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601003是什么股票
我查了一下,601003是柳钢股份的股票代码,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希望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柳钢股份成立以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年综合产钢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水平,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1亿元,资产总值达到185亿元,在中国企业联合会2011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98位。公司包括10个职能管理部门,7个生产厂,4个分公司,员工9022人。柳钢股份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企业通过了2000版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01标准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GB/T14001-2004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化和标准化。同时通过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部门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合格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认证。 柳钢股份是目前广西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由于绝大多数的市场在经济运输半径500公里之内,在广西钢材市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主导产品在周边地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华南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西南的煤矿和进口的铁矿石,四大远洋港、五条铁路线、一条水路,便利的交通运输为柳钢股份生产、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圈正在构筑,给广西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也促进了广西钢材市场的迅速发展;而且,与广西毗邻的广东和海南省属于钢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地区,柳钢股份生产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中板销往广东市场;另外,广西靠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在这一广大区域内,钢材市场容量十分可观,正在构筑的泛北部湾经济圈,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色通道,更为处于区域优势的柳钢股份提升竞争力、挺进东盟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柳钢股份的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求变 求进 求强企业宗旨:追求卓越 奉献社会营销理念:真诚合作 实现共赢经营理念:铸造精品 以义求利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依法治企
柳钢股份什么时候上市的
我帮您查了一下,柳钢股份于2007-02-2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代码是601003,希望能帮到您。
柳钢股份的公司基本简介
柳钢2006年铁、钢、材产量齐超500万吨,主营业务超过200亿元,在2006年度世界钢铁企业产量排名(粗钢年产量为200万吨以上)中名列第53位,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5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名列第146位.。同时,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柳钢名列第187位,位居广西工业企业50强之首。柳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职工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柳钢铁、钢、材均具备600万吨的年综合生产能力,拥有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12个主体生产厂和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有6米大型焦炉、24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线、1250 m3高炉、100吨转炉、2800mm四辊轧机、高速线材轧机、中型连轧生产线、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线等现代化生产装备,可生产热轧宽带钢、冷轧板带钢、中厚板、棒材、线材、中小型材六大系列数百种规格产品。2007年2月,“柳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柳钢股份的介绍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北郊,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自1958年创建以来,柳钢现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超过220亿元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形成了以钢铁为主,包括工程设计、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汽车运输、旅游商贸、房地产、环保、水泥等产业的(集团)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
赵峰是什么职称柳钢股份独立董事
赵峰先生:1976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曾任莱芜钢铁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科长、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规划部部长、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高级顾问,现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设计师、经济处处长。赵峰先生工作经历丰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长期从事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行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钢铁冶金行业产业发展及政策理论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赵峰先生工作和研究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及应用成果一等奖。编写了《2010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预测》、《大型钢铁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应用研究》、《莱钢集团钢铁产业链延伸战略思考》、《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管理创新与精益实践过程中企业领导的角色定位》、《新常态下我国钢铁企业多元产业发展战略思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及《我国钢铁企业“十三五”人力资源战略思考》等著作,工作成绩斐然。