特被飞机击沉。1943年9月9日,罗马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用滑翔炸弹击沉。日本:1942年11月13日,比睿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那尔外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1942年11月15日,雾岛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纳尔被美军舰炮和鱼雷击沉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战列舰,在锡布延海被美舰载机击沉。1944年10月25日扶桑号战列舰、山城号战列舰,在苏里高海峡被美舰炮和鱼雷击沉1944年11月21日金刚号战列舰,在台湾基隆外海被美海狮号潜艇击沉。1945年4月7日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在九州西南被美舰载机击沉。1945年7月24日日向号战列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1945年7月27日榛名号战列巡洋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1945年7月28日伊势号战列舰,在吴港被飞机击沉 美国:1941年12月27日,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日本舰载机击沉。同日,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击沉。 苏联:1941年9月23日马拉号战列舰,在喀琅施塔得被德军飞机击沉。
远征米尔斯克比尔:葡萄牙黄金时代的东进地中海战略失败
1501年,葡萄牙王国刚刚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但对于是否只坚持在远海扩张,还是兼顾传统的十字军式陆地征服,还没有完整的认识。这一年,他们罕见的发动了对阿尔及利亚海岸的东征。但在对米尔斯克比尔的进攻失败后,他们彻底放弃了旧的东进战略构想。 虔诚的幸运儿 达伽马船队的成功 并没有马上扭转人们的旧思维 1498年,达伽马的小型船队抵达了印度港口卡利卡特,从而打通了好望角-印度航线。受其影响,葡萄牙人开始不断向着东方派遣大规模船队。1500年,10多艘海船组成的第二印度远征舰队出发。在航海家卡拉布尔指挥下,他们首次在南大西洋水域望见了巴西海岸。至此,整个葡萄牙海权帝国的框架以初露端倪。 但在首都里斯本,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却不愿意就这样坐享其成。尽管没有他的支持,达伽马的印度远航根本不可能成行,但大部分人却将航海事业的成功都算到了前代国王若昂二世头上。原本只是具有皇室血统的曼诺埃尔,在青年时代就一直饱受自己的堂兄国王压制。尤其是在自己的亲哥哥迪奥古公爵被处死后,他更是只有依靠宗教来躲避世事。等到若昂二世在没有合法继承人的情况下病死,他才幸运的登上王位。加上海外开拓的大力推进,让很多人都略带嘲讽的称其为「 ”幸运儿”。 葡萄牙大部分航海家都扎堆于 曼努埃尔时代 所以,曼努埃尔迫切需要一场由自己亲自指挥的胜利,来巩固地位并加强权威。只是在和邻国西班牙与法兰西都没有冲突的情况下,葡萄牙本土在当时并没有什么战争威胁。军队主要用于开拓印度洋沿岸和据守北非的前进基地。国王显然不可能冒险出海太久,也不会去势力较强的摩洛哥打沙漠游击战。 渐渐的,他就将目光转向了摩洛哥以东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当地属于已四分五裂的特莱姆森王国,不仅势力较弱,还拥有不错良港--米尔斯克比尔。 控制阿尔及利亚大部分地方的特莱姆森王国 于是,幸运儿国王在不断派兵出海的同时,也准备对阿尔及利亚进行跨海远征。一旦可以在当地立足,无疑有助于葡萄牙势力进入整个地中海。对于有志将北非和整个圣地的 *** 势力都驱逐的他来说,这是一种必然选择。 何况,自从古典时代的罗马与汪达尔人以来,还没有什么欧洲势力可以在北非进行整个的征服。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就曾经在阿尔及利亚坚持过一段时间。此后,就只有在摩洛哥苦苦支撑的葡萄牙人自己了。加上威尼斯共和国的使节来访,邀请葡萄牙舰队去帮助他们收复希腊海岸的基地。终于促成了这次远征成形。 今天的米尔斯克比尔要塞遗址 失败的突袭 为出海舰队送行的 曼努埃尔一世 1501年6月15日,葡萄牙舰队的主力从本国海岸的塔霍河口出发。除了15艘卡拉克战舰和一些卡拉维尔轻快帆船,仅陆军部队就有16000多人。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原本被派往摩洛哥服役,现在却要踏上一片全新的战场。 但曼努埃尔最终还是没有随军前往,他的儿子在前一年刚刚病逝,让王国失去了法定继承人。为此,国王被议会强制要求留在安全国内。 幸运儿国王 被幸运的留在了国内 葡萄牙舰队在抵达直布罗陀海峡前,又在本土最南端的阿拉维河口得到了增援,随后径直冲向了缺乏防备的米尔斯克比尔。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盖伦帆船首先出现在历史记载中。虽然在当时,传统的卡拉克大帆船还占据着各国海军的铁打主力位置。但基于更复杂海况改良的盖伦帆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漫长服役生涯。作为指挥官的梅内塞斯,特意在自己的舰队中增加了2艘这种新式船型。 7月19日,远征军主力抵达了米尔斯克比尔外海。如果一切顺利,葡萄牙人可以在舰炮火力支援下,直接发起抢滩登陆作战。一旦拿下这种要塞化的港口城市,还可以直接图谋临近的大城奥兰。只是因为太远已经下山,计划中的登陆被推迟到第二天早上。 集结在里斯本的各类葡萄牙战舰 结果,突如其来的地中海风暴将其节奏完全打乱。之后的三天里,整个舰队都努力避免被强风吹散,尤其是可怕的撞岸触礁灾难。但奇袭的突然性,也就此荡然无存。 一直到23日,首批先头部队才开始登上米尔斯克比尔附近的海滩。骑士阶层的军官们也离开马背,身披重甲涉水前进。然后是由火枪手、弩手和少量使用海军枪戟的近战步兵。这样的组合非常适合进行海战和突袭,却不利于在空旷的北非沿海抵抗骑兵突袭。所以,对米尔斯克比尔的进攻就要求能快速取胜。陆战队在几艘战舰的火炮掩护下,很快就压制了要塞内的 *** 守军。接着,他们尝试用梯子攀上城墙。这样的经典战法,曾在东非沿海屡次上演。现在,眼前的米尔斯克比尔也似乎很快就会被攻克。 15-16世纪之交的葡萄牙军队 并不擅长对抗骑兵 然而,就在葡萄牙人觉得自己胜利在望时,阿尔及利亚本地的大批援军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除了少量的弓箭手外, *** 援军几乎全部由骑兵组成。这些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柏柏尔人,一直都是以轻骑兵发起突袭的好手。葡萄牙人对这样的威胁也不会感到陌生,百年来他们一直在西面的摩洛哥应付同类情况。于是,已经登上城头的士兵被迫又原路退了回来。在他们还未完成结阵时,对手的先锋也已经冲到跟前。 之后的短促交战,让登陆者非常难受。他们缺乏大量的长枪类武器,很容易被同样使用长矛的骑兵刺杀。最善战的骑士们因为需要攻城,没有骑马上岸,只能以普通重步兵的身份硬抗灵活的柏柏尔骑手。至于使用远射武器的轻步兵,就更容易成为 *** 的下手目标。因此,葡萄牙人只能在对方的不断围攻下边打边撤。最后,利用柏柏尔轻骑兵的后退重组,爬上了来时乘坐的小艇。 擅长沙漠地形作战的柏柏尔轻骑兵 战略放弃 大量随时出击的轻骑兵 让葡萄牙人望而却步 虽然只阵亡了20名士兵,大部分葡萄牙船长却对继续留在阿尔及利亚表示反对。他们原本应该往返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或是根据威尼斯的要求去更东方作战,而不是在这片危险的海岸停留太久。他们同样意识到,在有大量骑兵干扰的情况下,不可能从容布置复杂的围攻阵地。加上摩洛哥海岸的不愉快经验,足以得出结论:米尔斯克比尔不值得付出如此大的牺牲。 于是,这场原本可能比肩1415年征服休达的战役,就因为军官们的反对而直接作废。在他们远离阿尔及利亚之前,还发现了由2艘桨帆船护航的1艘热那亚大帆船。他们属于走私武器等重要商品给柏柏尔军阀的意大利商人。葡萄牙人派出2艘新式的盖伦帆船进行追击,并用火炮打坏了意大利船上的风帆索具。热那亚人很快投降,并被连人带船的押回了撒丁岛的卡里利亚。 首先出现在葡萄牙的盖伦出帆船 此后,2艘新式帆船在当地进行了补给,并在8月抵达了亚得里亚海南部的科孚岛。在当地,他们加入了一支由25艘桨帆船和5艘大帆船组成的威尼斯舰队。至于远征军的其他成员,都回到了里斯本等地待命。 在这次草率的远征被放弃后,葡萄牙人彻底断绝了东进地中海的念头。包括国王曼努埃尔在内的大小贵族,都觉得人力匮乏的本国不适应消耗巨大的地中海战场。这与几十年后的塞巴斯蒂安一世,产生了鲜明对比。若非船长们集体收手,用于建立远海帝国的宝贵兵力,就可能被大量浪费在阿尔及利亚。后来的很多历史事件,也就不会发生了。 1501年 葡萄牙战船在地中海的活动轨迹 至于加入威尼斯舰队的2艘盖伦帆船,也没有等到和土耳其人开战的机会。后者在战舰不足的情况下,索性退入巴尔干内陆。留在科孚岛上无所事事的葡萄牙人,甚至还和威尼斯盟友发生械斗,带着不愉快的记忆返回本土。 此后的几十年里,葡萄牙人还会偶尔派出军舰加入地中海地区的基督教联合舰队。但大规模的进攻战略,已完全让给了体量更大也更有野心的西班牙。他们的失败经历,并没有阻止西班牙人在1509年重返米尔斯克比尔和奥兰,也没有阻止他们在1534年发起规模巨大的阿尔及利亚战役。
英法百年战争后的两国战争有几次
一.拿破仑与英国的战争啊!从法国大革命1793年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1815年,我列以下一些战役吧:1793年反法同盟攻打土伦,法军最大战舰被英军俘获;拿破仑在此役中崭露头角。随后同盟攻打科西嘉岛,纳尔逊在此战中丢掉一只眼。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随后英地中海司令纳尔逊指挥英舰队,全歼法国远征舰队,史称阿布基尔海战。1805年,拿破仑着手登陆英国,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被纳尔逊再次重创,再也无力与英国一争。1815年,滑铁卢之败,威灵顿指挥同盟击败法军。二.英国在二战中与维希法国的战斗。1.米尔斯克比尔之战,1940年,在这个北非港口,英国H舰队重创法地中海舰队。2.达喀尔之战,1940年,英军意欲消灭法“黎塞留”号战列舰,未能达到目的。3.武力夺取叙利亚4.马达加斯加战役,为防日本占领此岛作为潜艇基地,英军于1942年占领此岛,动用数艘航母及战列舰在内的大型舰队。对了,还有:三.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此战是英国为获得海上霸权的一场“商业战争”。与英国同盟的是普鲁士,对手主要是法奥俄。此役之后,英国获得法属印度和加拿大,更重要的是,英国最终击败所有当时的海上对手,成为殖民帝国。四.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此役中,法国给予美国极大援助,尤其是1781年约克镇之战,法国舰队与美军完成对英军的合围,使北美英军最终投降。
在二战中, 法国和英国之间的那次海战的名字是什么,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发生的
米尔斯克比尔港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后,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用,7月3日胡德号作为旗舰率领驻地中海的H舰队对付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港内的法国主力舰队。当时英国人向法军司令提出要不归属英军,要不自沉。法军司令严词拒绝但也不出港应战(非常的死心眼)。结果英国舰队向停在港内的法国舰队狂轰,法军虽然也猛烈还击,但最终是法军除了一艘重巡洋舰逃走外其余均被击沉或重创,法国主力舰队覆灭。而英军则损失轻微。
二战期间为什么英国击沉三艘法国军舰
其实英国当时击沉的并不是法国军舰,准确说应该是维希法国的。德国在发起黄色计划后,绕过马其诺防线,吞并了法国,但并不是完全占领(因为他当时确实无力接管法国广袤的殖民地)因此在法国相对贫乏的南部成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定都维希。而法国的地中海舰队最终选择效命于维希法国,因此英国不得不在北非的战役中一次次的击沉法国军舰。码字不易,望采纳
二战中, 法国投降后它的海军去哪里了
准确地说,是英国海军解除了法国海军的武装。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有200多艘法国海军各型舰艇撤退到英国各港口,1940年7月3日英军突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基本没有发生交火。不过在地中海的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驻留的法国舰队主力战舰被占有压倒优势的英国舰队击沉,受创的战舰也凿沉或搁浅。英国海军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驻留的法国指挥官在维希政权和盟国之间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